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菀,女菀,白菀,山紫菀的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国兵  万德光 《中药材》1995,18(12):635-636
经考证:本草所载紫菀,与今所用紫菀Aster tataricus L.f.基本一致。女菀即今所用菀苑Turczaninowia fastigiata(Fisch)DC.,曾作紫菀的代用品。白菀有两种观点:《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等以为是“紫菀之色白者也”;《新修本草》等以为即是女菀。山紫菀在古本草上未见其名,但《图经本草》对紫菀的描述及《证类本草》上“解州紫苑”图的地上部分,与今所用橐吾属植物  相似文献   

2.
经考证认为《本草纲目》中乌芋应为莎草科的荸荠(Eleocharistuberosa(Roxb.)Roem,etSchult.),《图经本草》、《本草衍义》、《本草求真》、《本草从新》中的乌芋亦是莎草科荸荠。而《名医别录》、《新修本草》、《证类本草》中的乌芋则是泽泻科的慈姑(SagittariasagittifoliaL.)。  相似文献   

3.
《本草纲目》中乌芋的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考证认为《本草纲目》中乌芋应为莎草科的荸荠(Eleocharis tuberosa(Roxb.)Roem.et Schule.),《图经本草》、《本草衍义》、《本草求真》、《本草从新》中的乌芋亦是莎草科荸荞。而《名医别录》、《新修本草》、《证类本草》中的乌芋则是泽泻科的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L。)。  相似文献   

4.
红花,又称红蓝花、草红花,为菊科植物。晋代张华著《博物志》称中原的红花是“张骞得种于西域”,可知其为来自丝绸之路的物产之一。早期红花是用作染料的,后来才用于医药。东汉著名的医药学家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妇人杂病篇”中栽有红蓝花酒,主治“妇人六十二种风,乃腹中气血刺痛”,是红花用于治病的最早记载。其后,历代本草医籍对红花均有记载,且多用于妇科血症,如唐《新修本草》载:治“产后诸疾”,宋《开宝本草》载“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明《本草蒙筌》载“惟入血分。专治女科”,《本草纲目》亦载其“活血……通经”。可见。祖国医药学对红花功能的认识是活血通经,化瘀止痛,为行血和血之要药。[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经考证,《本草拾遗》所载的五毒草不是《唐本草》所载的赤地利,而应为蓼科植物野荞麦FagopyrumCymosum(Trev.)Meisn.。  相似文献   

6.
苏木为少常用中药,原名“苏枋木”,始载于《唐本草》。李时珍释其名日:“海岛有苏方国,其地出产此木。故名。今人省呼为苏木尔。”具有行血祛瘀。消肿止疼功能。临床常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剌痛,外伤肿痛等。在药材市场.时有发现一些搀伪现象。经查证鉴别,常见有豆科植物降香、小叶红蓝、檀香科植物山苏木等混充、搀杂其中。现将苏木及其常见易混伪品的性状、显微、理  相似文献   

7.
由跋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搞清古本草中由跋的植物基原,经本草考证,认为唐代《新修本草》与明代《本草纲目》的由跋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掌叶半夏)Pineliapedatisecta的幼小块茎(四周无子块茎),而清代《植物名实图考》的由跋则为同科植物的滇南星Arisaemayunnanense。  相似文献   

8.
刘寄奴及其伪品的性状鉴别黎翩黄石市制药厂435002刘寄奴,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唐本草》,为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anomalaS.Moore的带花全草,又称“南刘寄奴”。其功能为破血通经敛疮消肿,主治经闭疒徵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  相似文献   

9.
高良姜与红豆蔻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本草考证认为:我国古代有多种山姜属Alpinia植物用作高良姜,唐《新修本草》中生岭南、形大者为大高良姜A.galanga,《本草图经》中的儋州高良姜为高良姜A.officinarum,《植物名实图考》所述滇产高良姜为喙花姜Rhynchanthus beesinanus。古人认为红豆蔻即高良姜子,主要为山姜属(Alpinia)植物。《本草纲目》引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描述之红豆蔻可能是艳山姜A.  相似文献   

10.
龙佳瑜  范崇峰 《河南中医》2023,(12):1814-1820
“落得打”在《中华本草》《中国植物志》及各省药物志中均没有作为正名收录,现今通常作为“积雪草”的处方名应用于临床,但文献记载的“落得打”别名有多种,如积雪草、商陆、陆英等。经考证,积雪草与“落得打”不存在异名关系,本草专书记载的“落得打”与积雪草的植物特征、功效主治均不一致,且积雪草其名由来已久,在历代本草专书中均以正名记载,并无作“落得打”先例。其次,明清以来上海周边地区地方志文献中记载的“落得打”即商陆,以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记载的“落得打”为“陆英”之异名,证据均不充分。《本草从新》《本草拾遗》所载“落得打”性味甘平,陆英味苦性寒、商陆味辛酸性平且具有毒性,三者虽皆记载可外用,但主治有较大差别,因此,三者应为不同药物,不存在异名关系。整理《本草从新》及《本草拾遗》中关于“落得打”的记载,发现其植物特征、用药部位、功效主治等方面与土牛膝更相似,土牛膝与怀牛膝、川牛膝相比药力稍逊但功效相近,有较好的破恶血功效,是治疗跌打损伤的一味良药,故“落得打”应为土牛膝。  相似文献   

11.
草人 《中医药文化》2001,18(2):33-34
据笔者考证,宋代马志《开宝本草》谷精草文与苏颂《图经本草》江宁府谷精草图所反映的谷精草原植物,都是今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Androsaceumbollate(lour)Merr,而并非今之药用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 Erocaulon buerberiaum  Koern。今之谷精草始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演变过程如下。 谷精草的形态记载沿革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谷精草,白花细叶。”《日华子本草》:“(谷精草)二三月于田中生白花者。”宋代马志《开宝本草》:“(谷精草)二月、三月于谷田中采之。一名…  相似文献   

12.
简述紫草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述紫草在皮肤病中的应用胡英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山东东营257034紫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治痘疹之要药。《本草正义》称其“气味苦寒,而色赤入血,故清理血分之热”。《本草纲目》云:“其功长于凉血活血。”清代医家张璐《张氏医通》所载紫草快斑汤...  相似文献   

13.
经考证,始载于《本草经集注》的蝮蛇应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Guenther);另认为蕲蛇始载于《本草经集注》而不是《开宝本草》  相似文献   

14.
对苜蓿属六种植物进行了考证,认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以前的本草书籍中所言苜蓿为紫苜蓿(Medicago.sativaL.),而《本草纲目》所言为南苜蓿(M.hispidaGaertn.),其原植物不同,功效也不一定相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不能把二者并在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15.
马齿苋治疗前列腺肥大性尿潴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齿苋性寒味酸,入大肠、肝、脾经。功用: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开宝本草》云:“利大小便”。《本草纲目》云:“散血消肿,解毒通淋”。本人根据民间验方,用单味马齿苋鲜品食用,干品研末冲服,治疗数例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性尿潴留取得满意疗效。典型病例于某,男性,...  相似文献   

16.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7.
孙浩 《中医杂志》2006,47(4):313-313
答:乳香与没药、蒲黄与五灵脂,皆善治血气之痛,常相须使用,故称“药对”。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活络效灵丹以乳香、没药伍当归、丹参治“气血凝滞,痃癖症瘕”;《本草纲目》用蒲黄与五灵脂“止心腹诸痛”,四药止痛之功,全在行气活血。正如《本草求真》所谓:“使气与血互相通活,俾气不令血阻,血亦不被气碍”,气血流通,脏腑经络和畅,则“通则不痛”矣。  相似文献   

18.
桑叶临证举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叶,因其需采于深秋经霜后,故又称霜桑叶。桑叶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言其可“除寒热,出汗”。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桑叶可“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本草求真》言其“清肺泻胃,凉血燥湿,祛风明目”。现代中药学...  相似文献   

19.
中药苜蓿的使用考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苜蓿属六种植物进行了考证,认为《重修改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以前的本草书籍中所言苜蓿为紫苜蓿(Medicago.sativa L.);而《本草纲目》所言为南苜蓿(M.hispida Gaertn.),其原植物不同,功效也不一定相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不能把二者并在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20.
鹅血性味咸平,微毒.主治噎膈反胃,并解毒.其说早有记载,如《本草纲目》谓:“咸平,微毒,解药毒.”陶弘景谓:“中射工毒者,饮血,又以涂身.”又如《本草从新》谓:“愈噎膈反胃”.《本草求原》谓:“苍鹅血治噎隔反胃,白鹅血能吐胸腹诸虫血积”.笔者曾效其法,循其规,试用于临床,其效不凡,现举3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