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5-12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骨盆重建接骨板加骶髂关节星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24例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复位评分标准评定。骶髂关节分离复位评定采用PACS系统分别对术前及术后的CT横断面及矢状面骶髂关节间隙最宽处进行测量。髋关节功能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定。结果术前CT横断面骶髂关节间隙为(11.86±3.43)mm,术后为(4.05±0.76)mm,手术前后差值为(7.58±2.87)mm;术前CT矢状面骶髂关节间隙为(16.29±3.84)mm,术后为(4.27±0.95)mm,手术前后差值为(11.83±3.19)mm;结果显示术后髋臼及骶髂关节脱位复位良好。24例均获得随访7~30个月,平均12.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4.8个月。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评定:优13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7.5%。髋关节功能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75.0%。结论前侧髂腹股沟入路骨盆重建接骨板加骶髂关节星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具有操作安全、骨折复位满意、术后疗效肯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及方法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43例髋臼骨折,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重建钢板及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43例均获随访,时间4-48个月,根据Matta髋臼骨折复位标准:解剖复位35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3例。髋关节功能按美国骨科学会(AAO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29例,良8例,可3例,差3例。结论正确选择手术入路、良好的复位、稳固的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是髋臼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对38例髋臼骨折不同类型不同手术入路分别用加压螺钉、可吸收螺钉,普通钢板及重建钢板等予以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平均19个月(6-42个月)。术后未发生伤口感染、坐骨神经或血管损伤及深静脉栓塞。复位情况按Judet方法评估,达到解剖复位者30例,复位满意者5例,不满意3例。按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标准评估疗效:优23例,良8例,可4例,差3例。结论:开放复位内固定是治疗髋臼骨折较为可靠的方法,正确的骨折分型、手术切口的选择是复位成功的关键,内固定材料的选择是手术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手术治疗51例髋臼骨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1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入路和复位内固定。随访评价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6年。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标准:解剖复位31例(60.8%),满意复位18例(35.3%),不满意复位2例(3.9%)。髋关节功能依据D′Aubingne评分标准:优21例(41.2%),良24例(47.0%),可5例(9.8%),差1例(2.0%),优良率为88.2%。结论对于有手术指征的髋臼骨折,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采用正确的手术入路和良好的骨折复位及固定,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胫骨外侧锁定接骨板+前侧拉力螺钉固定后外侧骨折块和胫骨外侧锁定接骨板+后外侧支撑接骨板固定骨折块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3例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后外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采用胫骨外侧锁定接骨板+前侧拉力螺钉固定治疗的前侧拉力螺钉组15例和采用胫骨外侧锁定接骨板+后外侧支撑接骨板固定治疗的后外侧支撑接骨板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和Lysholm评分;通过Rasmussen放射学评分系统对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进行放射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情况发生,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失效。前侧拉力螺钉组伤口未发生感染,均Ⅰ期愈合,2例复位关节面再次塌陷;后外侧支撑接骨板组出现2例伤口感染,未发生复位关节面再次塌陷情况。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5,P=0.047;t=2.543,P=0.019)。后外侧支撑接骨板组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H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胸外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进行肋骨断端复位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手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均获治愈。术后连枷胸、纵膈摆动消失,呼吸状况明显改善,胸廓恢复正常形态。随访3个月~1年,复查胸部X线未发现接骨板移位、松动及接骨板脱落、断裂,患者肋骨骨折处均愈合,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无1例钢板有排异反应、不适等需取出者。结论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 38例髋臼骨折按不同类型不同手术入路分别用加压螺钉、可吸收螺钉 ,普通钢板及重建钢板等予以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平均 1 9个月 (6~ 42个月 )。术后未发生伤口感染、坐骨神经或血管损伤及深静脉栓塞。复位情况按Judet方法评估 ,达到解剖复位者 30例 ,复位满意者 5例 ,不满意 3例。按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标准评估疗效 :优 2 3例 ,良 8例 ,可 4例 ,差 3例。结论 开放复位内固定是治疗髋臼骨折较为可靠的方法 ,正确的骨折分型、手术切口的选择是复位成功的关键 ,内固定材料的选择是手术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常常采用接骨板内固定。为减少软组织并发症,作者研究了一种微创经皮内固定方法的疗效,对31例(39足)采用Forgon和Zadr-avecz的方法进行经皮复位、螺钉内固定。随访时间至少24个月,平均66个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杂粉碎性髋臼骨折手术修复方法及对软骨与骨性关节面愈合、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6年4月至2010年5月,手术治疗髋臼复杂粉碎性骨折48例48髋,男39例,女9例;年龄21~70岁,平均36.2岁。均为严重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选择髂腹股沟、后外侧或前后联合入路。术中粉碎严重的关节面(碎裂软骨下骨及未游离的关节软骨)利用股骨头作为模具、植骨支撑、镶嵌挤压、拉力螺钉加压及可吸收螺丝钉(聚左旋乳酸可吸收骨固定系统)固定、阻挡等方法拼接,完成折块与主体骨一体化,再应用骨盆重建接骨板固定。术后根据固定情况穿矫形鞋或皮牵引限制髋部活动4~6周,床上进行关节屈伸、收展功能锻炼,3个月后下床活动。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1~22个月,平均14.6个月,骨折复位质量、影像学评价均采用Matta标准,X线片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面平整,无明显塌陷及骨性游离体形成。临床功能评价采用d'Aubigne-Postel标准:优44髋,良3髋,差1髋。结论以股骨头作为模具、应用植骨支撑、碎骨镶嵌挤压、拉力螺钉及可吸收螺钉固定阻挡等方法辅助完成复杂粉碎性髋臼骨折关节面的重建,可明显提高重建接骨板在严重髋臼骨折的复位、愈合质量,使髋关节获得满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11例,骨折类型按照Letournel-Judet分型,后柱加后壁骨折2例,T型骨折1例,双柱骨折8例,均经开放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11例平均随访24个月(16~40个月),优6例,良3例,可1例,差1例。讨论开放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技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复位技术及螺钉的植入方向是其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