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短期效果.方法 59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自膨胀支架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 59例患者均治疗成功,其中3例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同期各置入2个支架使血管基本恢复正常管径,2例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同期连续置入2个支架使血管基本恢复正常管径.支架成形术后颈动脉平均狭窄程度从(79±10)%降低到(11±7)%.结论 颅外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短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短期效果。方法59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自膨胀支架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59例患者均治疗成功,其中3例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同期各置入2个支架使血管基本恢复正常管径,2例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同期连续置入2个支架使血管基本恢复正常管径。支架成形术后颈动脉平均狭窄程度从(79±10)%降低到(11±7)%。结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短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7月—2011年7月,对5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所有病例均使用远端保护装置,全身肝素化下置入自膨支架治疗颈动脉分叉部狭窄。结果52例患者共置入54枚支架,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造影显示支架形态良好;术后6个月采用颈动脉彩超复查,未发现病变血管再狭窄。结论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高危颈动脉硬化狭窄疾病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姬会霞  管建  江卫萍 《现代保健》2010,(16):124-125
目的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56例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总结临床经验。结果5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共植入支架68枚,手术成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血管内自膨胀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并发症分析.方法 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6例,应用远端栓子保护装置,球囊预扩张狭窄部位,释放自膨支架.结果 所有支架释放定位准确,狭窄消除,围手术期出现1例脑出血.临床随访1例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超声示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ICA)支架置入术(CAS)对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患者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操作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在局麻下行血管内介入支架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将支架放置理想位置。其中,7例患者滤网回收后,网内肉眼可见少量大小不等的组织碎片;1例患者在球囊扩张后出现一过性心率减缓;3例患者在回收保护伞时出现血管痉挛,经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或缓解。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小的微创技术,它为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4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予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 狭窄程度由术前(72.3±8.6)%下降到术后(11.6±7.2)%.所有患者在1周内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改善.随访3个月至1年,无一例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5例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未发现支架移位.结论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予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狭窄程度由术前(72.3±8.6)%下降到术后(11.6±7.2)%。所有患者在1周内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改善。随访3个月至1年,无一例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5例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未发现支架移位。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联合检测技术在颈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前分别进行TCD及CDFI检查,对颈动脉形态学、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结果 术前TCD及CDFI诊断38例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0%,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相符.结论 CDFI对颈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TCD用于对颅内动脉侧枝血流的检测,TCD与CDFI结合提高了颈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可用于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之前筛选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陈群  段瑞 《现代医院》2010,10(11):100-102
目的本研究结合我院脑血管病中心近年来颈动脉支架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探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59例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总结护理经验,提出合理的护理方案。结果 59例患者共置入颈内动脉支架64枚,颈动脉支架64枚全部放置成功,技术成功率100%,但有4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占6.2%)。1例患者出现术后血压低,心率过慢,给予持续静滴阿托品及多巴胺1 w后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肢体乏力加重,复查头颅MR见多发脑梗,考虑小栓子脱落;1例患者术中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给予尿激酶溶栓后完全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现术后颅内出血,脑疝死亡。结论对颈动脉狭窄接受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术前心理护理、充分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心理护理安慰和医护配合是支架成功的保证,术后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以及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术后防止出现并发症的指导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而颈动脉支架及其脑保护装置是经血管内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益材料。通过了解和熟悉不同类型的支架和脑保护装置的特点、特性、应用方法和并发症预防.有助于提高颈动脉狭窄成形治疗的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12.
徐娟娟 《现代保健》2013,(10):63-64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管腔狭窄的疾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狭窄大于70%的患者卒中率可高达13%。近年来,血管内支架置入术(CAS)以其创伤小、痛苦少、易于被患者接受,至今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1],笔者所在医院自2009年7月-2010年7月行CAS手术患者12例,  相似文献   

13.
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常见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方法4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腔内支架成形术,共放自膨式支架(Sm art)48枚,术中13例患者使用脑保护装置(Angioguard)。对全部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并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术中出现并发症主要为血管痉挛、心动过缓及低血压、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术中血栓形成及血栓脱落、缺血性卒中、术中高血压、术后低血压、低血糖反应等,经对症治疗好转。结论颈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在有经验的医师操作下,治疗是安全的。使用脑保护装置可明显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体会,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并发症防治及初步疗效。结果,支架定位准确,11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4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1例减少70%。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5~18个月(平均9.3)个月,无1例再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DSA随访10例患者均无再狭窄(6~12个月)。显示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王成伟  丁璇 《山东卫生》2005,(12):54-54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其导致同侧脑梗死的发病率高达90%-95%。最近10年,随着介入放射技术尤其是血管内支架技术的成熟和脑保护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疗效。方法收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25例,术中均使用脑保护伞装置。结果该组成功置入支架25枚,颈动脉狭窄解除,脑供血改善。在支架释放过程中出现颈动脉窦反应6例,血管痉挛反应1例,经过对症处理之后均已消失了。脑保护伞的释放、撤回也都顺利。此外,患者术中并未发生TIA和急性脑梗塞现象,经术后7-14 d出院。进行术后随访3-36个月,期间未发现TIA或脑卒中复发的现象,DSA复查也未见血管再狭窄症状。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支架成形术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从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血管造影后实施经皮血管支架成形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00例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率从术前的(85.2±2.2)%降至(23.5±1.8)%,术后均未发生缺血性卒中;193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7例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均未出现支架移位和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通过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用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可显著改善患者缺血症状与脑卒中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在中老年人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随着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特别是血管内支架和过滤网保护系统的应用,使得微创治疗颈动脉狭窄成为现实,我院利用这一技术治疗了2例高度狭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现将治疗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适应证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颈动脉狭窄(≥50%)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颈动脉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结果。结果:以70%狭窄为切分点。颈动脉超声/DSA对中度狭窄(50%-69%)诊断的吻合比例(32/29),对重度狭窄(≥70%)诊断的吻合比例(30/33)。颈动脉超声与DSA两种方法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用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筛查并指导临床医生进一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毕玉欣 《现代保健》2010,(25):135-136
目的总结双侧颈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笔者所在科于2009年3月以来施行的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患者10例,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显示有血管狭窄,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结果成功置入支架后临床症状改善,术中、术后均出现并发症,经过积极有效的处理,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治疗和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