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的重要产毒真菌,主要污染谷物,并在生长基质中繁殖代谢,产生多种真菌毒素。伏马菌素(Fumon-isins)是1988年首次报道的一组主要由串珠镰刀菌产生的真  相似文献   

2.
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C)是一种在粮食中较常见的真菌,在食管癌高发区林县玉米中,其污染率达49.6%。实验表明该菌的代谢物有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1984年我们从林县串珠镰刀菌培养物中分离得到强致突变物镰刀菌素C(Fusarin c,FC)。Weibe和Bjeldanes首先报道从Fusarium moniliforme中分离出FC。以后证明FC不仅对细菌有致突变作用,而且对哺乳类动物细胞也有明显致突变作用。在林县田间玉米中存在有FC。为研究其与食管癌病因学的关系,我们应用TLC和HPLC等方法检测其在环境中的分布,本文报道化学测定微量FC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比较河南林县八株串珠镰刀菌和山东省三株串珠镰刀菌产生镰刀菌素C(Fc)的结果,并测定了分离自河南林县的梨孢镰刀菌的产毒情况。测定结果表明:(1)串珠镰刀菌均能产生Fc,但不同菌株产毒量差异很大(7.0mg/kg~1472.4mg/kg)。(2)梨孢镰刀菌也能产生Fc,产量为191mg/kg。以往未曾有过梨孢镰刀菌能产生Fc的报道。为寻找产生Fc的最适宜环境,本实验对产毒条件进行了温度、时间、湿度和培养基等研究。 1.温度和时间对产生Fc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8℃培养2周,Fc的生成还未达最高值,而在  相似文献   

4.
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rdliforme)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的重要产毒真菌,主要污染谷物,并在生长基质中繁殖代谢,产生多种真菌毒素。伏马菌素(Fumon-isins)是1988年首次报道的一组主要由串珠镰刀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包括FA、FB、FC、FP和FBs的水解产物等。其中FBs是农产品中主要污染物,尤以FBI污染最普遍,毒性也  相似文献   

5.
镰刀菌素C(Fusarin C,FC)是Wiebe和Bjeldanes(1971)首先从玉米中分离得到的一种霉菌毒素,本实验室于1984年也从串珠镰刀菌的玉米培养基中分离出该毒素,FC对细菌和哺乳类动物细胞均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为探讨FC的致癌作用及其与林县食管癌高发的关系,本实验初步研究~3H-镰刀菌素C(~3H-FC)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代谢及在体外与大鼠食管的DNA结合.  相似文献   

6.
克山病病区粮食中串珠镰刀菌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山病病区粮食中串珠镰刀菌素的检测章红,李季伦有学者认为克山病的致病因子可能是串珠镰刀菌素,而硒只是保护因子[1]。为了进一步验证串珠镰刀菌素与克山病之间的关系,我们参照罗毅、姬政等[2,3]方法,采用离子对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对陕西、吉林、...  相似文献   

7.
镰刀菌(Fusarium)是常见的土壤微生物和重要的植物致病真菌,也可致人感染.最近收治1例由串珠镰刀菌引起的右小腿溃疡病例,现将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目的方法真菌及其毒素中毒是大骨节病(KBD)重要病因学说之一,由于检出的优势真菌和毒素在各病区的结果不一致。我们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T-2毒素、雪腐镰刀菌烯醇(NIV)、互隔交链孢霉单甲醚(AME)、丁烯酸内酯(BUT)和串珠镰刀菌素(MON)等毒素对体外单层培养的幼兔关节软骨细胞进行损伤实验,测定软骨细胞DNA、基质葡萄糖醛酸量作为生长代谢的指标,并于倒置  相似文献   

9.
将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on)接种于玉米面饼上,培养几天之后,加小量NaNO_2,可形成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和另外几种尚未确证的亚硝基化合物。其生成量随霉变时间、亚硝化时间和温度、NaNO_2加入量以及玉米品种的不同而改变。这些化合物已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检定器与氮磷选择性检定器,以及气相色谱—热能分析器初步检出。  相似文献   

10.
伏马菌素对免疫调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马菌素(Fumonisin)是由串珠镰刀菌产生的水溶性的代谢产物,1988年,Gelderblom等首次从串珠镰刀菌中分离出。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伏马菌素有FA1、FA2、FB1、FB2、FB3、FB4、FC1、FC2、FC3、FCAt和FP1共11种,其中FB1是主要组成成分。伏马菌素可以引起人和其他动物急性和慢性中毒,并且有种属特异性和器官特异性。在不同的动物,伏马菌素引起不同的疾病,例如伏马菌素引起马脑白质软化综合征、猪肺水肿和鼠肝肾损伤,甚至可以诱发鼠肝癌。并且发现在食管癌高发区伏马菌素污染水平很高,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两种新亚硝胺:N-3-甲基丁基-N-1-甲基丙酮基亚硝胺(NMAMBA)和N-2-甲基丙基-N-1甲基丙酮基亚硝胺(NMAMPA);以及甲基异戊基亚硝胺(NMIA),可由异戊胺(IAA)和NaNO_2,在接种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葡萄糖硝酸铵(GAN)培养基中形成。前两者在pH6.0培养12~14d时产生最多;而NMIA则在pH4.5。培养8~10d形成最为合宜。乙酰甲基甲醇(AMC)对两种新亚硝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丙酮酸钠只对NMAMBA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如除去GAN培养基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如Mg~(++)、Ca~(++)或Ca~(++),则能抑制NMIA, NMAMBA和NMAMPA的形成,表明真菌转甲基酶在其形成由起重要作用。本文对真菌利用IAA和NaNO_2合成NMAMBA和NMAMPA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霉变甘蔗中毒常发生在春暖解冻的季节.引起中毒的霉变甘蔗,一般是外观光泽不好,剖面呈灰黑色、棕褐色、浅黄色,结构疏松、呈糠萝卜状,尖端或断面有明显的白色絮状或绒毛状菌丝.霉变甘蔗有明显的酸霉味、酒糟味和微辣味.将霉变甘蔗横切开,放于0~17℃的室温中,12~24小时后,整个横切面即可长出2~3毫米长的白毛(真菌菌丝).引起甘蔗霉变的原因是由于甘蔗在收获、运输或贮存时受到真菌的污染,且存放在温度为0~20℃,湿度为80~90%等适合某些真菌生长的条件下所致.一般认为含糖量低的未成熟甘蔗比含糖量高的成熟甘蔗更容易发生霉变.根据文献资料报道,霉变甘蔗引起中毒的真菌多为镰刀菌属的梨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等.这些真菌可以产生亲中枢神经系统的、水溶性的、耐热的镰刀  相似文献   

13.
对食管癌高发区林县和低发区商丘玉米分别取样检测,结果发现:高发区林县32份中有29份串珠镰刀菌污染;低发区商丘32份中有21份串珠镰刀菌污染。玉米污染粒数统计,高发  相似文献   

14.
以林县玉米中分离出的串珠镰刀菌(82—01号)接种于小米,经28℃培养8天后,加亚硝酸钠(小米:亚硝酸钠=1000:1w/w),用GC-MS分析鉴定,发现有脯氨酸乙酯亚硝胺(N-Nitrosoproline ethylester)的形成,含量为20~40微克/公斤小米。  相似文献   

15.
在食管癌高发区林县,由于饮食习惯与食物的存贮不善,有些食物常被真菌所污染,其中以串珠镰刀菌、圆弧青霉、白地霉、短密青霉、互隔交链孢霉等为常见。我们在玉米面饼中接种串珠镰刀菌或其他真菌,经培养8天后,加入少许亚硝  相似文献   

16.
四川西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物中分离的串珠镰刀菌,其玉米粉培养物长期饲喂LACA系小鼠,经过353天诱发出了少数食管及较多前胃肿瘤性病变,提示高发区人的食管癌的增多,可能与人们长期食用被串珠镰刀菌污染的食物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1例由Fusariumequiseti(F.equiseti)所致的皮肤镰刀菌感染,探讨δ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学疗法(PDT)对镰刀菌杀伤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取皮损组织培养物进行菌种鉴定,体外培养后制备菌悬液,使其与不同浓度ALA(2.5%、5%)悬浮培养,置于光动力治疗仪下光照,通过菌落计数法观察菌...  相似文献   

18.
用林县粮食中分离的串珠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分别发霉食物,用Wistar大鼠进行诱癌实验。实验结果:1.串珠镰刀菌组,动物喂饲霉食247~956天、30只动物中发现乳腺癌肉瘤1例,腹腔和纵隔网织细胞型淋巴肉癌3例,结肠乳头状癌1例,肿瘤总发生率为16.7%(5/30)。食管上皮增生发生率6.7%(2/30),前胃上皮为3.3%(1/30);2.半裸镰刀菌组,动物喂饲霉食65~648天、20只动物中发现腹腔网织细胞型淋巴肉瘤、膀胱乳头状瘤各1例,肿瘤总发生率为10%(2/20)。前胃上皮底层细胞增生2例,其中1例并有脐样病灶形成;3.对照组,动物喂饲未经发霉处理的正常饲料157~844天,32只动物中未发现任何肿瘤。两个实验组的大鼠肺脓肿和肺部慢性肉芽肿的展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这两种霉菌对肺脏亦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
1976~1983年,从安徽省22个市、县的148份小麦赤霉病穗中分离到镰刀菌3259株(占96.7%)。经鉴定分别属于10个种,其中禾谷镰刀菌占96.7%,燕麦镰刀菌占1.5%,串珠镰刀菌占1.1%,尚有少量黄色、尖孢、木贼、弯角、硫色、半裸、三线镰刀菌。样品中全部检出有禾谷镰刀菌,其中98份(占66.2%)样品中只检出一种禾谷镰刀菌,其余样品可同时检出2~4种镰刀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安徽省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菌为禾谷镰刀菌。其次为燕麦镰刀菌。并可有少量其他镰刀菌的感染。本文并对分离的10种镰刀菌进行了详细的培养性状、色素、各种孢子形态、大小测量和彩色、显微图谱的研究,发现同一种镰刀菌存在不同的培养性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霉变玉米面的致突变作用作了初步研究,即将林县分离出来的霉菌接种到玉米面窝头,观察这种霉变玉米面是否具致突变或其它作用。实验分甲乙两组,分别以串珠镰刀菌(FM)或串珠镰刀菌、黄曲霉、白地霉、圆弧青霉(FAGP)接种于玉米面窝头。结果表明两种霉变玉米面的提取物均能使V_(70)细胞及中国地鼠骨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