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新生儿硬肿症96例临床治疗体会程丽珍(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儿科335000)我院自1991年2月~1996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96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65例,女31例;发病日龄:自出生~3天70例,~6天21例,>7天5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表现皮肤或皮下组织变硬或兼有水肿,并有其他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其发生与寒冷、早产、缺氧和感染有关。对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进行良好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硬肿症的复温及护理宾辰秀(广西区南溪山医院儿科桂林市541002)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复温治疗;护理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因受寒、饥饿、感染、窒息、缺氧等影响,引起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如不给予适当的护理和治疗,常可并发肺炎、...  相似文献   

4.
徐晶 《吉林医学》2008,29(8):631-632
目的:探讨细致的病情观察及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在新生儿硬肿症早期发现、预防、诊断、治疗及痊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5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者从入院到痊愈进行跟踪观察与护理,分别对50例观察对象进行病史询问及症状观察,对硬肿症分型、病因分析、病情观察、护理方法、预后及预防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全组50例新生儿硬肿症痊愈45例,好转3例,死亡2例。结论:新生儿科护士在新生儿硬肿症的早期发现、治疗护理、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硬肿症的复温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所发生的周身或局部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兼有水肿的一种严重疾病.在寒冷季节多发,并在早产、窒息、感染的新生儿中容易发生.常可并发肺炎和败血症,死亡率较高.治疗和护理的主要环节是复温.目前常用的有三种复温方法,即慢复温、缓复温、快复温,本院自1990年以来,在无温箱条件下,因地制宜,采取其它保暖和复温方法,为患儿创造可能的最佳生存温度,取得了较好效果,降低了死亡率,死亡率由原来38.8%下降至20%,现将其复温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因饥饿、受寒、窒息缺氧、感染等影响,引起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西宁地处高原,尤为多见。故治疗和护理的关键是复温,现将我院9——11月20例硬肿症患儿的复温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8.
37例新生儿硬肿症复温治疗体会西宁钢厂职工医院儿科朱跃菊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危及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健康的严重疾病,近年来由于采取新的治疗措施使新生儿硬肿症的病死率有所下降。现对我院近4年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37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对象:37例硬肿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索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病人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 通过对38例重度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护理观察,采用了缓慢复温、合理喂养、预防感染等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这39例患儿中,除2例并发肺出血死亡外,均治愈出院。结论 做好复温、合理喂养、预防感染三大环节的护理对预防本病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该病治愈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与全肠外营养(TPN)对胆囊癌术后患者肝肾功能影响。方法对2001年3月~2003年5月收治的22例胆囊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EEN组(9例)和TPN组(11例),均于术后48h后予营养支持,EEN液经鼻肠管注入,TPN经颈内静脉滴入。术后第5、7天监测肝肾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功能检测,EEN组恢复较快,优于TPN组(P<0.05);肾功能检测,EEN组与TPN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胆囊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能更早更快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苍玉珍  曾青山  黄文静 《海南医学》2016,(19):3170-3172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出院患者营养指标及其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至2015年4于我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37例。A组胃癌术后早期作家庭肠内营养干预,B组未给予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指标的恢复情况,以及出院前后不同时间段患者血清前蛋白(PA)、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红蛋白(Hb)及白细胞计数(WBC)等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BW)、并发症和出院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出院3周后,A组患者的PA、ALB、HGB、BW分别上升至(0.25±0.06) g/L、(38.65±3.84) g/L、(93.21±10.41) g/L、(65.06±10.44) kg,IgG、IgA分别上升至为(13.01±1.81) g/L、(4.11±0.97) g/L,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院3周KPS评分为(86.86±5.94)分,明显高于B组的(80.36±2.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51%(5/37)、18.92%(7/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干预胃癌术后出院患者,可改善患者出院后营养指标、免疫水平,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EN)支持和肠外营养(PN)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PN组和EN组各20例。PN采用全PN;EN组术后第2天即采用EN,并逐渐过渡至全EN支持。比较2组患者的早期临床恢复效果。结果: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PN组(P<0.01);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联合EN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肠蠕动恢复,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较好,是胃癌根治术后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为27例肾移植患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术后第一周、第二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二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肠内合理营养支持,可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脊柱术后患者对两种肠内营养制剂的耐受性,观察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营养支持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5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脊柱术后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支持,对照组给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 h内肠鸣音情况及术后24 h内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缩短[(14.4±5.1) vs (16.8±5.0)h,P=O.021];研究组腹胀发生率、恶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vs18%,P=0.025;6% vs 24%,P=0.012);营养支持前、后,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能显著缩短脊柱术后患者胃肠道恢复时间并提高患者胃肠道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余春  毛兴龙  曾雪云  钱军  王李华 《浙江医学》2015,37(13):1147-1149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在胃癌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78 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其中EN 组40 例,全肠外营养(TPN)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变化、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费用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术后第7天,EN 组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为(1.74±0.25)×109/L,明显高于TPN 组的TLC(1.59±0.28)×109/L(P<0.05),其他营养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EN 组患者肠功能恢复较TPN 组快,营养费用和住院时间较TPN 组少,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EN 组与TPN 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18.4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后早期EN 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立适康均衡营养流食;对照组给予普通流食鼻饲,疗程3周。住院第1天、第10天、第21天分别测2组患者血红蛋白、外周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营养指标,并统计感染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组患者营养指标均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感染发生率高于治疗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均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6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应用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方式的患者65例,观察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各项营养指标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增高(P<0.05),其中总蛋白和白蛋白随时间推移呈递增趋势.绝大多数患者对肠内营养耐受性良好.术后1例出现胃潴留,5例出现发热,1例出现高血糖,2例出现腹泻、排便次数增多,1例出现恶心、呕吐.结论 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方式总体疗效令人满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是安全的,可依据术后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早期应用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两种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术后48h开始肠内营养支持,选用营养科配制的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为家属自制流食.观察两组的营养监测指标、体格测量指标、胃肠道等主要并发症及负氮平衡发生率情况.[结果]术后14d除白蛋白(albumin,ALB)外,研究组体重(weight,WT)、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血液淋巴细胞总数(total lymphocyte count,TLC)及胃肠道等主要并发症情况及负氮平衡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科学的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促进营养状况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螺旋型鼻肠管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螺旋型鼻肠管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5 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 18例 )采用经螺旋型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 (EN) +肠外营养 (PN) ;B组 ( 2 2例 )采用经鼻胃管进行早期EN +PN ;C组 ( 19例 )采用经鼻胃管进行早期PN EN的序贯营养方法 ,对 3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3组患者血清蛋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治疗后 14d ,A组血清白蛋白 (Alb)为 ( 3 2 .3 6± 4.72 ) g/L ,转铁蛋白 (TNF)为 ( 1.60± 0 .3 8) g/L ,前白蛋白 (PA)为 ( 178.2 2± 2 5 .63 )mg/L ;B组Alb为 ( 3 1.5 4± 3 .67) g/L ,TFN为 ( 1.5 9± 0 .2 2 ) g/L ,PA为 ( 174.63± 2 8.3 3 )mg/L ;C组Alb为 ( 3 0 .88± 2 .5 5 ) g/L ,TFN为 ( 1.5 9± 0 .2 9) g/L ,PA为 ( 171.85± 3 0 .62 )mg/L ;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 <0 .0 5 )。结论 ①鼻肠管对提高颅脑损伤患者早期EN支持过程中的胃肠道耐受性及降低并发症有积极作用。②早期EN +PN的营养方法更符合颅脑损伤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