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平阳霉素诱发的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断裂点的分布规律,并讨论其与EB病毒整合、原癌基因及脆性部位的关系。结果表明,鼻咽癌患者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断裂点在1号染色体上的分布显著高于对照及预期值。断裂点与原癌基因及脆性位点的一致率显著高于对照。在鼻咽癌组所有断裂点中,1P~(32)和3P~(25)是二个高敏感点。由此看出,患者染色体诱发断裂点是非随机分布的,并优先发生在原癌基因和脆性位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60Coγ射线离体照射诱发的人精子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进行了分析。在对照,1.01,1.81和2.99Gy剂量组,两类细胞的畸变细胞率和结构畸变率基本相同。细胞畸变类型明显不同,精子染色体以断裂型畸变为主,是淋巴细胞断裂型畸变的4倍;淋巴细胞以互换型畸变为主,是精一换型畸变的7倍。讨论了两类细胞染色体畸变类型差异的可能原因及用电离辐射诱发淋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结果外推其对策生殖作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1例氯乙烯中毒性肝病、9例乙型肝炎患者及1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分析表明:中毒性肝病组、乙肝组染色体数目畸变率和结构畸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氯乙烯中毒性肝病组染色体结构畸变率还高于乙肝组(P<0.01)。对结构畸变中断裂点的分析表明,两种肝病的断裂点分布不同,同时还发现染色体上某些位点断裂频率较高,并初步探讨了这些位点和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染色体G显带技术研究辐射后染色体的结构畸变情况。方法:4MV的X线辐射离体入血,淋巴细胞培养后,应用染色体G显带技术,分析辐射后染色体的结构畸变情况,包括双着丝粒、缺失、易位、环状染色体、染色体片段,等。结果:辐射后观察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细胞核型100个,染色体畸变总数为428,其中双着丝粒、缺失、易位、环状染色体、染色体片段的发生数分别为86、41、111、9、181。分析各号染色体辐射后畸变情况,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染色体G带分析可以提供较丰富的染色体结构畸变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染色体G显带技术研究辐射后染色体的结构畸变情况。方法:4MV的X线辐射离体入血,淋巴细胞培养后,应用染色体G显带技术,分析辐射后染色体的结构畸变情况,包括双着丝粒、缺失、易位、环状染色体、染色体片段,等。结果:辐射后观察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细胞核型100个,染色体畸变总数为428,其中双着丝粒、缺失、易位、环状染色体、染色体片段的发生数分别为86、41、111、9、181。分析各号染色体辐射后畸变情况,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染色体G带分析可以提供较丰富的染色体结构畸变信息。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对30例膀胱癌患者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分析。 结果: 患者组中亚二倍体、超二倍体、多倍体的出现率明显增高,总畸变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增加,染色体的二倍体率下降。 结论: 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染色体变异范围扩大,多倍体的出现可能预示着肿瘤的恶性倾向和患者的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9例膀胱癌患者和16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研究,结果表明膀胱癌患者染色体总畸变率,断裂及裂隙、脆性位点的表达、四倍体都极显著高于正常人(<0.01);在国内首次报道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着丝粒后期相,其发生率极显著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受到长期、低剂量率照射的我国早期从事医用X线工作者辐射损伤的远期效应进行细胞遗传学观察和评价.方法:用4号和7号全染色体探针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25名早期X线工作者和10名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并用Giemsa染色验证.结果:直观地表现出正常靶染色体和多种畸变.X线工作者的易位占其染色体总畸变的84 %;其他各种畸变率分别为插入(Ins)1.9%、双着丝粒(Dic)4.5%、无着丝粒断片(Ace)9.7 %;X线工作者的染色体易位率和总畸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早期医用X线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以易位为主.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肺癌染色体异常与临床反应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通过对肺癌手术后高生存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肺癌组织进行染色体分析,为肺癌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的筛选及肺癌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选择肺癌高生存期组术后生存5年以上的肺癌患者20例,其中鳞状细胞癌9例、腺癌6例、小细胞癌5例。肺癌对照组随机选择术后1年内患者20例,其中鳞状细胞癌8例、腺癌7例、小细胞癌5例。正常对照组选择健康志愿者20例。常规法进行以上3组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期染色体分析。肺癌高生存组和肺癌对照组选择石蜡组织包埋块提取基因组DNA,DeVries法进行CGH分析。结果:高生存期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发生率为3.15%,显著低于肺癌对照组的10.85%(P<0.01),染色体畸变主要为染色体单体裂隙、断片、无着丝粒片段,偶见衍生染色体。CGH分析结果显示,高生存期组有6例未见任何染色体畸变发生,肺癌对照组有1例未见染色体畸变发生。高生存期组畸变染色体平均数目(2.60±1.85)显著少于肺癌对照组(5.10±2.13)。结论:染色体畸变少的肺癌患者预后好、生存期长,肺癌临床高生存期可能与染色体遗传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染色体不稳定性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是肿瘤遗传病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已有部分作者对胃癌、食管癌、鼻咽癌患者自发和经某些致断剂诱发的染色体畸变、脆性位点进行了研究。佛波醇醛(phorbol-12-mytistate-13-acetate,PMA是一种经典的促癌因子(promoter),它对人淋巴细胞鼠上皮细胞又是有效的染色体断裂剂。为探讨促癌剂PMA诱发染色体畸变与肿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本文就食管、贲门癌患者淋巴细胞自发与PMA诱发染色体畸变率(CAR进行研究,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观察14例肺癌患者和14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 SCE和染色体畸变。 结果发现肺癌患者的微核率、SCE频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经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之间差异显著, 认为染色体不稳定可能是肺癌发生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肺癌患者染色体稳定性及诱变剂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与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24例经病理证实但未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20例非癌性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进行自发和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结果人肺癌患者PBL自发及诱发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明显高于非癌性肺病患者和健康者;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肺癌患者染色体稳定性较差。结论 细胞染色体稳定性评价对肺癌的早期诊断、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碳离子辐照诱导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时间和剂量效应。方法:以加速的碳离子为辐射源,吸收剂量分别为2、4Gy的碳离子辐照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后,分别培养48、72、84h后收集细胞,用姊妹染色单体区别染色法分析淋巴细胞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畸变,以研究畸变的时间效应;吸收剂量为0、0.5、1、2、3、4Gy的碳离子辐照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后,培养48h,用常规染色体技术研究碳离子辐照诱导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结果:辐照后分别培养48、72和84h得到的双着丝粒和着丝粒环畸变("双+环"畸变)频率没有明显差异;在0.5~4Gy剂量范围内,"双+环"畸变的量效关系符合线性关系:Y=0.0005+0.689D。结论:在本实验辐照条件下,碳离子辐射诱导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不存在时间效应,可以用48h的培养时间来研究碳离子的生物学效应,并发现染色体"双+环"畸变随剂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2例多原发癌病人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观察及免疫功能观察。例1在12年内分别进行过乙状结肠癌、膀胱癌、右侧输尿管癌、横结肠癌、右侧肾癌及左侧肾癌5次手术治疗。例2在2年内分别进行过子宫腺棘皮癌、升结肠癌、乙状结肠癌3次手术治疗。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观察中,发现染色体二倍体数目显著减少,染色体结构畸变率明显增加,经U检验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染色体结构畸变包括无着丝粒断片、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染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患者瘤组织及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100例鼻咽癌患者瘤组织及43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无论在癌症组和非癌组的两种组织之间,还是两组同一组织之间,染色体数目及结构畸变率,均具有显著的差别(P<0.01)。这一特点对临床诊断及阐明发病的染色体机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精子经已知的致断剂平阳霉素处理后与去透明带地鼠卵受精,继而制备人精子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平阳霉素20μg、40μg、60μg/ml各剂量处理组均诱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结构畸变;其畸变精子率依次为39%、44%、52.4%,其断裂均数依次为  相似文献   

17.
张颜明  顾文祥 《肿瘤》1993,13(5):224-226
本实验观察了20例乳腺癌患者、19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及17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及染色体畸变率,结果发现乳腺癌组的SCE率及染色体畸变率均比乳腺纤维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后两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丝裂霉素C(MMC)诱导后的染色体畸变率在三组间也存在这种区别。作者认为:乳腺癌患者具有对癌肿的遗传易感性;观察淋巴细胞的SCE率及杂色体畸变率对于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以及乳腺癌的预防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太原硫酸厂慢性接触SO_2的40名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触SO_2的工人其染色体畸变率和畸变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工人组和对照组严重的染色体畸变类型(染色体环、易位和双着丝粒体)的平均频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9.
何冬旭  镡颖 《肿瘤防治研究》2006,33(5):308-310,383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与对照GSTT1基因型多态性分布差异,探讨GSTT1基因型多态性对15号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该染色体与肺癌发生之间的关联。方法利用PCR技术分析了61例肺癌患者和46例对照的GSTT1基因型分布,以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了不同GSTT1基因型的14例肺癌患者和18例对照淋巴细胞15号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畸变。结果GSTT1+基因型(+/+和+/0)和GSTT1缺失基因型(0/0)在肺癌患者和对照之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肺癌组GSTT1+基因型15号染色体结构畸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GSTT1+和GSTT10/0型(P<0.05),但肺癌组0/0基因型未表现这种关系;15号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在各组和各基因型之间未表现显著差异。结论GSTT1基因型多态性与肺癌风险、15号染色体的稳定性无显著相关,15号染色体结构畸变是肺癌的风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翁立红  姚竹秀 《癌症》1996,15(4):271-273
为探讨肝癌与遗传因素的关系,作者针对肝癌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具有不稳定性和抗诱变能力差的特点,此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