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旨在探讨胃癌螺旋CT三期增强图像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50例,收集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分析50例胃癌患者CT三期增强扫描的图像表现,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CT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CT平扫对胃体部、胃窦部胃癌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CT三期增强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对胃癌总检出率、诊断准确率为74.00%、50.00%,明显低于CT三期增强98.00%、9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中患者图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胃壁增厚,广泛增厚者未见胃壁自然弧度,胃壁僵硬,胃轮廊不清,周围脂肪层模糊或完全消失。CT三期增强中,胃腔内、胃壁内外对比梯度较佳,可直观显示肿瘤大小、形态及与毗邻组织结构,36例患者增强扫描图像中均显示胃壁增厚变化不均匀,胃体内肿块向腔内外突出,侵犯周围组织。41例患者病灶内侧粘膜层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面积增大,平衡期完全强化。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胃癌病灶图像表现特征,检出率及诊断准确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水充盈法MDCT的MPR重建技术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术前采用水充盈法MDCT腹部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随后15mm层厚,1mm间隔薄层重建结合多平面容积重建技术(MPR),评价MPR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及T分期的准确性并与5mm薄层轴位图像比较,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1)早期胃癌的MPR检出率为86%(24/28),T分期准确率为75%(21/28);5mm薄层轴位图像为32%(9/28),T分期准确率为29%(8/28)。两者在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及T分期准确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8例早期胃癌MDCT表现:①18例胃病变区显示多层结构,其特征性表现为不规则增厚、强化的胃壁伴溃疡,代表粘膜下层的低密度带存在且不强化(15/18);不典型表现为代表粘膜下层的低密度带有强化(2/18)。②10例胃病变区显示单层结构,其常见表现为胃壁局限性隆起性病灶(3/10);胃壁略见增厚伴溃疡(3/10);不常见表现为胃壁略僵,壁增厚不明显伴或不伴粘膜面不规则(3/10);以及胃壁末见明显异常(1/10)。③胃壁显示多层结构时,病灶区强化方式常表现为病灶区动脉期强化较门脉期明显(12/18).其次为病灶区门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明显(6/18);胃壁仅显示单层结构时,病变区常表现为与正常胃壁同步强化(7/10)或动脉期强化较门脉期明显(3/10)。结论MDCT的MPR重建技术能够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及T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杨文兵  李锋 《中外医疗》2016,(8):157-159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0例胃癌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128层螺旋CT检查,术后均进行病理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统计分析CT对胃癌及其TNM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128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率为97.8%,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71.4%,进展期胃癌检出率为100%.T1、T2、T3、T4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1.4%、76.9%、86.7%、90.0%,N0期、N1期、N2期诊断准确率为76.0%、64.3%、75.7%,M0、M1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5%、91.9%.结论 128层CT可清晰显示胃癌的形态、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情况,结合多平面重建及CT仿真内镜等技术处理进行临床分期,利于胃癌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主要CT征象为胃壁增厚、僵硬、肿块.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病变明显强化,40例以门静脉期更著;周围脏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各18例,远处转移15例;增强分期准确性87.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可对胃癌作出更为完善的评价,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及分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技术对胃癌诊断、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0例经术前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的患者通过水充盈技术行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结合三维多平面重建(MPR)以及仿真内窥镜(OTVE)技术对MSCT图像行术前分期评价,随后与手术病理报告进行对照,并以后者作为金标准。另对15例正常人进行MSCT扫描,观察正常的胃壁形态及厚度。结果:MSCT对胃癌T、N、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3.21%、62.50%、89.29%。结论: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结合三维重建(MPR)仿真内窥镜(CTVE)等后处理技术,对胃癌的诊断及分期准确率较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志林 《中外医疗》2016,(6):185-18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腹部血管性疾病的54例患者纳入该研究,采用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扫查(MSCT)方法进行肝脏动脉期与门脉期增强扫描,对比腹部彩超与MSCT的检测结果.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大、中、小血管形态改变可予以清晰显示,对于腹部脏器肿瘤其他表现也可同时展开观察,诊断准确率为100.0%(54/54),彩超诊断准确率为77.8%(42/54),多层螺旋CT对于腹部血管性疾病检出率远高于腹部彩超(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扫查属于无创检查技术的一种,其对于腹部血管疾病患者血管走行以及血管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可展开多角度乃至多方位观察,有效支持了临床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和/或胃镜病理证实的胃癌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贲门胃底癌13例,胃体癌20例,胃窦癌25例,全胃癌2例。早期胃癌7例,进展期胃癌53例。CT表现主要有胃壁增厚、胃壁肿块、周围结构受侵及远处转移等。结论多层螺旋CT显示病变清晰,对胃癌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胃癌T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术前经胃镜证实为胃癌的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分析多排螺旋CT对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的检出情况、胃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情况、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预测可切除性的准确率等。结果多排螺旋CT对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分别为66. 7%(14/21)、100. 0%(54/54),总诊断符合率为90. 7%(68/75)。多排螺旋CT对胃癌T分期总体诊断的准确率为90. 7%(68/75),其中对T1、T2、T3、T4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6. 5%(13/17)、92. 0%(23/25)、95. 2%(20/21)、100. 0%(12/12)。多排螺旋CT对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5. 0%(57/60),其中胃周淋巴结34例,准确率为94. 4%(34/36);腹腔动脉旁、肠系膜根部、腹主动脉等部位淋巴结24例,准确率为95. 8%(23/24)。多排螺旋CT对切除性的评估准确率为89. 3%(67/75),对胃癌N分期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78. 7%(59/75),其中N0期47例,准确率为85. 5%; N1期9例,准确率为60. 0%;N2期3例,准确率为60. 0%。结论多排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分期、可切除性判断均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对胃癌诊断价值探讨(附48 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主要CT征象为胃壁增厚、僵硬、肿块。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病变明显强化,40例以门静脉期更著;周围脏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各18例,远处转移15例;增强分期准确性87.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可对胃癌作出更为完善的评价,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及分期。  相似文献   

10.
赵化岭 《当代医学》2014,(20):66-67
目的 3.0TMRI影像检查与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是胃癌快捷、准确的检查手段,在胃癌术前分期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3.0T MRI影像检查与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对胃癌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分析,探讨两项检查结合病理结果比较对胃部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胃癌术前分期的鉴定程度,为临床手术评估提供资料。方法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经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并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45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2周给予核磁共振成像平扫、功能成像、肝脏容积加速采集动态增强检查、低张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同时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结果 3.0T磁共振成像的T分期总准确率为91.1%,多层螺旋CT总准确率为75.6%;3.0T磁共振成像在N分期总准确率为60.0%,多层螺旋CT的总准确为80.0%;磁共振成像对胃癌术前M分期总准确率为97.8%,多层螺旋CT的总准确率为93.3%。结论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CT在判断胃癌术前分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T分期中,磁共振成像优于多层螺旋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机对88例经胃镜证实为胃癌的患者行CT平扫和动脉期、实质期、静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对病情和分期进行诊断,且需和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88例患者经螺旋CT多期扫描检查后,结果显示共检出88个病灶,螺旋CT多期扫描的检查率为100%(88/88),患者均为进展型胃癌。与病理分期检查结果比较,螺旋CT对胃癌进行TNM的分期总准确率为80.68%。其中,≤T2期判断准确率为87.50%,T3期判断准确率为74.36%,T4期判断准确率为84.01%。总体来看,多层螺旋CT对于早期胃癌(≤T2)的准断准确率相对较高。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能对胃癌早期诊断准确性高,且操作简单、无创伤、适应人群广,能为临床手术提供影像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双重超声造影与256层胃增强CT三期动态胃增强扫描对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89例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患者的双重超声造影及术前256层胃增强CT三期动态胃增强扫描资料,与术后病理比较得出准确率,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术前双重超声造影、256层胃增强CT对早期胃癌T分期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4.0% (57/89)和43.8% (39/89).67例No期患者两项检查的准确率为77.6% (52/67)和86.6% (58/67);22例N+期患者准确率为68.2% (15/22)和77.3% (17/22).结论:胃双重超声造影在诊断早期胃癌T分期上较256层胃增强CT有更准确的意义;在N分期中胃双重超声造影较胃增强CT正确率略低,两者结合对诊断早期胃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曹鸿 《吉林医学》2013,34(5):908
目的:分析应用多层螺旋CT对胃癌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与胃镜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检出病变位于胃窦部60例(50%),胃底贲门部18例(15%),体部24例(20%),弥漫型18例(15%);其中局限性胃壁增厚100例,广泛性胃壁增厚20例;早期胃癌24例,进展期胃癌96例;胃癌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24例;远处脏器转移17例。检出率为100%,诊断结果与胃镜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显著提高胃癌的检出率,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侵及范围及有无转移,全面准确地呈现胃癌的病理特征,为胃癌的术前分期提供可靠的依据,对胃癌的诊断敏感性、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定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临床上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低张力口服水螺旋CT 三期扫描对胃癌的诊断、分期及可切除性判断的价值.方法 65 例患者口服水,在低张状态下进行动态多期增强扫描.判断肿瘤诊断及分期,预测手术可切除性,并与手术及病理相对照.结果 CT 表现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 65 例,6例早期胃癌在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明显强化,在平衡期强化程度明显下降,48 例进展期胃癌中,42 例以门静脉期强化程度为著.本组病例 54 例行手术治疗,11 例螺旋CT 评估为Ⅲ、Ⅳ期放弃手术而行介入和化疗.CT 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相符者44例,胃癌CT 分期总的准确率81.5%.结论 低张力口服水螺旋CT 多期扫描在胃癌诊断、分期及可切除性判断等方面具较高的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作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4例胃癌患者,上述患者均接受了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对患者进行TNM分期诊断,并与病理TNM分期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判断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T1期准确率为50.00%,T2期准确率为63.64%,T3期准确率为73.68%,T4期准确率为90.00%,T期整体准确率为72.73%;N0期准确率为68.75%,N1期准确率为76.19%,N2期准确率为85.71%,N期整体准确率为75.00%;M0期准确率为96.67%,M1期的准确率为85.71%,M期整体准确率为93.18%;CT与病理诊断对比在T分期与N分期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M分期对比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可较准确地显示胃癌侵犯胃壁的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的转移情况,在胃癌M分期判断上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胃癌病例行气体对比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层厚1~2 mm,在此基础上进行CT仿真胃镜和VRT技术,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检出病变位于胃窦部31例(50%),胃底贲门部10例(16%),体部9例(15.7%),弥漫型12例(19.3%),病变检出率为100%。多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表现为局限性胃壁增厚50例,广泛性胃壁增厚12例;其中早期胃癌10例,进展期胃癌52例;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24例;远处转移17例;本组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结论: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胃壁及腔内、外病变,并直观反映胃癌大体形态及肿瘤的范围,在胃癌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最具潜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成像中窄窗容积再现(VR)图像在显示主动脉窦病变的价值,提高主动脉窦部病变的检出率。方法8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46例冠心病患者,67例主动脉成像患者共595例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做窄窗VR图像并动态观察。结果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3例,主动脉窦瘤7例,主动脉窦多瓣畸形2例。按常规多层面重建,曲面重建和常规VR像,主动脉瓣多瓣畸形2例及主动脉窦瘤4例漏诊。结论心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后窄窗VR图像可以提高主动脉窦部疾病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胃癌35例CT检查资料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胃癌35例中,胃底贲门部8例,胃窦部18例,弥漫浸润3例,胃小弯6例。其中有不同程度胃壁增厚或隆起33例,胃壁未发现明显异常2例,多层螺旋CT对胃癌病灶检查率为94.3%。胃癌螺旋CT与病理T分期诊断一致性为74.3%。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胃癌诊断有效准确,是判断胃癌术前T分期较理想的方法之一,能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常胃壁的超声双重造影与增强CT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服胃窗超声造影联合静脉声学造影--超声双重造影的正常胃壁成像特点。方法:对14例经胃镜证实无胃疾患的健康志愿者进行超声双重造影检查及胃增强螺旋CT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正常胃壁在超声双重造影下动脉期、实质期呈三层结构:内层轻度增强,中间层低增强,外层明显增强;门脉期呈等增强,胃壁呈单层结构。正常胃壁增强CT表现为动脉期和实质期呈三层结构:内层明显强化,中间层低增强呈相对低密度,外层轻度增强呈中等密度;门脉期呈单层结构。结论:正常胃壁在超声双重造影下呈三层结构,内层轻度增强相应于黏膜层,中间层低增强相应于黏膜下层,外层明显增强相应于肌肉-浆膜层,这为将来判断胃癌浸润深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瘤术前CT定位诊断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不同CT设备及扫描方法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上的作用并探讨影响CT上病灶检出的可能原因.方法:对1990年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胰岛素瘤病人的CT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总的正确诊断率为57.4%,常规CT平扫+常规增强扫描、螺旋CT平扫+胰腺期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35.3%,57.1%及81.3%.与常规CT相比,多层螺旋CT有更高的检出率(P<0.01).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中动脉期、门脉期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75.0%及62.5%.主要临床和化验指标均与病灶在CT上检出情况无关.肿瘤直径≥1.5 cm者的CT检出率大于直径<1.5 cm者(76.2% vs. 42.3%).病灶在CT上的典型表现为平扫等密度,增强后强化较明显.结论:肿瘤大小是影响病灶能否在CT上检出的主要因素;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推荐作为胰岛素瘤的主要术前定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