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李玉香 《河北中医》2012,34(4):518-519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可分为有排卵型和无排卵型,育龄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大多为有排卵型.西药治疗多以口服避孕药、止血药物为主,副作用明显.2009-01-2010-12,笔者应用中药治疗育龄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6例,并与妈富隆治疗3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且经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及全身出血性疾病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是妇科临床常见病。根据卵巢功能障碍的情况,功血可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两大类型,无排卵性功血最为常见,多发生于青春期及更年期,排卵性功血多见于育龄期。  相似文献   

3.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以无排卵性功血为多见。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机制的失调,这与祖国医学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调的基本理论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无排卵性不孕症,临床较多见,占女性不孕症的25%[1].西医认为无排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导致无排卵,常见疾病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等.  相似文献   

5.
<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排除生殖系器质性病变,以月经失调为特征的异常子宫出血,分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大类。青春期功血是由于青春期少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间的反馈调节机制未臻成熟,而发生的月经失调,以无排卵为多,属于祖国医学"崩漏"范畴。功血患者根据体内雌激素的水平高低不同,子宫内  相似文献   

6.
排卵功能障碍是引起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约占不孕症病因的20%~40%。排卵功能障碍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失调所致。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黄体功能不全(LPD)、高泌乳素血症(I-IV)等因素均可引起卵泡发育不良,或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而致排卵障碍。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慧  尤昭玲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59-1861
多认为可能因精神因素、药物作用以及某些疾病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致使内分泌功能紊乱,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失调所致持续无排卵。  相似文献   

8.
女性不孕症主要原因是排卵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黄体功能不全、月经失调、子宫发育不良伴月经失调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高催乳素血症.现将1997年1月-2004年1月经中西结合治愈的302例排卵功能障碍患者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 《吉林中医药》2010,30(8):681-68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严重失调,引起子宫藏泻失常而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于中医妇科学"崩漏"范畴,其主要病机是虚、热、瘀,中医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塞流、澄源、复旧为治疗大法,运用中医辨证、中医基本方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子宫出血古代文献证候规律探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正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排除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以月经失调为特征的异常子宫出血。分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大类,临床上以无排卵型最多,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是妇科较为难治的疾病之一。轻者可影响日常生活,重者可致贫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其发病率占门诊的10%,出血机理十分复杂,中医药对其症状的干预作用十分明显。然而,针对功血的中医证候规律尚没有标准可循,根据其“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非经期出血”等临床表现,功血的症状分属于中医的“崩漏”、“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带下”中。  相似文献   

1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失常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妇女,其中85%属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不孕症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因内分泌失调造成排卵功能障碍和因输卵管不畅引起排卵障碍。1999-2004年,笔者用输卵管通液术加中药汤剂(促卵泡汤、促排卵汤、促黄体汤)治疗不孕症32例,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发病率约占妇科门诊患者的10%-15例。本病临床可分为排卵功血和无排卵功血,以无排卵功血为多见,约50%发生在围绝经期。  相似文献   

14.
针灸促排卵临床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体外受精、人工授精等现代助孕技术的进步,由卵巢内卵泡发育不良和排卵系统功能失去正常,而引起排卵功能障碍导致的不孕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医学认为,卵巢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其病因病机在于下丘脑功能受抑制,垂体反应性下降致使卵巢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即下丘脑-垂体-卵巢生殖性腺轴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出血,包括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后者居多,多发于青春期女性及围绝经期女性。临床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及手术治疗。内膜射频消融术的应用及改进使性激素的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第3代避孕药,妈富隆具有疗效好、服用方便、副作用小及价格便宜等优点~([1])。但目前关于妈富隆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用量、疗程、疗效均不明确,有待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按发病机制可分无排卵性和排卵性功血两大类,前者占70%~80%,多见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妇女;后者占20%~30%,多见于育龄妇女[1]。笔者现将41例功血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系指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而非为生殖道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以月经失调为特征的异常性子宫出血[1]。功血发生在青春期者称为青春期功血,其中以无排卵型为多见。笔者  相似文献   

18.
梁静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8):1102-110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失常所致的子宫异常出血,可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大类,临床上以无排卵性功血最多见,约占功血的85%,主晏发生于青春期女性和绝经过渡期妇女。无排卵性功血属中医学之“崩漏”范畴。排卵型功血根据其复杂的临床表现隶属于中医妇科学“月经先期、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等”范畴。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刮宫或激素等方法止血、  相似文献   

19.
王旺  赵可宁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11-113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指排除全身或生殖道器质性病变,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性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元排卵型约占85%,多发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妇女,也可发生于育龄期妇女,属中医学“崩漏”范畴,病机以瘀、热、虚三者互为因果,最终导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而发为崩漏。中医治疗本病具有较大的优势,现将近几年来该病的中医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排卵是卵细胞从卵泡溢出的过程,它是整个生殖过程的关键环节.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及神经内分泌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功能失调或器质性病变,都可造成暂时或长期的排卵障碍.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25%~30%[1],多表现为月经失调、闭经、多毛症及肥胖等,且为子宫内膜及乳腺肿瘤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