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湖北省AIDS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流行病学特点及趋势,为制定AIDS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1988~2002年AIDS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及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8~2002年底,湖北省累计发现HIV/AIDS739例,其中AIDS病人194例,死亡83例;1995~2002年,全省HIV感染者报告数的年平均递增速度为49%,其中2000~2002年为176%;艾滋病病毒(HIV)/AIDS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流行涉及面广,但地区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三种传播途径均存在,以采供血途径为主;累及人群主要为农村地区的青壮年;近2年已开始出现集中发病和死亡高峰。结论 应进一步加大监测、行为干预及综合关怀力度。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AIDS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分析福建省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流行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为制定AIDS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1987~2003年AIDS常规监测、高危人群哨点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1987年发现首例AIDS病人至2003年底,累计报告发现HIV抗体阳性者457例,其中AIDS病人155例,死亡110例。HIV感染者/AIDS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境外感染为主转向境内蔓延扩散,经异性性接触感染是福建省HIV传播的主要途径,并已出现母婴传播的病例。HIV-1E亚型是福建省主要流行株。结论福建省AIDS流行速度明显加快,在静脉吸毒人群中也存在流行的危险,应采取措施预防HIV从商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加大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江苏省艾滋病(AIDS)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江苏省1991-2006年艾滋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至2005年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1103例,病人255例,死亡142例;不同人群中HIV的感染率不同(χ^2=231.126,P〈0.01)。HIV感染者/病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城市,外省籍感染者占61.92%;静脉吸毒、异性性接触是主要感染途径,分别占45.39%、22.75%;C亚型(40.48%)和B^+亚型变种(38.10%)是江苏省的主要流行株。结论 江苏省为艾滋病低流行区,疫情分布广,有向一般人群加速传播的趋势。要加大主动监测力度,早期发现病人并实施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1993—1999年艾滋病流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黑龙江省1993-1999年艾滋病流行趋势和传播途径。为黑龙江省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3-1999年黑龙江省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从1993-1999年末黑龙江省共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7例,艾滋病病人2例(已死亡),47例中血液传播占85%,经性接触传播占13%。黑龙江省目前主要传播途径以血液传播为主。结论 黑龙江省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低感染阶段,当前防治重点是对高危人群监测和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同时应注意控制艾滋病性接触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5.
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和对AIDS病人态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艾滋病(AIDS)感染率相对较低,目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主要为同性恋等高危人群。了解一般人群对AIDS知识了解程度及对待AIDS病人的态度,对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黑龙江省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2000~2002年AIDS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对甘肃省2000~2002年艾滋病(AIDS)疫情、血清学和行为学监测情况分析,为制定甘肃省AIDS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血清学、行为学和流行病学监测,分析甘肃省AIDS流行病学特征,提供防制措施。结果 2000~2002年共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47例,AIDS病人9例,死亡6例。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为2.6:1;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毒品为主,占59.57%;57%的HIV感染者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3年共完成重点人群监测393501人,检出HIV抗体阳性者47例,阳性率为0.12‰。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达20%。结论 甘肃省2000~2002年AIDS流行速度明显加快,高危人群高危行为增加,预计甘肃省HIV感染者将大幅度增加,需加大防制力度,防止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Acqua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AIDS)的传播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阻碍创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社会问题。在传染病学中,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而控制传染源又是重中之重。对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AIDS病人(HIV/AIDS病人)的强化管理,应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部分,是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控制艾滋病传播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1993~1999年艾滋病流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黑龙江省1993~1999年艾滋病流行趋势和传播途径,为黑龙江省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3~1999年黑龙江省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从1993~1999年末黑龙江省共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7例,艾滋病病人2例(已死亡),47例中血液传播占85%,经性接触传播占13%.黑龙江省目前主要传播途径以血液传播为主.结论黑龙江省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低感染阶段,当前防治重点是对高危人群监测和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同时应注意控制艾滋病性接触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市HIV/AIDS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家庄市198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截至2004年底共发现HIV/艾滋病(AIDS)患者93例。为掌握AIDS流行特点及趋势,明确防治工作重点。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现将1989-2004年石家庄市HIV/AIDS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湖州市于1998年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病人,截至2005年底,共发现55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暗娼作为桥梁人群,使疫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为了解本市暗娼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她们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探索对这类人群实施健康干预的模式,评价干预活动的效果,为今后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信息和依据,2004年5~12月,对湖州某劳教所的713名劳教妇女进行了6个月的艾滋病健康干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5~2003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5~2003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3年共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08例,艾滋病病人16例(已全部死亡)。108例HIV感染者中血液传播占87.04%,经性传播11.11%,母婴垂直传播1.85%。目前主要传播途径以血液传播为主,流行的HIV-1毒株为B’(泰国B)亚型。结论目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低感染阶段,当前预防与控制的重点是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和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同时应注意控制艾滋病经性接触和静脉吸毒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驻马店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AID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对该市1995-2010年上报的HIV/AIDS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市累计报告HIV/AIDS 14 717例,其中AIDS病人9 779例,死亡3 809例。报告病例以人群集中筛查发现为主。感染途径以有偿供血为主,占68.7%,其中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比较集中的3个县HIV阳性人数占总数的72.1%;既往输血感染占14.9%;性接触感染占10.2%(主要是配偶间)。2005年死亡人数最高,达648例,近几年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结论该市因既往不规范采供血造成HIV感染,目前已进入死亡高峰期,近年经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存在HIV向一般人群蔓延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天津市2008-2011年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的流行趋势,为在该人群中开展相关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8-2011年天津市监测中新发现的MSM中的HIV/艾滋病(AIDS)病例情况、MSM人群血清学监测的数据以及横断面调查数据。结果新发现HIV/AIDS病例中,MSM病例所占比例最高,2008-2011年病例报告显示的构成比及报告数量增长最快的传播途径是男男性传播。MSM病例中流动人口占53.3%,未婚占61.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69.6%,15~29岁占47.2%。无偿献血及自愿咨询和检测发现的阳性病例中,MSM所占的比例最高。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天津市MSM人群HIV感染率维持在稳定水平。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MSM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构成的中位数为35.85%,近6个月中最近1次发生同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中位数为59.55%,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比例的中位数为18.05%,梅毒检出的中位数为18.25%,HIV检出的中位数为6.25%。结论 MSM人群为天津市HIV/AIDS感染的主要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严重,危险行为普遍存在,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HIV通过其传播及扩散。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宝安区1997~2004年AIDS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1997~2004年艾滋病疫情分析,发现艾滋病流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宝安区自1993年开始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和特殊人群进行监测,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特殊人群、外来工、中学学生以及社区居民等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同时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进行行为干预。结果宝安区自1997年发现首例输入HIV感染者以来,检出的HIV/AIDS患者数量持续上升,2002年检出HIV/AIDS患者86例,是前5年(1997~2001年)HIV/AIDS患者总数(23例)的3.7倍,艾滋病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HIV感染者以流动和暂住人口为主,男性远多于女性,年龄主要分布在20~40岁,主要以静脉吸毒传播为主,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有所增加。结论宝安区艾滋病传播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播散,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艾滋病疫情现状及流行形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河南省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疫情现状及流行形势。方法根据河南省18个省辖市及各县区HIV/AIDS监测网络逐年连续上报资料,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专题调查及既往有偿供血者普查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88~2005年底共监测各类高危人群4 317 744人次,报告确认HIV抗体阳性者31 578例,确诊AIDS现症病人19 488例,HIV/AIDS已死亡4 891例。结论河南省艾滋病呈低流行状态,局部地区呈聚集性升高,经采供血传播HIV已被阻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甘肃省艾滋病流行趋势、现状和传播途径,为甘肃省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5~1999年甘肃省HIV血清学监测资料及5例HIV亚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传播方式以血为主(55.56%),并有性途径,也存在母婴途径的可能。感染者包括以静注吸毒者为代表的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有A、B、C三个亚型存在,分别分布在不同人群中。结论 甘肃省虽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低感染阶段,但存在HIV感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当前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控制静脉吸毒引起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云南省青年学生中HIV感染危险因素,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1989-2010年云南省病例报告发现的年龄≥15岁、职业为学生的HIV/AIDS病例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10年底,云南省共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188例,近年来报告人数上升较快;全省有15个州(市)有病例报告,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浙江省2000~2001年艾滋病疫情、血清学和行为学监测情况分析,为制定艾滋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血清学监测、行为学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浙江省艾滋病流行特征,提出防制措施。结果 2000~2001年共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57例,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为4.23:1;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毒品为主。占63.69%;50.23%的感染者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两年共完成重点人群监测77 560人,检出HIV阳性者113例,阳性率为0.146%。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现象有升高趋势,2001年达23.84%。性乱人群中未使用安全套率较高,为69.3%。结论 2000~2001年艾滋病流行速率明显加快,高危人群的高危行为普遍,预计今后浙江省高危人群中HIV感染者将大幅度增长。需加大防制力度,防止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