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1例结缔组织病患者肺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患者肺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测定 16 1例患者的肺功能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结缔组织病患者肺功能参数的异常率DLCO为 72 % ,VC为 39.1% ,TLC为 4 1.6 % ,FEV1为 37.9% ,FVC为 4 2 .9% ,MVV为 2 1.1%。胸片未出现肺间质改变的患者 ,DLCO、VC、TLC、V 5 0、V 2 5、FEV1六项指标已有明显异常。结论 :结缔组织病患者肺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肺弥散功能降低、肺容积减少 ,并且肺功能的改变可较胸片更早出现异常 ,较胸片检查更敏感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结缔组织病(CTD)患者肺功能的改变,本文对我院1994年2月至1999年4月诊断明确的CTD患者中行肺功能测定的61例住院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以小气道功能降低为著。其次为气道阻力升高,而弥散功能改变不显著。提示小气道功能及气道阻力测定在结缔组织病肺功能早期改变中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病(CTD)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变化,为CTD患者侵及肺部的及早发现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70例CT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和动脉血气,并与健康体检组对比分析.结果 多数CTD患者肺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弥散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改变.其中弥散功能改变(DLCO)异常49例(49/70).结论 CTD患者中弥散功能改变最为显著,是较敏感的肺功能指标.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既可以作为早期的诊断依据,也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客观凭证,应为CTD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CTD)患者肺功能尤其是肺弥散功能的损伤情况及其与病程时间的关系;分析肺功能检测对于CTD肺部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风湿免疫科已确诊CTD的71例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检测,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80.00%CTD患者存在肺功能的异常,主要以弥散功能下降为主,其次为肺容积的减少、气道阻塞等.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异常率(DLCO)为71.83%,DLCO/肺泡通气量(VA)为31.00%,用力肺活量(FVC)为36.62%,慢肺活量(SVC)为31.00%,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9.58%,FEV1/FVC为5.60%,VA为69.01%,最大呼气流速(FEFmax)为12.68%,小气道功能(FEF) 25%~75%为35.21%.结论 CTD患者肺功能损害主要以肺弥散功能为主,并伴有肺容量的减低等.肺功能检查较肺部CT更早出现异常,对CTD患者肺部疾病的早期发现、治疗及预防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不少胸片正常,临床亦无呼吸道症状的结缔组织病患者肺功能测定已有明显改变,故特选不同类型的结缔组织病患者49例的肺功能测定资料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结缔组织病患者静息能量消耗与呼吸生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结缔组织病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等呼吸生理指标对静息能量消耗(REE)的影响效应.方法选择19例结缔组织病患者和21例正常对照者,对其分别进行静息能量代谢和静息肺功能测定,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1)结缔组织病组患者REE、REE/预计值、REE/体表面积、REE/体质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受试者用力肺活量、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一氧化碳弥散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受试者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困难指数(Borg Scale)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缔组织病组患者REE与心率、呼吸频率、口腔阻断压/最大吸气压及Borg Scale呈正相关(P<0.05),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用力肺活量及一氧化碳弥散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结缔组织病患者REE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除与PaO2和SaO2有关外,REE还与肺功能如FVC、DLCO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结缔组织疾病(CTD)是全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肺部,引起间质炎、肺泡炎、血管炎、间质纤维化等,从而导致肺功能损害,甚至呼吸衰竭。本文通过对1988~1999年在我院肺功能室检查的158例CTD患者的肺功能分析,以探讨CTD的肺功能变化特点及肺功能测定对评价CTD肺损害的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8例CTD患者中,男32例,女126例,年龄18~67岁,平均40.5±18岁。病程3月~16年。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4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26例,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24例,系统性硬化症15例,干燥综合征11例,白塞氏病4例。各种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8.
结缔组织疾病(CTD)患者多有肺部损害,为探讨这部分病人的肺功能改变,我们选择了76例CTD病人测定其肺容量、通气、弥散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以及胸部X光片。  相似文献   

9.
结缔组织病患者肺部损害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陈蕾 《上海医学》1997,20(7):388-390
我们比较分析了54例七种常见结缔组织病(CTD)患者肺部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达到早期治疗该类疾病的目的,资料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患者咳嗽(占55.6%),咯痰(占46.3%)发热(占42.6%),血沉(占83.7%),胸部X线(占68.5%),肺CT扫描(占61.1%),肺功能(占33.3%)等指标,在七种疾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乳酸脱氢酶(LDH)(占51.9%)和抗核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病(CTD)致肺损害的变化及特征,以便及早发现结缔组织病的肺部病变。方法(1)检测27例CTD患者的肺功能,测定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选取27例非吸烟健康者作为对照组。(2)检测43例CTD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测定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选取43例无肺部疾患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TD组肺功能检测弥散功能明显受损(P<0.01)、肺活量减损。血气分析结果CTD组PO2低于对照组(P<0.01),PA-aO2增高。结论CTD患者肺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弥散功能减退、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动脉血氧降低,及时测定CT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对早期肺损害诊断及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析46例结缔组织疾病的肺功能特性,主要改变为肺容积减少,最大通气量降低,弥散功能障碍和低氧血症。X线胸片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除动脉血氧分压存在差异外,其余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肺功能测定对结缔组织疾病肺损害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46例结缔组织疾病的肺功能特征,主要改变为肺容积减少、最大通气量降低、弥散功能障碍和低氧血症。X线胸片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除动脉血氧分压存在差异外,其余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测定对结缔组织疾病肺损害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缔组织疾病早期的肺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缔组织疾病系一组多系统受累的免疫性疾病 ,以结缔组织、特别是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 ,由于肺组织具有丰富的血管和结缔组织 ,因此是结缔组织疾病最常见受累的器官之一。为了进行早期诊断 ,我们测定了 40例不同类型的结缔组织疾病的肺功能 ,发现在胸片出现改变之前 ,肺功能就已有明显改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2 1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 1 3例 ,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 3例 ,系统性硬化症 2例 ,多发性肌炎 1例。其中女性 3 4例 ,男性 6例 ,年龄平均 44.2岁。其中 2例有咳嗽 ,9例有…  相似文献   

14.
李澄 《新疆医学》1998,28(2):112-115
随着免疫学的迅猛进展,迄今对结缔组织病已有了较深的认识,此类病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多种自身抗体,不同种类的抗体和某些病及症状有关。可作为“标记”的抗体有助于诊断,且某些抗体的出现早于临床表现,亦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了解这些抗体的特性,对临床医师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潘国裕  韩咏梅 《浙江医学》2005,27(3):209-211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患者可出现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即发生在肺间质(包括支气管、血管周围、小叶间隔及肺泡间隔)的弥漫性病变.CTD本身可引起ILD,感染、肿瘤、肺结核及肺水肿等亦可引起ILD.  相似文献   

16.
结缔组织病患者体液免疫状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综合医学》2001,2(12):1106-1106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ANA谱和ANA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的ANA和ANA谱。结果:64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中,女性60例,男性4例,ANA,抗nRNP/SM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Ro-52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抗CENP B抗体,抗dsDNS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糖P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6%,85.9%,1.6%,32.8%,23.4%,37.5%,0%,0%,0%,4.6%,17.2%,0%,1.6%。结论:ANA谱和ANA在筛查和诊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中起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弥漫结缔组织病(diffuse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dCTD)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994年到2007年间所有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并发心血管病的181例dCTD患者的心血管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同时,对比分析dCTD患者各亚组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因并发心血管病住院列前两位的dCTD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共占67.9%(123/181),dCTD患者最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冠心病。并发心血管病的dCTD患者最常见的超声心动图异常依次为瓣膜返流、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心房增大、肺动脉高压和心包积液(分别为57.8%、50.6%、33.7%、21.7%和19.3%)。与RA亚组相比,SLE亚组的高血压病、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的平均发病年龄均显著偏小(P<0.001,P=0.011,P=0.012),心包积液和左心室增大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P=0.03),而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1)。合并心血管病的dCTD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8年。结论:RA和SLE是因并发心血管病住院最常见的弥漫结缔组织病,dCTD患者最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冠心病。弥漫结缔组织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预后差。SLE发生心血管病较年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患者干眼的发病特点及印迹细胞学检查在结缔组织病患者干眼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组结缔组织病患者60例120眼,根据有无Sjogren综合征(SS)分为干燥(SS)组(18例36眼)和非干燥(NSS)组(42例84眼).另选正常对照组30例60眼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行泪液分泌实验Ⅰ(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荧光素染色(FL)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IC).结果 研究组干眼发病率较正常对照组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照组与SS组BUT、S-I-T和FL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SS组与SS组比较BUT、S-I-T和FL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NSS组中S-I-T与FL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T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组印迹细胞分级评分高于NSS组和对照组,而NSS组高于对照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缔组织病患者干眼的发病率高,且病情严重.印迹细胞学检查可准确地评价结缔组织病患者的干眼情况,有助于干眼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