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澍  严金川  陈小节  李璇  李权  孙涛 《江苏医药》2012,38(8):915-91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STEMI伴CS患者48例中,21例经桡动脉急诊PCI(TRA组),27例经股动脉急诊PCI(TFA组)。所有患者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和盐酸替罗非班,观察手术情况及预后。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穿刺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时间、血管并发症、住院期间及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急诊经桡动脉PCI在伴CS的STEMI患者与股动脉途径PCI一样安全有效。对IABP安置后行PCI的患者,桡动脉途径是很好的替代途径。  相似文献   

2.
丁澍  严金川  陈小节  李璇  李权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30-2731
目的:探讨急诊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观察发病12h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78例,其中121例经桡动脉(TRA)急诊PCI,57例经股动脉(TFA)急诊PCI.所有患者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及其他正规治疗,观察手术及住院情况.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成功率、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TRA组较短(33.2±14.7)分钟vs(40.5±15.7)分钟,P<0.01).依从性TRA组达84.3%,明显高于TFA组26.3%(P<0.01).血管并发症TRA组明显少于TFA组(4.1% vs 28.1%,P<0.01).结论:在强化抗栓条件下,相对于股动脉途径,急诊经桡动脉PCI有相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而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穿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方法 比较经桡动脉介入(TRI组,54例)和经股动脉介入(TFI组,49例)两组行急诊PCI治疗相关资料.结果 两组基本特征、血管穿刺时间及成功率、PCI成功率、麻醉至球囊扩张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TRI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FI组(3.8%vs10.2%)(P<0.01),住院时问明显短于TFI组(P<0.05).结论 TRI行急诊PCI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与TFI比较,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分别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PCI治疗能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选择的途径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观察经桡动脉入路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病人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连续607例STEMI住院病人分别接受经桡动脉入路(n=273)或经股动脉入路(n=334)途径行PCI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两组PCI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97.07%比95.81%,P>0.05);经桡动脉入路组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迷走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股动脉入路组。结论:行PCI治疗的STEMI病人经桡动脉入路途径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与经股动脉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与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TRI)和经股动脉(TFI)急诊PCI治疗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预后.观察两组PCI成功率和近期临床疗效以及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和统计患者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 TRI组的穿刺成功率、血管开通率(血流TIMI3级)分别为99.0%、98.0%,TFI组则分别为100.0%、9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管开通时间、总手术时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RI组的住院时间和平均费用明显低于TFI组(P<0.01或0.05).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并发症的发生率以TRI组为低(P<0.01).术中造影剂用量和X线曝光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心功能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PCI安全可行,效果肯定,可作为AMI急诊介入治疗的常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来观察急性心梗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我院诊断明确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83例(男性64例),均为血液动力学稳定、桡动脉波动良好、Allen's试验阳性患者,随机分组.经桡动脉介入组为38例,经股动脉介入组为49例.结果:PCI总成功率为100%,桡动脉组插管成功率为94.7%(36/38),股动脉组插管成功率为100%(49/49),p>0.05,无统计学意义.罪犯血管最终开通率(TIMI3级)桡动脉组为86.8%(33/36)其中2例因导管不能到位改为股动脉入径.股动脉组为91.8%(45/49),p>0.05,无统计学意义.建立动脉通路时间和整个手术时间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桡动脉组为45.7±20.3min,股动脉组为48.5±16.3min.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组为0,股动脉组为11%(5/4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血流稳定的AMI患者,两种介入途径的PCI治疗时程和效果相似,但桡动脉组并发症明显减少,更有利于治疗安全,可作为AMI患者行急诊PCI的常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人的临床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的冠心病患者138例,根据PCI操作途径分为桡动脉组(68例)和股动脉组(70例)。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和疗效以及术后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在穿刺时间、球囊开始扩张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桡动脉组发生迷走反射及穿刺部位血肿明显少于股动脉组。但经股动脉透视时间短,不易发生血管痉挛。结论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PCI疗效相似,股动脉操作更加习惯和熟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AMI患者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鞘管植入时间、穿刺到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70例患者中11例(15.7%)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出血3例(4.3%),假性动脉瘤4例(5.7%)、动静脉瘘2例(2.9%)、腹膜后血肿2例(2.9%)。观察组仅1例(1.4%)患者出现假性动脉瘤,两组患者因穿刺引起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病死率、再梗死率、心绞痛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桡动脉管径较粗的情况下,经桡动脉途径行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术后并发症较少,而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3月~2009年5月6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314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穿刺途径随机分成桡动脉组(n=157)和股动脉组(n=157),观察两组间手术成功率、动脉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外周血管并发症和术后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 经桡动脉穿刺途径成功共149例,经股动脉穿刺途径成功共152例.两组间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动脉穿刺时间桡动脉组明显多于股动脉组(P<0.05),外周血管并发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在股动脉组术后肺栓塞发生2例,而桡动脉组0例.总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8.1%(308/31 4).结论 只要规范化操作,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且可行,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