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RI测量颞叶钩回间距对老年期痴呆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例Alzheimer氏病(AD),20例血管性痴呆(VD),8例混合性痴呆(MD)以及90例同龄组健康老人的MRI颞叶钩回间距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AD组也VD组,AD组与同龄健康老人组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迄今为止,常规MRI仍不失为诊断老年期痴呆的可靠方法。以评估颞叶钩回间距为主的MRI图像综合性分析,有助于鉴别AD,生理性脑老化,VD及MD,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这种方法与MRI诊断原则的应用,将为老年痴呆的防治研究提供一条新的诊断途径。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改变包括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神经元脱失。由于以磷酸化和糖基化为主的Tau蛋白异常翻译后修饰与神经元纤维缠结关系密切,因此,关于Tau蛋白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近年AD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重点对目前有关Tau蛋白异常翻译后修饰与AD的关系,以及Tau蛋白在AD诊断中的作用和以其为靶标进行AD防治药物研究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扩散张量成像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和Alzheimer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Alzheimer病(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名aMCI患者、20名AD患者、20名正常对照者(NC)行DTI检查,分别在颞叶白质、顶叶白质、海马、胼胝体膝部及压部、上纵束Ⅱ、扣带束测ROI的FA值和ADC值。结果:NC组与aMCI组、aMCI组与AD组比较扣带束F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NC组与AD组比较颞叶、海马、胼胝体膝部、扣带束FA值,颞叶、海马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CI患者扣带束FA值异常降低;AD患者颞叶、海马、胼胝体膝部、扣带束FA值降低和颞叶、海马ADC值增高,提示DTI检查有助于aMCI、AD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是指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不相符的记忆功能障碍,不伴其他认知功能损害,无痴呆表现。MCI者转变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速率和比例(每年12%~15%)大大超过正常老年人(1%~2%),是罹患AD的高危人群。笔者拟对MCI者进行MR脑结构测量,并与正常老年人和AD  相似文献   

5.
卢佳  胡兵  谢敏敏  杨莹  丁凌 《放射学实践》2023,(10):1307-1311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EMI)超声多参数诊断子宫腺肌病(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超声影像科进行常规性检查的处于排卵前期的育龄妇女,将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纳入AD组,另选取100例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比较AD组与对照组EMI多参数的差异,分析其对AD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CA125水平、EMI平均厚度、EMI形态、内膜FI、EMI容积、EMI-VI、EMI-FI以及EMI-VF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MI形态异常(OR=3.143,95%CI:1.485~6.650)、EMI平均厚度(OR=4.855,95%CI:2.199~10.718)、EMI-FI(OR=0.863,95%CI:0.769~0.967)均为AD独立相关因素。将EMI形态联合EMI平均厚度诊断AD准确度为86.88%,Kappa检验一致性较高。结论:EMI多参数诊断AD具有一定价值,EMI形态联合EMI平均厚度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chlorpyrifos,CPF)长期染毒对大鼠空间记忆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不引起大鼠出现全身系统毒性的CPF剂量(1,5,10 mg/kg)对大鼠连续染毒12周,利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空间记忆功能,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CRE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 CPF染毒大鼠到达平台的潜伏期呈剂量依赖性增加;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海马CREB及ERKⅠ/Ⅱ磷酸化蛋白逐渐减少,而CaMKⅡ磷酸化蛋白、PKA蛋白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CPF长期染毒能够诱发大鼠空间记忆的损伤,ERK/CREB信号通路的抑制可能是参与该变化的重要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D)已经成为我国和发达国家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神经系统疾病,如何防治是目前脑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神经影像学技术(如PET、MRI等)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实现了无创条件下对脑进行结构描述和功能定位,为人类研究认知功能、认知障碍及其发病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也使得这类研究的多层次、跨学科结合成为可能。该文就神经影像学技术对AD的诊断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螺旋CT血管造影(SCTA)与电子束CT血管造影(EBCTA)诊断主动脉夹层(AD)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AD14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对SCTA、EBCTA在显示AD的内膜瓣、破裂口、真假腔、附壁血栓、钙化及并发症,以及对判断AD分型的准确性进行比较,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SCTA、EBCTA对AD的诊断与分型准确率均为100%。SCTA在AD的诊断、分型和术后随访等方面有较高价值;EBCTA显示升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瓣膜及冠状动脉等病变更具优越性。结论:SCTA和EBCTA对AD的诊断和治疗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体素的MRI形态分析诊断Alzheimer病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基于体素的MRI形态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法诊断Alzheimer病(AD)的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Sonata1.5T超导MR成像系统,对19例可能AD患者和15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及15例正常年轻人行全脑扫描,应用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成像序列获取三维结构图像。数据分析采用以SPM99软件包为基础的全自动VBM技术进行处理。结果与健康老年对照组比较,AD患者两侧内颞叶(海马)明显萎缩(P〈0.001),右侧海马减少的体素总数为1529个,左侧海马减少的体素总数为1281个;而且AD患者右侧尾状核头和左侧内侧丘脑亦明显萎缩,减少的体素总数均为1529个;而感觉运动皮层、枕叶及小脑相对保持完好。此外,AD患者大脑皮层萎缩具有不对称性。结论VBM法操作简单,可自动化观察AD全脑萎缩情况,所得结论不仅与既往神经影像学研究结果一致,并得到了有重要价值的新发现,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痴呆的最常见类型,其最主要的病理特征为Aβ(β—amyloid,Aβ)斑块形成和神经原纤维缠绕。其中,Aβ沉积形成斑块可能是AD发病的中心环节。由于MRI技术具有无创性和良好的空间分辨力.故利用其对大脑内Aβ斑块进行成像成为了研究热点。就近年关于MRI技术对AD淀粉样斑块成像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度洛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传红 《西南军医》2009,11(3):423-424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抑郁症状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AD患者分别以度洛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共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与氯丙咪嗪总体疗效相当,但度洛西汀组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度洛西汀治疗AD抑郁症状的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是该病的病理学特征。在过去的20年中,分子影像探针在AD的诊疗中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作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脑灌注和葡萄糖代谢显像。与Aβ或NFT特异性结合的分子影像探针可成为准确和早期诊断AD的有价值工具,且其已被提出作为最近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中的生物标志物。笔者主要对Aβ和NFT分子影像探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小胶质细胞是脑内的主要免疫细胞。老年斑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特征性病理表现之一,其主要成分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可激活小胶质细胞,激活后的小胶质细胞可清除Aβ,同时也释放出大量的炎性介质等神经毒性物质,从而引发神经元死亡,促进AD的发展。随着对小胶质细胞参与AD发生发展过程的深入认识,以小胶质细胞为靶标,针对抑制其激活及炎性因子产生,或在该细胞表面受体中寻找新靶点以提高其清除Aβ能力的研究已成为AD防治药物开发领域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新技术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MR新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中的应用及其价值。资料与方法:62例AD均进行MRI自旋回波(SE)序列、电影(cine-MRI)检查,其中32例行二维磁共振造影(2D MRA)检查;20例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造影(3D DCE MRA)检查,20例中有12例用血管追踪扫描技术(Bolus track).23例行速度编码(VEC)电影血流速度测定,6例行动态网格标记技术检查。结果:3D DCE MRA提高了内膜破口的显示率;Bolus track扫描准确、可靠,图像质量更佳;VEC鉴别真、假腔有较大的价值;动态网格标记技术对壁内血肿的识别有优势。结论:MR新技术对AD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曾敏  邱晓慧  杨征 《人民军医》2014,(5):502-503
目的:调查了解干休所老年人认知障碍(AD)相关用药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某干休所≥80岁老年人52例AD相关用药基本资料,按照文化程度分为“高知”老年人和“普知”老年人,调查项目包括AD相关用药种类、用药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AD改善情况。结果:(1)本调查期间正在接受AD相关药物治疗52例中,已确诊AD19例,未确诊AD预防性服药33例;“高知”AD患者服药率83.3%,显著高于“普知”AD患者的66.7%(P〈0.05)。75.0%(39/52)的患者采用单药治疗,其中选择银杏叶制剂的例数最多(II例)。(2)服用AD相关药物预防的非AD者(用药时间〉1年),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集中在24~26分,无显著下降趋势,属于轻度认知损害,临床相关症状稳定;已确诊AD者用药平均时间为2.5年,服药6个月后MMSE评分有上升趋势,临床相关症状有所缓解。(3)所有服药者药物不良反应基本能够耐受,未影响日常生活。结论:老年人合理选择抗AD药物治疗或预防,能够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对高原地区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响以及干预治疗。方法:选取30例高海拔地区(西宁海拔2260m)AD患者,28例同龄同一地区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测定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对AD患者进行了12周叶酸5mg及维生素B12 500μg干预治疗。主要疗效指标为神经量表MMSE、ADAS—cog和ADL。结果:AD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VitB12在2组间变化不大。AD组有18例(60.0%)患者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而对照组6例(21.0%),P〈0.01。治疗12周后AD患者MMSE、ADAS—00g和AD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血清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高海拔AD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增高,而高Hcy与高海拔AD患者饮食中叶酸摄入不足有密切关系。经干预治疗可降低AD患者血清Hcy水平,有效地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社会活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SPECT显像对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价值。方法对33例AD、17例MCI患者和12例认知正常者进行SPECT检查及随访研究。结果AD组典型表现是双侧颞顶叶低灌注,在颞叶、顶叶、额叶、丘脑和扣带回血流灌注均明显低于MCI和认知正常组(P〈0.05);MCI组仅在颞叶血流灌注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不稳定型MCI组扣带回血流灌注明显低于稳定型MCI组(P〈0.05)。结论SPECT显像可为早期诊断AD和MCI提供客观评定脑功能的指标,对MCI预后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成功治愈高温碱液烫伤总面积100%(Ⅲ度50%)并绿脓杆菌败血症及消化道出血一例。作者对抗休克输液、创面处理、败血症的防治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深Ⅱ度以上创面采用手术切(削)痂结合烧伤湿润膏(MEBO)外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达到尽快修复创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的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超过50%。高血压病防治用于降压治疗的一线药物,主要有利尿药、钙拮抗药、口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药及α1受体阻滞药等。现就各类口服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的效果及主要事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应用TCD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讨高血压病各期患者脑血管损伤的程度,为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高血压病患者176例,采用TCD探查颅内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Ⅰ期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普遍升高,以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端血流速度增快明显;高血压Ⅱ期组、Ⅲ期组随着血压的逐渐升高,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逐渐减缓,以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端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缓显著。高血压各组TCD检测总异常率77%,Ⅱ、Ⅲ期高血压病组的异常率分别为90%和96%。结论TCD检测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特点与卒中特点吻合,可作为高血压病所致闭塞性脑血管疾病早期发现和早期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