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无创检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研究52例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TCD检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持续监测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血压(MABP)。对脑血流动力学参数、MABP与ICP、CP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I、RI与ICP正相关系数分别为PI:r=0.881(P<0.0001);RI:r=0.789(P<0.0001),ICP和CPP与PI、RI、Vd、Vm、MABP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PI与ICP,CPP与PI、MABP关系最为密切(P<0.0001)。结论 无创脑血流动力学检测可实时反映ICP和CPP的变化,可作为ICP和CPP监测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无创、安全、价廉的特点,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压(ICP)增高的经颅多普勒(TCD)诊断价值以及甘露醇的治疗作用。方法 41例ICP增高患者进行TCD检查,其中15例进行甘露醇治疗前后TCD动态观察.并以12例健康者TCD动态观察做对照组。依据TCD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ICP增高的TCD改变。结果 (1)ICP增高患者TCD呈特征性的高阻频谱。其平均流速(Vm)、舒张末期流速(Vd)显著降低,博动指数(PI)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静点甘露醇后两组受试者的收缩峰流速(Vs)、Vm和Vd均加快;但ICP增高者的TCD改变以Vd增高为主(P〈0.05),同时伴PI值显著性降低(P〈0.05),此作用在给药后120min仍较显著;而在对照组给药后120min此作用已基本消失,且PI值在给药前后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TCD可作为一种ICP增高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并可监测ICP的动态变化。甘露醇试验可验证ICP增高的TCD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局灶性及弥漫性颅高压(ICH)对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颈内动脉颅外段(ESICA)血流动力学的不同影响,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颅内压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18例颅高压患者进行187次腰穿测颅内压(ICP)前行TCD检查,对TCD资料及脑脊液压力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随ICP升高,TCD检测血管MCA、BA、ESICA均表现出高阻力血流频谱,脉动指数(PI)增大。ICP与ESI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相关性最大(r=-0.314,P=0.000),与MCA的PI相关性最大(r=0.758,P=0.000)。局灶性颅高压Vm病侧慢于健侧,PI高于健侧,弥漫性颅高压双侧Vm、PI无显著差异。结论评估局灶性颅高压应检测病变侧MCA,弥漫性颅高压检测双侧MCA均可,在双侧颞窗透声不好时可检测ESICA。  相似文献   

4.
经颅多普勒在脑积水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脑积水患者经颅多普勒(TCD)监测结果与患者颅内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脑积水患者纳入患者组,在行分流术前1d和术后5d分别行两侧大脑中动脉(MCA)的TCD监测;选择27例门诊体检健康个体为对照组,行两侧MCA的TCD监测。结果患者组行分流术前TCD监测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和舒张期血流速度(V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和阻抗指数(RI)明显高于对照组。RI值与脑积水患者颅内压呈正相关(r=0.701,P<0.01),PI值与脑积水患者颅内压也呈相关(r=0.426,P<0.05)。脑积水患者分流术后PI和RI值下降,Vm、Vd均上升(P<0.05)。结论TCD可作为评价脑积水患者颅内压增高的有效手段,RI和PI值是其有效指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犬腹部爆炸伤后早期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点。方法 制作犬腹部爆炸伤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相点用TCD仪探测犬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计算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时进行MCA的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伤后30min MCA的血流速度显著减慢(P<0.01),伤后3h最低,以后收缩峰血流速度(VS)逐渐回升,至伤后24h基本接近伤前水平,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PI,RI在伤后即刻明显升高(P<0.01),且在24h内持续维持在高水平。MCA的形态学改变以内皮,内膜损伤和动脉平滑肌构筑紊乱为主。结论 腹部爆炸伤致脑间接损伤后,脑血流迅速进入了伴有相对低灌注的充血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在颅脑外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t SAH)中对脑血流量和颅内压(ICP)的监测作用。方法采用TCD监测65例经CT确诊t SAH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的动脉平均峰值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血流频谱,并比较外伤后3 d,7 d,21 d患侧与自身健侧PI值。结果 PI、RI比Vm更能反映ICP的变化,颅脑外伤后3 d,7 d,21 d患侧与自身健侧PI明显升高,P0.05;当PI1.0,RI0.6时,应考虑ICP升高,同时TCD血流频谱可作为监测ICP的辅助指标。结论采用TCD监测t SAH患者脑血流变化,部分参数与ICP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间接反应ICP的变化,并提高脑血管痉挛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脑出血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和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5例脑出血患者138次腰穿前行TCD检查(发病第1、3天常规进行),对TCD资料及脑脊液压力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出血颅高压患者TCD表现出高阻力血流频谱,随着ICP升高,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无明显变化,舒张期血流速度(Vd)减低,血管搏动指数(PI)升高。与健侧比较,出血侧Vs、Vm、Vd均显著降低,PI显著升高(P<0.01)。与小量出血组比较,发病第3天,中、大量出血组的Vm、Vd均显著降低,PI值显著增高(P均<0.05)。与发病第1天比较,发病第3天中、大量出血组Vm、Vd均显著降低,PI显著升高(P均<0.05)。根据出血侧血流动力学参数所得预测颅内压(ICPe)及预测脑灌注压(CPPe)的回归方程分别为:ICPe=-7.096 20.474PI 0.053MAP;CPPe=7.096-20.474PI 0.947MAP。预测和实测的ICP、CPP显著正相关(r=0.796、0.977,P均<0.01),预测差值在5mm Hg内阳性预测率均为89.9%。结论依据出血侧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可较准确预测脑出血患者的ICP、CPP。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频谱参数对颅内感染患者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42例颅内感染患者进行的128次腰穿测压前行TCD检查,对TCD资料及脑脊液压力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颅内感染组患者随着ICP升高,TCD表现出高阻力血流频谱,波形普遍变尖,收缩期血流(Vs)无明显变化,舒张期血流(Vd)减慢,搏动指数(PI)增大。与对照组比较血流速度明显增快。根据TCD参数及预测ICP(ICPe)及预测CPP(CPPe)的回归方程,ICPe及CPPe值与实测的ICP、CPP值呈正相关(r=0.594、0.910,均P〈0.001)。结论 TCD频谱参数可较准确预测颅内感染患者ICP、CPP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甘露醇作用的TCD早期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评估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甘露醇的血流动力学作用。方法 据颅脑CT将患者分为小量 (<2 5ml)与大量出血 (>2 5ml)两组 ,用TCD动态监测用甘露醇前后MCA的变化。结果 小量出血组的Vm、Vd、PI值无变化 (P >0 .0 5 ) ;大量出血组用甘露醇后 15~ 4 5min内Vm、Vd 升高 ,PI降低 (P <0 .0 5 ) ,4 5~ 90min均恢复。后者的Vm、Vd 低于前者 (P <0 .0 5 ) ,而PI值相反。结论 观察发现小量出血组使用甘露醇后一般不影响脑循环供血与颅内压 ;而大量出血组输注甘露醇后 ,在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增多 ,颅内压降低 ,随即在自动调节下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急性期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超声血流参数变化规律及与30d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入组87例首次发病24h以内,原发幕上脑出血患者。按照出血量分为小量出血组(n=21)、中量出血组(n=27)和大量出血组(n=39)。入组患者发病24h内行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于发病24h内、第3、7、14d行床旁TCD监测,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ies,Vs)、舒张期血流速度(diastolic velocities,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ies,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其中48例患者完成全部TCD监测。对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发病24h以内,小量出血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接近正常值;中量、大量出血组健侧Vm降低(P <0.01),双侧Vd降低(患侧:P<0.01;健侧P<0.01),双侧PI、R(I 患侧:P =0.001;健侧:P<0.01)升高,大量出血组较中量出血组变化明显。脑出血发病14d以内双侧Vm值呈持续下降趋势。30d死亡患者健侧Vd比存活患者显著降低(P <0.01),双侧PI,RI升高(P<0.01)。结论 TCD血流参数的变化可以反映脑出血急性期颅内血流变化规律,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烟雾病行STA—MCA分流术前后脑血流的TCD检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动态观察烟雾病(MMD)行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STA—MCA)分流术前、后脑血流的变化,探讨TCD对MMD治疗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18例MMD患者在实施STA—MCA手术前、后分别行床边TCD检查。对患者手术前后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峰值流速(Vp)、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I)、频谱形态、音频信号进行检测,并对手术前、后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MCA主干血流速度异常增高者,频谱紊乱,音频信号粗糙或乐性杂音,术后血流速度降至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频谱形态规则,音频信号清晰柔和。术前MCA主干血流速度降低者,为低脉动型,波浪型频谱,术后血供增加,血流速度升高至正常范围,频窗清晰。对比手术前、后Vm的数值,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CD可以实时动态的检测MMD患者行STA—MCA分流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MMD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术后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重症脑梗死患者的TCD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对重症脑梗死患者颅内压力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重症脑梗死合并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观察组)和53例无颅内压增高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分别于发病24h内、3d、7d进行TCD检测,并对观察组患者于脱水降颅压治疗前后进行TCD检测,观察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参数指标及频谱形态特征。结果观察组于发病初期(24h内)、3d、7d时Vm均显著增快,PI、RI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脱水治疗前Vm、PI、RI较脱水治疗后及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病变侧与病变对侧Vm、PI、RI差异有显著性(P<0.05)。TCD频谱形态在颅内压增高时呈现高阻力、高流速后低流速特点。结论TCD对重症脑梗死并颅内压增高具有特异性改变,是一种安全、无创、操作简便、重复性强、可靠而实用的监测颅内压的手段,同时TCD可用于了解脑血流的变化,以指导药物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经颅多普勒频谱参数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颅多普勒频谱参数与颅内压的关系。方法应用TCD检测20例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同时行颅内压监测。结果经颅多普勒频谱参数cf、PI、af、RI、ae均和ICP正相关,Vd、ac和ICP负相关,其中cf与ICP的相关系数最大。建立TCD相关参数与ICP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ICP=0.312MAP-1.531Vd+21.437PI-15.059ac+38.722cf(P<0.001,R2=0.920估计值的标准差=4.0972mmHg)。结论经颅多谱勒频谱参数可以反应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的改变。综合研究经颅多谱勒频谱参数、血压与颅内压的关系是应用经颅多普勒无创监测颅内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多卡因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重度颅脑损伤后SAH患者60例(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治疗组(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均进行GCS评分、颅内压(ICP)测定以及头部CT、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ECT)、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利多卡因治疗7d后即出现颅内压降低、挫伤脑组织血流供应改善、脑水肿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GCS评分在利多卡因治疗7d、14d后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明显减轻颅脑损伤后SAH继发性脑组织损伤的程度,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5.
颅内高压状态下TCD频谱参数与颅内压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颅高压状态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频谱参数与颅内斥(ICP)的关系。方法 制备新西兰兔球囊注水法颅高压模型,监测大脑中动脉的TCD频谱,测量参数?结果 TCD频谱参数cf、PI、RI、Vd、Vm与ICP均呈指数关系,其中cf与ICP的相关系数最大。结论 TCD频谱参数与颅内压的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TCD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判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评估的作用及其表现与颅内压、脑灌注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CD检测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h内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脉动指数(PI),同时记录ICP、CPP及伤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4~5分为良好,1~3分为恶劣)。结果30例(51%)预后良好患者MCA平均血流速度大于40cm/s,27例(73%)预后差的患者MCA平均血流速度小于40cm/s(P<0.025)。34例预后良好患者平均PI小于1.5,30例预后恶劣患者平均PI大于1.5(P<0.001)。ICP/CPP与PI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脑伤患者入院24h内TCD结果对伤后6个月的恢复结果具有预后价值,并与ICP、CPP监测结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上矢状窦血栓患者颅内压(ICP)的可行性,研究TCD动脉、静脉参数及频谱形态与ICP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评价疗效及判定预后。方法选择18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住院患者,取入院第1、7及14天为观察点,动态监测患者的ICP、脑灌注压(CPP)、波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中深静脉(dMCV)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TCD频谱形态,并与对照组相比较,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上矢状窦血栓患者各观察点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6.32,P<0.05),随着ICP的升高,患者的dMCV平均血流速度、PI及RI呈上升趋势,MCA平均血流速度和CPP呈下降趋势,在第7天达到高峰,持续到两周时略有恢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ICP与P1呈明显正相关(P<0.01,r=0.859);ICP与MCA-Vm呈明显负相关(P<0.01.r=-0.638);ICP与dMCV-Vm无相关性(r=0.07,P>0.05)。随着ICP的升高,动脉频谱表现为舒张期和收缩期血流的不同步下降,静脉频谱呈现血流升高的特征,表现为血流量与血管径的同步增加。结论TCD对临床可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筛选检测手段,TCD动态监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动脉和静脉血流的同步变化可以评估ICP增高的程度和脑部灌注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实时床旁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中对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预警和治疗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TCD实时监测180例CT确诊SAH患者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动脉平均峰值流速(mean blood 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血流频谱,自身健侧作为正常对照,对符合CVS诊断标准的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与健侧相比,出血侧PI、RI增大,Vd、Vm减小,其中以Vd减小较明显,与健侧相比有显著差异意义(P0.01),Vs与健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VS组与非CVS组相比V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监测SAH后出现血管痉挛52例(28.89%),经尼莫地平治疗均获得缓解。结论采用TCD监测SAH患者脑血流变化,其对血流的监测为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SAH后CVS提供参考依据,经TCD的预警和干预明显提高了SAH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伴有椎动脉优势(VAD)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将临床 表现为后循环梗死、头晕和眩晕、头痛等症状共156 例患者,根据头颅MRA 椎动脉优势评判标准分为伴 VAD 组(86 例)和不伴VAD 组(70 例),通过TCD 观察每组后循环供血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伴 VAD 组优势侧椎动脉Vs、Vd、Vm值高于非优势侧,也高于不伴VAD 组(P < 0.05)。伴VAD 组基底动 脉Vd 和Vm 值低于不伴VAD 组(P < 0.05),PI 和RI 高于不伴VAD 组(P< 0.05)。两组大脑后动脉的Vs、 Vd、Vm、PI、RI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伴VAD 组出现频谱形态异常。结论 伴VAD 患 者出现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优势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可能是造成后循环梗 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进一步验证脑出血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血流参数间的相关性,确立脑出血患者TCD血流参数预测ICP的最优数学模型 并评价其预测准确性。 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登记22例脑出血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主要神经功能评分和病灶特征 资料,所有患者行持续床旁脑实质颅内压监测,期间每天复查TCD,监测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及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血流参数并记录即时ICP数值、体温、血压、心 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筛选最优TCD血流参数,对即时ICP与TCD血流参数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 分析,建立TCD参数评估ICP数学模型,并对其诊断颅高压(ICP>15 mmHg)的准确性进行评价。 结果 相关性分析示脉搏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与IC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 =0.66(P <0.01)。 TC D血流参数预测I C P数学模型为I C P e =-16.8+26.8×P I+0.12×V m,调整R 2为0.46;颅高压 (ICP>15 mmHg)时,ICPe的曲线下面积为0.93,95%可信区间为0.88~0.97。 结论 TCD血流参数PI与ICP呈正相关,是预测ICP最重要的指标。ICPe=-16.8+26.8×PI+0.12×Vm(调 整R2为0.46)可准确诊断颅高压(I CP>15 mm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