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损伤是导致麻风病人持久性畸形的主要原因。可产生于已治和未治病人,甚至发生在已完成抗分枝杆菌治疗的病人。在界线类麻风(BT、BB、BL),神经损伤多发生在逆向反应(RR)。反应是逐渐发生的,经数周,甚至数月而成为不可逆的损伤。偶尔可迅速发生。皮肤损害往往伴有神经损伤,但亦可早于或迟于神经损伤出现。在瘤型麻风(BL、LLs、LLp),反应表现为麻风性结节红斑(ENL),与RR相反,反应为全身性的。在大多数病原体中,感染周围神经(N)是麻风杆菌(ML)的独有特征。周围N感染是麻风的必备条件,但关于N损伤的频率及范围(程度)的详细情况仅最…  相似文献   

2.
对麻风免疫学的研究始于1919年,那年光田首先观察了病人对麻风菌素的反应。自六十年代后期免疫学有了长足进步,麻风的免疫学研究也取得了开创性成就,近十几年成绩显著,对麻风的免疫学诊断、免疫治疗和免疫预防都积累了丰富的资料。麻风的化疗目前已有数种药物杀菌  相似文献   

3.
麻风菌侵犯周围神经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原因,尽管皮损是诊断麻风的主要依据,但麻风仍然主要是一种周围神经的疾病。作者在埃塞俄比亚的全非麻风和康复训练中心,研究比较了皮肤和神经活检的组织病理结果,强调神经活检对诊断多菌型麻风的作用。81例临床疑为麻风的病人同时进行了皮肤和神经活检。神经活检取自桡侧皮神经(66例),腓肠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并讨论了麻风、异位性皮炎、银屑病、红斑狼疮等疾病的血液和组织中T细胞亚群的分析。麻风以往已有重要的证据表明:对麻风的抵抗力需要对麻风杆菌有效的细胞免疫,在结核样型麻风中细胞免疫较高,而在瘤型麻风中则受到严重损伤。原位玫瑰花结形成技术早已用于这种反应。外周血单克隆抗体(McAb)研究已显示了瘤型麻风中OKT3-(全部  相似文献   

5.
统计麻风病人在人群中的比例会受到统计方法和病例发现、诊断、登记、治疗时间和解除控制诸方面政策变化的影响。正确估计和描述麻风流行模式对指导麻风防治和研究麻风自然历史都很重要。作者根据1979~1984年在马拉维北部 Karonga 地区执行麻风评价规划(LEP)所得普查资料进行了麻风流行情况的讨论。检查人数为112000人以上,其中95%做了活检。对现症病人也进行了常规检查,同时使用了1973年以来 Karonga 地区全部  相似文献   

6.
自 Brennan 等首次证明在感染组织中麻风杆菌周围的荚膜是一种类脂质和对麻风血清显示特异活性以来,寻找麻风杆菌特异抗原,建立有效的麻风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日见增多。特别是 Hunter 等  相似文献   

7.
麻风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麻风反应系患者无论是疗中、疗前或疗后的一种突发的变应性炎症。临床上主要有两型(另有混合型)。由于麻风杆菌(ML)往往感染外周神经(N),其损伤可能发展很陕,随之伴有感觉丧失、肌肉麻痹。麻风反应的原因、机制和治疗仍是极复杂的问题。不同型的麻风反应表现有不同的免疫学机制,但对此知之甚少。现就有关进展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麻风杆菌作为麻风的病原体,至今仍不能体外培养.而麻风虽经联合治疗患病率渐下降,但新发病例数并未明显减少.近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则应用于麻风杆菌的菌株鉴别、活力测定,麻风的传播、诊断、耐药监测、易感基因检测等多个方面,试图从分子水平增加对麻风杆菌及麻风病的认识,以便从发病、流行等方面进一步控制及消灭麻风.  相似文献   

9.
由于纯神经炎型麻风病人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和诊断的复杂性,对其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认识,造成纯神经炎型麻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目的在于通过文献复习,了解纯神经炎型麻风的研究进展,从而对纯神经炎麻风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麻风实验技术对早期麻风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新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为提高早期麻风诊断率,包括抗酸染色阴性的少菌型与纯神经炎麻风患者的诊断均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采用PCR技术检测麻风菌基因、运用新发现抗原血清学与T细胞试验对早期麻风诊断的研究进展,阐述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麻风是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参与麻风的发病机制。目前血清抗体及辅助性T细胞2(Th2)相关细胞因子检测主要应用于诊断多菌型麻风(MB),辅助性T细胞1(Th1)相关细胞因子检测主要应用于诊断少菌型麻风(PB)。microRNAs可用于区分瘤型及结核型麻风。但上述诊断试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不一,何种标记物诊断效能更佳仍存在争议。本文主要从血清抗体、细胞因子及microRNA标记物检测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新型早期诊断麻风方法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麻风防治规划的一体化 ,大多数麻风新病例将由综合性卫生人员来诊断。这一做法的主要缺点是综合性卫生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为此作者对埃塞俄比亚一前瞻性研究中的麻风诊断标准进行了检查 ,以确定哪些可能是基层卫生人员最适用的麻风诊断标准。研究病例为 1988年 3月至 1993年 3月在埃塞俄比亚中部发现的未经选择的新病例。因种种原因 ,该地区麻风患者通常确诊较晚 ,本组患者神经受累的体征颇常见。传统用于诊断麻风的 3个主要标准是 :皮损的轻触觉明显丧失 ;皮肤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 ;一根或多根周围神经粗大。结果 :除误诊和不符合分析条…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麻风     
日本新的麻风病人数已明显减少,住院病人已老年化。现在日本的麻风问题在于①麻风的门诊应怎样安排;②日益增多的在日外国工人中发生麻风应怎样处理;②对不懂麻风,不能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师,应怎样进行教育;④对在一般医院诊断麻风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应  相似文献   

14.
现场做麻风的早期诊断,有的是为实施国家的麻风研究规划,有的是为研究流行病学。早期麻风,本文强调的是临床疾病,而不是亚临床感染。临床上诊断早期麻风的主要依据是:(1)皮损;(2)神经粗大;(3)感觉障碍;(4)皮肤涂片有麻风菌。可确认为麻风的损害为:(1)有感觉丧失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皮肤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麻风是理想的模型,因为它有一种临床表现的连续谱,反映着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在这个临床谱的一端,患T型麻风者代表有抵抗力的反应,可限制麻风菌的生长,尽管常常有组织和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查明一个社区中某种疾病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麻风的这种研究就是估计其感染和临床疾病的流行率和发生率,监测其传染情况及所采取的各种防治施措的效果。在对麻风菌还不能做体外培养的情况下,血清学便成了研究麻风流行病学的重要方法。为诊断麻风,临床症状学、涂片查菌和组织学检查,便成了常规方法,但它们又都有各自的限度,以致对早期麻风有时很难做出诊断,有些病例要断定它已不活动也同样很难。另一重要问题就是缺少关于亚临床感染的可靠信息,以致此类研究主要是根据临床疾病的发生情况。已有充分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麻风血清学诊断的研究始于1906年。当时补体结合试验已用来诊断梅毒、伤寒及类白喉等,Eitner将其移植于麻风诊断,之后有人试图用血凝试验、双向琼脂弥散试验等诊断麻风,但终因敏感性、特别是特异性较低而未能成功。菌  相似文献   

18.
文章报告一家庭2对夫妻麻风发病情况,探讨麻风的家内传染及家庭内密切接触者的监测检查,同时对他们加强麻风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对麻风的认识,一旦发病能及时得到诊断、治疗。实现对麻风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自本世纪以来许多学者观察到麻风病人能够很好地产生抗体,故一直在探索建立麻风血清学诊断方法。由于受实验技术及对麻风菌(M leprae,ML)抗原结构研究不够的限制,70年代以前的试验都因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而未用于诊断。但通过这些研究证实了麻风血清中存在着多种抗分枝杆菌的抗体,并对ML与其它分枝杆菌有广泛的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0.
由于目前尚无平行研究确定含利福平(RFP)方案对瘤型麻风鼻分泌物中麻风菌的杀灭速度,本文研究瘤型病人鼻分泌物中麻风菌在治疗后对正常小鼠感染力丧失的时间。 4例新发未治多菌型病人给予RFP600mg/d和氨苯砜100mg/d治疗前和治疗1、2、3、5、8和15天后,收集病人鼻分泌物,经0.5N的氢氧化钠处理20分钟后,以pH7.2的磷酸缓冲液(PBS)洗2次,然后离心,将麻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