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肝切除术4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在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治疗中的价值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1月至2000年8月行肝切除术治疗的47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血管瘤26例,肝囊肿7例,肝炎性假瘤3例,右肝错构瘤、肝脏平滑肌瘤、肝结核瘤和炎性肉芽肿各2例,肝细胞腺瘤、右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和肝右后叶结节性坏死各l例。结果:共行肝左外叶切除术18例,肝左或右叶瘤体局部切除术14例,右后叶切除或部分切除术8例,右半肝切除术3例,右前叶部分切除术2例,左半肝切除术和胰头异位肝囊肿切除术各l例。9例术中预置全肝血流阻断带,2例应用自体血回输。5例术后发生右侧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膈下感染、胆漏等并发症。47例全部治愈。结论:对于多数有症状、体积较大或怀疑恶变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肝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且安全有效;借助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术中应用全肝血流阻断和自体血回输可提高困难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l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1例肝脏少见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肝细胞腺瘤4例,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结节再生性增生1例,肝内胆管囊腺瘤1例,淋巴管瘤2例。血管平滑肌脂防瘤2例,良性间叶瘤1例,局灶性脂防变2例,炎性假瘤15例。手术方式:肝叶切除4例,肝段切除19例,病灶局部切除4例,肝段切除加肝动脉结扎1例,肝段切除加局部酒精注射1例,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术2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乏瘤样病变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存在较高的误诊率。随着先进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上述病变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注意掌握上述病变的临床特点,术前完善AFP、B超、CT、MRI、DSA检查,结合病史综合分析,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脏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肝脏良性肿瘤患者29例,分析其肿瘤类型、肿瘤大小、肿瘤所在部位等。以上患者中,1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和4例肝炎性假瘤行保守对症治疗。其余患者行肝叶及肝不规则切除手术治疗。结果 24例手术患者均达到治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经适当处理后均痊愈出院。非手术治疗5例,经门诊随访半年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肝脏良性肿瘤多临床表现不典型,不易发现,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对于有临床表现、肿瘤体积较大或者怀疑恶变的患者可行肝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4.
秦颖  倪勇  王成友  王成林 《安徽医学》2009,30(2):157-159
目的探讨肝脏罕少见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脏罕少见实性占位病变病例资料。结果38例患者中有肝局灶结节性增生(FNH)18例,肝原发性肉瘤8例,肝炎性假瘤(IPL)5例,肝结核瘤2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1例,肝细胞腺瘤(HA)3例,肝淋巴管瘤1例。38例患者均获手术探查并随诊。有2例肝肉瘤未能手术切除,36例行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其中30例肝脏良性占位随诊无复发。结论肝脏罕少见实性占位术前容易误诊。结合临床及各种影像学检查资料可提高肝脏罕少见实性占位的诊断率。超声造影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肝脏罕少见实性占位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大多数肝脏罕少见实性占位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适应症一、肝脏良性肿瘤 (一)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占肝脏良性肿瘤的90%左右,早期无症状,直径大于5cm者可考虑作局部或肝叶切除术。 (二)腺瘤、脂肪瘤、纤维瘤:较少见,有恶变可能,宜早手术。二、肝脏恶性肿瘤 (一)原发性肝癌:肝叶切除是唯一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完全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海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62例行肝切除术的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组30例,手术均获成功,包括肝血管瘤4例,肝炎性假瘤2例、局灶性增生1例,原发性肝癌23例;手术方式:肝左外叶切除(Ⅱ+Ⅲ段) 14例、左半肝切除(Ⅳa,Ⅳb段) 2例,Ⅴ~Ⅶ段部分肝切除14例.开腹肝切除术组32例,其中肝血管瘤6例,肝炎性假瘤1例、肝腺瘤1例,原发性肝癌24例;手术方式:左外叶切除(Ⅱ+Ⅲ段) 16例、左半肝切除(Ⅳa,Ⅳb段) 3例,Ⅴ~Ⅶ段部分肝切除13例.两种术式在肿瘤大小、部位、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Ⅱ、Ⅲ、Ⅳb、V~Ⅶ的肿瘤行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其具有术后恢复快、进食早、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良性肿瘤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Cai XJ  Huang H  Yu H  Liang X  Huang DY  Zheng XY  Shen B  Li LB  Peng SY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0):1698-1700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对肝脏良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不阻断肝脏血流的情况下,应用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进行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14例,其中肝海绵状血管瘤11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肝脏肉芽肿性炎症1例,肝囊肿纤维化1例。结果14例腹腔镜肝切除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术后死亡,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153.6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4d。随访35.6个月(3~4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对于有症状或诊断不明的肝脏肿块,同时伴胆囊结石(需手术切除)的肝脏血管瘤患者,采用PMOD进行腹腔镜肝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少见类型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提高对少见类型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疗水平。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少见类型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40例,对各种类型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少见类型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占同期所有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手术病例的0.74%(40/5487),包括12种病理类型:血管肉瘤6例,平滑肌肉瘤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5例,横纹肌肉瘤1例,胚胎性肉瘤1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淋巴瘤5例,囊腺癌4例,类癌3例,鳞癌2例,腺鳞癌3例,癌肉瘤4例门临床表现无症状者21例;右上腹痛者12例,其中肝肿瘤破裂1人;上腹不适者5例,黄疽2例,发热1例。实验室检查中32.5%HBsAg阳性(13/40),CT检查无1例直接确诊,其中3例肝脏淋巴瘤诊断为血管瘤或慢性炎症,3例肝肉瘤分别诊断为慢性炎症、血管瘤或囊腺瘤,2例鳞癌全部误诊为肝结核或肝囊肿,1例类癌诊断为纤维板层癌,1例囊腺癌诊断为肝囊肿,其余病例术前CT诊断均为肝脏恶性肿瘤。预后方面,4例肝淋巴瘤和2例肝囊腺癌生存期超过5年;肝肉瘤1年生存率超过50%,但3年生存率不超过25%;5例肝脏鳞癌、腺鳞癌病例均在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 各种少见类型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中亦无血清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影像学与肝细胞肝癌和某些肝脏良性肿瘤很难鉴别,术前诊断十分困难。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以肝囊腺癌和肝淋巴瘤预后较好,以肝脏鳞癌和腺鳞癌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肝脏炎性假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报告8例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治情况,结合文献就其病因及诊治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本病术前诊断困难,易与原发性肝癌相混淆。本组误诊7例,只有1例经肝穿确诊;手术治疗7例,行左外叶切除1例,右肝第V段切除1例,局部切除5例;保守治疗1例,均治愈,随访1~13年,无复发。结论 本病少见,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细菌感染、免疫反应及真菌感染有关。BUS及CT检查是发现肝脏肿块的重要手段,但诊断需要依靠肝穿活检或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如已经病理确诊,可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规则性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后肝癌肝内复发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7-2012年行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共120例,按照术式分为规则性肝切除组和非规则性肝切除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术后6个月肝功能和术后1年复发率、生存率。结果规则肝切除组的切除肿瘤直径、切除肝脏体积、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切除肝段数目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1)。规则肝切除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白蛋白(ALB)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直接胆红素(DBIL)显著低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1)。规则肝切除组术后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非规则肝切除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5)。结论规则性肝切除虽然手术损伤较大,但切除肿瘤范围大,术后肝功能恢复好,复发率低,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容易误诊为肝细胞癌的肝脏良性占位病变的总结和分析,提高临床确诊率。 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02年7月至2009年7月,术前诊断为肝癌接受肝切除,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肝脏良性占位31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前采用统一的诊断方法和步骤,即常规检查乙肝、丙肝抗体,血肿瘤标记物,影像学检查。 结果 术前诊断为恶性的31例良性占位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18例,肝炎性假瘤(IPL)5例,肝结核瘤2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1例,肝细胞腺瘤(HA)3例,肝脏脉管瘤1例,肝脏血管瘤1例。结论 肝脏良性占位术前容易误诊为肝癌。结合临床及各种影像学检查资料可提高诊断率。对术前不能排除恶性地肝脏占位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供血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 引言 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 a of the liv-er,CHL )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1 ] ,尸体检出率约为0 .4%~ 7.3% .目前认为手术切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对于不能切除的 CHL栓塞硬化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2 ,3 ] .因此 ,了解 CHL的供血方式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7- 0 9/ 2 0 0 0 - 0 3共切除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直径 >5 cm ) 5 . (男 1,女 4)例 ,年龄为 31~ 6 7(平均 43)岁 .均为单发病变 ,病变位于肝右叶的 2例 ,肝左叶 3例 .瘤体直径为 8~ 32 cm ,4例有症状 .行左半肝切除 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共收治21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B超联合CT诊断正确率为95.2%(20/21)。19例行囊肿切除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其中包括1例急诊手术后再行该手术和2例合并左半肝切除术。全部患者均行随访,平均随访45个月未发现恶变者。结论 B超联合CT应作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常规检查;利用CT及MRCP作为临床分型及术式选择的依据;囊肿切除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联合尾状叶切除的半肝切除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联合部分或全部尾状叶切除的半肝切除术病例,其中原发性肝癌16例、肝转移癌1例、肝门部胆管癌5例、肝内胆管结石4例、肝巨大血管瘤3例、肝炎性假瘤1例、肝外伤1例。结果手术完成时间130~367 min,平均(218±61)min。术中出血80~1 100 ml,平均(350±283)ml,19例患者术中未输血。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5%(11/31)。其中,右侧胸腔积液5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轻度肝性脑病1例;胆漏3例,均经保守治疗而痊愈。结论肝脏的良性或恶性病变侵及尾状叶时,实施联合尾状叶的半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右江医学》2016,(6):731-732
<正>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样病变,无恶变倾向,临床上无须手术切除。但是,其影像学表现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影像特征存在部分重叠,有时鉴别诊断困难。因此,治疗前准确鉴别诊断FNH与HCC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FNH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  相似文献   

16.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6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杲旸 《河北医学》2004,10(12):1110-111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6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1例中单发病例143例,多发性病例18例,单发及多发病例中各有7例、2例恶变.41例行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其中18例(43.9%)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乳管造影51例,其中 29例(56.9%)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本组良性病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或肿块切除;恶性病例行改良根治术、乳腺单纯切除或肿块扩大切除,术后随访1~7年无复发.结论:乳管造影及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是术前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较好方法,乳头状瘤存在一定的恶变率,良性以局部切除为主,恶变则需进一步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脏少见类型良性占位病变的诊治经验以提高其诊断水平,减少因误诊导致不必要的手术。方法 对1988年1月~2003年12月确诊的33例原发于肝脏的少见类型良性占位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中21例(63.61%)的病人有临床症状,12例(36.39%)的病人无任何症状由体检发现。病灶大小1.3~10.6cm,平均4.3cm。仅肝活捡确诊9例,手术切除24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 超声在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在于发现病变,而对病变的定性,CT/MR的价值相当且比超声特异性高。当诊断可疑时,经皮肝占位穿刺活检获得明确诊断可能使病人避免手术之苦。肝脏良性肿瘤手术方式一般为局部切除,手术安全,预后好。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腺瘤 (hepatocellular adenoma,HA)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 ,临床上大多无明显症状 ,多数病例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但因其易出血及恶变的可能 ,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笔者对本院 1992 - 2 0 0 2年诊治并经病理证实的 6例HA进行总结分析。1 临床资料6例 HA均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男性 4例 ,女性 2例 ,年龄 30± 12岁 (18~ 4 2岁 )。 4例无明显临床症状 ,在 B超及 CT影像学体检时发现 ;2例因右上腹闷胀隐痛不适就诊。本组病例均无乙肝病史 ,1例 HBs Ag阳性 ,AFP均为阴性 ,肝功能基本正常。术前 B超及 CT或 MRI检查均诊断…  相似文献   

19.
23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路远  卢伟 《吉林医学》2014,(2):291-29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手术切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的手术切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右半肝切除术3例,左半肝切除术2例,左外叶切除术3例,肝不规则切除术15例。结果:23例患者均治愈;术中出血200~1 900 ml,术后并发症5例,术后出血1例,胸腔积液3例,腹水1例。结论:术前把握好手术指征,认真做好术前准备,选择最佳手术方法,仔细处理肝脏创面,把握好手术的各个环节,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方法选择及疗效。方法:肝癌破裂出血40例患者,根据肿瘤大小和位置及肝功能情况行肝不规则切除、肝叶切除、半肝切除、肝左或右动脉结扎+瘤体缝扎或纱布压迫止血。术毕行蒸馏水(>3 000mL)腹腔冲洗及腹腔内5-FU温热化疗。结果:(1)行左、右肝不规则切除16例,右前、后叶切除5例,左、右半肝切除4例、左外叶切除3例。行肝动脉结扎+破裂肿瘤修补或填塞12例,因TACE失败手术4例。平均出血量2 300 mL。A组死于肝衰2例,B组死于肿瘤继续出血2例。(2)手术切除28例中位生存时间239±21天,生存24个月至今健在2例;无法手术切除12例中位生存时间125±30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肝切除术能达到止血与切除病灶的目的,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