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压能显著降低心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24%~56%)[1],因此糖尿病高血压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1]。本研究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取2004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40例及单纯轻中度高血压患者40例。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A组),男21例,女19例…  相似文献   

2.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CD62)及糖蛋白Ⅱb/Ⅲa(PAC—1)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FCM)以单克隆抗体分子作为探针检测健康老年人及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CD62的阳性百分率(CD62%)、CD62的几何荧光强度(CD62MFI)、PAC—1的阳性百分率及PAC—1的几何荧光强度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CD62%、CD62MFI、PAC—1%及PAC—1MFI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但与当日血压、血糖及血脂无相关关系。研究表明,CD62及PAC—1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有血小板活化现象,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充分降压、降脂及降糖治疗外,还需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突飞猛进,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其中92%为2型糖尿病。随着著名的DCCT Ku mamoto和UKPDS研究结果公布于众,有利的证明了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1]。故我科近几年来采用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并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特点,总结其治疗和预防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血糖越高,尤其空腹血糖较高者,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梗死面积大、部位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结论: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病情重,致死率高,糖尿病作为心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治疗中应尽早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6~8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另外控制血压,降低血黏度、纠正高脂血症等治疗,对心肌梗死的治疗和预防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驻杭州地区军队老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状况,分析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1287例老年人按疾病分为糖尿病组、高血压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无糖尿病无高血压组,采用病史回顾与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数据,分析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状况,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8.66%;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2.23%,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的11.71%及单纯糖尿病组的15.63%(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血糖及血压,严格达到靶水平,对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咪达普利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选择34例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7人,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加咪达普利,对照组17人,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加钙离子拮抗剂,两组治疗前后均监测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UAE。结果治疗组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无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UAE有显著差异P<0.01,其他指标两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咪达普利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延缓肾病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赖诺普利对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31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每日口服赖诺普利 ,于服药前及服药后 8周末分别检测血压 (BP)、空腹血糖 (FBG)和空腹血浆胰岛素 (INS)、并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同时测定血浆胰岛素。结果 赖诺普利治疗后血压及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 (P <0 .0 1) ,胰岛素敏感指数增高 (P <0 .0 1)。结论 赖诺普利可降低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糖水平 ,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总结87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糖及其它因素与脑梗塞转归的关系;结果:糖尿病高血糖合并脑梗塞的对预后不良,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预后更差,死亡率高,治疗无效及死亡的患者,均为血糖较高,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结论:由于高血糖影响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转归,控制血糖,可以减少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并发症发生,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控制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促进方案,以实现糖尿病控制的全面达标。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表记录所选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指标,对所建立的数据库进行分析,根据所得的结果对本单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现状做出评价。结果职工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10%。目前本单位2型糖尿病患者近65%血压不达标,空腹血糖达标者不足26%,餐后2h血糖控制更差,仅约6%的患者达标。血脂4项指标有1项以上不达标者约为80%。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者不足42%,使用胰岛素治疗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更差。结论目前单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控制现状不容乐观。为控制糖尿病,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建立比较完善的以医院为中心,以单位为辅助的糖尿病教育、治疗、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以厄贝沙坦治疗。记录治疗期间的血压、血清肌酐值、肾小球滤过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与治疗前相比,血压均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均无显著变化;而在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坦联合氨氯地平对于高血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在控制血压和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均优于单用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分析1995年-2004年门诊及住院57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尿路感染34例的临床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者占17%,在有效控制血糖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我国已成为糖尿病发病的大国,国际性数个大型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若能有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本研究观察了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控制情况和治疗情况,了解患者治疗达标和并发症的情况,为优化2型糖尿病干预治疗措施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永喜  熊万喜  余琳  王丽 《人民军医》2009,(10):664-665
目的:观察山药参芪丸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山药参芪丸对我院糖尿病4135例进行治疗。结果:1型糖尿病有效率为87.o%~93.0%,2型糖尿病有效率为87.8%~92.4%,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糖、血脂及血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山药参芪丸治疗1型、2型糖尿病疗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降糖药物与洛汀新联合钠催离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工作,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血压、血钾、血钠、血胆固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情形.结果:经过本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患者的血压都有所降低,其中显效患者45例,有效患者50例,无效患者5例,总有效率为95.00%,相比于治疗前,其临床疗效有显著提升.在血钾、血钠、血胆固醇比较上,治疗前后没有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3例心绞痛、2例脑梗死、1例脑出血,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00%.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洛汀新联合钠催离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高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差异。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EH,n=70)、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n=35)、健康对照者(n=20)分为3组。分别检测其血糖、血压、血清Hey、血清hs-CRP。结果:hs-CRP和Hcy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对照组,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患者Hs-crp水平与空腹血糖、服糖后2 h血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cy和hs-CRP对高血压并发症的诊断以及病情发展的分析和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应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对血压水平及相关并发症影响。方法收集20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明显,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时,使用强化护理的手段可明显提升护理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有着极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控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619例住院患者分为高血压(EH)组144例(男/女,74/70),2型糖尿病(T2DM)组134例(男/女,79/55),MS组341例(男/女,167/174)。判断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控制情况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MS和EH组均有50%以上的患者血压控制差,MS和T2DM组均有50%以上的患者血糖控制差;MS组中肥胖者占49%,显著高于T2DM和EH组;MS组中有50%以上的患者血脂紊乱,TG升高和HDL-C降低发生率显著高于T2DM和EH组。血压、血糖和血脂控制差的MS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出现率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降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控制好的患者。结论MS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较单纯高血压、糖尿病更显著,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积极调脂治疗,能起到保护MS患者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P 选择素 (CD6 2 )及糖蛋白Ⅱb/Ⅲa(PAC 1 )的变化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以单克隆抗体分子作为探针检测健康老年人及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CD6 2的阳性百分率 (CD6 2 % )、CD6 2的几何荧光强度 (CD6 2MFI)、PAC 1的阳性百分率及PAC 1的几何荧光强度的表达量。结果显示 ,老年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CD6 2 %、CD6 2MFI、PAC 1 %及PAC 1MFI的表达量明显升高 ,但与当日血压、血糖及血脂无相关关系。研究表明 ,CD6 2及PAC 1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 ,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有血小板活化现象 ,为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充分降压、降脂及降糖治疗外 ,还需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ABPM)在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高,而血压异常与多种慢性并发症有关。为探讨NIDDM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指导临床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防治,我们观察了68例NIDDM患者的动态血压,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NIDDM组68例,男44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1±4.1)岁,均符合WHO 1980年NIDDM的诊断标准。其中又分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NIDDM_1组)38例,糖尿病非高血压组(NIDDM_2组)30例。对照组36例,男27例,女9例,平均年龄(55.8±3.5)岁,为健康成年人。1.2 检测方法 采用深圳产百年(BY-960)型无创性便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状况,了解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符合要求的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按血压状况分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HP+DM组,71例,年龄62.15±9.75岁)与非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组(DM组,69例,年龄59.52±11.87岁),收集入选对象信息,测定患者SBP、DBP、身高、体重,BMI;采集静脉血,测定空腹血脂、血糖水平,分别进行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P+DM组与DM组比较,SBP、DBP、BMI、体重、皮质醇、HbAlc、TC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多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身高、体重、BMI、血压、血脂、FBS、FINS、C-P、HbAlc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较紊乱,且存在多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