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重症手足口病的认识水平。方法总结分析2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重症手足口病病情进展快,均有体温的异常及手、足皮疹,精神差、易惊、肢体抖动多见,呼吸频率、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糖升高,脑脊液呈无菌性脑炎或脑膜炎的改变,危重患儿可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循环衰竭;本组患儿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的治愈率为96%(24/25),病死率为4%(1/2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感染多见,起病凶险,早期发现危重征象应及早予相应治疗,以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手足口病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及诊疗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及诊疗特点.[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婴幼儿(84.56%),起病时间以5、6月份多见(占85.3%),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81.89%)与心肌酶谱异常(63.71%),病原学检查以柯萨奇病毒感染多见.成功抢救1例为重症EV71感染患儿,其肺部X线变化迅速,且呈多样性改变.[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易并发多器官功能受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注意重要器官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衢州地区153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衢州地区所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是多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病情进展快.均有体温的异常,精神差、激惹、烦躁、皱眉、肢体抖动、站立不稳者、颈部抵抗等表现较多,脑脊液呈无菌性脑炎或脑膜炎的改变,危重患者可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循环衰竭,本组患儿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筛查出重症病例是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危重患儿治疗原则是以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呼吸循环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以3岁以下儿童多见,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现阶段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早期识别重症患儿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应重视重症手足口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确定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重症早期筛查与干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发的手足口病,近年在全国多个地区暴发疫情,导致部分患儿残疾或死亡,主要并发症包括脑炎、脑脊髓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和循环衰竭[1].死因主要为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干脑炎、呼吸、循环衰竭等.近期,枣庄市手足口病流行,发病率较高,重症患儿较多.2009年2-9月我院共收治符合临床诊断的早期危重患儿209例,经PCR检测EV71感染阳性者19例,无一例死亡.重症病例的早期筛查、干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并发脑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1年6月收治住院的279患儿中的214例重症HFMD并发脑炎患儿积极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短期应用激素,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31例危重型患儿给予吸氧、米力农、酚妥拉明治疗.危重型病例及病情较重的重症病例49例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6...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轻重不一,部分患儿表现较轻,仅存在手足口病;而少数患儿除手足口病外,还出现神经系统感染、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表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的相关信息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一般表现少数病例不发热,多数病例热程2~3 d,发热超过3 d的应考虑重症高危患儿。EV71重症病例多累及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患儿均有高热,体温可高达39℃,表现为重病容,精神差、嗜睡、易惊、出冷汗、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改变。呼吸系统改变表现呼吸急促,呼吸浅快,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呼吸困难,呼吸节律改变,还可以出现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白细胞、血糖升高。危重患者可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循环衰竭。结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隔离及早期筛查出重症病例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院前急救的干预方法,为该病的急救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2年8月接受干预方法的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并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未接受干预方法的7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对照组,使用多参数监护仪检测所有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转运到达医院的平均体温(38.9±0.2)℃、血压(88.5±1.5)/(68.3±3.5)mm Hg、心率(160.9±43.4)次/min、呼吸频率(55.7±11.1)次/min和血氧饱和度(92.2±8.4)%,与转运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转运到达医院的上述参数,均显著高于转运前(P<0.05);观察组转运途中有2例发展为危重型,无死亡,对照组有21例发展为危重型,2例死亡.结论 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在转运途中应用甲泼尼龙、甘露醇和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干预对防止发展为危重型手足口病,减少患儿死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探讨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喜炎平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仅采用喜炎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热持续时间、口腔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且记录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总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总有效率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6.1%,明显低于对照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口腔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两组的多项情况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喜炎平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疗效显著,明显加快患者退热,改善口腔溃疡,加快皮疹消退,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其临床选择优势较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数种肠道病毒为病原,主要侵犯儿童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本文对2011年西安市175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手足口病转为重症的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急性迟缓性瘫痪(AFP)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7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2500例重症HFMD中合并AFP的3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常规、心电图、脑电图、头颅CT及脑脊液(CSF)检查等,并对其进行大便病原学检测及分型.结果 本组重症HFMD合并AFP患儿的发生率为1.3%(32/2500).其中,<3岁患儿为30例(93.8%).31例患儿大便送检结果示肠道病毒(EV)71型呈阳性为27例(87.1%).32例HFMD合并AFP患儿均合并发热,手、足皮疹及口腔疱疹等典型HFMD临床症状,在病程中患儿出现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心率、呼吸增快等神经系统症状,脑电图出现慢波,CSF出现白细胞(WBC)计数及蛋白升高,血常规示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合并脑炎、脑脊髓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临床症状.本组2例患儿因入院时病情危重,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及肺出血.结论 重症HFMD合并AFP多发生于<3岁幼儿,病原体主要为EV71.对其早期应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可减少HFMD导致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儿茶酷胺(CA)水平对重症手足口 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上评估手足口病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指标。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一201日年12月在海 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110例手足口病患儿病例资料,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分为轻症组(44 例'重症重型组(44例、重症危重型组(22例)。入院时检测患儿血清NSE、CA水平,分析其水平在轻症与重症重型、重 症重型与重症危重型么间的差异及其水平与手足口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重症重型组的NSE和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症危重型组的NSE和E、NE、多巴 胺(DA)水平均明显高于重症重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NSE、E、NE、DA水平与患儿手足口病病情严重程 度均呈正相关(r=0.366,0.590,0.425,0.345,P均<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的NSE和NE水平可随病情的进展而 升高。NSE和NE可作为评估手足口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早期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5例危重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儿中,全部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2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对于手足口病可能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者,反复的肺部听诊,进行评估,是早期发现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重症手足口病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96例确诊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分为重症组和危重症组,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有发热、皮疹,部分患儿有易惊、抖动、精神症状如多睡、萎靡等;危重症组患儿抽搐、烦躁表现发生率高,心肌酶谱(CK、CKMB、LDH、HBDH)、血糖、血压水平明显升高。治疗上采用甘露醇降颅压,酌情给予甲级强的松龙及丙种球蛋白治疗,部分采用机械通气治疗。96例患儿治愈83例,好转6例,要求出院1例,病情危重放弃治疗2例,死亡4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变化较快,特别是危重症患儿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防止肺水肿发生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487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特征与临床分析,及早发现危重症,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2009年3~8月收住院的487例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总结重症患儿的特点及降低病死率的方法.[结果]发病特点以4岁以内为多,病死率及死亡率高.重症患儿常有易惊、四肢抖动、惊厥、昏迷、皮肤有皮疹或大理石纹、四肢发凉、发热时间长、心率快、血压高、WBC高、血糖高、血乳酸高.有上述重症表现有向危重症转化的可能,应尽早机械通气.[结论]HFMD重症患儿高热>3d、WBC>12.8×109/L、血糖>9.8 mmol/L、血乳酸>3.2 mmol/L,表示有转化为危重症的可能,应住ICU,早期机械通气降低患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在重症手足口病循环障碍患儿中的临床疗效,为早期识别和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82例重症手足口病循环障碍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应用米力农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外加用山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临床体征的改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对照组6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皮肤苍白湿冷、紫绀、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改善率治疗组为92.3%、85.7%、88.5%、91.7%,对照组为62.5%、41.7%、62.5%、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下降、肺部湿啰音改善率治疗组为72.7%、66.7%,对照组为40.0%、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山莨菪碱能改善重症手足口病循环障碍,早期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1,25双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医院儿科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确诊3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重症组)及3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普通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儿血清1,25双羟维生素D水平,探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1,25双羟维生素D水平的临床意义。结果 2组患儿的血清1,25双羟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普通组患儿为(26. 43±5. 36) ng/ml,重症组患儿为(21. 65±4. 93) ng/ml,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 0. 05)。普通组患儿的血清1,25双羟维生素D缺乏率为13. 33%,显著低于重症组患儿(P 0. 05)。在重症手足口病组患儿内,血清1,25双羟维生素D缺乏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血清1,25双羟维生素D不缺乏者,且前者的血清1,25双羟维生素D水平、血清Ca~(2+)水平显著低于后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1,25双羟维生素D缺乏者与不缺乏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清1,25双羟基维生素D低水平状态与重症手足口病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可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识别提供新的理论和临床依据,可在国内积极推广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贵州省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高危因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贵州省211例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等。结果:1~3岁为主要发病年龄段,男性患儿明显多于女性患儿。患儿年龄最大为7岁,最小为46天。临床特点为精神差、惊跳、呼吸频率及心率增快、末梢循环差、高血糖、高血压或低血压。重型病例发展为危重型病例时间为2 h~6天。对于重型病例应予积极降颅压,免疫球蛋白冲击,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机械通气等对症治疗。结论:EV71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非常迅速,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明显。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早期进行机械通气、积极改善循环功能可改善预后,降低患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手足口病重症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及手足口病病区住院的4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信息.结果 重症患儿的特点是多发生在3岁以下,多有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精神差、易激惹、肢体抖动,少数患儿无典型皮疹.结论 重症患儿白细胞、血糖、心肌酶、胸片等有明显异常,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丙种免疫球蛋白对重症患儿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102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2009年开封市手足口病流行中轻症和重症患儿临床特征的差异,早期识别重症患儿。方法随机选择开封市102例手足口病病例开展病案和电话调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体征与辅助检查结果。结果重症体温峰值高于轻症(t=3.86,P0.05),两者发热持续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88,P=0.000)。轻症病例均有出疹,1例EV71重症病例为不典型出疹,部位为耳后、前胸,1例EV71重症病例没有出疹。轻症23.29%出现精神差,其次为咳嗽占16.44%,两症状出现时间中位数均为第1 d。重症75.86%出现精神差,其次为惊颤占58.62%,呕吐55.17%,三症状出现时间中位数均为第3 d。结论手足口病多以发热、出疹为首发症状,出疹部位以手足口3部位同时出疹为主,疹型以疱疹多见。重症发热时间较长,体温峰值高于轻症,精神差、惊颤、呕吐等症状多见,大多合并有病毒性脑炎、支气管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