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护理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人、环境、健康为主要内容,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整体护理。近年来,人文关怀护理在我国已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强调不仅针对疾病本身进行单纯技术观点的医疗护理,还要以人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给予精神上的呵护,心灵上的宽慰,行为上的指导,对患者全面整体上的负责,体现人性的温暖。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正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管理中应用系统化作用护理,强调人文,重视心理护理,已成为当今医院现代化护理管理中重要内容,人是身心的统一体,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心理护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起伏,医院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医疗改革势在必行。而医疗改革的方向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这势必加速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移。在医学模式上也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上来。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日益体现出其重要性。而在心理护理中,我们更加倡导”绿色心理护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来临,新的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工作模式逐步转向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工作模式。新的护理工作模式对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世纪更高的要求,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医学发展的新方向,护理人员必须在思想上和业务上具有良好的素质,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深化《成人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谷 《医学文选》2006,25(4):844-845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及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等三个阶段转变,这些转变赋予护理职能新的内涵,护理工作内容从对病人的护理扩展到对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和家庭。护士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生物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有足够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因此,在护理教育中,需增加入文社会学科课程,结果是开设课程门类越来越多,学生学习负担越来越重,造成课程膨胀。此时,打破传统的学科结构,整体优化课程,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成为护理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现今社会发展和社会改革的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必须转变自己的观点,适应新型医学模式。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转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宗旨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以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现将笔者在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带教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翚 《医学文选》2005,24(1):104-105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内涵的升华,护理模式也相应地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传统的带教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医学发展,为加强护理队伍的后备军——临床实习护生适应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按教学大纲要求,将整体护理理论贯穿于手术室实习带教中,为她们走向护理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浅谈"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医学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意味着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模式的转变,这与中国传统医学中“医道本乎人情”殊途同归,“医乃仁术”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基本命题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是历史的必然,无论是中医亦或是西医。因为这是医学宗旨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现在的护理工作已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向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还要帮助和指导健康的人维护健康,因此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取得病人信任,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和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三个发展阶段。积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一项重大的护理改革。护理程序是实施整体护理的核心,而确立护理诊断又是护理程序的核心。但是由于护理诊断是从国外引起的新生事物,本身具有内容涉及面广、灵活多变等特点,使临床护理工作感到生疏,难于把握,护理诊断的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就护理诊断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并针对所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不同医学观指导下,医生对病人(或健康人)的照顾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模式,即以疾病为中心的照顾模式和以人为中心的照顾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观的转变及人们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以疾病为中心的照顾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其不足和缺陷,从而被以人为中心的照顾模式所替代。  相似文献   

12.
社区服务是经济与医学发展的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各种卫生需求,特别是预防保健及心理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医学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促进了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整体护理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护理过程,它是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个人的最佳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各级医院都在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以适应深化卫生改革的需要。多年来护理工作是以疾病为中心,只是单纯地执行医嘱,重复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14.
内科临床课理论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如何上好临床理论课,自然就十分重要。当今,医院工作已由过去以医生和疾病为中心,转变成以病人为中心。这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的两大转变,即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的以治疗为中心的“医-病-药(手术)”模式,也转变为现代的以健康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限于手术配合,而且更注重“以病人为中心”的手术全过程的整体护理。手术室作为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临床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动作迅速敏捷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还要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对治疗效果的负面影响,由于护士理念和行为上的转变尚未跟上这一形势的转变以及手术室特殊的治疗环境导致患者家属与护士之间的沟通障碍,  相似文献   

16.
“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提出,突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关注。如何全面准确的理解“以患者为中心”,不仅关系到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和中国现代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1加强医患沟通,实现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强调诊断与治疗应该了解患者的生活条件与社会环境以及疾病产生过程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思维模式。其主要内涵与特点在于强调医患之间的相互沟通。然而沟通和理解只是手段而不是主要目的,最终目的还在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医学发展。“疾病”是一种客观的、理论性的理念,是由医生根据身体组织结构的异常或器官功能的不正常,来解释生理或心理上的问题。“患病”则是人们主管的、反映患者自身对身体不适的感觉与经验。因此,不同的患者可能患有与他人相同的疾病,但是每个人对疾病过程的感觉确实不尽相同。一种有效的医疗服务模式,需要同时重视疾病的诊断、治疗,还必须关注患者的发病与患病经历。以“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同时关注疾病的诊断与生病或患病的过程与感受,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思想与态度,如对自身所患疾病的看法,患者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对疾病的担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和护理学关注的不仅是患者,而且要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方面来整体关注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使“以病人为中心”的统化整体护理思想得到良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护理学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在新的护理模式中,笔把对脑梗死病人的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志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2):343-343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的模式,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化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整体护理效果的标准之一,它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它不仅仅是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更重要的是一种治疗手段,对临床各种治疗有增效作用。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种种应激因素的影响等,糖尿病患者愈来愈多,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向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因而,心理护理在医疗护理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显得重要起来。手术对病人的心理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同病人的心理反应各不相同。由于老年病人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如何做好其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及术后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