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元担忧、学业自我效能感及考试焦虑的关系,为预防和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元担忧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考试焦虑量表对297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元担忧与考试焦虑显著正相关(r=0.52,P0.01),考试焦虑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r=-0.34,P0.01),元担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r=-0.18,P0.05);②在元担忧对考试焦虑的预测中,学业自我效能感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78%。结论元担忧对考试焦虑有重要影响,并且会降低学业自我效能感,从而导致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控制在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315名大学生,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SCS)以及学业拖延量表(PASS)进行测量,使用回归分析、Bootstrap程序及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结果:手机依赖得分与学业拖延显著正相关(r=0.22,P0.01);与自我控制量表得分显著负相关(r=-0.29,P0.01);学业拖延与自我控制量表得分显著负相关(r=-0.19,P0.01);自我控制在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学业拖延有显著的影响,自我控制是重要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初中生学业拖延现状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成就动机的关系,为减少初中生学业拖延提供依据。方法:在贵州省遵义和六盘水两地区共选取360名初中生,采用拖延问卷、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在学业拖延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得分(t=2.31,P0.05);城镇高于农村(t=3.23,P0.01);学业拖延与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存在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2、0.159、0.340,P值均0.01),与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存在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0、-0.218,P值均0.01);学业拖延与成就动机存在显著负相关(r值为-0.402,P0.01);成就动机在父亲拒绝、母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与学业拖延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Ps0.05)。结论:家庭教养方式、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关系密切,父亲拒绝、母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通过成就动机影响初中生学业拖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以医学生为被试,探讨学业延迟满足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量表和Aitken拖延问卷对653名医学生进行问卷测量。结果:1医学生学业拖延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医学生学业拖延的差异显著(F=8.25,P0.01);2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关爱与学业拖延显著负相关(r=-0.23,-0.30;P0.01),与学业延迟满足显著正相关(r=0.14,0.12;P0.01),父母鼓励自主与学业拖延显著负相关(r=-0.16,-0.19;P0.01),与学业延迟满足相关不显著(P0.05),父母控制与学业拖延显著正相关(r=0.22,0.23;P0.01),母亲控制与学业延迟满足显著负相关(r=-0.09,P0.05),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拖延显著负相关(r=-0.35,P0.01);3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父母控制直接正向预测学业拖延,父母关爱不仅可以直接负向预测学业拖延,还可以通过学业延迟满足间接预测学业拖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6.7%。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学业延迟满足均可影响学业拖延,且学业延迟满足在父母关爱与拖延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内部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目前高职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及其内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问卷、学习动机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400名在校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学习倦怠中的成就感低因子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3.071,P0.001),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因子在独生与否上存在显著差异,都是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t=2.291~3.027,P0.05);②学习动机与学习倦怠中的成就感低呈正相关(r=0.117,P0.05),与情绪低落呈负相关(r=-0.264,P0.01)。学习动机中的内生动机与学习倦怠及其行为不当、情绪低落两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0.413~-0.164,P0.01);外生动机与学习倦怠及其成就感低这一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121~0.211,P0.01);③除成就感低与自我效能感中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一维度的相关不显著外,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各因子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呈现显著负相关(r=-0.462~-0.171,P0.01);④内部动机在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t=-8.446,P0.01)。结论①独生子女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非独生,男生"成就感低"程度高于女生。②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人,学习倦怠水平越低。③学业自我效能直接影响学习倦怠,还通过学生学习动机间接影响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某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业拖延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的关系以及绩优生与绩差生在这3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学业拖延量表-学生卷(PASS)、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情绪智力量表对该医学院118名二年级本科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情绪智力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t=9.377,P0.001),学业自我效能感负向预测学业拖延(t=-2.523,P0.05),而情绪智力与学业拖延无相关。绩优生与绩差生在学业拖延(t=2.261,P0.05)及备考拖延水平上(t=3.120,P0.01)均有显著差异,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方面也有较明显的差别(t=3.191,P0.05)。二者在情绪智力水平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关系密切,情绪智力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与学业拖延无关。绩优生学业拖延及备考拖延水平低于绩差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比绩差生高。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以及《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测量了425名大学生.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学业情绪中的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484,0.529,0.586,0.439;P<0.01);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0.153,-0.324,-0.310,-0.611;P<0.01).分层回归表明,当学业情绪4个维度,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分别进入回归方程时,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适应性的预测效应为(△R2=0.020,0.023,0.111,0.040;P<0.001).结论 学业情绪的4个维度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现状,探究未来取向对初中生学业拖延的影响,以及情绪弹性的中介作用。方法:在安徽省宿州市某中学选取344位初中生,采用学业拖延倾向量表、青少年未来取向量表和情绪弹性量表进行施测。结果:①初中生学业拖延得分为(55.68±13.197),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不同性别、是否在校住宿、年龄、年级、成长环境、父母对其学习的关心程度、和父母的关系、和老师的关系在学业拖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②初中生学业拖延和未来取向呈显著负相关(r=-0.354,P0.01),学业拖延与情绪弹性呈显著负相关(r=-0.23,P0.01),未来取向和情绪弹性呈显著正相关(r=0.166,P0.01);③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未来取向对学业拖延的直接路径效应,以及未来取向经情绪弹性对学业拖延的间接路径效应的95%置信区间均在0值的同侧,情绪弹性在未来取向和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未来取向可直接影响学业拖延,也可通过情绪弹性间接影响学业拖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师范院校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是否在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中存在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自我认同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对安阳师范学院251名大学生施测。结果:(1)自我效能感与避免失败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与成就动机总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与自我认同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141,-0.665,-0.150;P0.05),自我效能感与追求成功的动机、成就动机总和、自我认同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86,0.320,0.229;P0.01),追求成功的动机与成就动机总和、自我认同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673,0.155;P0.05),成就动机总和与自我认同之间存在正相关(r=0.228,P0.01);(2)追求成功的动机对自我效能感有正向的预测作用(t=5.054,P0.001),避免失败的动机对自我效能感有负向预测作用(t=-2.879,P0.01);(3)自我认同感在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一定的中介作用(c'/b=0.017,0.033;P0.01)。结论:自我认同能通过影响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人格特质理论、时间动机理论为基础考察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探究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和未来时间洞察力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学业拖延评述量表、成就动机量表、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对813名大学生施测。结果:①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学业拖延显著负相关(r=-0.22,P0.01);②大学生成就动机在主动性人格和学业拖延之间起中介作用(β=-0.31,P0.01);③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显著调节成就动机在主动性人格与学业拖延之间中介作用的后半段(bsimple=-0.37,P0.01)。结论:成就动机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和学业拖延的过程受到个体未来时间洞察力的调节。即当个体的未来时间洞察力高的时候,大学生主动性人格通过成就动机减少学业拖延,但当个体未来时间洞察力低时,该中介路径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学习风格、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学习风格、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习风格量表、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对609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并通过线性相关、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等量化分析。结果:①学业自我概念各维度与学业成绩相关系数在0.079-0.321之间,除数学成绩与语文自我概念相关外,其余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值均低于0.01;②对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方差分析F值为12.811,P值低于0.01;③对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数学自我概念、各科自我概念进行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11.51、8.67,P值均低于0.001;④通过分层回归分析,学习风格、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业总分、数学分数、语文分数有预测作用。结论:学习风格、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业成绩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中职生学业自我与学业韧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学业韧性问卷和学业自我问卷测量1287名贵州省遵义、毕节、兴义、六盘水及贵阳5个地区的中职生。结果:1中职生学业自我(62.16±13.89)与学业韧性(88.01±15.42)良好,处于中上等水平,学业自我在性别和民族上存在显著差异(t=-4.343,-3.373;P0.001),学业韧性在性别和民族上存在显著差异(t=-3.673,-2.685;P0.01),女生得分普遍高于男生;2中职生学业韧性和学业自我在总体及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4,P0.01);3学业自我的得分能够有效的预测学业韧性(R~2=0.474,P0.001)。结论:中学生学业自我与学业韧性处于中上等水平,且学业自我对学业韧性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学校学业成绩对高三学生个体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概念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东北三省14所高中638名高三学生为被试,采用Mash编制的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并取每名学生的东北三校联考成绩作为其个体学业成绩。结果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变量个体学业成绩对因变量学业自我概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测定系数R2达到22.1%(F=34.869,P=0.000);②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结果表明,学校学业成绩对学生个体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γ11=0.613,P=0.007)。结论学校学业成绩对学生个体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验证了Mash提出的大鱼小池效应(BFLPE)同样存在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高中生群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初中生成就归因、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归因量表和学业情绪量表对36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学业情绪既是努力归因和学业成绩间的部分中介因素,也是情境归因和学业成绩间的完全中介因素;其中,学业消极情绪是能力、运气归因与学业成绩间的完全中介因素。结论:学业情绪在成就归因与学业成绩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问卷和学习动机问卷,对哈尔滨两所高校238名本科大学生进行了考察。结果: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习成绩均有显著的影响(β=0.284,0.775;P0.01);学业自我概念在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作用过程上具有完全中介作用(β=0.020,P=0.838;β=0.392,P0.01)。结论:学习动机通过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习成绩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学业中等中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对416名被试进行测量。结果①女生心理健康总分高于男生;男生的失败-背景与失败-运气得分高于女生。②成功-背景、成功-运气、失败-能力、失败-背景和失败-运气等与心理健康有显著正相关。③失败-能力归因对男女生心理健康均有显著预测作用,而失败-背景仅对男生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结论学业中等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业社会比较和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目标定向问卷、中学生学业社会比较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问卷对343名初中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在比较方式上,男生比女生采用更多的向下比较,而在比较结果上,男生在自我完善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②高学业成绩初中生更多使用掌握趋近和掌握回避的成就目标定向,而低学业成绩初中生主要是成绩回避目标定向的。③初中生有普遍的学业社会比较倾向,但高学业成绩者更多选择向上比较和平行比较,而低学业成绩者较多运用向下比较。④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习自我效能的影响部分是以学业社会比较为中介变量进行传递的。结论:不同性别和不同学业成绩的初中生具有不同的学业社会比较方式。学业社会比较在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初中生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山东省3所中学的511名初中生为被试。结果①不同年级初中生的能力归因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的能力归因高于初二、初三学生(P0.05);②不同性别和年级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显著高于女生(P0.05);初一学生的积极高唤醒情绪低于初二、初三学生(P0.01;P0.05);③不同年级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的考试镇定低于初三学生(P0.01);④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的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