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背静脉的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指背静脉作为静脉输注途径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15具防腐尸体解剖并观察指背静脉的走行及外径,并在临床应用2000例次。结果:指背静脉有三级静脉弓,第三级静脉弓在近节指发出2条指背静脉干汇入手背静脉网,此段静脉行径较直、管径粗。临床上采用指背静脉输注,成功率达965%。结论:指背静脉适合行静脉穿刺及输注,但应局限于需长期输液的慢性患者  相似文献   

2.
指背静脉的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指背静脉作为静脉输注途径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15具防腐尸体解剖并观察指背静脉的走行及外径,并在临床应用2000例次。结果:指背静脉有三级静脉弓,第三级静脉弓在近节指发出2条指背静脉干汇入手背脉网,此段静脉行径较直,管径粗。结论:指背静脉适合行静脉穿刺及输注,但应局限于需长期输液的慢性患者。  相似文献   

3.
反向静脉穿刺输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采集血标本并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50例需采血化验并静脉输液治疗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284例和对照组266例,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后输液,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行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静脉留置针单纯输液,比较两组采集血标本质量、皮下血肿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两组采集血标本质量、皮下血肿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小儿应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并输液,可保证采集血标本的质量,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可以长时间留置在静脉内,用于持续或间断静脉输液、输血、肿瘤化疗及长期静脉高营养输液。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不仅减轻了病人由于反复静脉穿刺而带来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多次间歇给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掌握不当,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现将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 ,提高护士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在特定部位我们对 2 0 0例患者进行了 40 0次正、反向静脉穿刺输液[1]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5月在我院呼吸科连续住院的患者。患者有反复静脉穿刺造成表浅静脉破坏 ,尤其是自身表浅静脉显露不清者 ,年龄在 5 0~ 70岁 ,无意识障碍 ,无四肢水肿 ,无化疗的患者 ,平均住院天数 <15d。1 2 方法。对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单盲试验 ,试验组、对照组各 10 0人 ,对试验组行指掌、腕、跖趾[2 ] 、踝关节等处行反向静脉穿…  相似文献   

7.
8.
选择2009年7月~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进行逆行静脉穿刺操作,对照组进行顺行静脉穿刺操作。结果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累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但液体滴速没有明显差别(P>0.05)。针对老年、慢性病等特殊群体的静脉输液,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操作不失为一个可靠、有效的方法,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不同部位的留置效果,探讨新生儿输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 将27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成3组,分别选择四肢静脉,头皮静脉和腋下静脉行留置针穿刺,各90例。比较3组留置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与四肢静脉和头皮静脉相比较,腋下静脉留置时间最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P<0.05). 结论 新生儿在输液时,在静脉选择上,首选腋下静脉。其次是四肢静脉,再次是头皮静脉。可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经上腔静脉穿刺置管1700例中,发生严重且罕见并发症4例。即Horner氏综合症、喉返神经损伤、空气栓塞、导管割断遗留心脏各1例。就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股静脉及其瓣膜的影像学变化。方法 收集了50 例57 支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结果 股静脉宽径0-8~2-8cm ,平均1-75 cm 。其中宽径≤1-4 cm13 支肢体,股静脉有一对瓣膜者28 只肢体,二对瓣膜者21 只肢体,三对瓣膜者1 支体。瓣膜一大一小27 对,模糊仅可辨认18 对,短小者12 对,对称者16 对。乏氏试验,仅一支肢体一对瓣膜下隐约可见透亮带。结论 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对股静脉及其瓣膜的形态,功能的诊断可靠,能为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淑凤 《现代护理》2006,12(9):825-825
目的 探讨特殊患者足背静脉穿刺的新方法.方法对住院接受输液治疗、清醒且下肢病理征阳性的148例患者,采用新穿刺方法和常规穿刺法进行自身对照.结果新穿刺法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输液滴入成功率都高于常规穿刺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新穿刺方法能提高穿刺成功率,顺利完成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患儿经头皮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选择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被确诊并需住院化疗的肿瘤患儿6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肘静脉组(n=36)和头皮静脉组(n=30)。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时和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穿刺完成时间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经头皮静脉和肘静脉留置PICC的两组患儿中,66例患儿均置管成功。但经肘静脉患儿的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1.1%,经头皮静脉置入PICC的患儿无导管异位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置入PICC的一次性成功率、送导管困难和拔除导丝困难、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完成时间和导管留置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头皮静脉留置PICC可提高置管的成功率,且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18例输血不畅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输血(BT)过程中,因多种原因可出现静脉输血不畅,如不及时排除,一是可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二是可影响治疗的有效进行。尤其是抢救危重患者,保持静脉输血通畅更为重要。在实行《献血法》的今天,对于采供血机构,及各级用血单位,必须对静脉采血和静脉输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穿剌锁骨下静脉和穿刺颈内静脉的2种不同方式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93例心动过速患者分为2组;(1)穿刺右颈内静脉放置冠状窦电极组,(2)穿刺锁骨下静脉放置冠状窦电极组。每一种方法如穿刺5次未成功则改为另一种方法。观察2组放置冠状窦电极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右颈内静脉组145例,穿刺成功142例,不成功3例,无并发症出现。左锁骨下静脉组148例,穿刺成功140例,不成功8例,2例出现气胸,1例出现血气胸,1例因压缩面积大于30%行胸腔穿刺抽气,另2例未行特殊处理自行吸收,3例均未留下后遗症。2组中不成功改为另一穿刺方式进行穿刺均获得成功。2组放置冠状静脉窦的时间无差别。结论:2种方式放置冠状窦电极均成功率高,但经颈内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吴颖 《中国临床护理》2010,2(6):473-473,475
目的为提高临床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提供方法。方法选择120例患者任一侧的颈外静脉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向心穿刺,观察组采用离心方向穿刺,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1.98,P〉0.05)。结论离心方向穿刺是可行的。进行颈外静脉穿刺时应从实际出发,选择有利的方向进针,以提高临床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静脉造影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X线征象,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左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和左髂静脉DSA表现及二者内在联系。结果:左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表现可反映髂静脉狭窄程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可分为3型,I型狭窄率约74.25%,II型狭窄率约55.47%,III型狭窄率约38.64%,各型之间狭窄程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对评价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殊患者足背静脉穿刺的新方法.方法对住院接受输液治疗、清醒且下肢病理征阳性的148例患者,采用新穿刺方法和常规穿刺法进行自身对照.结果新穿刺法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输液滴入成功率都高于常规穿刺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新穿刺方法能提高穿刺成功率,顺利完成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19.
3种不同静脉穿刺部位对小儿静脉留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采取头部静脉、手部静脉和足部静脉3种不同的穿刺部位对静脉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行静脉穿刺的患儿,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头部穿刺组、手部穿刺组及足部穿刺组,每组各50例。结果3组行静脉穿刺患儿以头部穿刺组的留置时间最长,为(4.12±1.93)d,其次为手部穿刺组,为(3.43±1.6)d,最短为足部穿刺组,为(2.71±1.59)d,经统计学分析,F=9.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手部穿刺组(32.0%)、足部穿刺组(26.0%),最低为头部穿刺组(12.0%),经统计学分析,χ2=5.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1-3岁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应首选头皮静脉,其次选手背静脉,尽量避免选用下肢静脉。  相似文献   

20.
逆行穿刺在手背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