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血、阴、阳是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物质基础. 脏腑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脏腑学说认为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脏腑为中心,并在其主导下体现的;气、血、阴、阳是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人体脏腑生理活动都是能过气、血、阴、阳进行;人体脏腑的病理变化亦通过气、血、阴、阳的改变而反映.脏腑与气血阴阳的关系有如一经一纬,一纵一横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每个脏腑都有各自的气血阴阳,而气血阴阳在各脏腑中却又有其特点和意义.因而在生理上表现出脏腑的各具功能,在病理上表现出脏腑的各自病证.  相似文献   

2.
气、血、阴、阳是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物质基础。脏腑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脏腑学说认为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脏腑为中心,并在其主导下体现的;气、血、阴、阳是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人体脏腑生理活动都是能过气、血、阴、阳进行;人体脏腑的病理变化亦通过气、血、阴、阳的改变而反映。脏腑与气血阴阳的关系有如一经一纬,一纵一横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每个脏腑都有各自的气血阴阳,而气血阴阳在各脏腑中却又有其特点和意义。因而在生理上表现出脏腑的各具功能,在病理上表现出脏腑的各自病证。对病理而言,气血阴阳…  相似文献   

3.
气血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气”与“血”不但是决定人体生命存在和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体现,而且,通过“气、血”的变化,也正确地反映出机体病理变化的规律。因此,它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人通过几年来对气血学说的学习和临床实践,现就祖国医学中的“气”和“血”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关于气血学说中的“气”祖国医学关于“气”的论述,早在公元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了较详细的记载,如真气、邪气等……,而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挥,对“气”有了较详细的论  相似文献   

4.
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在生理上,气与血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所以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气血的变化,而气血的病变也必然影响某些脏腑。本文根据《内经》关于气血的生理、病理,论述气血的相互影响及其病变不仅是形成疾病的根源,也是导致阴阳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提示,临床医生在分析病情时,既要注意气血的变化,又要将调理气血作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来源于水谷,化生于脏腑,赖脏腑之气的推动而布散全身。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和气、血、津液的生成、散布密切相关。因此,气血津液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脏腑、经络的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气血津液辨证,就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有关气血津液的理论,通过观察,分析气血津液的异常表现,以辨识其所反映的不同证候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第七节营卫气血一、营卫气血的来源营、卫、气、血的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阐明人体营养过程和卫外机能以及气血循环的道理,特别和经络学说密切相关。营卫气血,总的来说,都属于“气”的范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因素。它们在生化过程和总的功能上,是相须相使,相依相  相似文献   

7.
气血是构成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二者关系密切,临床上治疗各种气血病证时,常常采用气血双调并治的方法,故治疗血分证时常常配伍气分药。然而血分证有血虚、血瘀、血溢、血寒、血热之证候不同,又有病位之异,再加男女老幼有别,故治疗血分证配伍气分药时,不同证型、不同病位、不同群体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认为,人自胚胎形成直至衰老死亡的一生中,其生命过程中的各种机能活动,包括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都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这样来认识人体生命的本质,是符合唯物论观点的。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当然与脏腑、经络、形体等组织器官有关;而这些组织器官又是什么所构成的呢?又由什么来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呢?追本穷源,必定存在着一些基本物质。笔者认为,这些物质主要包括气、血、阴、阳。气血阴阳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就是说,它们在人体的作用包括两方面: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等组织器官,都是由气血阴阳所构成的;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即在人的一生中,都依赖气血阴阳等养料以维持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如《济生方》说:“夫人一身,不外乎阴阳气血,相与流通焉耳。”《寿世保元》说:  相似文献   

9.
贾苗先 《陕西中医》2002,23(7):622-623
女子以血为本。月经以血为用 ,而血由脾胃化生。故脾胃功能正常与否 ,与女子月经关系密切。本文就脾胃与月经的生理、病理及治疗作一概括介绍。   1 脾胃理论与月经的生理 脾胃同居中焦 ,脾主运化、升清 ,喜燥而恶湿 ;胃主受纳、降浊 ,喜润而恶燥。二者一阴一阳 ,互为表里、升降相应 ,燥湿互济 ,分工合作 ,化生气血 ,内灌五脏六腑 ,外荣四肢百骸 ,从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女子经水由血化生 ,而血的生成、统摄和运行 ,又依赖于气的作用。因此 ,在产生月经的机理上 ,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 ,气是…  相似文献   

10.
“气血”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气为阳,主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血为阴,主机体的形体生长。从广义上说,气血即人体的阴阳,两者相互协同,以维持生命功能与机体的生长。所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可概括两者的相互关系。《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相似文献   

11.
唐扬 《吉林中医药》2020,40(8):1025-1026
干燥综合征为风湿免疫病中的常见疾病,本病临床表现特殊,病机复杂,治疗棘手。汪悦教授师认为,气与血是决定人体生命存在和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失调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气血为纲辨治干燥综合征,契合了疾病变化过程,是对该病演变全程的深刻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具体包括:调气以布津,行血以通络,健脾以和气血等。  相似文献   

12.
<正> 气血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其作用来说,它不仅是人体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而且是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表现和动力。通过气血变化,能正确地反映出机体病理变化的规律。总之,中医认为,一切疾病的病理表现无不涉及气血问题。因此,气血理论不仅引起历代医学家的重视,而且也引起现代医学工作者对祖国医学理论研究的极大兴趣。国内对“活血化淤”治则原理的研究,风起云涌,就是例证。他们广泛研究了血淤症及活血化淤的原理,及其指导临床实践的实际意义。气和血的关系,是“气为血帅,血随之而  相似文献   

13.
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在生理上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所以,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气血的变化,而气血的病变,也必然要影响到某些脏腑。本文根据《内经》关于气血的生理、病理,论述了气血的相互影响及其病变,不仅是形成疾病的根源,也是导致阴阳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揭示临床医生在分析病情时,既要注意到气血的变化,也要把调理气血作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4.
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在生理上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所以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气血的变化,而气血的病变,屯必然要影响到某些脏腑。本文根议内经》关于气血的生理、病理,论述了气血的相互影响及其病变,不仅是形成疾病的根源,屯是导致阴阳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提示临床医生在分析病情时,既要注意到气血的变化,而且屯要把调理气血作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医林改错》不仅是“记脏腑之书”,而且还是论瘀血之书。为发掘整理先贤学术思想,笔者试就《医林改错》瘀血观探述如后。一、气行血行,气亏血瘀气血为人体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生命的保  相似文献   

16.
张京 《光明中医》1994,(3):35-36
赵冠英教授治疗老年病的经验张京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100853)赵冠英教授近年来刻意探讨研究中医药治疗老年病的方法,提出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理脾肾的治疗原则,运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1调和气血气和血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维持生命活...  相似文献   

17.
1土家医“气滞血瘀”学说概述 土家族医药学家认为,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气无形能行走人体经络,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无所不至,无所不在。血为有形之物随气周流于全身,昼夜不息,生生不至。如果气血通行受阻,人体生命活动就要受到影响。气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指的就是气血的正常运行及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以下就气血理论临床应用的几个方面作一肤浅讨论。一、气血病理是临床辨证的基础气血理论贯串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藉以分析和归纳许多生理现象。因此,气血的病理变化成为临床辨证的重要基础,它包括在八纲、脏府、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等辨证方法之中。气的病理,主要有气虚、气滞、气逆。气  相似文献   

19.
王灵聪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1968-1968
妇女以血为本,无论生理病理,都与气血有密切关系,而血又以调为补,“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笔者认为补气有双重作用:既能行血,也能摄血,但气必须依靠血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又有“气为血之母”之说。气为阳主动,有血无气,则血不能运行;血属阴主静,血之所以周流不息地滋润着全身,全靠气的推动,二者缺一都不能起到各自应起到的作用。正所谓:“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孤阴不长,孤阳不长”的道理,气血相依,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防御外邪的侵犯。  相似文献   

20.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科学地论述了调气在血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血病气必病,气病必伤血,气血两者,和则俱和,病则俱病,而其中又以气占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