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氧诱导因子-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脑膜瘤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并用人原始造血细胞(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脑膜瘤和正常脑膜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脑膜瘤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79%,其中弱阳性( ),阳性( ),强阳性( )表达率分别为33%,31%,15%;MVD为6~55,x±s为28±11;正常脑膜中无HIF-1α表达,MVD为4±1,明显低于肿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HIF-1α阴性(-)表达者,MVD为11±5;呈弱( )、中( )及强阳性( )表达者,MVD分别为23±10、36±13及47±15;HIF-1α阳性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rs=0.766,P<0.01)。结论HIF-1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HIF-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调控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为脑膜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脑膜瘤中HIF-1α和COX-2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和环氧化酶-2(COX-2)在人脑膜瘤中表达的意义及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人脑膜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HIF-1α和COX-2的表达,用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并计数相应的微血管密度(MVD),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膜瘤组织中HIF-1α、COX-2表达均高于正常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中MVD值(32.9±12.9)高于正常对照组(11.2±3.3),并且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加(P<0.05);HIF-1α、COX-2表达与MVD存在显著相关性(rs=0.65、0.72,P均<0.01);HIF-1α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rs=0.35,P<0.01)。结论HIF-1α和COX-2的表达异常在脑膜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在促进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两者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62例人脑胶质瘤中HIF-1α、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HIF-1α的总阳性表达率是66.1%,它们在正常脑组织和Ⅰ-Ⅱ、Ⅲ、Ⅳ肿瘤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0%、39.3%、81.8%、1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度存在相关性(P<0.01)。VEGF在HIF-1α阳性组中的阳性率(95.1%)明显高于HIF-1α阴性组中的VEGF的阳性率47.6%(P<0.01)。结论: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MVD存在正相关关系;VEGF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性,二者与人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脑胶质瘤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48例脑膜瘤及9例瘤旁正常脑组织中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行研究,以探讨脑膜瘤组织血管生成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GF-α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研究其在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中TGF-α蛋白表达;用抗CD34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组织微血管,并以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测定肿瘤血管生成。结果实验组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TGF-α表达总阳性率64%(3250);总MVD38.88±19.13,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组9.30±3.74(P<0.01)。随着人脑星形细胞瘤级别增高,MVD数值呈现增高趋势。TGF-α与MVD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性(r=0.869,P<0.01))。结论TGF-α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的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膜瘤内部的血管分布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和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人脑膜瘤标本15例,收集每例标本硬膜鼠尾征处、基底中心、瘤中央、瘤缘4个不同部位的脑膜瘤组织,每个部位分别连续切片3张,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34、VEGF、HIF-1α的分布和表达. 结果 CD34主要表达在细胞膜和细胞浆,染色呈棕黄色颗粒,VEGF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内,而HIF-1α主要在细胞核,少量在胞浆.尾征和瘤缘部位MVD、VEGF、HIF-1α的表达高于基底中心和瘤中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MVD与VEGF、MVD与HIF-1α、VEGF与HIF-1α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0.960,P=0.040;r=0.964,P=0.036;=0.998,P=0.002). 结论 脑膜瘤外周部的血管生成比中央区丰富;HIF-1α、VEGF在诱导并促进脑膜瘤的血管生成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IF—1α、COX-2两种血管生成因子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分期和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52例不同分化程度的脑膜瘤组织中HIF—1α、COX-2、CDl05的表达。结果52例脑膜瘤中HIF—1α、COX-2的阳性率分别为65.4%,69.2%,HIF-1α、COX-2阳性组的MVD均高于阴性组。HIF-1α、COX-2阳性率在不同WHO分期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HIF-1α的表达与COX-2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HIF—1α、COX-2在脑膜瘤中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通过抑制它们在脑膜瘤中表达可能成为抑制脑膜瘤血管生成的途径。在脑膜瘤中HIF—1α的表达与COX-2呈正相关。检测HIF-1α、COX-2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对判断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分期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脑胶质瘤HIF-1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HIF-1α总阳性表达率为73.3%,其中强表达19例(31.7%),中度表达14例(23.3%),弱表达11例(18.3%),不表达16例(26.7%);胶质瘤Ⅰ~Ⅱ级、Ⅲ~Ⅳ级HIF-1α的阳性率分别为50.0%、86.8%,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脑胶质瘤标本PCNA及细胞凋亡均阳性,胶质瘤Ⅰ~Ⅱ级、Ⅲ~Ⅳ级PC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4.9±8.2、121.6±15.6,凋亡细胞阳性数分别为85.4±10.4、52.1±7.6,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细胞的PCNA阳性数呈正相关(P<0.01),与肿瘤细胞的凋亡数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脑胶质瘤细胞HIF-1α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HIF-1α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增殖呈正相关,而与肿瘤细胞的凋亡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氧窒息幼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α)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取50只SD幼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25)和对照组(n=25)2组,模型组做缺氧处理,对照组不作缺氧处理,于缺氧后48h测定幼鼠脑组织中HIF-1α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结果 2组幼鼠脑组织中HIF-1αmRNA表达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缺氧组[(1.00±0.02)ng/L]比正常组[(0.040.01)ng/L]显著增高(P<0.05),正常组HIF-1α表达含量相对极少。结论 HIF-1α是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转录因子,通过调控一系列与适应缺氧有关的基因表达来减缓细胞缺氧所带来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CF-α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研究其在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中TCF-α蛋白表达;用抗CD34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组织微血管,并以微血管密度(miemvessel density,MVD)测定肿瘤血管生成。结果实验组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TGF-α表达总阳性率64%(32/50);总MVD38.88±19.13,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组9.30±3.74(P〈0.01)。随着人脑星形细胞瘤级别增高,MVD数值呈现增高趋势。TGF-α与MVD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性(r=0.869,P〈0.01))。结论TGF-α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的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级别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表达强度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脑膜瘤石蜡标本40例,分为WHOI~Ⅲ级3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Ki-67核抗原。结果VEGF、MVD值、Ki-67表达随脑膜瘤分级升高而增加。在WHOⅠ级各组织类型中,VEGF在内皮细胞型脑膜瘤中表达最高,其次为过渡型脑膜瘤及纤维细胞型脑膜瘤,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结果显示:VEGF与MVD、Ki-67呈正相关。结论VEGF、MVD值、Ki-67表达强度可能是鉴别良恶性脑膜瘤、判断脑膜瘤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是难治性、复发性脑膜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与继发性神经元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行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32例,选取手术过程中获得的血肿周围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HE染色及TUNEL染色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凋亡细胞的变化。结果出血4h,血肿周围脑组织即可见散在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神经元[(2.8±0.8)个/高倍视野],24~48h时达到高峰[(12.5±3.9)个/高倍视野],49~72h高表达持续存在[(12.2±1.8)个/高倍视野];出血4h可见神经元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出血12h可检测到明显的凋亡细胞[阳性细胞数为(11.2±4.1)个/高倍视野],24~48h凋亡细胞明显增多[(29.7±8.4)个/高倍视野],49~72h达到高峰[(33.2±4.3)个/高倍视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与凋亡细胞呈正相关性(r=0.788,t=7.02,P<0.01)。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发生一系列形态学变化,其演变规律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胶质瘤中缺氧诱导园子-1α(HIF-1α)蛋白及HIF-1α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HIF-1α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特点,与胶质瘤分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SABC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检测41例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HIF-1α蛋白和HIF-1αmRNA的表达,并将胶质瘤分级,比较各级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结果41例胶质瘤标本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1%(23/41例),而8例正常恼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蛋白在胶质瘤各病理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Ⅰ+Ⅱ级42.3%(11/26例),Ⅲ+Ⅳ级80.0%(12/15例),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mRNA在胶质瘤中与正常脑组织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胶质瘤各病理分级中的表达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IF-1α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上调,且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相关,它有助于肿瘤细胞在缺氧状态下的存活,协助肿瘤的生长和侵袭。HIF-1α在胶质瘤中表达的调节是在转录后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氧幼鼠脑组织和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HIF-1α与缺氧性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建立缺氧幼鼠模型,取40只幼鼠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氧组和正常对照组,于缺氧8 h取缺氧组和正常对照组幼鼠各10只测脑组织HIF-1α mRNA和血清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 缺氧组幼鼠脑组织HIF-1α mRNA 含量和血清HIF-1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幼鼠脑组织和血清中HIF-1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缺氧诱导大鼠脑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低氧条件下大鼠脑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探讨缺氧脑损伤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常压状态下缺氧动物模型.急性缺氧模型将大鼠置于5±0.5%氧浓度的低氧舱中1.5h;慢性间断性缺氧模型将大鼠置于10±0.5%氧浓度的低氧舱中6h/d,6d/周,共4周.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HIF-1α表达.结果急性及慢性间断性缺氧后大脑变性神经元增加,同时,HIF-1α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海马及下丘脑.结论缺氧可诱导HIF -1α在大脑神经元中的表达.HIF-1α可能参与了缺氧性脑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星形细胞瘤的表达以及对肿瘤侵袭性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析58例星形细胞瘤和7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AQP-1和VEGF的表达,并用Ⅷ因子相关抗原(FV1—RA)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以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VEGF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28.13%和73.08%,三者相较相差显著(P〈0.01或P〈0.05)。MVD值及AQP-1的积分光密度值在正常脑组织中分别为2.34±1.97和0.01±0.05,在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中分别为8.89±2.45和2.89±0.94,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分别为17.49±3.58和7.38±0.56,三者相较差异显著(P〈0.05)。MVD与VEGF、AQP-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VEGF和AQP-1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肿瘤血管增生、破坏了正常血脑屏障结构,从而易化了肿瘤的侵袭性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80例胶质瘤中HIF-1α的表达,其中I级胶质瘤、Ⅱ级胶质瘤、Ⅲ级胶质瘤、Ⅳ级胶质瘤各20例,以10例瘤周正常脑组织为对照。结果HIF-1α在Ⅰ、Ⅱ、Ⅲ、Ⅳ级胶质瘤的阳性率分别为20%、50%、75%、95%,在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各组间有显著差异(Х^2=40.26,P〈0.01);各级胶质瘤表达强度随胶质瘤病理级别增加而增加(r=0.6977,P〈0.001)。HIF-1α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无关。结论HIF-1α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强度可以作为判断胶质瘤生物学行为、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脑胶质瘤标本表达特点及相关性,探讨HIF-1α和iNOS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6例人脑胶质瘤(低度恶性组42例,高度恶性组44例)和新鲜脑组织10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HIF-1α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NOS在对照组细胞中不表达,低度恶性组胞浆中呈阳性表达,而高度恶性组呈强阳性表达,2组之间表达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和VEGF在正常脑组织组和胶质瘤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中正常脑组织均弱阳性表达,低度恶性组均呈阳性表达,而高度恶性组均呈强阳性表达,HIF-1α和VEGF在3组之间表达强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各种抗原表达相关性分析,HIF-1αi、NOS和VEGF在低度恶性组和高度恶性组中表达均具有相关性。结论 HIF-1αi、NOS和VEGF共同参与胶质瘤细胞发生发展过程,三种基因表达强度均与胶质瘤细胞恶性度相关,恶性度越高,表达量越多;HIF-1αi、NOS和VEGF三者可能存在相互协调关系,共同促进胶质瘤生长增殖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9.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一种在低氧条件下发挥作用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HIF-1蛋白α亚基受细胞内氧分压的影响,常氧条件下HIF-1α被降解而表达很少,低氧条件下HIF-1α被激活而大量表达,通过调节其下游多种效应分子的转录和表达而发挥作用,HIF-1的生物学功能由HIF-1α决定。脑缺血再灌注时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诱导HIF-1α表达上调,有助于机体更好地耐受低氧环境而发挥脑保护作用。本文就HIF-1α对其重要靶基因Bcl-2、Bax及Caspase-3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和调节作用做一综述,为临床以HIF-1α基因作为靶点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整合素β3与脑膜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膜瘤中整合素β3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36例脑膜瘤组织,2例正常硬脑膜及3例蛛网膜组织中的整合素β3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膜瘤中CD34标记的微血管计数.结果整合素β3mRNA在良性脑膜瘤、不典型脑膜瘤、恶性脑膜瘤中的表达分别为1.72±0.325,2.76±0.245,2.93±0.124,脑膜瘤中整合素β3mRNA的表达与微血管计数相关.结论整合素β3亚单位参与脑膜瘤的生长控制过程,随着整合素β3mRNA表达的增加,肿瘤的新血管形成活动增强,恶性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