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急诊护理是一门用最少数据,最短时间和最佳技能来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的艺术。而急性腹痛和呼吸困难是急诊科就诊病人中较为常见的急症,为了让这两种急症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以挽救患者生命或减轻患者痛苦。本科自2005年1月~2007年9月,对223例以急性腹痛或呼吸困难症状就诊的病人采用症状及疾病两种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曾凡杰  钱洪津  史鑫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7):1928-1929
目的 探讨以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方法 272例≥45岁且以消化道症状就诊患者中28例疑诊者结合心电图及心梗3项、急诊心脏生化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1例发病凶猛,行心电图检查时出现心室纤颤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28例通过AMI急救绿色通道进行急救.结果 28例均抢救成功后转心内科继续内科保守或行急诊冠脉造影加支架置入术痊愈出院.结论 针对≥45岁以胃肠道症状就诊患者常规行心电图检查可起到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AMI的作用;急诊医务人员在诊断思维方面应尽可能全面,以减少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胃癌的首诊症状及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强  袁兴华 《中国全科医学》2004,7(20):1457-1458
胃癌的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 ,易导致误诊或漏诊。本文对胃癌患者就诊时常见的主诉症状加以分析 ,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等方面阐述胃癌诊断的基本步骤 ,并要求基层医师树立肿瘤意识 ,尤其要重视胃癌患病高危人群的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王小扬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3):478-479
目的分析胸痛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来急诊胸痛患者的病例资料及追踪病例的相关信息。结果 89例胸痛患者中有81例确诊,8例不明原因胸痛可能与精神障碍有关。结论胸痛原因复杂多样,依据临床特点及相关检查、原因分类,能早期诊断,减少漏诊,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急诊瞳孔散大患者的诊治效果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 将 90例发生瞳孔散大固定的患者根据病因分成 2组 :4 9例外伤患者 ,4 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结果以Glasgow评分归类。对其进行临床调查和预后分析。结果 总死亡率 6 6 .7% ,2 4 .4 %Glasgow评分 2~ 3分 ,8.9%Glasgow评分 4~ 5分 ,脑外伤和脑出血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别。单侧瞳孔散大患者生存率 (5 3.1% )比双侧 (2 2 .4 % )者高 (P <0 .0 1)。年龄和生存率无相关 ,但是年轻存活者功能恢复更好。治疗是否迅速、及时与预后关系密切。治疗后瞳孔散大未改善者预后极差。治疗后双侧瞳孔均恢复 ,生存率为 6 4 %。结论 治疗后瞳孔的恢复情况与存活率关系密切。治疗及时、单侧瞳孔散大、年纪轻的患者生存和康复的机会更大。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首诊症状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脑血管病的首诊症状1 1 突然出现的面、上肢、下肢麻木或无力 ,特别是位于肢体一侧 :(1)整个身体一侧 ,面、上肢和下肢 (偏瘫 ) ;(2 )单个上肢或下肢 (单瘫 )。1 2 突然出现的说话或理解困难 :(1)表达或理解困难 (失语 ) ;(2 )言语含糊不清 (构音障碍 )。1 3 突然出现的单或双眼视觉障碍 :(1)单眼视觉缺失 ;(2 )一侧视觉缺失 ;(3)双侧视觉缺失。1 4 眩晕 :休息时持续存在的旋转感。单纯眩晕也是许多非血管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因此 ,应至少有 1个其他的脑血管病症状存在。1 5 突然行走困难、步态笨拙、蹒跚、平衡或协调困难 :(1)站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国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ESSG)和Amor标准在USpA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研究的USpA患者112例,收集并分析临床资料,包括记录ESSG和Amor标准各参数资料。结果本组112例USpA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7:1,平均年龄31岁;脊柱是最常见的起病部位,占44.2%,其余依次为臀部(37.2%)、其他肌腱端炎(如跟腱压痛9.3%)、外周关节炎(3.5%)、腹股沟(1.2%)。疾病在病程中累及中轴关节的患者占83.9%,仅有极少数USpA患者有虹膜炎或葡萄膜炎(2例)和心脏传导系统受累(1例)。45例骶髂关节X线平片未发现2级或更严重的骶髂关节炎改变的USpA患者行骶髂关节Mill检查,其中86.7%有异常Mill改变,2/3呈现有急性炎症特征;USpA患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非甾类抗炎药(NSAIDs),达98.2%,约32.1%的USpA患者曾不规则用过柳氮磺胺吡啶(SASP),约16.1%患者曾经用过甲氨喋呤。采用ESSG和Amor标准诊断的敏感性分别是73.2%和54.5%。结论我国USpA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炎性下腰背痛,尤其结合HLA—B27和骶髂关节Mill检查在USpA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ESSG和Amor标准在我国USpA患者的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诊抑郁症患者6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处置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诊治组)和对照组(常规处置组)各32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分析临床处置措施应用,指导对急诊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结果:综合诊治的急诊抑郁症患者抑郁情况治疗前后、HAMD评定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综合诊治措施能显著改善急诊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具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肺气肿是呼吸系统的一种慢性不可逆性病变,病程长,进行性加重,致残率高,正确的诊断是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前提条件,而首诊症状的客观、全面采集是正确诊断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分析嗜酸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EMS)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9年来诊断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8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其中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96年EMS诊断标准的患者有4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和预后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4例EMS患者均除外感染、肿瘤等其他可以引起嗜酸粒细胞升高的疾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8.8岁.血嗜酸粒细胞分类平均为0.4275(0.3120~0.7000),肌痛为主要表现,皮肤、关节、肺、神经病变等多系统累及较为突出.急性期对糖皮质激素反应敏感,一旦出现重度肺动脉高压则预后差.本病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应注意患者的特殊用药史或饮食史.结论 EMS是一种多系统受累、以嗜酸粒细胞增多和肌痛为特征的综合征,急性期对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i LF  Liu X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4):3147-3149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9-2009年住院治疗的68例HNL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及治疗和预后的特点.结果 HNL多见于年轻人,发病年龄平均(19±13)岁,男女性别比为1∶1.所有患者均有淋巴结肿大,65例(95.6%)伴发热,25例(36.8%)伴肝脾肿大,17例(25.0%)伴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10例(14.7%)伴一过性皮疹,35例(51.5%)伴不同程度外周血白细胞下降,17例(25.0%)伴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72.1%(44/61)血沉增高,11.1%(6/54)抗核抗体(ANA)阳性.淋巴结活检HE染色及免疫组化可见典型的病理学改变.34例(50.0%)患者应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2周至3个月.7例(10.3%)患者复发,再次激素治疗仍有效.ANA阳性者中,1例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在2年后诊断为SLE.结论 HN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因不清,易误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的依据,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预后良好,但易复发,且可合并或进展为SLE,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晚发型重症肌无力(LOMG)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45例LOMG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首发临床症状及Osserman分型、合并症、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比较不同首次发病年龄、预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LOMG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平均首次发病年龄(73.4±9.7)岁;首发临床表现为眼肌受累38例(84%),球麻痹31例(69%),抬头无力6例(13%)。Osserman分型,发病初期:Ⅰ型10例,Ⅱ型27例,Ⅲ型8例;极期:Ⅰ型7例,Ⅱ型15例,Ⅲ型21例,Ⅳ型2例。18例(40%)患者存在与重症肌无力相关的自身免疫功能障碍,41例(91%)患者至少有1种合并症。43例接受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检测患者中39例(91%)阳性,33例接受胆碱酯酶抑制试验患者中31例(94%)阳性,33例接受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患者中20例(61%)存在异常。10例患者有1种或多种自身抗体水平升高。42例行胸部影像检查患者中7例(17%)显示胸腺异常。42例(93%)患者接受抗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36例(80%)患者接受常规免疫抑制治疗,10例(22%)患者行胸腺切除术。不同首次发病年龄患者球麻痹发生率、发病初期Osserman分型、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极期Osserman分型高于存活患者,癌症发生率、随访期间住院次数多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 LOMG患者具有多个特点:咽喉肌群易受累,表现形式多样,多合并有自身免疫疾病,胸腺切除治疗效果不佳,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患者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诊断特点,及其与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现况调查设计。有8 487例接受患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筛查且详细记录门诊过程,2 456例HADS≥8分的患者接受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5.0.0)的精神科诊断评估,6 771例纳入分组比较。结果抑郁和(或)焦虑障碍患者的患病风险随躯体症状增多而升高〔OR抑郁障碍=1.51~2.11,OR焦虑障碍=1.75~1.87,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1.57~2.03,P<0.001〕;抑郁组、焦虑组及抑郁和(或)焦虑组患者主诉疲倦〔OR抑郁障碍=1.98,OR焦虑障碍=1.67,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1.88〕、虚弱无力〔OR抑郁障碍=2.18,OR焦虑障碍=2.14,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1.95〕、失眠〔OR抑郁障碍=2.85,OR焦虑障碍=2.88,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2.95〕、思维迟钝(OR抑郁障碍=2.36)、食欲不振〔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1.40〕、情绪不稳〔OR抑郁障碍=3.42,OR焦虑障碍=3.33,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2.10〕和焦虑〔OR抑郁障碍=5.10,OR焦虑障碍=5.30,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5.49〕的比例高于诊断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疲倦、虚弱无力、失眠、情绪不稳和焦虑等任一躯体/情绪症状或症状叠加患者的抑郁、焦虑的患病风险高于无此主诉的患者〔OR抑郁障碍=2.22~5.67,OR焦虑障碍=2.02~4.35,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2.13~4.15〕;抑郁、焦虑组患者被诊断为心血管神经官能症〔OR抑郁障碍=3.81,OR焦虑障碍=2.97,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2.82〕、胃食管反流病〔OR抑郁障碍=1.44,OR焦虑障碍=1.51,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1.46〕、末梢神经痛〔OR抑郁障碍=1.71,OR焦虑障碍=1.99,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1.73〕、胃炎〔OR抑郁障碍=1.48,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1.33〕、盆腔炎〔OR抑郁障碍=2.17,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1.82〕、心血管待查〔OR焦虑障碍=1.82,P=0.003〕等躯体诊断的比例高于诊断阴性患者,高血压〔OR抑郁障碍=0.72,OR焦虑障碍=0.58,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0.65〕、外阴阴道炎〔OR抑郁障碍=0.59,OR焦虑障碍=0.63,OR抑郁和(或)焦虑障碍=0.64〕和冠心病(OR焦虑障碍=0.48)的比例低于诊断阴性患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抑郁、焦虑障碍的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存在较多的主诉,且主诉的症状类型呈现一定特点,症状数多且疲倦、虚弱无力、失眠、情绪不稳和焦虑等多种症状叠加时提示抑郁或焦虑障碍的可能,可作为各科医生识别抑郁或焦虑障碍的警示,并在门诊诊断时注意排除。  相似文献   

15.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皮质醇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皮质醇作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终末产物,是反映HPA轴功能的重要生物指标。研究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存在皮质醇分泌异常,同时还发现给予皮质醇后可改善PTSD症状。目前PTSD临床症状多用量表评估,将皮质醇水平与量表得分做相关性分析,可以为PTSD症状的评估提供生物学依据。目的 探讨PTSD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皮质醇水平差异以及皮质醇与PTSD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TSD患者24例,作为PTSD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月经周期相当的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24例,作为对照组。PTSD组与对照组入院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记录一般资料,PTSD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CL-C)进行调查;PTSD组与对照组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根据采血时间所处的月经周期将PTSD组和对照组的女性分为黄体期、卵泡期、绝经期。结果 PTSD组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为165(131,181)μg/L,低于对照组的212(202,258)μg/L(Z=-5.574,P<0.001);PTSD组男性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为175(106,193)μg/L,低于对照组男性的214(208,235)μg/L(Z=-2.878,P=0.004);PTSD组黄体期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为138(72,165)μg/L,低于对照组黄体期者的261(200,333)μg/L(Z=-3.130,P=0.002);PTSD组卵泡期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为176(151,206)μg/L,低于对照组卵泡期者的261(200,333)μg/L(Z=-2.193,P=0.028);PTSD组绝经期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为138(83,186)μg/L,低于对照组绝经期者的209(202,229)μg/L(Z=-2.878,P=0.004)。PTSD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与HAMD总分、认识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全身症状、躯体性焦虑、PCL-C总分、再体验、麻木和回避、警觉性增高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PTSD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于健康人群,皮质醇水平可为临床评估PTSD患者的症状程度提供更多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脑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脑电图表现、治疗和随访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7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和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例诊断为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脑电图表现,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12例患者中男10例,中位发病年龄为56岁(范围为47~71岁)。癫痫发作(9/12)是最常见的首发表现,患者病程中均出现典型的癫痫发作症状。5例患者合并小细胞肺癌(SCLC),1例存在胸腺瘤,2例怀疑肿瘤。患者均接受一线免疫治疗,仅2例接受肿瘤治疗。未发现肿瘤及已对肿瘤行针对性治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确诊或怀疑肿瘤而未行肿瘤治疗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抗GABAB受体脑炎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伴发肿瘤。中老年男性,以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等边缘性脑炎症状为突出表现时,需考虑到本病可能。早期识别这一潜在可治性疾病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原发性肝癌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症状、肝炎病毒感染史和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AFP)、肿瘤病变部位。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老年所占比例分别42.6%和40.7%;其不同临床症状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既往HBV感染史24例,肝硬化史38例;AFP>200μg/L者有40例,AFP>400μg/L者有23例;不同年龄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病变部位的构成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以中老年为主,临床症状多样,HBV感染及肝硬化是女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冯媛  南楠  李小青  张翠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4):1754-1758
目的 探讨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因反复感染入院PID患儿37例,其中临床诊断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17例、慢性肉芽肿病(CGD)4例、X连锁高免疫球蛋白M综合征(XHIM)4例、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WAS)4例、选择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症(sIgAD)3例、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2例、可疑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2例、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GS)1例。分析患儿的基本资料、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 37例PID患儿中2例sIgAD为女性,其余35例均为男性,年龄54 d~10岁9个月,发病至确诊时间6个月~8年。4例有可疑家族史。37例PID患儿中抗体缺陷24例(64.9%),吞噬细胞数目、功能缺陷6例(16.2%),有明确综合征5例(13.5%),联合免疫缺陷病2例(5.4%)。患儿均有反复感染病史,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消化道。多数患儿有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降低,T、B淋巴细胞计数降低。37例患儿除3例sIgAD、1例SCID及2例可疑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患儿外,其余均为经过基因检测确诊。随访1~5年,1例XLA患儿后期反复查血常规三系均降低,双下肢可见瘀斑及鼻衄表现,建议行骨髓穿刺,家属拒绝后失联;1例SCID患儿因重症感染死亡;1例XHIM患儿进行干细胞移植后失访。其余患儿均存活。结论 对于反复感染,尤其是重症感染,每次均需静脉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应需警惕PID的可能,并尽早进行淋巴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初步筛查,以便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背景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高、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除因以典型反流症状为主诉就医确诊为GERD外,以不典型症状被诊断为本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目的 探讨典型症状与非典型症状GERD患者在基本资料、反流特点及食管动力学方面的差异,发现不典型症状GERD的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不典型症状GERD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MII-pH)明确存在病理性反流,并同时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及胃镜排除其他胃肠器质性疾病。根据主要症状分为典型症状组和非典型症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反流特点〔pH<4总反流次数、长反流(>5 min)次数、pH<4时间百分比〕、病程及食管动力学参数〔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下食管括约肌残余压(LESRP)、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UESP)、上食管括约肌残余压(UESRP)、收缩前沿速度(CFV)、远端收缩积分(DCI)、下食管括约肌长度(LESL)〕之间的差异。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GERD患者共71例,其中典型症状组32例,非典型症状组3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及胃镜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发生率均高于反流性食管炎(RE)(P<0.05)。典型症状组pH<4总反流次数、pH<4时间百分比高于非典型症状组,病程短于非典型症状组(P<0.05);两组长反流(>5 min)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症状组LESP、DCI、LESL低于非典型症状组,UESP、UESRP高于非典型症状组(P<0.05);两组LESRP、CF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RD的好发年龄为40~60岁,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GERD患者的年龄无差异;GERD患者中NERD的发病率明显高于RE。非典型症状GERD患者反流程度低于典型症状GERD患者。非典型症状GERD患者UESP、UESRP下降的程度更为显著,但LESP及食管体部蠕动功能优于典型症状GERD患者,病程长于典型症状GERD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因产科急症而行急诊子宫切除术的措施.方法分析了1989年以来28例因产科急症而行急诊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因素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剖宫产切宫是阴道产切宫的8倍.结论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减少多次妊娠与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