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重视闭合性掌骨多发骨折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97年~2000年收治的382例闭合性掌骨多发骨折中,合并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急性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的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合并急性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均为第2、3、4、5掌骨干多发骨折,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行手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4例并发急性腕管综合征,均为掌骨基底骨折,予以骨折复位,未行腕横韧带切开;1例掌骨基底多发骨折合并腕部正中神经闭合性挫伤,骨折予以复位,神经未行特殊治疗。结果 本组12例经3个月随访,骨折于术后4~6周愈合,患手无爪形手畸形及痛、温觉功能障碍,与健手对比,其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屈伸运动正常,无对掌功能障碍。结论 闭合性掌骨多发骨折,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应警惕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急性腕管综合征及正中神经直接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以免贻误诊断。  相似文献   

2.
闭合性多发掌骨骨折并发急性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减压同时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多发掌骨骨折并发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4年12月,对22例闭合性掌骨多发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取早期松解手部亚肌筋膜室,充分暴露每一块内在肌减压,同时对多发掌骨骨折行AO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后辅以早期康复锻炼。[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2a,平均6个月,X线片显示8~12周有骨痂生成,骨折完全愈合。骨折无成角畸形及骨不连发生,无爪形手畸形,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3例,良8指,差1例,总优良率95.5%。[结论]采用早期切开减压同时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多发掌骨骨折并发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可取的、疗效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任杰  赵波  张威 《中国骨伤》2005,18(3):180-180
我院自1997年3月-2002年10月共收治重症骨筋膜室综合(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以下简称OCS)病人36例。均采取切开筋膜减压,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动脉再通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因急性下肢缺血在我科行动脉再通治疗后并发急性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原因、时间、治疗方式、治疗效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处理方法及预后。结果:126例病人因急性下肢缺血行动脉再通治疗,发病至再通时间平均为26h(3h至6d),其中24例(共27条肢体)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而行筋膜切开(包括3例行双侧肢体预防性切开)。21例动脉再通术后延迟切开时间平均为10(5—48)h,其中2例术中行血液透析,1例行术后血液透析。本组3例截肢,2例死亡(包括1例截肢)。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急性下肢缺血动脉再通后的严重并发症,动脉再通后持续疼痛或疼痛加重伴局部张力升高者应高度怀疑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其治疗方法是充分切开4个筋膜腔减压,同时动态监测病人电解质和肾功能指标,维持肾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必要时应早期进行透析。  相似文献   

5.
经皮深筋膜切开减压治疗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在测压机监测下经皮切开深筋膜减压。结果:28例中25例减压效果良好,3例术后骨筋膜室压力逐渐增高而改用传统的广泛切开减压术治疗。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是治疗早期骨筋膜综合征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骨折合并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骨折合并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复习并分析1988年-2001年间48例骨折合并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患资料,所有病例均先输入甘露醇及地塞米松,有效Ⅱ期行骨折固定,无效及晚期7例即行切开减压并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结果:14例脱水治疗有效的早期轻型患及27例早期重型患经急诊切开减压骨折内固定的患,疗效优良,占85.4%(41/48),而7例晚期患疗效不佳。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减压(8h以内)是治疗关键,如超过12h,则疗效不佳;骨折早期复位和固定是减压的重要措施;重视创面处理和晚期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合并掌部筋膜室高压的急症手指再造一例山东省滨州地区人民医院骨科张新正等来稿:1995年4月18日收治一例右手被铡草机伤致2至5指缺失合并掌部筋膜室高压者。切开再造指背至鼻烟窝皮肤形成一减压性创面,同时行各掌骨间皮下深筋膜减压,用第二足趾与超薄的髂腹股...  相似文献   

8.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治疗策略。方法本组胫骨平台骨折病人108例,其中13例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男11例,女2例,年龄15~67岁,平均37岁,进行小腿筋膜室切开减压加腘窝筋膜切开和骨折固定治疗。结果7例先行小腿筋膜室减压,胫骨平台骨折未作处理,术后发现小腿肿胀减退不明显,肌肉外翻张力仍高,分别在术后8~24h内进行二次手术腘窝筋膜切开减压,腘动脉探查,骨折固定。1例小腿缺血改变严重,坏死并行股骨髁上截肢,1例小腿肌肉坏死,3例足部皮肤溃烂,2例无并发症发生,肢体均成活。5例小腿筋膜室减压同时行腘窝筋膜切开减压和骨折固定治疗,预后良好,功能正常。1例拒绝手术治疗导致截肢。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行小腿骨筋膜室切开减压加腘窝筋膜切开减压和骨折固定治疗,在减压的同时应松解膪窝部的动静脉压迫,从根本上解决骨筋膜室综合征形成的一个因素,获得满意疗效,减少伤残率。  相似文献   

9.
下肢动脉急性缺血继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 肢体急性创伤和急性缺血的严重并发症,作者总结5例治疗经验,认为骨-筋膜室组织压测定是早期明确诊断的可靠检测指标;早期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是治疗本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肢体急性创伤和急性缺血的严重并发症。作者总结5例治疗经验,认为骨-筋膜室组织区测定是早期明确诊断的可靠检测指标;早期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是治疗本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伤致筋膜室综合征发病部位及早期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衡  王军  康斌  王陶  李叶萍  汪利辉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4):1859-1861
目的 分析地震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OCS)的发病部位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所致OCS伤员67例,男性38例,女性29例,年龄8~69岁,平均38.1岁.其中合并胫腓骨折34处,合并股骨骨折9处,合并肱骨骨折4处,合并尺桡骨骨折13处,合并手足骨折各有1处.OCS的发病部位包括小腿41处,大腿25处,手2处,足3处,臀部19处,前臂15处以及上臂10处.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后即时切开减压.结果 全部115处骨OCS中,82处经二期缝合,创口愈合、血供恢复、功能满意,23处经二期缝合、植皮后创面愈合,5处因肢体缺m坏死而截肢,另有2例患者(含5处OCS)死亡.结论 地震中OCS的罕见发病部位比例升高.早期诊断、严密观测、及时切开减压是治疗OCS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股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讨论急性股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经测压确诊8例股部筋膜间室综合征病例,行股部内、外侧切口进行股部外、内及后部筋膜间室切开减压。结果:2例术后第3d及第4d死亡,6例存活,患肢均遗有严重的感觉及运动障碍,丧失工作能力。结论:急性股部筋膜间室综合征是一严重创伤性疾病,病死及病残率高,愈后差。正确的股部切开减压及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四肢挤压综合征的抗氧化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常国 《中国骨伤》2008,21(2):109-110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防治挤压综合征(CS)的临床疗效,寻求新的治疗措施。方法:21例男性CS患者,年龄24~48岁,平均36岁。早期应用下列抗氧化剂:①20%甘露醇250ml在30min内滴完,每6或8h进行1次。②七叶皂苷钠20mg、丹参注射液20ml分别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应用5~7d。同时碱化尿液,维持液体轻度负平衡及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及支持治疗。当骨筋膜室压力〉30mmHg时及时切开深筋膜减压并继续应用上述药物。结果:21例肌红蛋白尿均在2~3d内消失,13例伤肢切开深筋膜减压。因缺血时间较长,减压术后断肢坏死截肢2例,小腿轻度功能障碍2例,手部缺血性肌挛缩1例,足下垂1例。随访8个月~1年,按照评定标准,优8例,良7例,可2例,差4例。结论:四肢长时间挤压伤后尽早应用抗氧化剂可以显著降低CS的发生率及伤残率。  相似文献   

14.
Jamil W  Khan I  Robinson P  Thalava R 《Orthopedics》2011,34(9):e584-e587
The deep midpalmar space of the hand communicates with the space of Parona in the forearm. Infection of these deep spaces can be difficult to diagnose.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first reported case of 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the forearm secondary to infection within the space of Paron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natomy of the space of Parona, highlighting its communicating spac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zing a deep-space infection of the hand as a possible cause of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the forearm. This article also suggests a method of clinical examination to aid in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n within the space of Parona to allow more specific planning of surgical intervention through early decompressive surgery, with surgical exploration to exclude and drain infection when no other clear cause for the rise in pressure within the 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is apparen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减压并螺钉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并足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例Lisfranc损伤并足部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19~62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受伤至就诊时间1~14 h。根据Myerson分型法,A型1例,B型1例,C型3例。均行早期切开减压并螺钉固定治疗。术后12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复位者跖跗关节全部达到解剖复位。无感染、骨髓炎、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44~97分,其中优2例,良2例,差1例。结论:早期切开减压并螺钉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并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手术操作简便,减压彻底,螺钉固定不占用空间,减压及固定效果可靠,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传统敷料覆盖技术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筋膜切开减压中的疗效。方法 46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经筋膜切开减压后采用传统敷料覆盖技术治疗19例(A组)、VSD技术治疗27例(B组)。将两组的治疗时间、感染率、植皮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时间:A组为6~19(10.73±3.61)d,B组为5~12(6.7±1.38)d。术后感染:A组6例,感染率31.57%;B组2例,感染率7.4%。植皮:A组11例,植皮率57.89%;B组7例,植皮率25.92%。两组的治疗时间、感染率、植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筋膜切开减压的治疗中,VSD技术比传统敷料覆盖技术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We report a 6-year-old girl, with no history of previous anaphylactic reaction, who sustained a wasp sting to the volar aspect of her left hand. The child did not present any symptoms at the beginning. She was first examined at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developed compartment syndrome, after more than 24 hours later and she was urgently taken to the operating theatre. The midpalmar, thenar, and hypothenar spaces were decompressed, and the transverse carpal ligament was released. At the 11-month followup, she presented with normal function of the hand and normal 2-point discrimination in all fingers. Although the accurate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rtment syndrome after a wasp sting in children is not thoroughly clear, the treatment seems to be the same as in all other cases of compartment syndrome; urgent fasciotom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keep in mind the possibility, even if it is extremely low, of compartment syndrome after a wasp sting in children; even of those with no history of anaphylactic reaction.  相似文献   

18.
小切口减张术治疗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切口减张术治疗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992年2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37例下肢动脉栓塞术后再灌注损伤致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资料。均采用小切口减张术(即在小腿内、外侧各取纵行切口,长2~3cm,游离皮下组织直至深筋膜,打开深筋膜,将剪刀伸进切口内,分别向近、远端潜行剪开深筋膜,上至膝关节下,下至内踝)治疗。同时结合高渗脱水、利尿、伤口延期缝合等,观察其疗效。结果37例病人中33例痊愈,2例发生足趾坏疽行截趾术,2例出现小腿感觉障碍,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3个月后恢复,无一例发生缺血性肌痉挛及高位截肢。其中22例微小减张切口行Ⅱ期缝合,15例自行愈合,无一例植皮。结论小切口减张术用于骨筋膜室综合征具有损伤轻微、创面小、细胞外液和蛋白损失少、感染概率相对较低,部分小切口能够自行愈合、无须Ⅱ期缝合或植皮等优点,方法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浮膝损伤合并血管损伤患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浮膝损伤伴血管损伤19例,骨折复位固定同时行血管损伤大隐静脉移植修复术11例,人工血管修复3例,直接行端端吻合术3例,单纯修补术2例。对8例小腿严重创伤合并筋膜间室综合征者行小腿筋膜切开减压术,伤后3月修复交叉韧带损伤2例。结果1例患者合并严重挤压综合征死亡,2例在伤后48 h探查吻合血管患者二期截肢,肢体存活16例,此16例获随访0.5~2年。根据Karlstrm评价标准优6例,良7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1.25%。人工血管修复的3例术后血流通畅。13例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2例足部感觉正常,肌力3级,生活基本自理;1例长期昏迷,生活不能自理。结论对于合并血管损伤的浮膝损伤,应尽早诊断及重建血液循环,防止严重并发症的产生,尽可能恢复患者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