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向清  谢英  梅霞  李正恭  张源 《重庆医学》2008,37(4):404-40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54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41例,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管后壁内膜-中膜厚度(IMT),记录斑块数目,并半定量估计其严重程度。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按血管狭窄累及主要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结果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颈动脉IMT值增加,冠心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分级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分级间密切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可间接预示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运动平板试验联合体表超声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对90例运动平板试验患者采用高频超声探头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发生率。结果90例初诊为冠心病患者中,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者69例(76.67%),阴性者21例(23.33%);阳性组IMT为(1.25±0.22)mm,阴性组IMT为(0.79±0.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性组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阳性组(14.29% VS 69.57%,P<0.01);以IMT≥0.9 mm预测冠心病的有无,其敏感性为78.26%,特异性为71.43%,总符合率76.67%(69/90)。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高危预测因素之一,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而运动平板试验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诊断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体表劲动脉超声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被检查者均为住院接受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测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将颈动脉超声指标与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根据CAG和IVUS计算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心病成正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1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及总粥样硬化斑块面积(TPA),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113例)、冠心病组(197例),并以Gensini积分法计算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间IMT、TPA的差异,观察IMT、TPA、Gensini积分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和IMT、TPA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IMT、TP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IMT的增加,斑块发生率增高,随着TPA的增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斑块形成阶段,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心血管高危人群应早期常规检测颈动脉IMT及TPA,可提高对冠心病早期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筛查潜在的冠心病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冠心病病人10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粥样硬化程度。结果病人病变冠状动脉分组间IM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相关。结论冠心病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颈动脉病变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6.
外周大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联系。应用超声检查外周大动脉 ,如颈部血管和股动脉等 ,寻找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诊断的功能和结构改变指标 ,用于帮助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126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根据病变有无分为冠心病组66例和非冠心病组60例,然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管后壁内膜-中膜厚度(IMT)、记录斑块数目、估计其严重程度。冠心病组按血管狭窄累及主要血管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结果:颈动脉IMT值增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分级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分级密切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IMT测定有助于预测冠状动脉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就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7例(其中单支冠状动脉病变A组33例,双支冠状动脉病变B组27例,三支冠状动脉病变C组27例)及正常对照组29例,平均年龄(63.90±8.89)岁,所有患者均行双侧颈动脉彩超,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判断斑块的稳定性,根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心病各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颈动脉IMT值也随之增加.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6.504,P<0.001),冠心病各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均有显著性差异(t1.2=-4.681,P12<0.001;t2.3=-3.131,P2.3=0.003).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在冠心痛组与对照组中均较高,但两组并无明显差异(P =0.511),冠心痛组中有54例患者有颈动脉斑块,其中32例的颈动脉斑块属于不稳定性斑块,而对照组中有16例患者有颈动脉粥样斑块,其中只有2例为不稳定型斑块,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08).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中不稳定斑块例数也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不稳定性斑块之间有着显著性差异(P1.2=0.037,P2.3=0.028).结论 随着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增大及不稳定斑块数量的增加,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斑块数量无关,但与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10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患者,根据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斑块组52例与不稳定斑块组52例;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24例、中度狭窄组42例、重度狭窄组38例;同时选取52例健康人群做对照.测定各组Fg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IMT、F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不稳定斑块组IMT、Fg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均<0.05);颈动脉硬化狭窄组IMT、F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各颈动脉硬化狭窄组IMT、Fg水平差异显著(P<0.05),随着狭窄程度越重,IMT及Fg含量越高.结论 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与狭窄程度均与Fg水平相关,Fg可能通过增加IMT影响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疑诊冠心病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病例186例,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情况,计算斑块积分.结果 冠心病组颈动脉IMT和斑块积分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和狭窄程度加重,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加重(P<0.05或P<0.01).结论 颈动脉IMT和斑块可用于辅助预测冠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  相似文献   

11.
葛建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3,(6):88-88,90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试验组,同时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4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观察对象超声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斑块发生率、斑块严重程度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超声检测用于冠心病预测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主要原因,超声检测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洪雁 《河北医学》2013,(8):1207-1209
目的:研究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129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128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主要检测对照两组人员的Hcy水平,并进行彩色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情况。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Hcy水平以及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均比对照组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的Hcy水平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脑梗死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血浆的总Hcy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102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双侧颈总动脉IMT及斑块的检测,结合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及冠心病各亚组间颈总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结果:冠心病组患者颈总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05);多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斑块发生判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44.22%,特异性为96.88%。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密切,颈总动脉IMT和斑块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进展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临床试验证明颈动脉壁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可以作为反应冠状动脉的病变的窗口。颈动脉和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许多共同之处,共存的概率为10%~4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81例病人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再根据受累冠脉数量将冠心病组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超声测定所有病例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内-中膜横切面面积(IMCSA),并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左颈总动脉的IMT为0.92±0.15mm,IMCSA为22.04±2.82mm~2,而对照组的左侧颈总动脉IMT为0.85±0.07mm,IMCSA为18.39±2.06m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颈总动脉IMT及IM- CS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斑块发生率为68.6%,对照组斑块发生率为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双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亦增加(P<0.05)。以左侧颈总动脉IMT 0.90mm为界值,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4.7%,特异性为66.7%:以左侧颈总动脉IMCSA 20mm~2为界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0.4%,特异性为86.7%。结论颈动脉斑块的检出,同时结合左侧颈总动脉IMT及IMCSA的测量,尤其是IMCSA,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的指标及是否进行冠脉造影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1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其中;60例单支病变组、60例双支病变组、60例三支病变组;另选用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非冠心病组。通过超声检测,对双侧颈动脉血管后壁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Gensini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IMT、斑块积分,以及Gensin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单支病变组相比,双支和三支病变组IMT、斑块积分,以及Gensin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病变支数与IMT、斑块积分呈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IMT呈正相关。结论:超声检测能够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从而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63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颈动脉结构、IMT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1)IMT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心肌梗死组IMT及斑块发生率较心绞痛组有明显增高趋势,但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颈动脉斑块积分显著高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P〈0.05),且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显著正相关(r=0.623)。结论颈动脉IMT的增厚与冠心病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监测颈动脉斑块总积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硬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创伤性检查,颈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显示。通过观察冠心病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找出它们的联系点,对疑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减少不必要的冠状动脉造影,预诊心脑血管病变是否处于高危状态,为临床提供较多的诊断治疗依据,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现将5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冠心病2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 CA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颈动脉钙化斑发生例数、钙斑面积、也较对照组增多、增大,所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钙化斑、钙化斑面积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较敏感实用的方法,有其推广和应用的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俊洲 《基层医学论坛》2013,(20):2661-2662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表现及其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进行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中50例是冠心病患者,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确定的关联,进行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对于预测冠心病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