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肺氧合功能、呼吸机机械通气参数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儿血PaO2和pH值升高值、PaCO2下降值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 应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NRDS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NRDS患儿分两组,治疗组19例给予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0例单纯机械通气治疗,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应用PS前后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变化及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应用PS后动脉氧分压(PaO2)升高(P〈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EEP)及吸入氧浓度(FiO2)下降(P〈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对NRDS有明显疗效,与单纯机械通气比较,能改善患儿的氧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固尔苏(curosurf)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2例患儿在给予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为两组:观察组(固尔苏)及对照组(不用固尔苏),比较两组NRDS临床有效率、死亡率、呼吸机通气参数、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变化和胸部X线。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100%,死亡率、呼吸机通气参数、机械通气时间和胸部X线严重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用药后,抽血气分析监测pH、PaO2,及PaCO2,其较用药前均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固尔苏能够显著提高NRDS疗效,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王美燕  陈波  谷强  张丽 《农垦医学》2013,(5):405-408
目的:探讨足月与近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s yndrome,NRDS)的临床特点,加强认识,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自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我院NICU收治的NRDS共112人,其中足月与近足月新生儿NRDS60例,均出现呼吸困难、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或联合肺表面活性药物(PS)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Ⅱ型呼衰患儿,给予呼吸机或联合PS治疗,18人治愈,2人放弃;40例I型呼衰患儿,给予鼻塞正压通气或联合PS治疗,27例治愈,另13例改为有创呼吸机,治愈8例,放弃5例。60例中同时并发肺动脉高压12例。结论: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NRDS发病率逐渐升高,尤其是选择性剖富产儿。起病较晚,更易出现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治疗原发病及早期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加强防治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56例确诊的NRDS患者(治疗组)气管插管,将PS分仰卧和左、右侧卧3种体位快速气管内注入,并用复苏囊手工通气约1min将药液吹入肺内,然后重新接上呼吸机。给药剂量及次数:每次用量100mg/kg,根据病情用药1~3次,每次间隔〉12h。对照组40例给予呼吸机维持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针剂7.5mg/(kg·次),每6小时1次,静脉输注时间不少于5min,2d为1个疗程。结果:PS与机械通气联用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与机械通气与盐酸氨溴索联用比较,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结论:PS与机械通气联用治疗NRDS,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疗效。方法:对36例NRDS患儿应用PS联合nCPAP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血气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36例患儿应用PS联合nCPAP治疗后,33例治疗4 h左右青紫、气促、呻吟、三凹征均明显缓解或消失,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酸中毒有不同程度的纠正(P < 0.01),治疗成功率达91.67%;3例患儿治疗无效转为机械通气。所有患儿均无慢性肺疾病发生。结论:PS联合nCPAP治疗NRDS效果良好。该技术系无创通气,操作简便快捷,能阻止NRDS的进展,有效地避免使用机械通气,降低慢性肺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NRDS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从气管插管内滴人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比较分析临床疗效、并发症、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例在疗效、氧疗时间、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和慢性肺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NRDS可缩短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早期及后期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及机械通气联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配合。方法:对9例ARDS联合用呼吸机同步间歇指令式通气+压力控制(SIMV+PC)模式PEEP(呼气末压力,4~6cmH20)机械通气,经气管插管滴入PS治疗。结果:9例中有8例血气分析指标得到改善,PaO2〉75mmHg,氧合指数〉20mmHg,病情好转,生命体征趋于稳定;1例血气分析指标无改善,最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ARDS患者应用PS及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应注意用药前、用药中、用药后的护理配合,医护合作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相秋  刘金柱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0):2379-238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NRDS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在机械通气及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珂立苏150~240mg/kg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机械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氧合功能、病程及预后。结果:治疗后的不同时期,治疗组患儿的氧合指数(OI)低于对照组(1ht=2.521,12ht=3.423,24ht=3.372,36h,t=3.823,P〈0.05);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高于对照组(1ht=2.47,P〈0.05,12ht=3.724,P〈0.05,24ht=3.923,P〈0.01,36ht=2.783,P〈0.05)。治疗组呼吸机参数能早下调,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气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5.15,9.52,χ2=8.38,11.7,P〈0.05)。结论:珂立苏能有效改善N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气胸及VAP的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宋薇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19-220
目的分析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过程中的应用,旨在探求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最适宜方法。方法收集近几年在我院NICU被确诊为NRDS的患儿98例,其中50例为观察组,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48例单用机械通气治疗,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在疗效和减少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NRD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对其转归的影响。方法 对14例NRDS患儿气管内给予PS,观察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结果、胸片的变化,分析其疗效并发症及转归。结果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机械通气参数MAP、PIP、PEEP、RR、FiO2明显降低;血气分析PaO2、pH值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用药后胸片提示肺部病蛮明显改善。结论 治疗(NRDS)可明显改善其转归.减少上机时间、件院天数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讨机械通气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抽取78例纳入到研究中,并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区分治疗方式,对照组(39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39例)接受机械通气+PS,观察治疗状况,如并发症、呼吸参数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08%高于对照组46.15%,且P0.05。研究组上机时间、Fi O2、MAP、PI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低出生体重早产儿NRDS将机械通气和PS方式联合使用,疗效突出,呼吸机条件和疾病预后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陶龙章 《中外医疗》2011,30(20):15-17
目的分析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的疗效。方法对42例重症MAS常规机械通气下,气管内滴入PS,比较用药前后的临床表现、肺功能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比较2组患儿的氧合功能、病程及预后。结果在治疗前后比较中,治疗组患儿的氧合指数(OI)低于对照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呼吸机参数能早下调,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气胸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PS治疗重症MAS疗效值得肯定,能有效改善MA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气胸及VAP的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下使用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下联合使用珂立苏(肺表面活性物质 )对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NRDS患儿用呼吸机同步间歇指令式通气 (SIMV)模式机械通气,经气管插管滴入珂立苏治疗.结果:患儿皮肤颜色转红润,发绀明显改善,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升高.机械通气参数FiO2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胎龄26~32wk、体重1000~1500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出生后2h内气管内滴入PS,对照组不用PS,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NRDS的发生率、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机械通气的时间及胸片改变的严重程度。结果预防组NRDS发生率,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及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胸片改变程度比对照组轻。结论早产儿出生后预防性应用PS可以降低NRDS发生率,减轻NRDS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固尔苏(PS)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护理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6例NRDS采用固尔苏联合NCPAP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儿护理过程中,用药后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音增强,肤色转红,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明显上升.26例效果显著,均未出现气压伤、肺出血、相关呼吸机肺炎及感染等呼吸机并发症.结论 应用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NRDS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护理要点及方法,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与常规机械通气(CM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RDS患儿34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NCPAP组16例,CMV组18例。NCPAP组应用德国STEPHAN呼吸机。CMV组应用美国VIP—BIRD呼吸机: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辅助呼吸。结果存活:NCPAP组14例,CMV组16例,两组惠儿在上机时间、存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呼吸机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可有效地治疗NRDS,并明显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黄国日  潘革 《海南医学》2012,23(11):9-11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予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在确定固尔苏使用的最佳时间。方法将145例确诊为NRDS的早产儿随机分成三组,在采用机械通气下,早期用药组49例在生后0~6h内用药,中期用药组48例在生后6~12h内用药,晚期用药组48例在生后12~24h内用药。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呼吸机参数等指标。结果应用PS后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均明显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S后患儿机械通气参数吸入氧浓度(FiO2)、最大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呼气终末气道正压(PEEP)等较用药前均明显下调(P<0.05)。早期用药组患儿上述参数的改善明显优于中晚期用药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机械通气等均有明显改善;早期用药组比中晚期用药组患儿呼吸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住院日、住院费用少于中晚期用药组;尽早应用PS治疗NRDS可取得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给予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在确定固尔苏使用的最佳时间.方法 将145例确诊为NRDS的早产儿随机分成三组,在采用机械通气下,早期用药组49例在生后0~6h内用药,中期用药组48例在生后6~12 h内用药,晚期用药组48例在生后12~24h内用药.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呼吸机参数等指标.结果 应用PS后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均明显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S后患儿机械通气参数吸入氧浓度(FiO2)、最大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呼气终末气道正压(PEEP)等较用药前均明显下调(P<0.05).早期用药组患儿上述参数的改善明显优于中晚期用药组(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机械通气等均有明显改善;早期用药组比中晚期用药组患儿呼吸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住院日、住院费用少于中晚期用药组;尽早应用PS治疗NRDS可取得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19例确诊为NRDS的患儿,经气管插管滴入PS,观察滴入PS前以及用药后0.5,1,8,24h和3d的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z)、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O2/吸入气氧浓度(FiCh)和PaO2/肺泡气氧分压(PAO2)变化,观察用药前后呼吸机参数的变化以及肺部X线表现。结果 气管内注入PS前和滴入后1h动脉血pH值、PaO2、pacch、PaO2/FiO2、PaO2/PAO2、FiO2、吸气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和平均气道压(MAP)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管内滴入PS后12h,16例患(84.2%)胸部摄片显示肺野透亮度增加,肺下界下降达第7、8后肋间以下。结论 早期使用PS可改善NRDS患儿肺的顺应性和氧合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