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局麻和全麻下施行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在局麻和全麻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收治入院的13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全麻组和局麻组,在全麻或局部麻醉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比较两种麻醉下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1个月和6个月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效果.两组的术后镇痛效果采用长海痛尺进行评分.结果 局麻下术中出血量较全麻明显减少(P<0.05);两组的术后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局部麻醉方式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较全身麻醉患者出血量少,术后镇痛无明显差别,在术后1~6个月治疗效果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局部麻醉下进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更为安全、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减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者进行围手术前处理136例,并与未经围手术前期处理的同类手术(60例)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处理组的手术有效率为92.8%,术前未处理组的手术有效率为81.0%,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F=8.763,P=0.021);术前处理组术中出血量为(55.3±42.9)mL,术前未处理组为(98.8±60.2)mL,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F=27.857,P=0.002)。结论术前用药物控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炎症是减少鼻窦手术出血的重要环节,而良好足够时间的术中中鼻道血管收缩剂的应用、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控制出血高危因素和减少术中损伤等对减少术中出血也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麻和局麻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实施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效果。方法:将96例需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CRS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研究组,n=48)和全麻组(对照组,n=48)。观察麻醉效果,记录手术情况和术毕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术后6个月时评估两组患者鼻黏膜症状(Lund-Kennedy评分)和鼻腔鼻窦改善情况[鼻腔鼻窦测试-20(SNOT-20)],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毕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Lund-Kennedy、SNOT-2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患者在局麻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相对于全麻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患者术毕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影响麻醉效果和手术治疗效果,于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局部麻醉和全麻醉状态下进行的鼻内窥镜手术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将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在局部麻醉和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对全麻组和局麻组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后的疼痛,以及在手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中局麻组的出血量比全麻组的出血量明显的少,P0.05,手术后对两种麻醉方式出现的疼痛进行调查,结果没有太大的差异,两组治疗效果在进行比较后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麻醉的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比全麻醉手术的出血量少,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疼痛和治疗效果都没有很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各个方面采用局部麻醉方式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更为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5.
赵富伦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609-1609
目的:探讨全麻下控制性低血压对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49例患者,全部是II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120例,采取全麻手术但不作控制性低血压麻醉,B组129例采取全麻术中控制性低血压;均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术中收集出血量。结果:A组最小出血量30ml,最大出血量189ml,平均95.64ml。B组最小出血量16ml,最大出血量108ml,平均64.75ml。A组和B组在统计学上有差异性,P<0.05。结论:全麻控制性低血压下行鼻窦内窥镜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因此控制性降压手术在减少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及缩短手术时间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盐酸乌拉地尔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盐酸乌拉地尔用于全麻下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中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及可行性。②方法26例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均采用全麻,常规诱导插管,术中以安氟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15例全麻下采用微泵输注盐酸乌拉地尔进行控制性低血压配合手术;11例单纯全麻下手术。术中常规有创动脉和中心静脉压监测。③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15例应用盐酸乌拉地尔进行控制性降压,平均手术时间(72±17)分钟,手术出血量平均(121±63)mL;11例单纯常规全麻,平均手术时间(98±21)分钟,手术出血量平均(230±134)mL。全麻下盐酸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组较单纯全麻组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有显著性差异。④结论全麻下盐酸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用于鼻窦内窥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鼻-鼻窦炎病变不超过中鼻甲基板、需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麻组和全麻组,各100例,分别在局部麻醉、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鼻腔渗血量、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疼痛度、住院费用、患者评价、术后3个月近期疗效等.结果 局麻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鼻腔渗血量、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均少于或低于全麻组(P<0.05).两组患者评价得分比较、麻醉效果、术后3个月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下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麻醉效果、近期疗效相当,且局部麻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疼痛轻、费用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减少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25例围手术前综合治疗,并与未治疗的同类手术63例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治疗组平均出血量(64.0±42.1)ml,平均每窦出血量(22.0±15.4)ml,平均手术时间(41.3±9.8)分,平均每窦手术时间(13.7±6.8)分;对照组平均出血量(64.0±42.1)ml,平均每窦出血量(22.0±15.4)ml,平均手术时间(41.3±9.8)分,平均每窦手术时间(13.7±6.8)分,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术前综合治疗能有效减少鼻内镜手术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
王青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398-1399
目的:研究电脑影像导航辅助下行鼻窦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及控制性降压应用的可能性。方法:80例(ASAI—Ⅱ)鼻内窥镜下行鼻窦及副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40)静吸复合全麻,应用控制性降压技术,对照组(n=40)静吸复合全麻无控制性降压,对比两组术野的清晰度及术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全麻下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控制性降压后皮下组织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视野清晰,大大方便手术者操作。结论: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行控制性降压技术在影像导航手术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全麻组与局麻组。全麻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局麻组采用常规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记录两侧扁桃体切除所需时间、出血量、术后有无活动性出血和术后扁桃体残留的情况。结果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术中总出血量大于100mL的有30例,而局麻扁桃体切除术术中总出血量大于100mL的有18例;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时间大于30min的有28例,而局麻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时间大于30min的有15例;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活动性出血有2例,而局麻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活动性出血有1例;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扁桃体残留有2例,而局麻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扁桃体残留有1例。结论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相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量较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多,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扁桃体残留率较局麻扁桃体切除术高。虽然全麻扁桃体切除术相对安全,患者术中痛苦也较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小,但也应注意其出血多及易残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