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治术的大肠癌患者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30岁~57岁,平均39岁。应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4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n=25)进行比较。结果: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4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407.1±12.3 vs 321.7±15.1,P<0.01),手术后2周(351.2±15.4)和12个月(345.1±18.2)表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P<0.05)。大肠癌中晚期CD44的表达明显高于早期(439.7±21.6 vs 393.2±17.5,P<0.05),大肠癌有转移患者CD 4 4表达均高于无转移(432.1±16.2vs 398.1±16.6,P<0.01),但不同组织类型的大肠癌CD44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且手术后可以明显下降,其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进展情况及有无转移、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丝裂霉素C对人精子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黄天华,蔡敏,黄建民(汕头大学医学院生殖生物学研究室汕头515063重庆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为探讨人精子/金黄地鼠卵离体测试系统是否能够有效检测拟紫外线化学物的诱变性,将人精子经丝裂霉素C(MMC)在受精前处理1...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观察硒对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材料与方法:在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中,24 h时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硒0、1、6和10 μmol/L,MMC 0和0.1 mg/L,培养72 h后,分别采用染色体畸变分析(CA)、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技术(SCE),以及彗星试验(SCGE),对硒能否抑制MMC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进行检测.结果:(1 μmol/L和6 μmol/L硒+MMC)组的淋巴细胞平均尾长、SCE互换率和CA畸变率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μmol/:硒+MMC)组的DNA损伤程度低于(1 μmol/L硒+MMC)组和(10 μmol/L硒+MMC)组.结论:硒对MMC造成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以6 μmol/L硒组的保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有报道,然而至今仍没有一个可靠的指标用以评价机体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依据许多抗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引起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我们选择细胞遗传学方法,观察染色体畸变与丝裂霉素C(MMC)的剂量关系,探讨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活性及诱导细胞因子能力的变化。方法:选择25例在本科进行大肠癌手术的病例,研究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NK、ADCC活性、T细胞亚群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IL—2水平的改变。结果:大肠癌患者手术后,NK、ADCE活性、CD4~ T细胞的比例及诱导IL—2的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仍相差非常显著(P<0.01);按病期、病理分类比较发现,Dukes’AB期及高、中分化组淋巴细胞的功能抑制较CD组及低分化组轻(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淋巴细胞活性的抑制与肿瘤的分期有关;大肠癌细胞可能分泌某些因子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活性及诱导细胞因子能力的变化。方法:选择25例在本科进行大肠癌手术的病例,研究大肠癌患手术前后NK、ADCC活性、T细胞亚群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IL-2水平的改变。结果:大肠癌患手术后,NK、ADCC活性、CD4^+T细胞的比例及诱导IL-2的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仍相差非常显(P<0.01);按病期、病理分类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表型CD8、CD28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D8、CD28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5例大肠癌患者PBL表型CD8、CD28进行测定。结果:肿瘤组淋巴细胞CD8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CD28、CD8+/CD28+的表达则低于对照组(P<0.01);DukesD期大肠癌组CD8+/CD28+的表达明显低于DukesB期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CD28、CD8+/CD28+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浸润浆膜层组CD8的表达高于未浸润浆膜层组,而CD28,CD8+/CD28+的表达则低于未浸润浆膜层组(P<0.01,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淋巴细胞CD8、CD28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观察淋巴细胞表型CD8、CD28变化,对大肠癌患者的免疫状态及预后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时,正常组织和癌组织同时受到照射,为判断正常组织的损伤程度和特点,建立损伤检测是必要的。1989年6月至1990年6月我院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比较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体细胞受损伤的细胞遗传学特性,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伟珍  顾文祥 《肿瘤》1997,17(2):78-80
探索胃癌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及规律。方法对15例手术前后的胃癌患者,18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及16例正常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及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银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Ag┐AA)频率的观察。结果无论自发状态还是在MMC诱导下,胃癌患者术前组的染色体总畸变率均比萎缩性胃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D组染色体的AgNOR数则明显降低(P<0.05)。胃癌的发生可能降低了血淋巴细胞的rRNA的转录活性。结论胃癌患者具有明显增高的遗传不稳定性,胃癌的发生可能降低了血淋巴细胞的rRNA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方法,观察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丝裂霉素C(MMC)的个体敏感性。分析反应曲线,作者发现:①癌症患者对MMC较正常人敏感;②癌症患者之间对MMC的反应存在显见的差异。作者考虑,此项研究的深入有可能为抗癌药物用药个体化的实施提供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方法,观察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丝裂霉素C(MMC)的个体敏感性。分析反应曲线,作者发现:①癌症患者对MMC较正常人敏感;②癌症患者之间对MMC的反应存在显见的差异。作者考虑,此项研究的深入有可能为抗癌药物用药个体化的实施提供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选择正常健康人为对象,研究兴安升麻总皂甙对丝裂霉素C(MMc)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isterChromatidExchange,SCE)频率的影响。实验分为10.94μg/ml、43.75μg/ml、175.0μg/ml3个升麻剂量组,DMSO溶剂对照组,MMC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兴安升麻剂量组,对mmc诱发体外人外周血细胞SCE频率的差异。结果表明,MMC加兴安升麻组SCE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001),提示兴安升麻是个潜在的抗突变剂。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A对癌患者放疗前后淋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菊  苏燎原 《癌症》1995,14(3):212-213
维生素A对癌患者放疗前后淋巴细胞的影响刘芬菊,苏燎原,许昌韶,刘克良苏州医学院放射生物学教研室(苏州·215007)维生素A(VitA)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近来认为,可能还有抗肿瘤作用。淋巴细胞是对辐射敏感的细胞。本实验目的是研究VitA对肿瘤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期大肠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体检健康者作比较。结果:实验组84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3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CD4+、CD8+CD28+,CD2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8+CD28-高于对照组(P<0.01),CD3+、CD8+、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69例接受化疗的患者,临床获益39例,化疗后CD3+较化疗前升高(P<0.05),CD8+、CD8+CD28-较前明显降低(P<0.01),CD4+、CD8+CD28+、CD28+、CD4+/CD8+较前明显升高(P<0.01);临床进展30例,化疗后CD8+、CD8+CD28-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1),CD4+、CD4+/CD8+较前明显降低(P<0.01),CD28+较前降低(P<0.05),CD3+、CD8+CD28+较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效的化疗能提高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临床上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特别是联合检测CD8+CD28+、CD8+CD28-、CD28+T细胞对评估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病情具有更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染色质与细胞核内蛋白白质框架结构一核基质(NM)的相互作用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有研究表明,在分离NM过程中,尽管使用了核酸酶仍有少量DNA与NM结合。由于分离程序的差异,得到的与NM结合的DNA类型也显著不同。这些研究都是在破坏了细胞完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认为NM与染色质的关系有可能通过染色质在活细胞中的行为反应出来,因此选择不同性质的药物做为诱变剂,比较染色体受损后的表现,不失做为研究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而细胞免疫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方式。我们在研究胃癌患者淋巴细胞表型的基础上[1] ,应用CD49b 、CD49d 单克隆抗体,以流式细胞仪对35 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PBL) 表型CD49b、CD49d 测定,以探讨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手术对大肠癌血行扩散的影响。方法 对 2 3例行根治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患者 ,分别于肿瘤切除前后采取外周静脉血 ,采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血中CEAmRNA表达情况。同时取该患者的肿瘤组织作阳性对照 ,以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作阴性对照。结果 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EA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 4.8%和 69.6% (P =0 .0 4)。 91.3 % ( 2 1/ 2 3 )的病例肿瘤组织CEAmRNA表达呈阳性。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CEAmRNA均为阴性。结论 手术操作可促进大肠癌肿瘤细胞的血行扩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洱茶水提取物对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诱发的人成淋巴细胞株遗传损伤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人成淋巴细胞株GM12593为实验材料,设计对照组、MMC作用组和普洱茶组不同条件培养细胞株。对照组用RPMI-1640正常培养,MMC作用组培养基中MMC的终浓度为0.1μg/ml,普洱茶组培养基中除含有0.1μg/ml的MMC外,还分别加入浓度为0.125、0.25、0.5和1 mg/ml的普洱熟茶和生茶水提取物。培养24 h后加入细胞松弛素B,作用28 h后制片,计数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双核细胞微核率。结果:普洱熟茶在0.125和0.25 mg/ml,普洱生茶在0.125 mg/ml时,均明显降低由MMC引起的细胞微核率(P〈0.05);普洱熟茶降低MMC诱发的细胞微核率的作用略优于普洱生茶,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定浓度的普洱茶能降低由MMC诱发的人成淋巴细胞株的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19.
王春芳  胡小华  沈渊  龚幼龙 《中国肿瘤》2004,13(12):767-769
[目的]了解大肠癌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直接询问和查阅其住院病案271例大肠癌手术患者,在校正费用的基础上分析大肠癌住院费用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例均住院费用为2544元,住院费用的95%可信区间为488~13268元.多因素分析显示患病年龄、患病年代、患病前收入、文化程度、住院天数和生活质量等是影响大肠癌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大肠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上升迅速.控制住院天数、提高大肠癌的诊断水平是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维甲酸对大肠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集落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Wei HB  Wang JF  Chen GH 《癌症》2003,22(2):202-205
背景与目的:维甲酸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可完全或部分阻断实验性大肠癌的癌变过程,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但对大肠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集落形成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的目的是探索维甲酸对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大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大肠癌根治术。将病例随机分为维甲酸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1)两组术中OKT3无显著性变化,而OKT4、T4/T8的增加及OKT8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维甲酸治疗组OKT3、OKT4及T4/T8显著高于对照组,OKT8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维甲酸治疗组患者T淋巴细胞集落数显著低于正常人T淋巴细胞集落数,但却显著高于对照组大肠癌患者T淋巴细胞集落数(P<0.05)。结论:大肠癌根治术后应用维甲酸,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促进免疫抑制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