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考察16种临床常用药物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临床常用浓度和配制方法,测定16种药物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于0、2、4、6 h分别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性状,测定pH值、含量、有关物质及不溶性微粒数.配伍液浓度较高时,则每次进样前,取适量配伍液稀释成合适浓度后进样测定.结果 马来酸桂哌齐特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6 h含量降低到91.8%;奥美拉唑与之配伍后4 h,溶液颜色开始加深;其余药物配伍后,在6 h内,外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及不溶性微粒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15种药物与之配伍后6h 内稳定,桂哌齐特4h内稳定.  相似文献   

2.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抗感染效果很好的一类抗菌药物。但目前细菌对这类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细菌耐药机制之一是细菌通过产酶来破坏β内酰胺环 ,使抗生素失去活性。细菌对 β -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主要有 :( 1)产生灭活酶 ,使抗菌药物在作用于菌体前即被破坏。 ( 2 )抗生素的渗透障碍 ,由于细菌细胞壁的障碍或细菌胞浆膜通透性的改变 ,使药物不能进入菌体内。 ( 3)作用靶位的改变或新靶位的产生 ,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构象变化 ,使其与抗菌药的结合力降低。 ( 4 )作用靶位的过度表达。 ( 5 )主动外排系统 ,细菌产生主动外排…  相似文献   

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集中配置配伍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检索2000~2008年间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配伍稳定性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温度、pH值、微粒及溶液浓度等方面分析,较精确、直观地反映出在何种条件下输液较稳定,对临床用药具有参考价值。结论:静脉药物的集中配置从配置、运输、输注的整个环节中,对药物放置的时间和储存条件有了更高要求,因此在集中配置时更应注意其配伍稳定性,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相关文献,介绍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各种输液中的稳定性及配伍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2020年南京地区67家医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0年,南京地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β-内酰胺类是多种感染的首选抗生素。本文就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类型与诊断,以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间交叉过敏特点、治疗要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其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分析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品种.为了抵抗细菌的耐药性,临床常与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联用,其中常用的有克拉维酸的联合制剂,舒巴坦的联合制剂和他唑巴坦的联合制剂。本文就上述三大类复方制剂的分析方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郑斌  刘茂柏 《海峡药学》2005,17(2):26-28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使用是减少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不同配比复方制剂体外体内抗菌作用的研究概况和最新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复方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复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制剂的研究动态,主要的复方制剂为奥格门汀Sultamicillin系二酯化合物;舒普深;近年从舒巴坦中发现新β—内酰胺酶抑制剂R0881220对A和C组β—内酰胺酶有强抑制活性。哌拉西林和他佐巴坦以8:1制成的复方制剂。Leo公司的2085—P是匹氨西林和溴巴坦的复方制剂;泰能;最近发现的β—内酰胺增强剂。  相似文献   

11.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Augmentin(AUG)、Timentin(TIM)和Unasyn(UNA)对685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并与其他抗菌药物进行比较。685株细菌中459株细菌产β-内酰胺酶。产酶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很高,AUG、TIM和UNA与上述抗生素相比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抗菌谱亦有扩大。3种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属和志贺菌属的抗菌作用与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和诺氟沙星相似或略强;对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敏感株的作用与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相仿,明显优于红霉素、青霉素;对脆弱类杆菌的抗菌作用与甲硝唑相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02例采用过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患者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202例ADR患者中84例患者为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占所有ADR患者的41.58%;ADR累及变态反应患者居多,占45.24%,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少量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引起ADR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青霉素类占40.48%,头孢菌素类占59.52%。结论临床上合理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十分关键,同时治疗时要多注意观察、监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利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广州地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提供用药信息、动向.方法:采用DDD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对广州地区2001年~2003年β-内酰胺类抗生素购入数据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结果: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2002年、2003年分别以5.97%和28.33%的速度增长;在DDDs排序中,2001年青霉素钠注射剂居首位,2002、2003年口服的头孢拉定国产品连续居首位;在金额排序中,前20位的药物主要为注射型的第3代CEPs药物;抗微生物各类药物金额连续3年的构成比无大的变化,基本稳定.结论:广州地区医院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使用从总体上看基本稳定,但某些品种仍存在应用频率过大现象.  相似文献   

1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近年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全文包括7个主要部分,分别叙述了头孢菌素、碳青霉烯、青霉烯、β-内酰胺酶抑制剂、β-内酰胺增强剂,具有双重作用的β-内酰胺,以及具有其他生物活性的β-内酰胺研究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统计和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由β-内酰胺引起的不良反应60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男23例,女37例。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86岁。1~17岁12例,18—60岁33例,61岁以上的15例。涉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系统、过敏性休克和全身性反应。青霉素类药物主要为青霉素G、阿莫西林和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主要为头孢哌酮、头孢拉定、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结论临床上应用这类药物时,应仔细询问和掌握患者及家庭的既往药物过敏史、有无过敏体质和近1~2周内用药情况,实现安全、合理用药,提高诊疗水平,使药品真正造福于患者。  相似文献   

1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菌药物。虽然已在临床经应用半个多世纪,但因其高效、低毒,至今仍是革兰阳性球菌(G+)感染的首选药物。70多年来,各种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世界抗生素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杨句容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650-3651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与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58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ADR病例报告中涉及28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曲松钠(37例),青霉素(20例)和头孢噻肟钠(12例).A型不良反应33例,B型不良反应125例,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居多(115例).反应程度绝大多数为轻、中度反应,重度反应7例,无死亡病例报告.结论:应加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理使用,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安全用药建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指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临床发现的不合理使用该类药物的典型个例进行分析,归纳出其用药过程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结果:纠正本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各个环节中的不安全问题,为医护系统提供一个用药安全网。结论:通过改进用药方法,规范操作,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可以提高临床应用该类抗生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霍秀敏 《药品评价》2005,2(5):324-32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penicillins)与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以及近年开发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般来说,该类抗生素较为安全,不良反应少,但对特异体质的患者也可发生致命性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致使此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中受到限制。现主要针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性反应的发生机理、过敏反应与药物质量控制的关系、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的定义、来源、分类和分析方法,以及β-内…  相似文献   

20.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Augmentin(AUG),Timentin(TIM)和Unasyn(UNA)对685株临产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并与其他抗菌药物行比较。685株细菌中459株细菌产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