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癌组织HBV复制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表达的关系。方法以自身对照法收集人肝细胞癌(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肝癌组织中HBV—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TGF-β1和IGF-Ⅱ的表达,分析TGF-β1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的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TGF-β1和IGF-Ⅱ均呈较高表达,其阳性率均为83.3%,肝癌组明显高于癌旁组(P〈0.01)。癌灶组TGF-β1和IGF-Ⅱ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直径、数目无关(P〉0.05);TGF-β1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显著相关,且HBV—DNA阳性组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结论肝癌组织中TG-β1和IGF—II过度表达,且与HBV复制和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肝切除术后E-钙黏蛋白(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原生长因子Ⅱ(IGF-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行肝切除的老年肝癌患者78例为肝癌组,30例同期老年体检查体者为健康组。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组入选次日以及肝癌组术前、术后7、14、28 d的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肝癌组随访3年的生存情况,比较肝癌组不同预后情况患者围术期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老年肝癌肝切除围术期EC、VEGF、IGF-Ⅱ、TGF-β1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老年肝癌肝切除术后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单独和联合评估其预后的价值。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肝癌组围术期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均升高;与术前比较,肝癌组术后7 d、14 d和28 d的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均降低(P0.05)。肝癌组3年生存率为84.62%,且肝癌组存活患者围术期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合并均低于死亡患者(P0.05)。Spearman法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肝癌肝切除围术期EC、VEGF、IGF-Ⅱ、TGF-β1水平与其3年生存率均呈负相关(r=-0.768,-0.779,-0.841,-0.855,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肝癌肝切除术后7 d、14 d和28 d的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联合评估其预后的价值均良好,其中以肝切除术后14 d的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联合评估其预后的价值最佳。结论老年肝癌肝切除术后的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良好,其中以肝切除术后14d的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联合评估其预后的价值最佳,老年肝癌肝切除术后14d的血清EC、VEGF、IGF-Ⅱ、TGF-β1可能作为其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肝癌组织TGF-β1异常表达与HBV复制的病理学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HCC癌灶组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TGF-β1的表达,并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肝癌组织中HBV-DNA,并分析TGF-β1表达与HBV复制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无论是原发性肝癌还是转移性肝癌,TGF-β1均呈较高表达,且组间未见显著差异;TGF-β1在肝癌癌灶及非癌组表达存在显著差别,其阳性率分别为83.3%和43.3%,肝癌组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HCC的癌灶组中TGF-β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直径、数目无关(P>0.05);HBV-DNA阳性肝癌组织中TGF-β1表达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结论TGF-β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过度表达,且与HCC的分化程度有关,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105、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法及ELISA法检测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组织CD105表达及血清VEGF、TGF-β表达水平。结果肝癌组织CD105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血清VEGF、TGF-β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均〈0.05;有腹水转移者CD105表达及VEGF、TGF-β水平明显高于无腹水转移者(P〈0.05)。结论 CD105、VEGF及TGF-β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及腹水转移中起一定作用,可为原发性肝癌的生物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Smad4和TGF-βR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中Smad4蛋白与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 RⅡ)蛋白的变化及其在肝细胞癌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5例石蜡包埋人肝细胞癌标本及36例癌旁组织中Smad4、TGF-β R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45例肝癌组织中,Smad4、TGF-βR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和42.2%.肝细胞癌组织中Smad4、TGF-β RⅡ阳性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包膜是否完整和有无癌栓有关(P<0.05),TGF-βRⅡ与肝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Smad4、TGF-β RⅡ阳性表达均降低,Smad4及TGF-β RⅡ的丢失、功能失活对诱发肝细胞癌及肝细胞转移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在肝癌发生与 HBV 持续感染中是否起有重要作用,作者对41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及两个 HCC 细胞株采用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进行染色,观察 IGF-Ⅱ和 HBV x 基因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个 HCC 细胞株能够表达IGF-Ⅱ,并且表达 IGF-Ⅲ的细胞也大量地表达HBxAg 和 AFP。肝结构正常者及急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中无 IGF-Ⅱ阳性的细胞,随着病理改变从 CPH 到癌组织周围组织(PCLT)的发展,IGF-Ⅱ阳性肝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肝癌(肝癌组)、30例乙肝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肝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以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组,结果肝癌组EGF和EGFR阳性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均〈0.01。认为EGF和EGFR在原发性肝癌中呈过表达,是其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8.
肝癌组织中TGF-β1、TGF-β1RⅡ和NF-κB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Ⅱ型受体(TGF-β1RⅡ)、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方法:在30例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TGF-β1 TGF-β1RⅡ及NF-κB蛋白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观察TGF-β1及TGF-β1RⅡ蛋白与微血管密度(MVD)、TGF-β1蛋白与TGF-β1mRNA、NF-κB与TGF-β1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TGF-β1mRNA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1 043±0.035 vs 0.0 620±0.0 225,P<0.01)、TGF-β1蛋白平均光密度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0 72 5±0.0 102 vs 0.0 442±0.0 103,P<0.01);肝癌组织TGF-β1RⅡ蛋白平均光密度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0 402±0.0 113 vs 0.0 669±0.0 157,P<0.01);肝癌组织NF-KB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0 723±0.0 210 vs 0.0 305±0.0116,P<0.01),肝癌组织MVD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1.23±9.25 vs 4.24±2.10,P<0.01),肝癌组织TGF-β1蛋白阳性表达与MVD呈正相关(t=3.25,P<0.01);TGF-β1 mRNA与TGF-β1蛋白呈正相关(χ2=8.21,P<0.01);NF-κB蛋白阳性表达与TGF-β1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χ2=9.075,P<0.01);而TGF-βRⅡ蛋白与MVD呈负相关.结论:肝癌组织中TGF-β1基因的变化发生在多个水平,肝癌细胞中TGF-β1RⅡ、NF-KB蛋白表达异常,并与MVD相关,提示他们在肝细胞癌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NF-κB可能在介导TGF-β1的活化或产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干扰素-γ(IFN-γ)在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8例肝硬化、40例原发性肝癌、6例转移性肝癌及20例对照组血清中TGF-β1和IFN-γ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组(P<0.05), 而两组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硬化及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和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肿块数目≥3个、直径≥3cm、AFP≤20ng/ml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增高,血清IFN-γ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05).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介入或手术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下降,IFN-γ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血清TGF-β1和IFN-γ可作为新的血清学标志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及近期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分析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胎蛋白(AFP)对肝癌(HCC)的诊断存在着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在胎肝和新生儿肝脏中有大量表达,但出生后该基因迅速降低直至关闭,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呈胚胎性过量表达IGF-Ⅱ。研究以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巢式PCR)扩增了肝癌组织及外周血中IGF-ⅡmRNA,并观察它在肝癌诊断、转移预测和鉴别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手术后新鲜肝组织中,分别  相似文献   

11.
章幼奕  姚建国  邹美银  肖锋 《肝脏》2010,15(2):101-10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肝衰竭(CLF)肝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LF28例、代偿性肝硬化(CLC)30例、慢性肝炎(CH)30例、正常对照28例肝组织中VEGF、TGF-β1的表达.分析VEGF、TGF-β1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正常肝组织内无或仅有极少量VEGF、TGF-β1表达;CH、CLC、CLF肝组织VEGF、TGF-β1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05~0.01);CLC组表达VEGF较CH、CLF组高(P〈0.005),CLF组较CH组高(P〈0.05);CLC、CLF组表达TGF-β1较CH组高(P〈0.005);VEGF和TGF-β1在CLF肝组织中表达不均匀,再生能力较强的肝组织中表达强度高,再生能力弱的肝组织中表达强度较低。结论 VEGF和TGF-β1与肝细胞病变程度、再生能力等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反映CLF肝细胞再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动态改变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雄性SD鼠诱发肝癌发生,分别观察肝细胞形态学、肝及血IGF-Ⅱ的动态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鼠肝,人肝癌组织中IGF-Ⅱ表达,并以生物素标记的探针检测肝癌组织中HBV-DNA,分析IGF-Ⅱ表达与HBV复制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诱癌过程中肝细胞出现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到HCC的形成过程中IGF-Ⅱ呈梯度表达,表现为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变性组(P〈0.01).癌变过程中IGF-Ⅱ呈阳性表达和胞内分布,肝和血IGF-Ⅱ呈显著正相关.人肝癌组织中IGF-Ⅱ高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数目无关;HBV-DNA阳性肝癌组织中IGF-Ⅱ表达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结论IGF-Ⅱ参与肝细胞的癌变过程,其过度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转化生长因子bⅠ型受体表达与肝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125I-TGF-β1为配体的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法,检测了TβRⅠ在30例肝癌组织及癌周肝组织和4例正常对照肝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了肝细胞癌组织中TβRⅠ相对表达率与肝癌的一些临床病量资料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TβRⅠ表达较癌周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明显降低,后两者间TβRⅠ表达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HCC癌灶组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IGF-Ⅱ的表达,并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肝癌组织中HBVDNA,并分析IGF-Ⅱ表达与HBV复制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IGF-Ⅱ均呈较高表达,在肝癌癌灶为83.3%及非癌组表达46.7%,存在显著差别(P<0.01).HCC的癌灶组中IGF-Ⅱ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高vs中、低:42.9%vs90.0%,100%,P<0.05或P<0.01)、是否侵及浆膜(是vs否:60.0%vs95.0%,P<0.05)以及肿瘤大小(<5cmvs≥5cm:58.3%vs100%,P<0.01)显著相关,而与肿瘤数目无关(P>0.05);HBVDNA阳性肝癌组织中IGF-Ⅱ表达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94.7%vs63.6%,P<0.05).结论:IGF-Ⅱ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过度表达,且与HCC的分化程度和大小有关,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动态改变及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SD鼠诱发肝细胞发生癌变,以病理学方法(HE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观察肝细胞形态学、肝及血IGF-Ⅱ的动态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肝组织IGF-Ⅱ表达与胞内定位.结果:组织学证实SD鼠在喂饲2-FAA后,在肝细胞出现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到HCC的形成过程中IGF-Ⅱ呈梯度表达,表现为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变性组(癌组vs变性组, x2=9.55,P<0.01;癌组vs正常组,x2=14.00, P<0.01),大鼠肝癌中IGF-Ⅱ在肝细胞内呈阳性表达;肝组织和外周血中IGF-Ⅱ呈显著正相关(r=0.97,P<0.01).结论:IGF-Ⅱ参与肝细胞的癌变过程,在癌变早期表达增加有助于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表达与肝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I型(TβRI)受体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125l-TGF-βI为配体的放射性配体结台分析法,检测了TβRI在30例肝癌组织及癌周肝组织和4例正常对照肝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了肝细胞癌组织中TβRI相对表达率与肝癌的一些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TβRI表达较癌周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明显降低(P<0.01),后两者问TβRI表达一致。包膜侵犯/无包膜组和伴血管癌栓组TβRI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TβRI相对表达率与年龄、性别、HBV感染、肝硬化、AFP、肝癌的大小、数目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TβRI表达降低可能是肝癌拮抗TGF-β对其生长抑制作用而恶性演进的关键因素,TβRI相对表达率与肝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集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O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受检者血清VEGF、TGF-β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VEGF与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血清VEGF、TGF-β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转移密切相关(P〈0.01)。血清VEGF与TGF-β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18,P〈0.01)。结论VEGF和TGF-β1与原发性肝癌的病情发展、浸润和转移有密切相关性,临床上,血清VEGF、TGF-β1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了解原发性肝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癌变过程中TGF-β1及TNF-α的动态表达与改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癌形成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动态表达及其改变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制备肝癌模型,经病理组织学(HE染色)分析肝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癌变不同时期定量观察肝细胞及血清中TGF-β1和TNF-α的动态变化。结果 大鼠在喂饲2-FAA后,肝细胞在诱癌早期发生颗粒样变性,中期出现不典型增生,后期可见大量癌巢结节,均为高分化肝细胞癌。在正常肝及血中仅见较低水平的TGF-β1和TNF-α表达。诱癌后,随肝细胞组织形态变化,肝组织及血清中TGF-β1和TNF-α表达水平逐渐增强,癌变组和癌前病变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血与肝TGF-β1和TNF-α表达显著正相关。结论 癌变早期TGF-β1和TNF-α呈过表达状态,具有相互调节、相互协同作用,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扶正化瘀方预防大鼠肝癌形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预防大鼠肝癌形成的机制。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发大鼠肝癌,观察扶正化瘀方对肝脏病理及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Ⅱ受体(TGF-βⅡ)表达的影响。结果:扶正化瘀方对DMN致大鼠肝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为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提高癌组织周围表达低下的TGF-βⅡR水平。结论:扶正化瘀的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提高肝组织TGF-βⅡR的表达可能是该方预防肝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是一种重要的胎儿生长因子,其基因含4个不同的启动子(P1~P4)。在生长发育过程中,4个启动子不同的生物活性,具有组织特异性和发育阶段独立性表达特征,P2~P4为胚胎型启动子,P1为成人型启动子。在胎肝和新生儿肝中IGF-Ⅱ mRNA表达量最高,其中P3活性最大,其次分别为P4及P2,P1失活,在成人肝脏中IGF-Ⅱ 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约为新生儿峰值的1/10,其中P1活性最大,依次为P4、P2及P3,约70%成人肝脏P3呈关闭状态,仅30%成人呈微量表达。近年研究发现,IGF-Ⅱ在模型动物肝脏和人类肝脏的癌前病变及肝癌组织中呈过量表达,但不同学者报道的IGF-Ⅱ异常表达量及阳性率差异较大,且多数为IGF-Ⅱ蛋白水平的定性研究。我们分析了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肝癌的P1~P4调控的IGF-Ⅱ转录子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旨在阐明IGF-Ⅱ基因启动子在肝癌癌变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