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应激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不仅造成了居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也给灾区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为此,辽宁省心理危机干预队于2008年5月17日奔赴四川省绵阳市,对集中居住在体育馆、学校和医院等地的地震灾民、患者和救援人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为迅速评估重灾区儿童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需要重点干预的对象,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心理干预队员对91名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应激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地震灾区大学生在汶川大地震1年时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ISD)及其共病程度。方法 应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08年入学的191名灾区大学生进行测评,并对部分患者进行深度心理访谈。结果 灾区191名大学生中男生48名,女生143名,平均年龄为(19.80±0.84)岁;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学生79人,占41.4%;其中,46人患焦虑症,75人患抑郁症,44人患2种共病,分别占58.2%,94.9%和55.7%,男女生之间只在焦虑症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变异与所测项目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亲人受伤使有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灾区大学生仍存在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事件本身是致病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不仅波及面广,而且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有关研究表明,幸存者常常会因灾难在一定时间上发生身心反应,  相似文献   

4.
何树德  陈晓清 《职业与健康》2009,25(17):1882-1883
目的了解灾区籍大学生目前因5.12汶川大地震而引发创伤后的应激障碍的程度,为对他们作进一步地咨询或治疗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45名灾区籍大学生先进行贝克焦虑量表(BA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再让他们观看地震DV片,然后,用前测量表实施即时后测,最后统计分析。结果45名同学在焦虑程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阳性焦虑状态的个体数由前测的0个上升为后测的11个。在人际关系、恐惧、附加项等因子分,焦虑、抑郁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再经过标准化筛选,获因子分为3分及以上者由前测的3人次上升为后测的28人次。结论灾区籍大学生具有较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应长期加强对他们进行心理援助和社会扶持。  相似文献   

5.
地震后灾区儿童心理应激障碍表现及疏导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斌志 《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0):1153-1154
地震属于重大灾难事件的一种,极易导致当事人特别是儿童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如沮丧、紧张、焦虑、恐惧等,亟需开展心理救助与照顾[1].本文从社会工作角度,初步分析地震后儿童创伤引起心理应激障碍表现,并希望通过个案管理以及小组辅导对地震后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从而促进儿童受创伤心理的恢复,为灾区心理救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某高校202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的调查,调查所使用的量表是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称ASLEC,刘贤臣编)与应付方式问卷(肖计划编),作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群体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的差异,考查了生活事件作为一种社会应激源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不同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当个体面对应激环境时,哪一类应付方式是良好的应付方式。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战胜心理危机,维护精神健康,同时希望调查分析的结果能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突发危机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应激及其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道阳  牛岩  李洋 《卫生软科学》2011,25(2):101-104
高校突发危机事件主要表现为社会矛盾在校园的激化、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学校中的暴力事件以及个别学生因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个人感情受挫、人际关系失调或社会意外刺激出现异常行为等。高校突发危机事件往往引起大学生生理反应、行为反应、情绪反应和认知反应等。建立并完善高校管理应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危机干预系统和危机补救系统,并且加强与之相对应的危机反应管理及危机恢复管理,从而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应激干预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人群口腔黏膜病损状况,评估应激状况对口腔黏膜病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以都江堰灾区平板房社区居住人群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应激自评量表、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和口腔健康检查。[结果]完成都江堰市灾区15个平板房社区共计970人的问卷调查和口腔健康检查,都江堰市地震灾区人群灾后有口腔黏膜病损病史和现患口腔黏膜病损者为11.4%,应激自评量表评分等级与灾后有口腔黏膜病损病史和现患口腔黏膜病损者的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都江堰市地震灾区人群的口腔黏膜病损十分普遍,加强灾区人群心理按抚是预防和控制口腔黏膜病损者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地震作为重大灾难性事件,会引发受灾群体一系列不良情绪反应,焦虑是一种相对普遍的不良情绪反应或心理症状。考虑到焦虑症与创伤性应急障碍(PTSD)共病特点〔1〕,根据PTSD急性和延迟性发生的时间特点〔2〕,本研究以灾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症状自评量表(SAS)〔3〕,分别在震后2周、6个月和1年,对灾区749名大学生焦虑状况进行调查,探讨本次地震对灾区大学生焦虑情绪或病症的影响及其时程变化特点,为学校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心理辅导措施,为灾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预防灾后PTSD症状发生提供理论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震后灾区伤员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分析地震后灾区伤员的内心真实感受,以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为伤员提供健康服务,同时为更多的人了解灾区病患状况借鉴。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爱心病房16位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将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灾区伤员从地震时的惊慌、恐惧、悲观绝望心理到现阶段的焦虑、抑郁或接受、积极乐观的心理。由于突如其来的灾难,使灾区人们心中留下了阴影,敏感性增强,有着很大的精神压力。结论护理人员应对住院的灾区伤员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救助技术,预防\  相似文献   

11.
汶川大地震对灾民的心理打击是广泛而深远的,目前灾民的应激反应已进入慢性反应期,针对灾民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探讨中医药传统心理疗对于震后心理重建的重要性,分析中医药援助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基础设施重建、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中医心理保健知识日常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压力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研究发现,适度的压力会提高人的效率,但是当突破人能承受的压力极限后,绩效直线下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管理,必须理解他们的压力问题的核心,了解大学生的压力来源,就必须了解大学生心理层面自我的构成,影响自我认识的因素,以及大学生自我展示的策略.本文就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揭示大学生感受压力的心理因素,以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的初步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编制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评定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现状。方法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并对湖北省某大学384名学生进行施测。主要运用相关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可归并为人际交往压力、地位与经济压力、学习压力、体能与生活压力和就业心理压力5个维度,全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系数分别为0.934和0.889,各分问卷的信度均在0.765以上,各分问卷全问卷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32—0.840之间,各分问卷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50~0.662之间。结论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合于个体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应激状况和特点,为维护新疆地区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对新疆8所本科高校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新疆地区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应激的各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值均0.01)。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在家庭和生活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值均0.05),在学习、发展、社交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6.06%的贫困生认为影响心理健康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家庭成员患重病,53.21%贫困生认为是家庭经济困难,分别位居第1和第2位。而49.25%和43.87%非贫困生分别认为家庭成员患重病和家庭经济困难是影响心理健康较为重要的因素,位居第4和第7位。结论新疆地区贫困生面临较高的心理应激,来自经济、家庭和生活方面的应激源仍是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应激因素。  相似文献   

15.
某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压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压力现状,为更好地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大学2681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量表和研究生压力问卷进行测试。结果研究生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为5.15%,其中博士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7.96%)高于硕士生(4.74%),女生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3.38%)低于男生(5.98%)。研究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症状。心理压力主要为就业压力,其次是成就压力、学业压力和经济压力,身心健康的压力最小。结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心理压力主要为就业压力和成就压力。  相似文献   

16.
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汶川、北川、绵竹、绵阳等重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充分发挥“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战斗作风,主动作为,实现了抗震救灾医疗工作多元化、医疗服务人性化、医疗救援持续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高原抗灾救灾食品卫生监督经验。方法调查了解玉树灾区食品卫生现状,针对性提出高原震区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对策。结果基于以上综合保障措施,震区未发生任何食品卫生安全相关事件。结论结合高原灾区食品供应和食品卫生特点,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确保灾区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8.
王燮辞 《职业与健康》2010,26(17):2002-2004
一般认为,灾难是指危险的、无法抗拒的、通常为突然发生的创伤性事件。灾难的类型多样,洪灾、地震、火灾、山体滑坡、校园暴力、家庭暴力等都是常见的灾难。灾难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速度快、应激强度大的特点。灾难会使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在瞬间发生巨大变化,使机体陷入超负荷的身心紧张状态中,导致机体内外平衡被打破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我省地震灾区CT机应用质量的检测,了解灾区震后恢复使用的CT机性能状况,探讨提高震后灾区CT机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CT机应用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所检CT机关键性指标检测结果合格率较高,但"CT剂量指数"合格率仅为80.6%。结论 在灾区恢复重建、配置CT机的同时,应加强对灾区CT机的质量控制,医院应重视对设备的维护和操作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Controversy over abortion inhibits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for women who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fter abortion (PAD). This study identified the characteristics, severity, and treatment preferenc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experienced PAD. Of 151 females, 89 experienced an abortion. Psychological outcomes were compared among those who preferred or did not prefer psychological services after abortion to those who were never pregnant. All who had abortions reported symptom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and grief lasting on average 3 years. Yet, those who preferred services experienced heightened psychological trauma indicative of partial or full PTSD (Impact of Event Scale, M?=?26.86 versus 16.84, p?<?.05), perinatal grief (Perinatal Grief Scale, M 62.54 versus 50.89, p?<?0.05), dysthymia (BDI M?=?11.01 versus 9.28, p?<?0.05), (M?=?41.86 versus 39.36, p?<?0.05), and co-existing mental health problems. PAD appeared multi-factorial, associated with the abortion and overall emotional health. Thu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AD need to be developed as a public health prior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