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肝炎后肝硬化除各种并发症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和病程外,营养不良和蛋白质异常代谢在整个病程中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采用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观察给予不同蛋白质摄入量时,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的蛋白质变化,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根据疾病阶段与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属于"胁痛"、"鼓胀"、"黄疸"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辨证论治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医辨识及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重灾区,据统计约有1.3亿人感染乙肝病毒,也就是说10个人中就有1个人为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病情发展往往有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之说,患者及其家属无不为之忧心忡忡,常常多方求医,企图"转阴",结果不少人上当受骗,花了不少的冤枉钱,甚至使病情加重。其实慢性乙肝患者中只有5%左右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的10%左右会最终发展为肝癌。虽然患者不少,但临床证实,绝大多数病情稳定,特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若肝功正常,只是掌握好保养护肝5原则,也可与乙肝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身体免疫力会有所降低,也正因如此,很多疾病比较青睐老年人,肝硬化便是其中之一,它不仅会引起消化系统病变,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恶性症状。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乙肝、丙肝两类慢性肝炎所致,而甲肝和戊肝属于急性肝炎,一般不会引起肝硬化。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主治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抗病毒是乙肝治疗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乙肝向肝硬化、肝癌进展.但是,如果患者的病情已经发展到肝硬化阶段,抗病毒治疗是否"为时已晚",毫无意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正所谓"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抗病毒治疗不但在肝硬化后仍然有必要,而且应该持续终生.  相似文献   

6.
李增烈 《家庭医药》2009,(10):44-44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患了肝硬化,人体“解毒工厂”肝脏的生理功能必然会大打折扣,随着病情的加重,这种“折扣”也会越打越大,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然而,肝硬化并非一来就如“山倒”,而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也有轻重之分。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68例急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重要的致死原因,尤其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多系病毒性肝炎发展的结果,也有部分为长期酗酒所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  相似文献   

8.
文经理最近觉得肝区不适,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已患上早期肝硬化,他感到很惊讶,自已除了体质发胖、"有点脂肪肝"外,一没患过肝炎,二不酗酒,怎么冒出个肝硬化来?于是,他打点"东西"后,找上医院主管业务的消化科专家陆副院长.陆副院长不但拒收他的礼物,还耐心地向他讲解脂肪肝与肝硬化的关系,并动员他放下思想包袱,配合医生把病治好.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是肝硬化发展到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复杂,治疗不当,往往会引起严重后果.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目前治疗的方法,按常用方法和其他方法描述.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肝脏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肝硬化是不同病因慢性肝病导致的肝脏再生结节、纤维组织增生及门腔静脉分流的最终病理改变.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肝硬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对肝硬化的预防和治疗也有很多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其中3 000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病愈后差[1,2],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降低HBV感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慢性乙肝的治疗关键是抗病毒[3],国外报道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年内复发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12.
《家庭医药》2012,(7):26-27
茵陈50克,干大枣十余个,二者洗净一起煎水,冷却后放冰箱里保存,每当口渴就饮此水,每天1剂,脂肪肝患者只要坚持连服十几天,病情便会大有好转。广西南宁刘婷婷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祖贻点评:脂肪肝是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也是肝硬化的常见原因。中医没有脂肪肝的病名,将其归于"胁痛"、  相似文献   

13.
门脉高压型肝硬化因其导致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基本原因.它不但会进一步造成胃肠黏膜损坏及出血,而且还可使腹腔内血管床的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收减少而漏入腹腔,促进腹水的形成;门脉高压所引起的门体分流又使肠道吸收的毒性物质可不经肝脏的有效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诱发和加重肝性脑病的发生.因此,门脉高压不仅造成了肝硬化的病情加重和肝功能的进一步失代偿,也是肝硬化患者并发多种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1].对于门脉高压型肝硬化治疗,无论中西医目前都尚无理想的药物.通过近十年来对中医中药的学习研究,使用自行研发的强肝软坚复合针剂及复方中药水剂的自我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失代偿期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腹水、腹腔感染及脾功能亢进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如不能得到及时就治,常常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我们用甘露聚糖肽治疗肝硬化腹水及白细胞减少症40例,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魏谠全 《家庭医药》2004,(10):29-29
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慢性肝病,会影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人体的代谢过程,故骨的代谢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诱发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 是肝硬化 (liver cirrhosis,LC)患者常见并发症,SBP会使病情加重及影响患者的预后.SBP发病机制之一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本文通过检测LC并发SBP时T淋巴细胞亚群,探讨肝硬化并发SBP 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一洁 《河北医药》2010,32(1):125-126
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以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所致的全身多系统症状和体征,其病程长、病情重,易反复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为了增加患者防治知识和延缓病情发展,随着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深入研究,肝硬化失代偿期健康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我院借鉴美国护理学会在护理管理模式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的9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洪梅 《药品评价》2011,8(3):32-3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我国是肝炎大国,肝硬化一旦合并糖尿病,预后极其不良,因此探讨糖尿病与肝硬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糖尿病与肝硬化包含两个概念:一是2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糖尿病发生在肝硬化之前,主要与社会、环境及遗传因素有关,一般在糖尿病发生数年之后发生;二是肝源性糖尿病:肝实质损害时葡萄糖耐量减退,使其中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或肝性糖尿病.由于两者在发病机制上有所不同,故其临床表现及治疗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患者纤溶系统活性增强常常是引起临床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肝功能受损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溶酶原活性变化,以探讨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纤溶紊乱发生的某些机制及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肝脏疾病包括各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营养性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和肝脓肿等.每一种肝病早期和晚期、急性和慢性的症状、体征是不一样的,而每一名患者,患某一种肝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不尽相同,有的出现较多的症状,有的则较少,有的还不知道自己得了某种肝病.现在我们不分某种肝病,不分早期或晚期,不说明某个症状、体征产生的机制,也不描述其性质,仅将肝病患者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有关肝病的检查项目列举出来,以供在诊断某种肝病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