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食蚊鱼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捕食规律性变化,以及光对食蚊鱼捕食的影响。方法将1 d的24 h划分为8个时间段,统计每个时间段食蚊鱼的捕食量,并计算捕食速率。设计光照和黑暗处理,观察光对食蚊鱼捕食的影响。结果食蚊鱼雌雄鱼对白纹伊蚊幼虫的平均日捕食量分别为64和22头。食蚊鱼在24 h内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捕食行为集中在试验开始后的0 h~6 h,捕食量(Na)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雌鱼捕食量与时间关系模型为Na=42.71/(1 e1.7602-0.2210t),雄鱼为Na=21.91/(1 e1.5437-0.2189t);捕食速率(V)与时间段(x)的关系呈负指数趋势下降;食蚊鱼雌鱼在光照情况下的捕食量明显高于无光照时的捕食量。结论光照和自身饥饿程度均能影响食蚊鱼的捕食量,可为利用食蚊鱼灭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草鱼灭蚊幼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稻田中放养1.9尾细/m~2草鱼,78d后中华按蚊幼虫密度下降87.4%,三带喙库蚊幼虫密度下降80.0%,残存的幼虫有73.3%为新孵化的1—2龄幼虫。抽样解剖10条鱼的30%和89份鱼粪中有24.7%检出蚊幼的呼吸管(孔)。在盛清水的容器中,每条鱼24h平均捕食蚊幼861.5只,容器中加入草和藻类等食料后,捕食蚊约为661只,在模拟稻田中鱼仅捕食蚊幼362只。试验的结果证实草鱼能捕食大量蚊幼,降低稻田中蚊幼密度,同时也增加了稻谷和鱼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在稻田放养麦穗鱼防治蚊幼虫蛹的效果。 方法 2018 年 7 月,在江苏盐城盐都区秦 南镇凤翔村和常州新北区春江镇安宁村各选定一块稻田,在稻田的一边开挖一条人工沟,在沟内放养麦穗 鱼,定时观察记录每 20 勺内所捕获的蚊幼虫蛹数。 结果 在常州新北区的稻田投放麦穗鱼后第 1 ~ 2d 水沟 内蚊幼虫蛹密度比对照组低 91. 21% 和 97. 53% ;在盐城盐都区的稻田投放麦穗鱼后第 4、7、20、25d 水沟内 蚊幼虫蛹密度比对照组低 83. 16% 、85. 44% 、84. 48% 和 81. 90% 。 结论 在稻田放养麦穗鱼,能有效地降低 蚊幼虫蛹密度,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有效的防蚊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死蜱(Dursban)和毒死蜱的甲基同系物Dowco 214(O, O dimethyl O-3,5,6-trichloro-2-pyridyl phosphorothioate)经许多地区实验室和现场研究证实,对蚊类幼虫,特别是污水中的幼虫有显著效果,对伊蚊、按蚊和库蚊的成虫与幼虫以及曼蚊幼虫均有效。为了观察这两种药物在稻田内防制蚊类幼虫的效果,作者于1975年5~6月间在马来西亚槟榔屿某地区的二片稻田用毒死蜱和Dowco 214乳剂进行喷洒,观察杀灭蚊幼虫的效果。第1片稻  相似文献   

5.
1980年2月至1981年2月在斐济的两个地区引入安布因巨蚊(Toxorhynchites amboinensis),其中Wailoka村和Yanuca岛分别释放了1,717只和400只雌蚊,并同时在这些地区设置铁罐和轮胎,监测巨蚊和伊蚊幼虫的数量变化情况。应用下列两种方法计算伊蚊减少率:一、每个容器内伊蚊幼虫的减少率=[(A-B)+A]×100。A代表每个无巨蚊幼虫的容器内伊蚊幼虫平均数,B为每个有巨蚊幼虫容器的伊蚊幼虫平均数;二、伊蚊幼虫总的减少率=[(x-y)÷x]×100。x代表假定无巨蚊存在时所有容器中伊蚊的估计数,由每个无巨蚊幼虫的容器中伊蚊幼虫的平均数乘以有效容器数获得,无水的容器  相似文献   

6.
巨蚊属蚊虫在热带非洲广泛分布,其成虫吃花蜜、不吸血。而它们的幼虫能吞食其它蚊种幼虫,故有生物防制的作用。两种巨蚊为乌干达林区很普通的蚊种,其幼虫与传播森林黄热病的重要媒介非洲伊蚊共生于树洞积水。巨蚊幼虫以后者为食。作者曾提示这可能是非洲伊蚊虫群在该林区波动的一个因素。本文报告在有或无巨蚊存在条件下,对孳生场所中非洲伊蚊幼虫数量进行观察,评价林区巨蚊与伊蚊虫群波动的状况。 1974年1月至1975年12月作者在乌干达齐卡林区,随机选择30个自然树洞和30个人造竹罐,对非洲伊蚊幼虫、蛹以及两种巨蚊每2周1次逐一进行检查并记录。将每一孳生地的代表性幼虫和蛹带回实验室饲养至成虫,以便鉴定,余下水体部份仍倒回各自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华丽巨蚊捕食性幼虫的生物学特性。实验是在温度25.4±20℃和相对湿度68±4.8%的条件下进行的。华丽巨蚊幼虫象埃及伊蚊那样在容器内孳生。将从孳生地采到的华丽巨蚊卵分置于直径2.5cm,高5cm的塑料瓶中,记录每小时孵化的幼虫,给孵化的巨蚊幼虫饲以埃及伊蚊二龄幼虫,  相似文献   

8.
[幼虫防制] 双硫磷(Abate)是较广泛介主要孳生地(稻田)进行了杀灭稻田蚊类幼地使用于防制蚊类幼虫的有机磷类杀虫剂。虫的实验。用的剂型有1%的砂粒剂和50%Hazrati(1971)使用双硫磷对伊朗的传疟媒乳化剂,每公顷施砂粒剂10和15公斤,或者  相似文献   

9.
作者介绍了防制蚊虫的天敌,包括巨吻蚊(Toxorhynchites)和吞食蚊虫幼虫的鱼类,以及原生动物、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5种病原体。巨吻蚊的幼虫孳生在树洞及人工的容器里,对蚊虫幼虫具有捕食性。对于已知的57种不叮咬人的成蚊,防制蚊虫的报道则极少。吞食蚊虫幼虫的鱼类早已用于防制蚊虫,至今还在应用,最普遍的是柳条鱼(Gambusia affinis)、花鳉鱼(Poecilia reticu-lata),它们在池塘里都很容易大量放养。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老挝琅勃拉邦省蚊虫种类组成及重要生态习性,为当地制定有效的媒介控制策略及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1月,在老挝北部琅勃拉邦省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法、人工帐诱捕法和人牛房全捕法采集成蚊,采用勺舀法捞捕居民周边小积水伊蚊四龄幼虫,采集的成蚊和伊蚊幼虫通过形态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并登记。结果 共捕获成蚊2亚科6属29种2149只,其中三带喙库蚊和乌头按蚊属当地优势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19.48%(419/2149)和16.54%(345/2149);共捕捞伊蚊幼虫1属2种14条,其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占比分别为85.71%(12/14)和14.29(2/14)。微小按蚊和多斑按蚊通宵均有叮咬活动,叮咬高峰分别主要出现在子夜(00:00-01:00)和黄昏(20:00-21:00)。结论 老挝琅勃拉邦省蚊虫种类丰富,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同时存在具有夜间叮咬活动的微小按蚊,以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提示当地仍然存在疟疾、登革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风险,建议加强对上述疾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近年来湖北省主要传疟媒介按蚊季节消长、栖息、吸血和孳生地等生态习性及其密度变化情况,为消除疟疾前蚊媒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7—9月,选择京山县、广水市和随州市曾都区为调查点,采用人工叮咬、帐诱捕蚊和灯诱3种方式进行媒介按蚊密度监测和生态习性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调查捕获的传疟按蚊均为中华按蚊,未发现嗜人按蚊。京山县人诱密度成蚊密度7月份最高,为7.50只/(人·h);曾都区帐诱密度8月份最高,为0.18只/帐;广水市灯诱密度7月份最高,为9.67只/夜。中华按蚊幼虫密度在不同孳生地以8月下旬和9月上旬为高。结论湖北省原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复合媒介区,现已很少发现有嗜人按蚊的存在,中华按蚊幼虫孳生地以稻田为主,中华按蚊幼虫密度和成蚊密度季节消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掌握当地常见蚊类的生态习性对蚊媒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1982~1987年对上海市奉贤县地区常见蚊类生态习性进行了初步调查。 一、成蚊调查:每年3~11月,每旬1次,在猪、牛棚,用2537A°波长的8W紫外线灯诱捕成蚊。並在不同类型场所用电动吸蚊器捕捉成蚊。 二、幼虫调查:用幼虫勺在各类孳生场所捞取幼虫。 三、结果(一)种类分布及组成:经调查共获蚊虫5属13种,其中黄色曼蚊为上海地区新记载。  相似文献   

13.
三带喙库蚊(CulextritaeniorhynchusGiles,1901)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包括日本、朝鲜、泰国及我国等)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1],该蚊主要孳生于稻田,在农村中种群数量往往很大,防制工作有不少困难。为了解稻田内蚊类幼虫自然感...  相似文献   

14.
作者于1982年6~8月,在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做了除草醚对杀灭中华接蚊和淡色库蚊幼虫的室内、外持效观察;试验结果证明持效时间与药物浓度、蚊类幼虫的种类和龄期等相关。如以2.5ppm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山东北湖地区蚊虫种类及生态习性,为蚊媒的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06/10用幼虫勺或采集网从北湖区各类孳生地捞取蚊幼虫带回室内进行种类鉴定。采用人饵帐诱捕蚊法和帐扣法,对北湖地区的成蚊种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和夜间活动规律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捕获成蚊10 836只,经鉴定为6属17种。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69.48%,其次为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各种成蚊的季节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6月份开始出现,7-8月份为成蚊活动高峰期。成蚊在整个夜间均有活动,黄昏和凌晨出现2次高峰。结论山东省北湖地区蚊媒孳生地众多,蚊虫种类繁多。蚊媒的有效防治应结合蚊虫的生态习性及自然情况,方可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6.
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简称Bs)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前途的生物杀虫剂,具有灭蚊效果好、作用特异性强、不污染环境等特点,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利用Bs灭蚊已成为蚊虫综合控制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影响Bs灭蚊效果的有关因素做一介绍。一、生物性因素研究表明,Bs对库蚊、按蚊、曼蚊、鳞蚊、阿蚊及脉毛蚊幼虫均有较高的毒效,对库蚊幼虫的毒效最高。淡色库蚊幼虫对Bs毒素的敏感性是中华按蚊幼虫的133~600倍、是白纹伊蚊幼虫的20~1075倍,是埃及伊蚊幼虫的1000~10000倍以上。大多数伊蚊属幼虫对Bs毒素的敏感性低,如埃及伊蚊、自纹伊蚊、带喙伊蚊等,但  相似文献   

17.
稻田间歇灌溉控制蚊蚴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目的 探讨稻田间歇灌溉法控制蚊蚴效果及其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 方法 在其他措施完全相同的前提下, 以土壤水势为指针, 对试验田、 对照田分别实行间歇和常规灌溉, 于水稻生长全程定人、 定期、 定点采用吸捕法调查按蚊和库蚊幼虫密度; 以植株性状、 叶龄进程、 茎蘖动态、 产量结构和实际产量等指标评判水稻长势和产量。结果 结果 试验田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幼虫平均密度分别比对照田减少10.32条/m2 和13.93条/m2 , 防制率分别达78.84%和72.14%; 试验田比对照田每667 m2 平均增产22.5 kg , 节水187.4 m3 , 增收节支75.78元。结论 结论 稻田间歇灌溉不仅可有效控制蚊蚴孳生,还能节水、 省电、 增收。  相似文献   

18.
大链壶菌对蚊幼虫作用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观察灭蚊真菌大链壶菌感染蚊幼虫后两者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以了解该真菌致死蚊幼虫的机理。方法:用真菌实验室感染蚊幼虫后取不同感染程度和时间的蚊幼虫作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然后以正常蚊幼虫为对照,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受染蚊幼虫和菌体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在较早的Ⅰ度感染蚊幼虫,可见蚊头,胸部组织间隙有较细的、不分隔的大链壶菌营养型菌丝体,后者进而在血体腔内大量繁殖,并侵入肌肉、脂肪体、胃、肠等组织和细胞内,被入侵处的组织发生破坏和消失;Ⅱ度感染的蚊幼虫体内,可见蚊组织被严重破坏甚至消失,菌丝体发育为生殖型,即菌丝出现分隔,变粗变短或形成圆形、卵圆形或串珠状的孢子体。感染时间较长时蚊体内正常结构大部分消失,而此时菌丝体和孢子体内的原生质和核也已消失,只剩下中空的细胞壁管道。结论:认为大链壶菌对蚊幼虫组织的直接入侵和破坏是该菌致蚊幼虫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苏云金杆菌血清型H-14和球形芽孢杆菌是两种比较有效地控制蚊幼虫生长的生物杀虫剂,其杀幼虫的活性随菌株和蚊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而温度是对其杀幼虫活性有影响较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比较了这两种生物杀虫剂对库态按蚊、斯氏按蚊、致倦库蚊和埃及伊蚊四种蚊幼虫的毒杀作用,研究了温度对其毒杀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中华按蚊、东乡伊蚊、淡色库蚊分别人工感染亚周期型马来丝虫,通过观察其微丝蚴摄人数、幼虫穿壁率、幼虫发育成熟率及感染24h 幼虫的黑化率等指标探讨了蚊种对亚周期马来丝虫的易感性。结果表明,中华按蚊、东乡伊蚊对亚周期型马来丝虫易感,淡色库蚊不易感。黑化反应在三蚊种体内均可发生,从多方面影响幼虫在淡色库蚊体内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