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的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上升,严重威胁着全世界女性的健康。在美国,每100位女性中约有12人会患乳腺癌[1]。在中国,乳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比例也高达7%~10%[2]。在这种大环境下,研究自然聚焦在乳腺癌的治疗和疗效上。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成为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公认的标准乳腺癌治疗模式,其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1]。随着人们生活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手术不断进行改良,以期给患者带来高质量的术后生活。但不管选用何种术式,不少患者仍抱怨术后腋窝及上臂内侧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术中损伤或切断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与这一现象的发生有关,笔者复习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65例行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50例,切除15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50例中,术后患者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46例(92.0%),感觉异常4例(8.0%);切断肋间臂神经15例均有感觉障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2.42,P〈0.001)。随访1年,50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现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治疗目前遵循综合模式。改良根治术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主要术式,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术中各种损伤正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为乳腺癌手术的重要部分。临床医师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胸前神经、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胸前神经(ATN)和肋问臂神经(ICBN)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间乳腺癌行保乳术及改根术共982例患者病历资料,保留ATN及ICBN者799例,切断ATN及ICBNl83例,术后随访观察胸大小肌萎缩情况和患侧腋窝、上臂内侧的感觉异常情况。结果:保留ATN及ICBN患者患侧腋部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正常占81.1%(648/799),感觉异常18.9%(151/799)且多在2—3个月内恢复,术后3个月胸肌无明显萎缩,外形良好,患肢负重运动良好;而切断ATN及ICBN183例患者仅36例(19.7%)感觉正常,147例(80.3%)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主要表现患侧腋窝、上臂内侧及肩胛下部位的疼痛、麻木、酸胀、蚁行感和烧灼感等,术后3个月患侧胸肌不同程度萎缩及上肢活动障碍、功能减退。结论l乳腺癌手术中保留ATN及ICBN是可行的,可以有效减少患侧腋部及上肢感觉异常和胸肌萎缩的发生率,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胸前神经、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胸前神经(ATN)和肋间臂神经(ICBN)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间乳腺癌行保乳术及改根术共982例患者病历资料,保留ATN及ICBN者799例,切断ATN及ICBN183例,术后随访观察胸大小肌萎缩情况和患侧腋窝、上臂内侧的感觉异常情况.结果:保留ATN及ICBN患者患侧腋部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正常占81.1%(648/799),感觉异常18.9% (151/799)且多在2-3个月内恢复,术后3个月胸肌无明显萎缩,外形良好,患肢负重运动良好;而切断ATN及ICBN183例患者仅36例(19.7%)感觉正常,147例(80.3%)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主要表现患侧腋窝、上臂内侧及肩胛下部位的疼痛、麻木、酸胀、蚁行感和烧灼感等,术后3个月患侧胸肌不同程度萎缩及上肢活动障碍、功能减退.结论:乳腺癌手术中保留ATN及ICBN是可行的,可以有效减少患侧腋部及上肢感觉异常和胸肌萎缩的发生率,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留乳房根治手术(以下简称保乳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ehial nerve,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1月开展的46例行保乳手术乳腺癌患者(48个乳房)的临床资料,其中保留ICBN患者26例,未保留ICBN患者22例作为对照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肢感觉变化以及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目。结果两组病例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显著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用时、上臂后内侧及腋部皮肤麻木与疼痛感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0期、Ⅰ期、部分Ⅱa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中,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ICBN是可行的,延长手术时间是可以接受的,不增加出血量,不影响淋巴结清扫,可改善患者术后的感觉障碍(局部麻木与刺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患者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Cao XC  Zhao K  Ning LS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7):549-550
随着乳腺癌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在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正逐渐被广泛应用。我们通过分析22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探讨了保留ICBN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选择23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在根治术时游离并保留肋间臂神经,21例术后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认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根治术能减少后上肢感觉异常的发生,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现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病死率的第5位[1-2]。随着国内外对乳腺癌的认识不断深入,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逐渐延长[3]。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中国改良根治术仍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术式。乳腺癌传统术式仅仅注重保留胸长、胸背神经以避免术后出现患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而且有学者认为保留该神经可能在术中切断淋巴管,导致癌细胞扩散,违反了无瘤原则,影响手术的彻底性,并有局部复发的危险[4],加之操作繁琐,所以很多临床医师常常忽视保留肋间臂神经,造成患者术后出现感觉减退、麻木、疼痛、过敏等感觉障碍,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秦荣等[5]研究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障碍的出现不但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乳腺癌治疗模式的改变,乳腺癌的治疗不仅要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还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减少患者感觉障碍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临床医师的共识。与此同时,相关学者对肋间臂神经的解剖研究越来越细化,对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探索越来越深入,为认识肋间臂神经以及肋间臂神经综合征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吸脂法腔镜腋窝淋巴结清除术野脱落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除手术野脱落细胞学,证实该技术的肿瘤安全性.方法:对49例实施腔镜腋窝淋巴结清除(E-ALND)和43例实施常规开放腋窝淋巴结清除术(ALND)的乳腺癌患者手术野冲洗液,在去除红细胞处理后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49例实施E-ALND的患者,3例原位癌, 46例浸润性乳腺癌,其中17例发生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患者手术野冲洗液均未找到癌细胞;43例对照组患者,1例原位癌,42例浸润性乳腺癌,其中16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2例术前未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1例手术野冲洗液找到癌细胞.结论:Ⅰ~Ⅱ期临床腋窝无肿大淋巴结的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除手术不会比常规开放手术增加术中肿瘤细胞脱落种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抽脂法乳腺癌腋窝淋巴清扫的手术技术。方法 分析采用抽脂法进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34例采用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术中岀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淋巴结总数及阳性淋巴结数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脂组可以明显提高肋间神经保护的成功率(P<0.05),两组随访6~24月,均未见复发与转移。结论 抽脂法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有利于显露肋间臂神经,淋巴结清扫可以达到传统手术的清扫范围,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期间Ⅰ、Ⅱ、Ⅲa期48例乳腺癌患者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腋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40例,切除助间臂神经8例,术后对病人进行3-24个月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40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6例(90.0%),感觉异常4例(10.0%),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8例病人中7例有感觉异常,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术后3-24个月随访未发生肿瘤局部复发.结论:Ⅰ、Ⅱ、Ⅲa期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及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技巧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期间Ⅰ、Ⅱ、Ⅲa期48例乳腺癌患者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腋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40例,切除肋间臂神经8例,术后对病人进行3-24个月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40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6例(90.0%),感觉异常4例(10.0%),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8例病人中7例有感觉异常,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术后3-24个月随访未发生肿瘤局部复发。结论:Ⅰ、Ⅱ、Ⅲa期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及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22例),另一组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对并发症及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保留肋间臂神经22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3例(13.6%),切除肋间臂神经的患者中则高达12例(66.7%)。结论 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10月间的38例乳腺癌患者,在Auchincloss术中行腋淋巴结清扫时,注意游离并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随访观察术前、术后患者胸大肌功能、胸大肌外缘厚度、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的变化;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对术中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38例患者中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2例,感觉异常仅2例,占5.6%,4例腋窝淋巴结明显肿大与之黏连,放弃保留肋间臂神经;38例患者均成功保留胸肌神经,经术后随访观察,胸大肌功能均为5级,术后6个月复查B超,胸大肌外缘厚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注意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可有效避免术后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及胸大肌萎缩,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对手术疗效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10月间的38例乳腺癌患者,在Auchincloss术中行腋淋巴结清扫时,注意游离并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随访观察术前、术后患者胸大肌功能、胸大肌外缘厚度、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的变化;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对术中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38例患者中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2例,感觉异常仅2例,占5.6%,4例腋窝淋巴结明显肿大与之黏连,放弃保留肋间臂神经;38例患者均成功保留胸肌神经,经术后随访观察,胸大肌功能均为5级,术后6个月复查B超,胸大肌外缘厚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注意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可有效避免术后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及胸大肌萎缩,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对手术疗效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切除时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186例Ⅰ 、Ⅱ、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97例)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时保留ICBN,对照组(89例)手术切除ICBN,两组术后均行康复运动。结果:经随访6个月,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后发生上肢感觉异常分别为15.5%及77.5%,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1.6%及86.4%,有显著区别。试验组上肢麻木和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及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陈楠  朱江  宋张骏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2):1784-1786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切除时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186例Ⅰ、Ⅱ、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97例)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时保留ICBN,对照组(89例)手术切除ICBN,两组术后均行康复运动。结果:经随访6个月,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后发生上肢感觉异常分别为15.5%及77.5%,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1.6%及86.4%,有显著区别。试验组上肢麻木和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及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保留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nerve,ICBN)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本科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26例I-Ⅲ。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常规保留ICBN,若患者出现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黏连、固定或ICBN受肿瘤黏连、侵犯则不保留ICBN。126例中,成功保留ICBN93例(保留ICBN组),未能保留者33例(未保留ICBN组)。术后随访1~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患侧胸壁和上臂内侧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的发生情况(卡方检验)和淋巴结切除情况(t检验)。结果术后随访率100%。保留ICBN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5±12)min,未保留ICBN组为(115±11)min。保留ICBN组淋巴结切除数目是(19±3)枚,未保留ICBN组是(17±2)枚,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比较术后1、3、12个月两组患者ICBN支配区感觉异常情况显示,保留ICBN组的ICBN支配区感觉异常情况明显低于未保留ICBN组(P〈0.050)。随访期内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局部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ICBN明显降低了术后患侧胸壁和上臂内侧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的发生,合理的解剖途径不会延长太多手术时间,也不会增加胸壁和腋窝的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EALND)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65例行EALND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保留肋间臂神经分为观察组(保留肋间臂神经,48例)和对照组(未保留肋间臂神经,17例)。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上臂内侧和腋窝皮肤的感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9.3±28.1)min及(90.2±26.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上臂内侧和腋窝皮肤感觉异常者分别为5例(10.4%)及13例(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7个月,平均随访27个月,未发现切口种植转移及肿瘤复发。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EALND保留肋间臂神经具有临床可行性,并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