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多乐氟在正畸固定矫治中对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接受正畸固定矫治的患者56例,采用自身对照,粘接托槽后,将患者牙齿以中线为界,左侧牙设为试验组(包括21、22、23、24、31、32、33、34),右侧牙设为对照组(包括11、12、13、14、41、42、43、44),共观察896颗牙(每组448颗牙),试验组每3个月在托槽和带环周围牙面涂布多乐氟,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在治疗开始后第6、12个月时对受试牙进行检查,观察牙面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及脱矿指数。结果正畸开始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脱矿率和脱矿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固定矫治6个月后对照组脱矿率较试验组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脱矿程度对照组高于试验组;矫治12个月后,对照组的脱矿率和脱矿程度均高于试验组程度(P<0.05)。结论多乐氟对固定正畸过程中釉质脱矿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氟保护漆对青少年正畸患者固定矫治后釉质脱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16岁以下青少年固定正畸矫治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721颗),对患者及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不涂氟;实验组40例(742颗),除了对患者和家长宣教外,戴用固定矫治器时及正畸期间每6个月用氟保护漆处理牙面。临床观察2年,对粘接托槽的牙齿观察其脱矿程度。结果 实验组中706颗牙脱矿指数为0,出现脱矿的有36颗,脱矿率为4.85%,未出现脱矿指数大于1的患牙。对照组中有604颗牙脱矿指数为0,出现脱矿的有117颗,脱矿率为16.23%,其中脱矿指数大于1的患牙有18颗。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定正畸患者戴用固定矫治器时及矫治期间使用氟保护漆能有效预防正畸牙釉质脱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4种防龋方法在正畸固定矫治中预防牙釉质脱矿的效果.方法: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治的200名患者随机分为4组(n=50),分别用普通牙膏、含氟牙膏、氟保护漆和护牙素对牙釉质进行处理,定期随访,比较矫治完成后4组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情况.结果:按牙齿数计算含氟牙膏、普通牙膏、氟保护漆和护牙素4组牙釉质的脱矿率分别为16.3%、21.9%、9.3%和8.5% (x2=99.7,P=0.000001)氟保护漆和护牙素组脱矿率低于其他2组,该2组脱矿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P=0.529851).结论:应用含氟制剂可以有效预防固定矫治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护牙素和氟保护漆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cvv-ACP,商品名护牙素)对固定矫治中托槽周围牙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60颗因正畸治疗而拔除的前磨牙随机分成四组:①护牙素组;②0.2%NaF组;③0.2%NaF 护牙素组;④空白对照组.在牙齿颊面粘结正畸托槽.体外pH循环35天后.每组取10个样本经切片、磨片至厚度100/μm-110μm,采用软X线投照技术及高清晰度数码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釉质脱矿深度和灰度.另外,每组取5个样本用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的改变.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形态学表现:软X线照片显示护牙素组、0.2%NaF组、0.2%NaF 护牙素组都没有出现明显脱矿,对照组出现了19.34±6.8pJn深的脱矿.扫描电镜显示前三组的牙釉质表面有矿物质沉积,孔隙变小,对照组的牙釉质表面有程度不等蜂窝状孔隙.灰度值比较结果显示:①护牙素组、0.2%NaF组之间脱矿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O.05);②护牙素组、0.2%NaF组、0.2%NaF 护牙素组的脱矿量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调控饮食结构和定期牙面清洁预防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固定矫治的患者247例,分为3组,饮食调控组81例,由家长监督患者每天的食物种类,尽量不吃或少吃含糖食物;牙面清洁组83例,每次复诊对牙面进行专业清洗、抛光;对照组83例,仅接受正常的口腔卫生健康宣教、指导。观察正畸患者治疗前后上下颌前牙釉质脱矿情况,计算各组前牙釉质脱矿程度(以釉质脱矿指数表示)和釉质脱矿发生率。结果矫治前3组患者上下颌前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和脱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分别对饮食调控组和专业清洁组与对照组患者上下颌前牙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饮食调控组、牙面清洁组和对照组前牙平均釉质脱矿指数分别为0.078、0.109和0.178,饮食调控组和牙面清洁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控饮食结构和定期牙面清洁预防正畸牙釉质脱矿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商品名护牙素)对固定矫治中托槽周围牙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0颗因正畸治疗而拔除的前磨牙随机分成四组:①护牙素组:②0.2%NaF组;(劲,2%NaF+护牙素组;④空白对照组。在牙齿颊面粘结正畸托槽,体外pH循环35天后,每组取10个样本经切片、磨片至厚度100μm~110μm,采用软X线投照技术及高清晰度数码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釉质脱矿深度和灰度。另外,每组取5个样本用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的改变。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形态学表现:软x线照片显示护牙素组、0,2%NaF组、0.2%NaF+护牙素组都没有出现明显脱矿,对照组出现了19.34&#177;6.8μm深的脱矿。扫描电镜显示前三组的牙釉质表面有矿物质沉积,孔隙变小,对照组的牙釉质表面有程度不等蜂窝状孔隙。灰度值比较结果显示:①护牙素组、0.2%NaF组之间脱矿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护牙素组、0.2%NaF组、0.2%NaF+护牙素组的脱矿量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③护牙素组及0.2%NaF组与0.2%NaF+护牙素组之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牙素在正畸治疗中具有预防牙釉质脱矿作用;护牙素和氟化物有协同作用,可增强牙齿的防龋能力。  相似文献   

7.
郭标新  王君香  阎燕  赵奇 《口腔医学》2010,30(3):184-185
目的 评价GC护牙素预防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效果。方法 选择固定正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戴入即刻以及戴入后每个月均用主要成分为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CPP-ACP)的GC护牙素进行处理,对照组仅常规口腔卫生宣教。1年后观察并比较2组间的牙釉质脱矿情况。结果 1年后试验组牙釉质脱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9.45,P<0.01)。结论 GC护牙素是一种预防固定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调控饮食结构和定期牙面清洁预防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固定矫治的患者247例,分为3组,饮食调控组81例,由家长监督患者每天的食物种类,尽量不吃或少吃含糖食物;牙面清洁组83例,每次复诊对牙面进行专业清洗、抛光;对照组83例,仅接受正常的口腔卫生健康宣教、指导.观察正畸患者治疗前后上下颌前牙釉质脱矿情况,计算各组前牙釉质脱矿程度(以釉质脱矿指数表示)和釉质脱矿发生率.结果 矫治前3组患者上下颌前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和脱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分别对饮食调控组和专业清洁组与对照组患者上下颌前牙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饮食调控组、牙面清洁组和对照组前牙平均釉质脱矿指数分别为0.078、0.109和0.178,饮食调控组和牙面清洁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控饮食结构和定期牙面清洁预防正畸牙釉质脱矿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两种局部用氟对预防正畸牙脱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固定矫治器治疗后牙齿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评价用75%氟化钠处理牙面和使用含氟牙膏对减轻牙釉质脱矿的作用。方法选择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患者93例随机分为3组,氟化钠糊剂组34例,含氟牙膏组28例,对照组31例,治疗前后对牙面脱矿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矫治前3组患者牙齿牙釉质脱矿发生率和脱矿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氟化钠糊剂组牙釉质脱矿率为8.9%,含氟牙膏组为9.0%,对照组为15.6%,两种氟处理组其脱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氟处理组发生1度脱矿的牙数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3度脱矿的牙数低于对照组(P〈0.05),3组发生2度脱矿的牙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化钠组和含氟牙膏组EDI小于对照组(P〈0.001),而两种氟处理组间的脱矿率和E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中配合使用氟化物处理牙面,可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固定矫治术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探讨对其防范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200例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常规处理;试验组采用综合预防措施。治疗结束后即刻观察患者牙面釉质脱矿斑情况。结果 对照组釉质脱矿率为16.7%,试验组为9.6%,有显著差异性。脱矿好发牙位是上颌侧切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好发部位是牙颈部,不同年龄组釉质脱矿率明显不同。结论 固定矫治器对牙釉质的脱矿损害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矫治前对其可能的危害因素的充分预测和控制酸蚀时间、牙面氟化处理、治疗中的口腔卫生、定期的洁牙等综合预防措施对减少固定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casein phosphopetide-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制剂在固定矫治中抑制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固定矫治患者98例共2 142颗牙齿,按随机编号将纳入患者的左侧牙齿或右侧牙齿分为试验组,对侧牙齿为对照组,试验组牙面涂布含CPP-ACP成分的GC护牙素,对照组牙面涂布牙膏,每月复诊处理1次,观测记录矫治前、中、后的牙釉质脱矿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试验组牙釉质脱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釉质脱矿增加指数为0.054,对照组釉质脱矿增加指数为0.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01)。结论 CPP-ACP制剂对抑制固定矫治中牙釉质脱矿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固定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病情况,并探讨预防牙釉质脱矿的措施。方法:对76例使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统计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和好发部位。结果:54例发生牙釉质脱矿,发病率71.05%。纳入矫治系统共1672个牙,治疗前釉质均发育正常,治疗结束后有207颗牙齿脱矿,脱矿率12.38%。脱矿好发牙位是上前牙,好发部位是托槽周围和牙颈部。结论: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乐氟在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对牙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固定正畸矫治的恒牙列患者60例,采用自身对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粘接托槽后每3个月在托槽周围牙面涂布多乐氟,对照组粘接托槽后不做处理。在粘接托槽前和矫治第6、12个月分别对两组牙齿脱矿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牙釉质脱矿指数。结果矫治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牙釉质脱矿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8,P>0.05),而矫治6个月(t=5.169,P<0.05)和12个月(t=6.031,P<0.05)时试验组的牙釉质脱矿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矫治过程中应用多乐氟对牙釉质脱矿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含氟牙膏在正畸固定矫治中对预防牙釉质脱矿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通过常规口腔卫生宣教指导接受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种牙膏刷牙,将患者随机分为氟化物组和对照组,氟化物组采用含氟牙膏刷牙,对照组采用不含氟牙膏刷牙,应用时间平均18个月。分别比较矫治前后两组患者及被观察牙齿牙釉质脱矿发病率和脱矿程度,判断含氟牙膏在固定矫治中对牙釉质脱矿的预防效果。结果在正畸固定矫治中,应用氟浓度为0.15%的含氟牙膏刷牙,可明显降低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明显减少牙釉质3度脱矿的发生。结论0.15%含氟牙膏应用于固定矫治能够降低牙釉质脱矿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含氟漱口水、护牙素即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asein phosphopeptide calcium phosphate complex,CPP-ACP)对正畸治疗后发生釉质脱矿的再矿化效果。方法: 应用Image J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正畸治疗后釉质的再矿化。将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后发生牙釉质脱矿的21例患者(女13例,男8例,84颗患牙)分为3组,每组28颗患牙。对照组仅用含氟牙膏每天刷牙2次,每次3 min。氟化物组用含氟牙膏每天刷牙2次,每次3 min,同时使用20 mL 0.01%氟化物冲洗牙2次。CPP-ACP组用含氟牙膏每天刷牙2次,每次3 min。同时按要求使用CPP-ACP 2次,3组均持续使用6个月。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畸治疗后6个月,3组牙釉质脱矿白斑区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减少,3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CPP-ACP组效果尤为明显(51.68%),显著高于氟化物组(44.42%)和对照组(42.71%)。结论: 正畸治疗后6个月内,正确刷牙、氟化物漱口、配合护牙素的使用,对正畸治疗中脱矿牙的再矿化均有一定效果, 而且CPP-ACP可以更有效地减小牙釉质脱矿白斑区域面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GC护牙素与氟保护漆在正畸治疗中抑制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固定矫治患者117例共计2620颗牙齿,按就诊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患者(39例,868颗牙齿)矫治过程中左侧牙齿涂布GC护牙素,右侧牙齿涂布相似口味牙膏作为对照;第2组患者(39例,862颗牙齿)矫治过程中左侧牙齿涂布氟保护漆,右侧牙齿涂布釉质粘接剂A液作为对照;第3组患者(39例,890颗牙齿)矫治过程中左侧牙齿涂布GC护牙素,右侧牙齿涂布氟保护漆。GC护牙素的用法为患者每月复诊时涂布牙齿1次,氟保护漆的用法为患者每隔3个月复诊时涂布牙齿1次。观测记录3组患者矫治前、后的牙釉质脱矿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1组及第2组患者中涂布GC护牙素及氟保护漆侧牙齿的釉质脱矿指数明显低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患者涂布GC护牙素侧牙齿的釉质脱矿指数与涂布氟保护漆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护牙素及氟保护漆均能抑制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临床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三种制剂在固定正畸治疗中抑制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固定矫治患者160例,共3502颗牙齿。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组A(40例、860颗牙齿)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使用GC护牙素涂布于牙齿表面,1次/月;组B(40例、853颗牙齿)使用多乐氟Duraphat涂布,每3个月1次;组C(40例、887颗牙齿)使用Clin?proTM XT Varnish涂布,每6个月1次;组D(40例、902颗牙齿)作为空白对照组,牙齿表面不做特殊处理,仅行常规口腔正畸护理。比较四组患者在矫治开始前、矫治开始后第6个月及第12个月的釉质脱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开始前,各组间平均釉质脱矿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开始后第6个月及第12个月,各组的平均釉质脱矿指数均有所增加;但在矫治同期,组A、组B、组C的平均釉质脱矿指数均明显低于组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GC护牙素、多乐氟Duraphat、ClinproTM XT Varnish三种制剂均能有效抑制釉质脱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