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鼻咽癌MSCT灌注值与肿瘤分期的关系,探讨MSCT灌注成像对鼻咽癌分期的价值。方法经活检病理证实的鼻咽癌35例,静脉注射对比剂后行GT灌注扫描,动态图像经function CT软件处理,分别测量鼻咽癌肿瘤部位的血流量(BF)、最大强化指数(PEI)、峰值到达时间(TTP)及血容量(BV)作为灌注指标,CT灌注值和肿瘤分期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35例鼻咽癌肿瘤CT灌注值BF为(51.65±3.25)·ml·100g^-1·min^-1,其余各参数分别为PEI(28.65±1.52)HU.TTP(30.68±2.01)s,BV(12.49±1.07)ml/100g,PEI和BV与鼻咽癌分期之间呈正相关(rs=046,rs=0.55,P〈005),BF和BV与鼻咽癌独立T分期之间呈正相关(rs=0.37,rs=042,P〈0.05),其余指标与独立的T分期和N分期无相关性。结论鼻咽癌具有特征的CT灌注表现,CT灌注中的PEI和BV值与鼻咽癌的TNM分期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T灌注值可以反映鼻咽癌分期的部分特点。  相似文献   

2.
胰腺多血供,病变早期基于微循环变化,继而影响内外分泌功能。MSCT胰腺灌注成像通过胰腺组织内对比剂的浓度变化直接反映胰腺血流微循环,间接评价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及其病理变化,有助胰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与其它影像灌注技术如MRI、SPECT及US等有较好的一致性。综述MSCT胰腺灌注成像技术、研究最新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对肾癌的灌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癌的灌注特点。方法: 对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癌患者(肿瘤组)和22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所得数据送入Advanced Workstation 4.2工作站,应用perfusion3软件分别测量肿瘤组与对照组肾皮质、髓质的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系数(PS)、强化峰值(PV)和峰值时间(TTP)。结果:肿瘤组BF、BV、MTT和PS与对照组肾皮质、髓质的相应灌注参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TTP与对照组肾皮质TTP差异无显著性,而PV差异有显著性。肿瘤组BF低于对照组肾皮质、高于肾髓质;BV高于对照组肾皮质及肾髓质;MTT与PS高于对照组肾皮质、低于肾髓质;PV低于对照组肾皮质;TTP高于对照组肾皮质。结论:肾癌CT灌注参数BF、BV、MTT、PS、PV和TTP不同于正常肾皮、髓质,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SCT三期增强扫描及灌注成像在肾肿瘤样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良、恶性病变均行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其中12例还接受了CT灌注扫描,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得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结果29例为恶性肿瘤;12例为良性病变。大部分肾细胞癌呈典型“快进快出”的动态增强表现。肾癌与正常肾皮质的灌注参数有显著性差异,其BF、BV、PS值低于正常肾皮质.而MTT值高于正常皮质;而肾癌的BF、PS值高于良性病变。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肾脏肿瘤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灌注成像作为一种功能成像方法.对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肾癌亚型的CT特征,探讨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与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癌亚型的CT特点,其中透明细胞癌39例,嫌色细胞癌9例,乳头状细胞癌5例,集合管癌5例.结果 透明细胞癌,多位于肾皮质,以膨胀性生长多见,血供丰富,明显坏死、囊变,强化明显,密度明显不均匀,强化峰值在皮髓质期,呈快进快出型式,肾静脉瘤栓1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2例,均全肾手术切除,随访15例,其中4例复发;嫌色细胞癌,多位于肾实质,多为膨胀性生长,肿块呈实性,密度最均匀,血供不丰富,多为轻中度强化,强化峰值在实质期,手术全肾切除6例,保肾手术3例,随访5例均无复发;乳头状细胞癌多位于肾皮质,呈膨胀性生长,密度较不均匀,以多灶性坏死多见,血供不丰富,轻中度强化,强化峰值在实质期,手术全肾切除3例,保肾手术2例,随访2例无复发;集合管癌,位于肾实质,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有明显坏死,血供不丰富,为轻中度强化,强化峰值在实质期,均有肾门、腹主动脉旁多发淋巴结肿大,其中肾静脉、下腔静脉瘤栓1例,骨转移1例,手术全肾切除5例,术后随访3例均复发.结论 肾癌亚型的CT表现有一定差异,仔细分析其CT特征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64排螺旋CT对动物和人的肝脏进行CT灌注扫描,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和灌注参数,寻求最佳检查方案.方法 分别以动物和人作为检查对象并采用不同的CT灌注模式,动物组采用同层动态扫描灌注模式,人群组采用JOG灌注模式,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和生理盐水,经肝脏CT灌注软件得出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总灌注量(TL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等灌注彩图,在图像上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结果 主动脉TDC呈骤升骤降型;门静脉TDC呈速升速降型,出现较主动脉晚,幅度明显小于主动脉;正常肝实质TDC动脉期上升缓慢,门静脉期上升较快并达峰值;正常脾呈速升缓降型,强化峰值时间位于主动脉与门静脉之间,达峰值后缓慢下降.在图像上测得的HAP、HPP、HAPI分别为:兔(53.6±16.4)ml/min/100mg、(159±21.4)ml/min/100mg 、(37.8±12.6)%;正常人(33.5±14.6)ml/min/100mg,(115.4±22.6)ml/min/100mg、(26.6±15.2)%.结论 应用64排螺旋CT和专用肝脏灌注软件进行CT灌注成像能直观地反映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过程和血流灌注特征,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1)应用多层螺旋CT(MSCT)行肝脏CT灌注成像(CTPI)获得肝细胞癌(HCC)、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的血流灌注参数,探讨其特征及临床意义;(2)探讨HCC的灌注参数与survivin表达、微血管密度及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HCC 31例(高分化5例,中分化17例,低分化9例)、正常肝10例。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机,依次行常规全肝平扫、 灌注扫描及常规全肝增强扫描。于灌注扫描图像生成各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获得其灌注参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HCC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将灌注成像参数值与survivin表达程度、MVD及病理分级作相关性分析。结果:(1)HCC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肝总灌注量(TL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AI)均值分别为27.50 mL/(min·100 mL), 19.37 mL/(min·100 mL),46.87 mL/(min·100 mL)及60.38%;癌旁肝各均值分别为14.92 mL/(min·100 mL),55.70 mL/(min·100 mL),69.63 mL/(min·100 mL)及21.51%;正常肝组织各均值分别为12.22 mL/(min·100 mL),74.56 mL/(min·100 mL),86.78 mL/(min·100 mL)及14.00%。HCC的HAP和HAI值均较癌旁肝及正常肝组织明显增高(P<0.01),而HPP和TLP值均较正常肝组织明显减低(P<0.01);癌旁肝HAP值增加、HPP值减少,与正常肝组织有统计学差异(P<0.05);HCC与癌旁肝之间,除TLP值外,HAP,HPP和HAI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31例HCC中, 23例survivin表达阳性(阳性率74.1%);HCC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survivin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关系。(3)HCC组织中HAP值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r=0.932,P<0.01)。(4)HAP和HAI值与HCC病理学分级相关,高、中、低分化肝癌的HAP、HAI值逐级递增,且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CTPI可定量地反映HCC血供的异常状况,有助于病灶的检测及鉴别诊断;HCC血流灌注参数值与survivin表达、MVD及病理分级均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说明CTPI可望用于在活体前瞻性地对HCC血管生成及相应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无创、实时、动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肝脏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lmaging,CYPI)的概念是1991年由Miles首次提出来的,指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对选定层面进行同层动态扫描,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一密度曲线(timederlsjty curve,TDC),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种灌注参数,并通过色阶赋值形成灌注影像,从而了解器官及病变的血流灌注特点及血管特性,是一种无创性评价器官、组织血流灌注状态的功能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肺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9例肺腺癌患者的MSCT灌注参数与影像特征,用多元相关分析探讨灌注参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再分组进行趋势检验。结果灌注参数与周围型肺腺癌影像特征相关,血流量(BF)和强化峰值(PEI)随分化程度减低而降低(P值分别为0.012与0.024);有淋巴结转移组的BF和PEI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值分别为0.002与0.003);PTNM低分期组BF值明显低于高分期组(P=0.001);术后转移组BF值明显低于未转移组(P=0.001)。结论 MSCT灌注成像通过无创性评价血管生成的方式和程度,间接反映肿瘤分化程度,从而预测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转移复发的可能性,是判断周围型肺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320排CT全肝灌注成像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20排CT全肝灌注成像在临床应用的实用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10例正常肝脏、12例肝癌、7例肝转移瘤、9例肝血管瘤、2例血管瘤并发肝癌、1例转移瘤合并血管瘤均行全肝CT动态容积扫描,利用灌注软件获取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值,对正常肝脏各肝叶及肿瘤病变实性部分的灌注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肝脏各肝叶HAP、PVP及HAPI均无显著性差异,HAP与PVP比值在1/3~1/4间;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病灶实性部分HAP及HAPI均有显著性差异,肝癌高于肝转移瘤及血管瘤,肝转移瘤位于两者之间,三者间PVP均有显著性差异,肝血管瘤高于肝癌及转移瘤。结论 320排CT动态容积全肝灌注成像可同时获取覆盖全肝的灌注数据,从整体观念来评价血供变化,对肝脏肿瘤及弥漫性病变的灌注分析有着明显的优势,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实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房囊性肾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肿瘤位于左肾11例,右肾7例,均表现为肾实质内的囊性肿块,向肾轮廓外突出,其内可见不规则线状分隔。15例囊壁厚薄不一,10例有壁结节,3例囊壁较薄;2例可见囊壁及分隔钙化。CT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壁结节均可见不同程度强化。结论多房囊性肾癌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肾细胞癌(简称肾癌)MSCT灌注成像的特点,及其与VEGF、PCNA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对52例肾细胞癌行MSCT靶平面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VEGF、PCNA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①肾癌BF、BV、PS值均明显低于正常肾皮质;Ⅰ期肾癌BF、BV、PS值明显低于Ⅱ、Ⅲ期.②肾癌VEGF、PC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肾;早期与晚期肾癌间VEGF、PC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肾癌BF、BV、PS值与其VEGF、PCNA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早期肾癌MSCT灌注成像与VEGF、PCNA表达相关,可据此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及恶性程度,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颈内动脉血管成像(MSCTA)及脑灌注成像(MSCTPI)对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经临床证实的早期脑梗死患者行MSCTPI及MSCTA检查.通过灌注分析软件生成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三种参数的函数图像.MSCTA的扫描数据运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重建颈内动脉.结果:24例患者中,1例MSCTPI检查表现为过度灌注,5例表现为延迟灌注,16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灌注不足,2例灌注正常.MSCTA发现24例患者48支颈内动脉中,40支有动脉管壁钙化斑块,37支颈内动脉可见到软斑块.其中32支颈内动脉呈不同程度的狭窄,5支颈内动脉闭塞,11支血管无狭窄.22例在常规CT及MRI图像上为中及大体积梗死(>5 cm3)的患者,MSCTPI发现与梗死灶相对应的异常灌注区,且均比常规CT及MRI图像上病灶体积大,MSCTA显示颈内动脉呈中重度狭窄或闭塞.2例未发现明显灌注异常的患者,为小体积梗死灶(<5 cm3),MSCTA显示颈内动脉正常.结论:MSCTPI联合MSCTA可诊断早期缺血性脑梗死,并评价其血液灌注情况,同时还可客观评价缺血区颈内动脉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MSCTP)在评价急性脑缺血介入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作用。方法对48例急性脑缺血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分别行MS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计算出缺血边缘区和缺血中央区的RCBF、RCBV和RMTT值(病变侧与镜像的对侧相应值的比值),分析其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介入治疗后缺血边缘区的RCBF值显著增加(P〈0.01),RMTT值显著减小(P〈0.05),RCBV值无显著性增加(P〉0.05)。而缺血中心区的RCBF和RCBV为轻度增加(P〉0.05),RMTT值轻度减小(P〉0.05)。48例患者介入治疗前MSCTP均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脑灌注异常区。介入治疗后MSCTP患者异常灌注有改善者32例,明显改善者12例,无改善者3例,进一步加重者1例。结论MSCTP可以较好地反映急性脑缺血介入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有利于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SCT灌注成像低剂量扫描评价周围型非小细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2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癌患者26例行MSCT灌注扫描,用Mann-Whitney法比较高、中分化程度及低分化、未分化肺癌的各参数差异,并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有明显差异的灌注值与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高、中分化的肺癌的BF、PH高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的肺癌,T1SPN-T1AA低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的肺癌,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V、PS、MTT及T2SPN-T2AA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肺鳞癌与肺腺癌之间诸参数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量(bllod flow,BF)、强化峰值(peak high,PH)与肺癌分化程度高低具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398,-0.513,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低剂量扫描能有效地反映肺癌的分化程度,诸灌注参数中BF、PH、T1SPN-T1AA评价NSCLC的分化程度有一定帮助,其中BF和PH与肺癌分化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22-1724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在急性胰腺炎(AP)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中、重度胰腺炎(MSAP、SAP)患者25例,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CT进行扫描灌注成像,于入院48~72h行第1次CT灌注扫描,1周左右重复做灌注扫描,其中14例于治疗2周左右再次重复灌注扫描,肉眼观察灌注伪彩图的变化。利用最大斜率法进行灌注分析,测量胰腺灌注的时间-密度曲线(TDC)以及灌注参数动脉灌注量(AF),分析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AF值的变化。结果:中重度急性胰腺炎TDC呈缓升平坦型,峰值低;治疗前后灌注伪彩图显示灌注逐渐升高,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前后AF值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对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谭丽梅 《医学综述》2011,17(1):134-136
前列腺良性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血供不同,前列腺癌的微小血管密度比前列腺增生高,微血管通透性较良性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多,因而二者的螺旋CT灌注成像动态增强曲线完全不同,并且具有各自的特征。在日常工作中,只要分析应用二者螺旋CT各自灌注成像的特点,就可以为前列腺结节进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层CT灌注成像各参数在急性脑缺血中心梗死区及周围半暗带区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19例急性脑缺血患者行CT灌注成像,分别测量CBF、CBV、MTT、TTP的数值变化,并于1周后再行CT平扫复查。结果:中心梗死区各参数的平均阈值为CBF<15.1%,CBV<25.7%,MTT>253.3%,TTP>106.3%。半暗带区各参数的平均阈值为CBF>34.7%,CBV>62.7%,MTT<230.6%,TTP<115.0%。对两区域相应参数差别行秩和检验,其中CBF、CBV、MTT的P值<0.001,而TTP的P值>0.05。结论:急性脑缺血多层CT灌注成像CBF、CBV、MTT的差别可以很好地反映中心梗死区及半暗带区,为溶栓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MSCT灌注成像技术定量评价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模型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研究高压氧早期干预对缺血股骨头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纯种新西兰大白兔56只,采用随机区组抽样方法 分入7组,正常对照1组(N组)、不同时相模型组3组(M组)及高压氧早期干预组3组(H组),每组8只.参照Yamamoto的方法 对M组及H组进行造模处理.H组于实验第2天开始同时进行2.0ATA高压氧治疗.每组实验结束时间点行MSCT全股骨头灌注扫描.灌注扫描原始图像数据传至GE AW4.3工作站,采用CT perfusion 3软件包进行后处理,获得不同解剖部位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及灌注参数功能图,分别测量rBF、rBV及MTT等灌注参数.动物处死,切取股骨头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各解剖区域M2、M4、M6及N组处理组间rBF值(F=12.365,P<0.001)、MTT值(F=4.99,P=0.002)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股骨头骨骺区rBV值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24,P<0.001).rBF值表现出造模早期(2、4周组)显著下降,6周组出现不同程度回升;rBV值在股骨头骨骺部出现相同改变;MTT值早期明显延长,6周组出现回落.M2、M4、M6组及N组不同解剖部位间灌注参数(rBF:F=52.190,P<0.001;rBV:F=42.677,P<0.001;MTT:F=3.09,P=0.048)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股骨头骨骺区rBF及rBV值下降、MTT值延长较干骺端及股骨颈更为显著.H2、H4、H66组及N组股骨头骨骺区及股骨头干骺端区处理组间r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81,P=0.115;F=1.142,P:0.341),股骨头干骺端及股骨颈rBV值在处理组间差异尤统计学意义(F=2.642,P=0.059;F=1.568,P=0.209),各解剖区域MTT值在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11,P=0.347).H2组股骨头rBF、rBV维持在正常水平,H4轻度减低,至H6组出现灌注增加;MTT值维持于正常水平.高压氧各时相组与模型相同时相组各灌注参数比较,rBF值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SCT灌注技术可敏感的探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血流灌注的异常.证实了激素造模的不同时相兔股骨头血流灌注减低,微血管阻力增加的特征性变化,同时阐明高压氧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实验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血流灌注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认识肾细胞癌的CT诊断及分期,分析肾细胞癌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CT检查对肾细胞癌极为敏感,本组CT诊断肾细胞癌9例,正确率90%,误诊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CT分期与病理符合者8例,符合率80%,典型肾细胞癌CT表现为平扫肾实质性肿块,肾轮廓变形隆起,增强扫描肾实质明显强化而肿瘤中心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结论:根据肾细胞癌的典型表现,CT不仅可以作出准确诊断,而且对肾癌进行术前CT分期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