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丽  邹英  贾凤菊 《护理研究》2013,27(20):2110-2111
[目的]探讨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腹腔手术病人围术期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将90例接受全身麻醉腹腔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病人术前1h、术中、术后2h平躺于保温垫上(温度为40℃),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两组手术室内温度均控制在22℃~24℃,湿度40%~60%,均于术前1h、全身麻醉后1h及术后2h测量鼻咽温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中及术后体温与术前基础体温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病人体温在全身麻醉后1h逐渐下降,与术前基础体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保温措施可有效减少病人体温波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红外监测输液控制器配合充气式加温毯对预防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影响。[方法]入选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手术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盖被保温、手术间温度调节,充气加温毯保温,试验组在给予对照组同样综合保温措施的基础上,应用输液控制器进行液体、血制品加温。比较2组病人术前30min、手术开始后1h、2h、3h、离开手术室前以及回到病房2h后6个时间段体温变化及低体温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各时间段体温无明显变化,低体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红外监测输液控制器对病人进行综合保温,建立体温管理指导,加强术中核心体温的监测,根据病人术中体温的变化进行保温措施的调节,避免了手术期间低体温的发生,保持病人体温稳定,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措施预防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开腹直肠癌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n=50)采用复合保温措施,分别于麻醉实施前、麻醉实施后、开腹前、开腹后1h、开腹后2h、开腹后3h及手术结束后7个时间点进行体温监测。[结果]观察组病人术中各时间点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后2h、3h为体温最低时段。[结论]复合保温措施有助于维持直肠癌根治术中体温,预防术中低体温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两种保温方法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围术期低体温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实验组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即常规保温措施复合静脉输注液和灌洗液加温至37 ℃.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入室时、术中及术毕温度,注意有无寒战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入室时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及术毕体温在正常范围,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验组保温措施与对照组相比,更能有效维持病人围术期体温恒定,减少并发症,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体温护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法与传统保温法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病人68例,根据围术期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温法护理,观察组给予复合保温法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不同时间段体温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前1h和术后1h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中体温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苏醒延迟、腹胀、胃肠道反应、寒战以及伤口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采用复合保温法有助于保持病人的体温稳定,减轻病人的疼痛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传统保温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麻醉前体温预处理、术中体温维护、术后继续保温的全程综合保温措施对重型创伤病人的核心温度维护的效果研究。[方法]将100例重型创伤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术中保温方式,观察组采取麻醉诱导前体温预处理—术中体温维护—术后在ICU病房继续保温全程保温模式;对比两组的麻醉苏醒时间、寒战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的核心体温有明显差异,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68%)比观察组低体温(28%)发生率高,麻醉苏醒时间延长,寒战发生率偏高。[结论]综合保温措施对重型创伤病人核心温度的维护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缪月琴 《当代护士》2016,(12):102-104
目的探讨手术中采取保温措施对全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行全麻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综合保温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进行综合保温措施的患者手术前30 min、手术开始后10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时、转入病房前10 min的体温均明显高于同期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1 d两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2 h和4 h两组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对照组降低幅度较观察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h两组MMSE评分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1 h、2 h、4 h的POCD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综合保温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维持患者体温恒定,缩短患者麻醉复苏时间,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相对较小,术后恢复认知能力更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Mistral-Air充气加温仪对全身麻醉术后低体温病人体温保护和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子宫广泛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Mistral-Air充气加温仪对病人实施主动保温,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棉被覆盖法被动保温,分别于麻醉前(T0)及入麻醉恢复室(PACU)即刻(T1)、15min(T2)、30min(T3)测量、记录两组病人的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记录病人的苏醒时间和低氧血症、通气异常、躁动、寒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时点相比,对照组病人T1和T2时点体温降低、心率加快,观察组病人T1时点体温降低、心率加快,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T2时点体温升高、心率减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低氧血症和寒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苏醒时间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病人转入PACU后应用Mistral-Air加温仪,可加速病人苏醒期体温恢复,缩短麻醉后的苏醒时间,减少低氧血症和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苑广洁  刘春英  王春梅 《护理研究》2013,27(13):1207-1209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中使用电热毯、充气式加温毯和电热毯全程保温3种不同的保温措施对病人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手术病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别相近列入一个配伍组,每个配伍组中的病人随机分配到3个干预组,每个干预组30例,记录病人入手术室时、麻醉后每隔30min至手术结束时的直肠温度。[结果]电热毯组与充气式加温毯组病人核心体温在麻醉开始120min以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充气式加温毯组与电热毯全程保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用电热毯不能保证所有病人不发生术中低体温,充气式加温毯和电热毯全程保温方法均可以很好地保持病人体温平稳,可有效避免围术期低体温的出现。但充气式加温毯价格昂贵,而电热毯全程保温可降低医院及病人的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腹部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暖措施,观察组使用充气式保温毯保暖。监测两组病人全身麻醉前、全身麻醉后10 min、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术毕食管温度,观察病人术中低体温(<36℃)及寒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中低体温、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病人全身麻醉后30 min、60min、90 min、120 min、术毕食管温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充气式保温毯能有效保持腹部手术病人术中体温稳定、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温循环水毯、暖风机、液体加温等温度干预措施的综合应用在婴幼儿全身麻醉腹部手术中的保温效果。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用加湿循环水毯、暖风机、液体加湿等干预措施。所有患儿用肛温探头监测病人体温变化,记录两组患儿术前温度、麻醉开始时温度、切皮时温度、手术中30min、60min、90min、手术结束时温度。结果对照组自切皮后各时间点与术前肛温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各时间点与术前肛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麻醉后同一时间点温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麻醉和手术过程中进行体温监测,采取温度干预护理措施维持患儿的体温,可以避免因体温下降给患儿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谢珍  李瑞英  向承红 《护理研究》2011,25(10):859-862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减轻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五官科、妇科、肝胆科拟行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的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1 d访视并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照组常规术前访视。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术毕、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10 min各时段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苏醒期躁动-镇静评分、躁动发生率。[结果]麻醉苏醒期病人的心率、血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苏醒期躁动-镇静评分为0.65分±0.34分,对照组为1.98分±0.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发生率:实验组13.3%,对照组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有助于降低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减轻躁动程度。  相似文献   

13.
循环水变温毯对手术病人体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秀华 《护理研究》2010,24(1):33-34
[目的]研究手术病人术中采用循环水变温毯预防术中体温下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的胃癌根治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在室温下手术,保温组病人手术中使用循环水变温毯,观察两组病人体温的变化。[结果]保温组手术前后体温变化不明显,对照组体温下降明显,手术开始至结束时体温均在36℃以下。[结论]术中使用循环水变温毯能有效地预防手术病人术中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后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5例全身麻醉后腹部手术患者按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82例和实验组8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术中加强保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肛温、凝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结束时肛温较高、凝血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加强保温护理有利于维持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体温,预防凝血功能异常,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主动升温对术后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术后病人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1例,观察组术后病人采用美国3M775温毯机进行复温护理,对照组采用棉被升温,比较两组病人寒战发生率、复温时间、全身麻醉苏醒时间、术后感染率等,评估体温变化。[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发生术后感染率分别为13.73%和3.9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复温时间、全麻苏醒用时均高于观察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寒战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半小时、手术结束时、麻醉监护室期间、转入病房后体温水平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护士为术后病人提供主动升温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寒战评分,病人复温及麻醉苏醒用时均较短,且病人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术前雾化吸入防治全身麻醉下老年腹部手术后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72例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排痰效果、肺部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排痰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5.8%,对照组为3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7.71d±10.78d,对照组为21.23d±9.9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雾化吸入可提高全身麻醉下老年腹部术后病人的排痰效果,降低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加快病人的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王丽  吴见安  邓群好 《护理研究》2014,(13):1608-1609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在创伤病人围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创伤急诊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综合保温组,对照组病人围术期不进行保温措施,常规处理;观察组病人进行综合保温,包括人体保暖、调整手术室温度、术野覆盖无菌薄膜、输注加温液体等措施。观察两组病人诱导前、手术30min及2h、手术结束时、术后1h及术后3h的直肠温度,比较术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PCT)水平情况,以及伤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及寒战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30min、术后3h直肠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PCT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愈合优良率分别为93.3%和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2,P=0.048);综合保温组住院天数为(11.7d±3.1d)明显少于对照组(13.4d±2.8d);综合保温组寒战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P=0.003)。[结论]综合保温措施的实施可有效地防止创伤病人的低温状况,减少炎症反应,增加伤口愈合率,减少寒战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Mistral-Air充气加温仪对全身麻醉术后低体温病人体温保护和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子宫广泛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Mistral-Air充气加温仪对病人实施主动保温,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棉被覆盖法被动保温,分别于麻醉前(T0)及入麻醉恢复室(PACU)即刻(T1)、15 min(T2)、30 min(T3)测量、记录两组病人的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记录病人的苏醒时间和低氧血症、通气异常、躁动、寒战、悉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时点相比,对照组病人T1和T2时点体温降低、心率加快,观察组病人T1时点体温降低、心事加快,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T2时点体温升高、心率减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低氧血症和寒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苏醒时间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病人转入PACU后应用Mistral-Air加温仪,可加速病人苏醒期体温恢复,缩短麻醉后的苏醒时间,减少低氧血症和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综合保温措施在创伤病人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在创伤病人围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创伤急诊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综合保温组,对照组病人围术期不进行保温措施,常规处理;观察组病人进行综合保温,包括人体保暖、调整手术室温度、术野覆盖无菌薄膜、输注加温液体等措施。观察两组病人诱导前、手术30 min及2 h、手术结束时、术后1 h及术后3 h的直肠温度,比较术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PCT)水平情况,以及伤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及寒战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30 min、术后3 h直肠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PCT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愈合优良率分别为93.3%和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2,P=0.048);综合保温组住院天数为(11.7 d&#177;3.1 d)明显少于对照组(13.4 d&#177;2.8 d);综合保温组寒战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P=0.003)。[结论]综合保温措施的实施可有效地防止创伤病人的低温状况,减少炎症反应,增加伤口愈合率,减少寒战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减轻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五官科、妇科、肝胆科拟行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的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1 d访视并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照组常规术前访视。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术毕、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10 min各时段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苏醒期躁动-镇静评分、躁动发生率。[结果]麻醉苏醒期病人的心率、血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苏醒期躁动-镇静评分为0.65分±0.34分,对照组为1.98分±0.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发生率:实验组13.3%,对照组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有助于降低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减轻躁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