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器械与丝线缝合支气管和肺动静脉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对器械与手工缝合支气管残端和肺动、静脉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方法 24条杂种健康成年犬均分2组行左全肺切除。器械组的主支气管残端和肺动、静脉用缝合器缝合;缝线组用丝线按常规手术方法缝合或结扎。术后分别在3、7、15、30d处死动物。对支气管和肺动、静脉残端进行大体和光镜观察,并对犬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 缝线粗支气管残端炎细胞浸润明显高于器械组(P<0.05)。器械组动、静脉无血栓形成,而缝线组有3条犬在肺动、静脉残端处发现小的血栓。结论 器械缝合提高了手术的窀生和规范化,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中支气管残端处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1995年3月~2002年12月肺切除术165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0例支气管残端全层间断结节缝合法,术后支气管残端漏3例;35例支气管残端全层结扎法,术后支气管残端漏2例;86例支气管残端全层结扎加全层间断结节缝合法,术后支气管残端漏2例;14例支气管残端闭合器缝合法,术后无支气管残端漏发生。全组无死亡。结论:肺切除术中,支气管残端处理最科学的方法是支气管残端全层结扎加全层间断结节缝合或支气管残端闭合器缝合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器械缝合法在肺切除术中闭合支气管残端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638肺切除术患者用器械缝合法闭合支气管残端的疗效。结果全组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均顺利恢复。结论采用器械缝合法闭合支气管残端省时、安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明显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探讨双斜面闭合支气管残端对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作用。对46例肺切除患者术中切割支气管时,使其前后壁形成两个向内的斜面,并与支气管纵轴成45°角,间断缝闭支气管残端。全组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有6例肺不张,4例发生心律失常,均治愈。双斜面闭合支气管残端具有对合面为新鲜断面,支气管壁各层对应接触,接触面大的优点,可以较好的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处理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避免或减少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探讨其处理技术,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支气管钳钳夹支气管后,从钳夹的浅面做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用3-0带针编织涤纶线在钳夹的深面做间断8字和水平交叉褥式缝合,施行肺切除术128例,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手术显露好,操作方便,支气管残端短,缝合牢固,术后无残端液体潴留和肉芽肿形成,避免了术后顽固性呛咳和脓胸等并发症。结论:此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支气管器械闭合和结扎缝合法在肺癌肺切除术中支气管闭合上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至2003年12月351例行肺切除手术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支气管器械闭合组(n=186例,A组)和结扎缝合组(n=165例,B组).分别比较两组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残端癌残留和胸膜腔感染发生率.结果支气管机械闭合组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残端癌残留、胸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54%、4.36%、3.76%;而支气管结扎缝合组则分别为4.24%、10.91%、9.09%.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降低肺癌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和胸膜腔感染,减少支气管残端癌残留,支气管器械闭合优于结扎缝合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采用再次手术瘘修补结合自体带蒂肌瓣组织包盖残端的方法治疗23例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BPF)(9例伴有胸腔感染)的经验,并对治疗选择进行探讨.方法 23例中第一次手术方式全肺切除13例,肺叶切除10例.BPF发生时间为术后5~40天,平均21天.BPF确诊后,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并考虑行二次开胸瘘修补术.4例采用直接缝合修补瘘口,10例重新切除残端至正常组织后再次缝合,7例切除残端后行支气管成形或隆凸成形术,2例将带蒂肌瓣缝合到瘘口边缘达到封闭;瘘修补后残端后包埋的肌瓣包括肋间肌瓣5例,肋背阔肌瓣10例、前锯肌瓣6例、骶棘肌2例.瘘修补术后常规给予胸腔冲冼.结果无术中及术后近期死亡.术后并发严重并发症4例,均对症治疗后痊愈.21例瘘口修补成功,失败2例,成功率为91.3%.1例修补后2年因残端复发致BPF伴脓胸,其余均无BPF复发.结论 肺切除术后早期BPF,即使有胸腔感染,如果预期可耐受手术,应尽早积极手术修补瘘口并以带蒂胸壁肌瓣包盖,结合术后胸腔持续冲洗,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切除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1年9月17例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叶内型肺隔症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龄14~61岁,平均40.3岁.术前通过增强CT确诊9例,未确诊8例.选择3孔切口,在下肺韧带内找到异常动脉后,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切断,然后根据情况选择肺楔形切除或者肺叶切除.结果 17例胸腔镜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胸,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选择行肺楔形切除,4例顺利完成,1例转肺叶切除;12例直接行肺叶切除.手术80 ~ 170 min,平均128 min;出血量5~ 200 ml,平均80ml.术后胸管引流2~6天,平均4.0天;术后住院4~11天,平均7.6天.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叶内型肺隔离症.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安全可行,情况允许时,可以优先选择肺楔形切除或者肺段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肺部孤立性结节(SPN)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SPN患者行VATS手术的临床资料,术中对SPN进行探查定位,然后行肺叶楔形切除并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若为良性,则缝闭结束手术,若为恶性,则VATS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55例SPN患者中31例为良性病变,24例为恶性病变;30例行VATS下肺楔形切除,25例行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VATS对SPN患者具有诊断准确和治疗规范的突出优势,应做为SPN主要或标准的诊治手段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0.
无损伤线连续缝合法处理支气管残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10月至2004年9月我们共施行肺切除术1 896例,其中支气管残端采用结扎或切割缝合器闭合16例,丝线或尼龙线间断缝合750例,采用无损伤线连续往返缝合1 130例,结果后者支气管胸膜瘘和术后早期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3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虽然肺切除手术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 ,但支气管胸膜瘘 (BPF)仍是肺切除术后不罕见的严重并发症。临床资料 自 1972年至 1998年 ,我们共施行各类肺切除手术 36 10例 ,术后发生BPF 38例 ,发生率 1 0 5% ,其中男 2 9例 ,女 9例。年龄 18~ 6 3岁。术前诊断 :肺结核 19例 ,肺化脓性疾病 12例 ,肺癌 7例。肺叶切除 2 86 3例中 ,发生BPF 2 6例 (0 9% ) ;全肺切除术 74 7例中发生BPF 12例 (1 6 % )。38例BPF者支气管残端采用全层缝合法 (Sweet法 ) 35例 ,残端结扎法 3例。术后 1个月以内发生者 2 9例 (76 3% )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气管袖式或楔形切除加肺血管、上腔静脉成形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全组106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袖式切除38例,楔形切除59例;支气管肺血管成形99例,支气管上腔静脉成形7例。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出血1例,支气管胸膜漏1例,肺不张2例,心衰4例,肺部感染3例,无同术期死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0%、54.0%、32.4%。结论支气管成形加肺血管、上腔静脉成形对扩大肺癌手术指征,缩小切除范围,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留植下肺主支气管重建气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更具临床应用可行的气管重建术。方法 32条犬,全麻经左或右第四肋进胸,切除气管下段8 ̄15个气管环长度。分别切除上肺(左侧)或中上肺(右侧)、中枢断端缝闭。保留并充分游离下肺及血管,在开口处切断下肺支气管。将主支气管翻转到上纵隔,并将其末梢端与气管上切端吻合,最后再将左或右下肺支气管断端分别与对侧主支气管内侧壁行端侧吻合。结果 死于手术并发症14条,存活18条,平均生存期68.5天(1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切除支气管无残端成形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可行性。方法 16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行右肺上叶切除术49例,中叶切除术6例,下叶切除术41例,中上叶切除术6例,中下叶切除术5例;左肺上叶切除术32例,下叶切除术28例。肺上叶切断处平中间段支气管外侧壁,肺下叶切断处平肺中叶支气管下缘,肺中下叶切断处平肺上叶支气管下缘。残端采用横形间断缝合。结果 无手术死亡和支气管胸膜瘘发生,支气管切缘癌残留1例。术后随访154例,失访13例。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8.7%、75.3%和61.3%。结论 周围型肺癌常规采用肺切除支气管无残端成形术,操作简单,不增加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它可减少支气管切缘癌残留和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0(14~86)岁。切口选择3孔法。肺段动脉、静脉使用Hem-o-lok或直线型切割合器处理,肺段支气管及段间水平均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处理。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20例患者成功施行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无中转肺叶切除,无围术期死亡,无围术期并发症。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示肺癌10例,肺转移瘤3例,肺良性疾病7例。平均手术时间133.0(90~240)min,平均出血量85.0(50~200)ml,术后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2(2~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4~11)d。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选择性应用于Ⅰa期肺癌或者不易行肺楔形切除术的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支气管成形术的可行性,详细介绍支气管新缝合技术“弯针直缝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为7例支气管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和1例左主支气管癌患者行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及支气管成形术治疗.男5例,女3例;年龄48~73岁,平均(63.33 ±7.14)岁.5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支气管楔形切除术,2例支气管袖状切除,1例左主支气管袖状切除±次级隆凸成形术.均采用王氏手术切口,在切除肿瘤及清扫纵隔淋巴结后,将传统缝合技术与“弯针直缝”新缝合技术相结合,完成8例全胸腔镜支气管成形术.结果 全组手术过程均顺利,未发生术中严重并发症、中转开胸情况.手术平均(2.53±1.92)h,出血量平均(110±80) ml,术后平均住院(11.3±1.4)天.远期随访均未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36个月,均恢复满意.结论 有丰富经验的胸腔镜外科医师行全胸腔镜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主支气管癌是安全、可行的.“弯针直缝法”成功消灭了胸腔镜下复杂支气管吻合的缝合死角,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确实是一种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的胸部微创缝合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溃疡行Billroth H式胃大部切除术,估计切除溃疡后残端处理困难而游离胃大小弯过多不能行Bancroft旷置术时,我们采用苏联ЮДИН氏缝合法并稍改进,处理缝闭困难的十二指肠残端12例,效果良好,无任何并发症。我们体会,该方法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国产GF-Ⅱ型管状吻合器及XF-Ⅱ型缝合器在B illrothⅡ式胃肠吻合加B raun吻合术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采用GF-Ⅱ型管状吻合器及XF-Ⅱ型缝合器行胃大部切除术后上消化道重建158例,其中十二指肠残端器械缝合130例,手工缝合25例,十二指肠残端置蕈状管引流3例,胃空肠器械吻合158例,B raun器械吻合150例,胃残端器械缝合155例,手工缝合3例。吻合顺序依次为十二指肠残端缝合、B raun吻合、胃空肠吻合、胃残端缝合。结果平均15(9~22)m in内完成消化道重建,术后胃肠器械吻合处发生吻合口出血3例,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再手术止血;排空障碍1例,治疗20 d后治愈。术后有25例接受胃镜检查,未发现胆汁反流者。结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使用顺序得当,应用国产GF型管状吻合器及XF型缝合器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我院胸外科采用结扎缝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共计320例,男206例,女114例。支气管残管的处理方法:肺动脉,肺静脉结扎切断后,全肺切除距隆突,肺叶切除距分叉处1.0~1.5cm首先用10号丝线环扎一道,再距结扎线远端1.0cm切除病肺,残端处用小圈小针7号丝线8字缝扎,纵隔胸膜覆盖支气管残端。本组320例,术后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器械切割缝合器(ATP45)在直肠癌低位保肛术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为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探索新的吻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ATB45,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基础上完成保肛手术.结果 低位前切除术5例,超低位前切除术12例.ATB45切割、吻合直肠肠壁满意,断端出血少.患者恢复顺利,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情况发生.结论 腹腔镜器械切割缝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使双吻合器技术更加方便,矿大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范围,安全可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