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本文采用HRP-SPA ELISA检测了活动性肺结核137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32例和健康对照组90例的血清中抗PPD-C的IgG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诊断新法—PCR309医院全军结核病中心研究推广的采用DNA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核酸探针分子杂交技术,使结核病诊断提高到分子和基因水平,检测时间由过去的一个月左右缩短到2~3d,阳性率比传统技术高20%~30%以上。以往常规方法直接检查结核...  相似文献   

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建立的扩增结核杆菌复合体特异重复序列IS986基因的方法和用单克隆抗体TB15-C3经ELISA夹心法检测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对10种抗酸杆菌,2种普通菌进行了检测。PCR仅对结核杆菌复合体扩增出245bp特异性条带,ELISA检测除人型结核杆菌、BCG阳性外,还与鸟型及瘰疬分枝杆菌反应阳性。PCR检测人型结核杆菌的敏感性为1pg,相当于13个左右细菌,ELIS  相似文献   

5.
毛细管PCR技术在传染病快速诊断上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PCR反应需要2~6小时,而在毛细管PCR反应中,由于采用毛细管作为反应容器,因此能在15分钟完成30个循环。对国产毛细管PCR仪进行优化的结果表明:循环参数为94℃0秒(即<1秒),50℃~55℃0秒,72℃20秒,PCR反应达到最佳。敏感性实验表明:常规PCR可检测1.0fgHBVDNA,毛细管PCR可检测0.1fgHBVDNA。用11种引物从多种标本中成功地扩增了9种病原微生物相应基因片段。建立了KI-玻璃粉法快速制备PCR模板的方法,几乎适合所有类型的临床标本。将毛细管PCR用于检测血清中HBVDNA,结合快速热处理法制备PCR模板,可在1.5小时内对20例标本报告结果。毛细管PCR技术的建立,为传染病的基因诊断向快速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应用聚合酶性反应(PCR)技术建立的扩增结核杆菌复合体特异重复序列IS986基因的方法和用单克隆抗体TB15-C3经ELISA夹心法检测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对10种抗酸杆菌,2种普通菌进行了检测.PCR仅对结核杆菌复合体扩增出245hp特异性条带,ELISA检测除人型结核杆菌、BCG阳性外,还与鸟型及瘰疬分枝杆菌反应阳性.PCR检测人型结核杆菌的敏感性为1pg,相当于13个左右细菌,ELISA检测的被感性为15ng/ml.应用PCR及ELISA检测了96份结核临床标本.PCR的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的阳性率(P<0.05),PCR的检出率虽高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但相差不显著(P>0.05).ELIS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涂片、细菌培养和PCR的阳性率(P<0.001).ELISA的假阳性率高于PCR的假阳性率,但相差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PCR及ELISA均是特异、敏感、快速的诊断结核病的方法.但在使用中又各自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结核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建立了扩增结核杆菌特异重复序列IS6110部分基因的方法。对9种抗酸分枝杆菌、3种普通菌进行检测,结果仅人型结核杆菌、牛型结核杆菌及BCG扩增出123bp特异性条带,PCR产物经SalⅠ酶切后产生70bp与53bp两个片段。PCR检测人型结核杆菌的敏感性达10fgDNA或5个菌体。应用PCR检测了109份结核临床标本,其总阳性率为72.5%,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涂片(2.8%)与细菌培养(9.2%)的阳性率(P<0.001)。PCR的检出率也较ELISA法检测抗PPD-IgG的阳性率(63.3%)为高,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ELISA检测抗体有19.0%的假阳性。研究表明,PCR是一种特异、敏感、快速诊断结核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二次PCR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应用二次PCR对结核杆菌(TB)、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二次PCR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一次PCR,适用于科研和临床,尤其适用于被扩增量少的标本。  相似文献   

9.
应用SPA-ELISA检测9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53例非结核患者及125名健康人血清中的抗PPD-IgG水平。结果显示结核患者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如OD值以0.21(+2SD)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的阳性判定标准,则本法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96.0%,提示可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方法,并可用酶联SPA取代酶联羊抗人IgG。  相似文献   

10.
巢式PCR方法被应用于泰国疟区恶性疟原虫的基因分型,应用特异的等位基因引物扩增了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基因的1、4变异多态区,以凝胶电泳分析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结果表明;共分别检测出恶性疟原虫6个MAD20等位基因型,4个K和1个R033等位基因型。在9个月的流行季节,上述虫株的等位基因频率没有明显的改变,并存在较高程度的恶性疟原虫不同等位基因株的混合感染,本文进一步阐明了巢式PCR技术在疟疾流  相似文献   

11.
荧光PCR(F-PCR)已被用于单个细胞的性别、囊性纤维化的诊断和DNA指纹图谱分析。F-PCR也已用于等位基因的丢失和扩增的研究,这种现象在单个细胞分析中普遍存在。近来,F-PCR手段已用于:①DNA指纹图谱的改进;②三倍体的检测;③与其它技术的比...  相似文献   

12.
PCR基因芯片上荧光PCR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能否在基因芯片上进行不同的荧光掺入PCR反应并根据基因芯片上荧光的变化判断基因的变异.方法利用健康外周血,正常脐血DNA,X连锁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XLSA)家系成员6人外周血DNA做PCR-SSCP,并测序确定.设计检测此点突变的Taqman探针进行荧光PCR反应,在芯片上进行同样的反应,与上述反应结果进行对照.利用4步位点特异PCR结合SYBR荧光染料初筛HLAA2,并在芯片上进行同样的反应,与上述反应结果进行对照.结果PCR-SSCP分析与测序确定X连锁遗传性铁幼粒细胞贫血家系两患者的ALAS2基因第5外显子有G514A点突变,母亲、外祖母为杂合子携带者.设计Taqman探针时此家系中六位成员DNA与二份正常男性脐血DNA检测与预期结果相符.将上述结果中同样的样本移入芯片进行PCR反应,结果与常规荧光PCR反应的结果一致.SYBR荧光染料PCR反应与芯片上SYBR荧光染料PCR反应的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结论利用TaqMan探针与SYBR Green荧光染料可以在PCR基因芯片上顺利进行PCR反应,根据基因芯片上荧光的变化检测出点突变与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基因芯片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CR法对早期念珠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Biospin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感染小鼠全血白色念珠菌DNA,并与血培养和脾脏、肾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和两株临床分离菌株经PCR测定后,均可扩增到分子量大小约为500 bp的特异性条带.在小鼠早期念珠菌病的感染中,运用PCR法较血培养和组织病理检查敏感性高.结论 PCR法是一种快速、灵敏且特异性高的检查手段,为临床早期检测真菌病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ELISPOT检测技术在儿童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评价ELISPOT试验在儿童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采用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ESAT-6和CFP-10(culture filtrate protein-10)为抗原的ELISPOT试验技术,检测了42例非结核性肺疾病患儿和27例活动性结核病患儿体内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γ-干扰素水平,评价其在儿童活动性结核病和潜伏结核感染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将结果与结核菌素皮试结果(PPD)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了该试验的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ELISPOT试验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97.6%)高于PPD(81%,P﹤0.05);与PPD试验结果结合分析,其诊断阳性率为96.3%.此外,ELISPOT试验结果与性别、年龄、BCG接种史、结核病接触史、机体免疫状态、PPD直径和感染部位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提示ELISPOT试验适宜作为儿童PPD试验初筛后结核病诊断的重要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5.
过去,弓形虫病的确诊比较困难,常发生漏诊或误诊,多聚酶链反应技术的问世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本文对该技术在弓形虫病实验研究与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概况进行了较详细地介绍。认为该技术在先天性与获得性弓形虫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虫株的鉴定、药物疗效考核以及输血与器官移植中的安全性监测等方面将具有较宽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一类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多重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加大了控制结核病的难度。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日益成熟,使结核病诊断的研究重点从基因组学转向更能确切地反映机体即时状态,在疾病诊断方面有广泛研究和应用价值的蛋白质组学。本文就蛋白质组学在结核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疑似结核感染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将最终确诊为结核病患者48例设为结核病组,52例非结核病患者作为非结核病组,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对照组。分析三组TB-IGRAs阳性率,对比肺结核病组涂阴与涂阳TB-IGRAs检测结果,并比较TB-IGRAs与涂片抗酸染色对结核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结核病组IGRAs阳性率高于非结核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涂阳肺结核和涂阴肺结核患者的IGRA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RAs法敏感度为85.42%,特异性为89.22%,阳性预测值为78.85%,阴性预测值为92.86%;涂片抗酸染色法敏感度为22.92%,特异性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73.38%; IGRAs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高于涂片抗酸染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RAs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对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发表了许多有关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论著,把这一研究又推向了一个新高潮。结核血清学诊断的前景如何?能否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结核血清学临床诊断方法,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早在80多年前,人们已经开始探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可能性。1898年Arloing等  相似文献   

19.
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的结核病仍然是当前导致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据估计,结核病患儿已占全球结核病人总数的10%~15%,且该比率在结核病高发国家和地区如非洲更高。在结核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南非开普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用间接法原位PCR技术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应用。37例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以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间接法原位PCR检测HPV。结果32/37/11型阳性,阳性率为86.5%,高于原位杂交法的阳性率(70.3%);原位杂交阴性的11例中有6例原位PCR法阳性,表明此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诊断尖锐湿疣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