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因子对肾小球肾炎中系膜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肾小球肾炎发病过程中,系膜细胞占有重要位置。体外研究表明系膜细胞是一代谢活性细胞,能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也可由肾小球内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所分泌。本文综述了这些细胞因子在肾炎动物模型和人类肾脏病中参与的证据。这些细胞因子主要包括基底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转化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和白介素-6。  相似文献   

2.
肾小球系膜细胞,胞外基质及细胞因子与肾小球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其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在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MC研究需关注种属差异,MC培养有助于研究糖尿病,脂质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肾小球系膜细胞 (GMC)属于肾脏血管周固有细胞 ,在正常情况下 ,GMC的数量、形态和位置均保持相对稳定 ,其合成基质的能力也较小 ;但在异常时 ,GMC是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靶细胞[1,2 ] ,GMC异常增生是多种肾脏疾病的主要形态表现和核心病理环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学中的深入研究 ,现已证实某些中药对GMC的异常增殖有抑制作用 ,这为中医药治疗以GMC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肾小球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将中医药对GMC的作用机理探讨如下。   1 调控GMC的基因表达GMC增殖时存在着bcl- 2、ICE两种基因的异常表…  相似文献   

4.
探讨系膜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与细胞表型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人类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及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时系膜细胞内α-SMA的表达程度,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分泌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多甙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雷公藤多甙(TW)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1],但TW对GMC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我们利用小鼠GMC体外培养技术,除采用直接加药方法外,还采用多氯联苯诱导的大鼠肝匀浆(S9)-多种功能氧化酶代替体内的代谢活化系统与药物共同孵育后[2],加入细胞培养体系中。在模拟体内药理效应的前提下,观察TW对GMC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肝素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产生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膜细胞(MC)的增生及细胞因子的分泌在肾小球疾病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我们旨在探讨肝素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肾小球MC增殖及分泌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作用,为临床治疗肾小球疾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一、资料与方法1.按经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膜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与细胞表型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人类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及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FSGN)时系膜细胞内α-SMA的表达程度、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分泌的情况。结果在系膜增殖性肾炎,随着系膜细胞增殖程度的加重,细胞外基质积聚增多,α-SMA的表达程度也增加,三者呈平行变化并具有高度相关性。在出现硬化病变后,系膜细胞增殖下降,α-SMA表达也降低,但细胞外基质未见减少。结论α-SMA可作为人类肾小球疾病状态下系膜细胞表型转化的稳定标志,它的出现标志着系膜细胞被激活并处于增殖/分泌表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肾小球系膜细胞、胞外基质及细胞因子与肾小球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小球系膜细胞(MC)及其胞外基质(ECM)、细胞因子在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MC研究需关注种属差异,MC培养有助于研究糖尿病、脂质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过程。ECM主要由MC等分泌。ECM随肾内细胞增殖而增殖,多种类型肾炎发展与此有关。细胞因子PDGF、TGF、IL-1、IL-6、TNFx及活性物质如内皮素、Ang、植物凝集素、TSP等对MC有重要影响,这在病理情况下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DEX)对内毒素(LPS)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中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 1.细胞因子在正常MC中分泌量极微,其mRNA表达处于低水平。2.LPS诱导MC细胞因子的产生及mRNA表达增加。3.DEX对细胞因子的产生及mRNA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DEX是MC产生细胞因子的较强抑制剂,为今后临床上治疗肾小球肾炎,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缬沙坦对Thy1肾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CDK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Thy1肾炎大鼠系膜细胞增生及CDK2表达,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其干预作用。方法:设正常组、Tby1。肾炎组及Tby1肾炎+缬沙坦治疗组。分别于各组疾病诱导后第1、3、5、7d取。肾脏行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内PCNA、CDK2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肾小球内CDK2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大鼠系膜细胞CDK2存在低表达,而在肾炎大鼠随系膜细胞增生,其CDK2表达增加。缬沙坦治疗组第3~7d。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扩张程度以及肾小球内PCNA表达低于。肾炎组(P〈0.05),肾小球内CDK2表达也低于。肾炎组相应时间点(P〈0.05)。结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与其CDK2的高表达相关,缬沙坦可抑制系膜细胞CDK2的高表达,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扩张。提示缬沙坦对Thy1肾炎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免疫抑制细胞因子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多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与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许多细胞因子在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反应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分子免疫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细胞因子的研究不断深入,在细胞因子网络调节中,致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可能决定了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其中抗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0、IL-13与IL-1受体拮抗剂等担负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抑制其它炎症性介质的产生而发挥抗炎效应,从而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防止炎症因子产生过多  相似文献   

13.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是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可分为IgA肾病型和非IgA肾病型两大类,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增生、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增多,临床表现为水肿、腰痛、倦怠乏力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蛋白尿、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等。据国内大量肾活检资料,MsPGN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9.7%~59.5%左右,其中约20%-40%患者的病情呈慢性进行性经过,部分最终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因此针对MsPGN的防治研究日益得到重视,但对出现大量蛋白尿等表现时,仍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为主要治疗手段,病情往往易迁延、反复,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近年来国内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辨证治疗MsPGN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小,显示一定的优越性,具有较大的发掘潜力,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是病理形态学诊断病名,特征为光镜下肾小球呈弥漫性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增生、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增多,毛细血管壁正常,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例数的24.7%~30.3%[1]。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黏膜免疫异常、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细胞因子及免疫复合物  相似文献   

15.
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一种生物学作用广泛而强烈的缩血管物质,除心血管系统外,肾脏也是重要的效应器官。肾小球系膜细胞(MC)是最活跃的固有细胞,已经证明ET对MC有明显的致收缩和促增殖作用。根据一般规律,MC可能有ET受体(ET-R)。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Northern印迹杂交法,检测ET-R在MC的表达。 一、材料和方法 1.动物:6~8周龄,体重150~200g SD雄性大鼠。2.MC培养与鉴定:按本实验室已  相似文献   

16.
了解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和上皮细胞(GEC)的相互作用。方法运用肾小球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和双同位素标记技术,观察阿霉素肾病大鼠GMC条件培养液(GMC-CM)对正常大鼠GEC掺入35S、3H-亮氨酸和3H-TdR的影响,以及肾病大鼠GEC-CM对正常大鼠GMC掺入3H-TdR的作用。结果肾病极期的GMC-CM明显促进了GEC增殖及合成含硫化合物、蛋白质的功能,反之肾病极期GEC-CM则明显刺激了GMC增殖。结论GMC和GEC可通过其可溶性产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细胞间粘附分子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免疫病理学研究已证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作为细胞粘附分子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通过与炎性细胞表面同族型配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粘附,在免疫监督、炎症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ICAM-1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相关研究对进一步阐明肾小球炎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的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1.按经典方法培养、鉴定C57BL/6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巨噬细胞,选取第4~6代细胞用于本实验。 2.取系膜细胞,胰酶消化后,将制成的浓度为1.0×10~4/L细胞悬液加入24孔培养板内,正常对照组和  相似文献   

18.
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apoptosis)即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凋亡与细胞有丝分裂起相反作用,对于维持组织内环境稳定,胚胎发育及机体各种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保持肾小球微血管床结构的完整性和系膜基质的稳态性,在遭遇各种损伤时,可发生凋亡或呈现活化表形,进而肥大、增殖,产生过多的基质蛋白、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而这些可溶性因子反过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分别影响系膜细胞或其他肾小球细胞。系膜细胞是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和狼疮性肾炎,或代谢性疾病肾损伤,如糖尿病肾病的主要靶点。  相似文献   

20.
内皮素对肾小球系细胞炎症效应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