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2型糖尿病(T2DM)和T2DM合并稳定型冠心病(T2DM CAD)患者的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 测取88例健康对照组、73例T2DM和79例T2DM-CAD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GTN)和循环EPCs水平.结果 T2DM和T2DM-CAD组的循环EPCs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T2DM组循环CD133+KDR+EPCs%与循环CD34+KDR+ EPCs%高于T2DM-CAD组(分别为0.519%±0.288% vs 0.303%±0.357%,P=0.042和1.038%±1.252% vs 0.672%±0.220%,P=0.028).T2DM和T2DM-CAD组相比,肱动脉FMD没有显著性差异(6.62%±2.86% vs 6.13%00±2.51%,P=0.335),然而,肱动脉GTN有显著性差异(16.80%±6.47%00 vs 13.26%±4.49%,P=0.017).3组中CD34+ KDR+ EPCs%和CD133 +KDR+EPCs%与肱动脉FMD有着较高的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循环CD133+KDR+EPCs%、CD34+ KDR+ EPCs%和HbAlc是肱动脉FMD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高血糖状态可以减少循环EPCs的数量,减弱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T2DM组相比,T2DMCAD组的循环EPCs水平和肱动脉GTN明显降低,血管平滑肌层受损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探索其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接诊冠心病患者124例,运用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患者行SYNTAX评分分组,35例为低危组,38例为中危组,51例为高危组。另从同期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中选取非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静脉血进行采集,处理后测定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Scr)、肌酸激酶(CK)等水平。结果冠心病各组Hcy测定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YNTAX分组,各组Hcy、hs-CRP、CK测定结果比较,均表现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危组显著高于中危组、低危组,中危组显著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Scr测定结果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危组、中危组均显著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Hcy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性(r=0.574,P0.05),hs-CRP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性(r=0.581,P0.05),Scr、CK与SYNTAX评分无相关性(r=1.587、1.214,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hs-CRP均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655。结论 Hcy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且为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功能(FMD)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9例(正常组),冠状动脉有病变者76例(冠心病组),利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股动脉IMT及肱动脉FMD.结果: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颈动脉、股动脉IMT明显高于正常组,肱动脉FMD则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1),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修正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股动脉IMT呈明显正相关,与肱动脉FMD呈明显负相关(均P<0.000 1).结论:颈动脉、股动脉IMT及肱动脉FMD与冠心痛存在相关性,超声检测颈动脉、股动脉IMT及肱动脉FMD可为早期发现、治疗和预防冠心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CD34+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标准(FRFC)的相关性及其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62例年龄25~4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组患者采用FRFC分层方法分为低危组18例,中危组14例,高危组17例,极高危组13例.测定各组的外周循环EPCs CD34+水平及颈动脉IMT,并对EPCs CD34+水平与FRFC积分及颈动脉IM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各亚组患者外周循环EPCs CD34+水平随心血管危险程度的增加逐步下降[低危组(0.12±0.02)%,中危组(0.07±0.03)%,高危组(0.04±0.03)%,极高危组(0.01±0.0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15±0.03)%,均P<0.01];颈动脉IMT随心血管危险程度增加明显增厚[低危组(0.80±0.07)mm,中危组(1.11±0.08)mm,高危组(1.26±0.10)mm,极高危组(1.45±0.09)mm],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与健康对照组[(0.73±0.0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血压患者外周循环EPCs CD34+水平与FRFC积分呈负相关(r=-0.875,P<0.01),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r=-0.852,P<0.01).结论 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循环EPCs CD34+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颈动脉IMT呈负相关;外周循环EPCs CD34+水平可以作为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血管病变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
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对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受损情况.方法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病组患者28例,非冠心病组26例,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后24h内进行肱动脉超声检查,比较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和血流变化,并对冠心病易患因素做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FMD)显著减低(4.17%±2.98%)vs(10.26%±8.41%),P=0.03,但两组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无明显差异.两组的冠心病易患因子数(P=0.01)和吸烟(P=0.004)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可非侵入性评价周围血管内皮功能,冠心病患者通常存在肱动脉FMD受损.此技术可作为一种无创性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雯  郭进 《临床荟萃》2004,19(15):851-85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对30例老年冠心病组,24例无冠心病老年对照组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动脉内径(D0)、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c)及斑块,螺旋CT检测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S)及冠脉总钙化积分(TCS).结果冠心病组的FMD、NID低于对照组(P<0.001), D0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MTc、CS及T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多发性硬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IMTc与CS、TCS呈正相关(P<0.01),IMTc、CS、TCS与FMD、NID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钙化.肱动脉舒张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测定对冠心病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冠脉病变程度与内皮祖细胞CD34~+相关性。方法 127例老年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1例和对照组36例。根据ACC/AHA冠脉病变形态分型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A型、B型、C型病变组;根据SYNTAX积分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根据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实验室各检查指标,并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形态、不同SYNTAX积分及不同Gensini积分冠心病患者CD34~+水平。冠心病组血清CD34~+水平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CD34~+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冠脉病变形态分型中C型病变组CD34~+百分率低于A型病变组(P 0. 05),B型病变组CD34~+百分率与A型病变、C型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YNTAX积分中高危组CD34~+百分率低于低危组(P 0. 05),中危组CD34~+百分率与高危组、低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nsini积分中高分组CD34~+百分率低于低分组(P 0. 05),中分组CD34~+百分率与高分组、低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34~+百分率与老年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 378,P 0. 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CD34~+水平降低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相关,检测外周血CD34~+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标志物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荧光免疫测定法检测56例高血压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血浆内皮素(ET-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并用高分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56例高血压患者按危险度分层,分为低/中危险度30例,高/极高危险度26例;其中50例用药物治疗后复查血浆ET-1、vWF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高血压组血浆ET-1、v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3.3±16.2)pg/mlvs(42.5±8.5)pg/ml,(158.2±28.6)%vs(130.6±35.2)%],高/极高危组明显高于低/中危组(P<0.001);高血压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诱导下血管内径舒张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7.5±4.2)%vs(12.3±4.3)%],高/极高危组明显高于低/中危组(P<0.001),低/中危组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经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浆内皮标志物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相关分析显示,血浆内皮标志物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血浆vWF、ET-1水平升高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且与靶器官的损伤相关;血浆内皮细胞标志物可反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0名冠心病患者和20名正常人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测量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的内径变化,评价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结果冠心病患者组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反应比(3.68±1.91%)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反应比(16.33±3.33%)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6.37±3.59%和23.31±6.6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另外,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组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与低密度脂蛋白、肱动脉基础直径呈负相关(r=-0.377,P<0.05;r=-0.422,P<0.05),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反应与肱动脉基础直径呈负相关(r=-0.386,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受损,肱动脉超声法检测血管舒张功能可用于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678-2679
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各40例,应用高频超声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股动脉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检查,对所有患者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肱动脉内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NMD)进行评定。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明显大于对照组,FMD、N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病发存在紧密关联,利用超声检查可及时发现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151例,依据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1例和非冠心病组30例,冠心病组根据病变血管支数、Gensini积分、SYNTAX积分分为不同亚组,分析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冠心病不同亚组GA、Hcy水平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GA、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陈旧性心肌梗死构成比分别为(15.38±3.68)%、(15.55±7.23)μmol/L、(0.93±0.22)mmol/L、18.2%,非冠心病组分别为(13.88±2.0)%、(12.73±4.42)μmol/L、(1.06±0.21)mmol/L、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血管支数冠心病患者GA、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Gensini积分、SYNTAX积分与血清GA、Hcy水平呈正相关(r值为0.4969~0.6731,P〈0.05)。结论 GA与Hcy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危险分层及分级中的表达.[方法]150例UAP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低危组54例、中危组60例、高危组36例;按传统Proudilit狭窄分级法将冠脉狭窄分为Ⅰ~Ⅵ级.另选3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H-FABP变化.[结果]试验组血清H-FA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UAP患者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血管狭窄程度愈高,H-FABP表达水平愈高,其中Ⅳ级病变组较Ⅲ级病变组,Ⅵ级病变组较Ⅳ级病变组H-FABP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Ⅳ级较Ⅴ级病变组稍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H-FABP水平随UAP危险程度增加而升高,根据其水平可判断UAP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脉压、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脉压(PP)、脉压指数(PPI)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比较两者用以评价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对优越性。方法547例行冠脉造影患者的冠心病(CHD)病变的严重程度分别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和冠脉病变评分表示。测定外周肱动脉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计算PP及PPI。结果冠脉病变程度随增龄而逐渐加重,冠脉狭窄积分3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冠脉正常组为89.1±38.6vs57.1±32.2vs26.0±22.1vs3.7±2.7(H=239.963,P〈0.01);PP和PPI冠脉病变组〉冠脉正常组;3支病变组〉1支病变组,PP为(53±11)mmHg vs(48±11)mmHg,PPI为0.413±0.06vs0.375±0.06(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P、PPI均与CHD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7,0.632;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PI与CHD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坎值为1.012,95%可信区间为(1.261,1.447)。结论脉压及脉压指数是较为简便的反映大动脉弹性的参数,与冠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且脉压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较脉压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关系。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老年患者498例。根据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冠心病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单支或多支病变,狭窄程度≥50%共406例;对照组:同期住院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50%患者共92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BNP等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单支病变组177例,双支病变组129例,多支病变组100例。又按年龄不同将冠心病患者分为3个亚组:A组254例,年龄60~69岁;B组112例,年龄70—79岁;C组40例,年龄≥80岁。分别比较不同年龄与BNP以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BNP(387.5±132.3)ng,/L较对照组(58.6±22.1)ng/L明显升高(t=23.83,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BNP明显升高,单支病变组为(202.2±116.6)ng/L,双支病变组为(487.5±152.3)ng/L,多支病变组为(768.7±264.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42,P〈0.01)。随着年龄的增大,BNP亦逐渐升高,A组为(182.6±93.1)ng/L,B组为(352.2±121.2)ng/L,C组为(491.2±158.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57.33,P〈0.01)。各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是反映临床心肌缺血重要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73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39例和非冠心病组34例.13例健康、无冠心病危险因素者作为对照组.运用高频线阵超声测定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作用指标流量介导血管扩张比(FMD)及硝酸酯介导的血管扩张作用指标硝酸酯介导血管扩张比(NTG-MD),评估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状况,以探讨血管内皮功能与冠状动脉狭窄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非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FMD分别为(4.81±2.33)%、(9.29±3.88)%和(13.58±1.8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8.012,P<0.01);NTG-MD分别为(13.72±3.27)%、(15.64±2.65)%、(16.54±2.98)%,3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6.015,P<0.01),冠心病组与其余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MD与管径基础值、冠状动脉受累支数及冠状动脉最大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224、-0.316、-0.721,P分别为0.038、0.003和<0.001).NTG-MD与管径基础值、冠状动脉受累支数及冠状动脉最大狭窄程度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483、-0.258、-0.372,P分别为<0.001、0.027、0.001).多项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MD与冠状动脉最大狭窄程度、管径基础值呈线性关系(r分别为-0.012、-0.022,P均<0.001).NTG-MD与管径基础值及冠状动脉最大狭窄程度呈线性关系(r分别为-0.032、-0.0073.P均<0.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内皮损害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之间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超声检测肱动脉内径评价冠心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结果 冠心病各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正常对照组,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内皮舒张功能损害,这种损害呈渐进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吸烟者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31例按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资料大致匹配的吸烟患者(n=143)与非吸烟患者(n=88)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所累及血管的数量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亚组和1支病变亚组、2支病变亚组及3支病变亚组,分析吸烟者与非吸烟者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吸烟者相比,非吸烟者的H DL-C水平更高(P<0.05),冠脉病变程度更轻(P<0.05或P<0.01).非吸烟者的各冠脉不同程度病变亚组与吸烟者各对应亚组比较,HDL-C和LDL-C/HDL-C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吸烟者中有更高的血脂异常发生率和更加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及钙化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差异.方法 行冠状动脉64层多排螺旋CT检查的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50%为非冠心病组145例,≥50%为冠心病组65例.均在西门子definition工作站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及钙化积分.结果 非冠心病组平均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100.0±46.5) cm^3,钙化积分(36.2±18.5)分;冠心病组平均心外膜脂肪体积(117.3±57.6) cm^3;钙化积分(413.3±67.5)分.两组间平均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和钙化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16、6.564,P<0.05、P<0.01).ROC曲线表明,钙化积分对诊断冠心病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心外膜脂肪体积.结论 钙化积分对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脂、胆红素、尿酸及不同炎性细胞变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4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58例),双支病变组(46例)和多支病变组(38例),并设60例冠脉造影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按照SYNTAX评分系统衡量冠脉造影结果。入院时测其白细胞计数、白细胞亚型计数及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及血脂、胆红素和尿酸,分析患者血脂、胆红素、尿酸及不同炎性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TG、LDL-C及UA水平升高(P<0.05),而TBiL、IBiL水平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及NLR值升高(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TG、HDL-C及UA与冠状动脉造影SYNTAX评分独立相关(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64、-0.275、0.205,P<0.05),白细胞计数和NLR与SYNTAX评分独立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87、0.342,P<0.05)。结论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和范围进展,TG和UA水平升高而HDL-C降低;白细胞计数和NLR值升高,提示血脂和尿酸及不同炎性细胞与冠脉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表达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s评分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CD36水平的差异;用多重线性回归筛选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5.8±8.1)%vs.(42.0±2.2)%,P〈0.01];CD36的阳性率随着Gensini′s评分的升高而升高(P〈0.01);多重线性回归显示CD36和HDL-C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表达水平升高,CD36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