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先锋 《中外医疗》2009,28(24):41-42
目的探讨甲钴胺、叶酸对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aemia,Hhcy)患者基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在本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伴Hhcy患者96例,并随机分成甲钴胺组和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光分析技术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甲钴胺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甲钴胺联合叶酸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伴Hhcy患者血浆Hcy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维生素B12制剂(甲钴胺)和叶酸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6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60例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老年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给予甲钴胺联合叶酸治疗,治疗4周后复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和正常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浆Hcy水平有显著差异,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之间血浆Hcy水平、叶酸和B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予以补充叶酸和甲钴胺治疗后,干预组血浆Hcy水平明显下降,与非干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补充叶酸、B12制剂有助于降低血浆Hcy水平,有利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转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效果。方法将124例2型糖尿病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分别采取糖尿病常规治疗联合叶酸、甲钴胺口服(观察组)与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种方法治疗,观察2组在血糖控制与Hcy控制方面的区别。结果治疗后在血糖及Hcy控制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治疗中联合叶酸及甲钴胺口服,能够明显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降低了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付凌寒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07-1408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叶酸、维生素B6促进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心血管内科门诊观察治疗的170例心电图提示有心肌供血不足、血液检测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心血管事件预防对症治疗(对照组)与心血管事件预防联合甲钴胺、叶酸、维生素B6治疗(观察组),观察2组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7.6%,而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1.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血管预防联合甲钴胺、叶酸、维生素B6能够明显减少其发生,起到预警作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为恰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诊疗分析。方法:选取79例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甲钴胺、Vit B6、叶酸治疗。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其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治疗,运用肠溶阿司匹林、甲钴胺、Vit B6、叶酸治疗等药物联合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叶酸组、中剂量叶酸组和高剂量叶酸组三组,每组3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4 w后检测Hcy水平、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低剂量组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Hcy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三组经治疗后其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未发生过敏、恶心等不良反应。结论:叶酸联合甲钴胺可有效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良反应少,且应用中、高剂量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疗效更佳,其中应用中剂量叶酸(5 mg/d )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与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予维生素B12制剂(甲钴胺)和叶酸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12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60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60例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老年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12水平。结果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正常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浆Hcy水平有显著差异,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之间血浆Hcy水平、叶酸和维生素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予以补充叶酸和维生素12(甲钴胺)治疗后,干预组血浆Hcy水平明显下降,与非干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制剂有助于降低血浆Hcy水平,有利于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8.
王丽娟  张宗玉 《海南医学》2010,21(7):9-10,8
目的 观察叶酸、维生素B6和甲钴铵联合治疗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青年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200例青年脑卒中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叶酸和维生素B6、甲钴铵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叶酸5mgqd、维生素B610mgqd、甲钴铵500μgqd,连续用药4周,对照组不予叶酸和维生素B6、甲钴铵。治疗前后检查血浆Hcy浓度,治疗后血浆Hcy浓度〈15μmol/L为有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Hcy浓度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在降低血Hcy浓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神经功能康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叶酸和维生素玩、甲钴铵联合治疗青年脑卒中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明显疗效,无不良反应,但对神经功能康复元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叶酸和维生素B12联合治疗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随即分为2组,联合组(应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12)与叶酸组(应用叶酸),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联合组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叶酸组。结论:叶酸和维生素B联合治疗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慢性脑缺血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58例慢性脑缺血患者和350例健康人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358例慢性脑缺血组患者根据是否进行叶酸、甲钴胺治疗分为干预组176例和非干预组182例,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慢性脑缺血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健康人(<0.05),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慢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叶酸、甲钴胺能显著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11.
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临床上使用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观察其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影响,并且探讨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治疗组给予常规的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hs-CRP浓度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对急性脑梗死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1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48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进行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1%。两组经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较治疗前提高,且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高HCY血症应用甲钴胺、叶酸药物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其中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0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30例,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组30例均口服甲钴胺片、叶酸片后1个月复查血浆HCY。结果:正常对照组全组降至正常,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血浆HCY下降幅度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血浆HCY下降幅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口服甲钴胺片、叶酸片等药物,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静注甲钴胺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42例患者实施早期静注甲钴胺联合针灸治疗为观察组,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瘫痪侧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下降,瘫痪侧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0.6±4.2)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8.4±3.9)μmol/L],观察组瘫痪侧肢体运动功能评分[(91.4±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1±6.9)分],观察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78.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明显低于对照组(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静注甲钴胺联合针灸是治疗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效方法,可明显降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甲钴胺和叶酸对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er大鼠分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给予高蛋氨酸饲料造模,治疗组造模同时给予甲钴胺及叶酸,共4周。应用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结果:模型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并出现学习记忆障碍。治疗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学习记忆障碍。结论:甲钴胺和叶酸可以治疗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将96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4组,分别予叶酸、甲钴胺、叶酸+甲钴胺+VitB6及不予VitB处理,观察血浆Hcy、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1b/Cr)的水平。结果,叶酸、甲钴胺、叶酸+甲钴胺+VitB6治疗后Hcy、TGF—β1、MA1b/Cr水平均明显下降。提示,补充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6可降低血浆Hey、TGF—β1尿MA1b/Cr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甲钴胺联合维生素B6、叶酸片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典型的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26例,使用口服甲钴胺联合维生素B6、叶酸片治疗1周、2周血HCY下降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患者中,治疗1周后血Hcy值下降25%以上92例,下降15%以上19例,下降不明显15例.继续用药治疗1周后再复查血Hcy,下降50%84例,降至正常28例,下降25%以上14例.治疗1周时下降不明显的15例中,9例下降50%以上,1例降至正常.结论 应用甲钴胺联合维生素B6、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8.
刘小军 《当代医学》2014,(6):135-13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塞通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14.506,p=0.002);两组患者的Hcy以及NSE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疗效,可有效促使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24h内的ACI患者64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3例),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ADL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以治疗第21天CSS和ADL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21d后治疗组、对照组CSS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ADL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叶酸、维生素B12干预的影响作用。方法测定118例脑梗死患者和对照者48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的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维生素B12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药物干预3~4周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给予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