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娉 《中原医刊》2011,(5):19-20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3例出血性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治疗后病情逐渐平稳,其中9例保守治疗患者动态复查CT显示血肿逐渐缩小,无一例血肿扩大;4例手术患者中3例恢复良好,1例病情重,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家人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抗凝治疗是当前治疗脑静脉窦血栓的主要方法,即使在合并颅内出血的情况下也常作为治疗首选方式。但对于大范围及多灶性出血梗死,特别是已发生脑疝患者,外科手术清除血肿或去骨瓣减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脑膜静脉窦的分型.方法在150例成人硬脑膜标本上解剖观察各窦的走向及其接受的静脉属支.结果静脉窦的分布与硬脑膜结构相适应;各组窦均有各自主要的引流区域,且各组窦之间有大量的交通支.结论硬脑膜静脉窦可分为颅顶、中、底及侧窦4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CYST早期诊断明确后应用抗凝、溶栓治疗,效果佳;各种溶栓治疗中,静脉窦内介入治疗血管再通率最高,其中显效11例;有效5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急性发病的有颅内高压表现,头部CT高度怀疑脑CVST患者,及时行MRI+MRV等检查,必要时行DSA检查,确诊后应尽早抗凝、溶栓治疗,和静脉窦内介入接触性溶拴血管再通率高.  相似文献   

4.
杨俊  张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839-3839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Y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的特殊类型,临床上常因缺乏特殊的及特异的临床特征易导致误诊,现将我们诊治的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2 3岁 ,因反复水肿半年 ,头痛 1周入院。半年前无诱因出现颜面、双下肢水肿 ,按“肾炎”用中药 (不详 )治疗 ,水肿时现时消。 3个月后因水肿加重在当地住院检查示 :血Hb1 2 5 g/ L,尿蛋白定量 4 .2 g/ d,血白蛋白 1 7g/ L,ANA、ds- DNA阴性 ,肾功能正常 ,肾穿病理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 ,给予强的松 4 0 mg/ d及雷公藤片持续口服 ,水肿渐消退。一周前无诱因出现顶枕部头痛 ,呈持续性胀痛 ,阵发性加重伴恶心 ,无呕吐 ,在当地作腰穿脑脊液检查正常。头颅 CT见枕部有一密度增高的条索状影 ,意见 …  相似文献   

6.
脑静脉窦血栓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类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低,病因复杂,症状和临床表现高度多变.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本科共收治46例CVST,现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致病原因、治疗方法与预后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俊红  魏薇  衣晶   《中国医学工程》2013,(1):31+33-31,3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增加对本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率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CVT病例的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30例CVT中的22例首发症状为头痛,5例癫痫发作,其中3例意识不清,10例患者初始被误诊,误诊率为33.3%,24例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经神经影像学检查确诊,10例接受DSA检查,24例病情改善,1例病情无变化,5例死亡。结论 CVT临床缺乏特异性,因而误诊率较高,神经影像学检查诊断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影像学检查特点。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29例(63.0%)患者为急性起病,12例(26.1%)患者为亚急性起病,5例(10.9%)患者为慢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24例(52.2%)为意识与认知功能障碍,9例(19.6%)患者表现为大脑皮质刺激症状;7例(15.2%)患者表现为眼部症状,4例(8.7%)患者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经头颅CT平扫示条带征17例,头颅MRI平扫示实三角征18例,增强示空三角征8例;MRI和DSA均见血栓部位血流消失;经治疗,4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5例患者有明显好转。结论:脑静脉窦血栓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意识与认知功能障碍,影像学检查中CT的诊断率较低,MRI+MRV及DSA的确诊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8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3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应用脱水、杭凝、局部溶栓及对症治疗,13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3例;临床症状无变化1例;死亡1例。住院时间28-40d,平均时间34.4d。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因多种多样,头痛是CVST的最常见的症状,有时甚至是唯一症状。早期诊断,早期规范化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8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3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应用脱水、杭凝、局部溶栓及对症治疗,13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3例;临床症状无变化1例;死亡1例。住院时间28~4Od,平均时间34.4d。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因多种多样,头痛是CVST的最常见的症状,有时甚至是唯一症状。早期诊断,早期规范化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评价应用介入手段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宣武医院自2005年3月—2007年2月收治的28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其中18例行脑静脉窦机械性碎栓治疗和局部溶栓治疗,5例患者接受静脉窦置管溶栓合并颈内动脉溶栓,5例进行静脉窦置管溶栓合并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术后予以积极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定期复查PT及PT值,将INR控制在2.0~2.5。结果出院前19例患者腰椎穿刺时颅内压在150~200mmH2O,血管造影或MRV检查证实静脉窦主干通畅,皮层静脉和深静脉恢复正常;8例患者部分再通,皮层静脉和深静脉部分代偿。27例患者的症状、体征都有不同的改善,其中22例头痛消失,3例有轻度头痛,2例视物不清,记忆力下降。1例因产后3周渐进性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经全脑DSA明确为颅内多发静脉窦血栓形成。虽积极予以静脉窦溶栓和碎栓治疗,但因患者病情严重,死亡。结论应用血管内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MRI、MRA及增强扫描在诊断脑硬膜窦血栓形成(DST)的影像学特征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临床怀疑DST的患者行MRI、增强扫描及MRA扫描后的影像学表现。结果:MRI典型表现为血栓形成各时期的异常等或高信号影;MRA示受累硬膜窦不显影;增强扫描示受累硬膜窦异常对比增强。结论:MRI、MRA及增强MRI诊断脑硬膜窦血栓形成具有特异性,能够指导临床及早、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头痛特点.方法 以80例CVST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影像学检查.结果 80例CVST患者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其中单纯性头痛31例(38.75%),合并其他症状49例(61.25%),包括癫痫19例(23.75%)、呕吐22例(27.50%)、肢体麻木11例(13.75%)、肢体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经岩下窦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岩下窦栓塞治疗的C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岩下窦显影14例,未显影岩下窦3例。经颈内静脉的起始段探查显影或未显影岩下窦,进入海绵窦后栓塞CSDAVF。首先微导管送至前端眼静脉开口内,用弹簧圈栓塞眼静脉开口,再通过微导管注射液体栓塞剂Onyx-l8栓塞海绵窦,观察置管的成功率、安全性和栓塞的疗效。术后6月门诊或DSA随访。结果17例中,2例出现短暂的动眼神经麻痹,2月后完全缓解,其他未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1例未经患侧岩下窦引流患者,经对侧岩下窦进入患侧海绵窦内,但未能进入引流动静脉瘘的海绵窦分隔内而失败。其余16例患者均顺利置管,并成功栓塞。所有患者栓塞后即刻造影均未见异常静脉窦早显,瘘口消失,达到了影像学上治愈。置管成功率及治愈率均为94%(16/17)。术后6月对6例患者进行DSA 随访,无1例复发;对其余患者进行门诊随访,临床症状均好转或消失。结论经岩下窦途径栓塞CSDAVF是一种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方法,可作为CSDAVF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发生于上矢状窦附近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极为少见 ,国内尚未见报道。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 1987年 1月~ 1999年 7月治疗 6 8例DAVF中 ,有 6例属上矢状窦型DAVF ,现就其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女各 3例 ,平均年龄 36 .3岁。临床表现以头痛、颅内杂音多见 ,5例 ,癫痫 1例。伴有突眼、视力下降 3例。既往有头颅外伤史 1例 ,长期口服避孕药 1例。1.2 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例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附表为其血管造影主要特征。附表  6例病人主要血管影像特征病例年龄 (岁 ) 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前瞻性研究分析中国西南地区颅内静脉窦形成 (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影像学特点、治疗、预后及相关因素,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及探讨预后预测因素。 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CVST并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研究,并进行连续性的电话随访。 结果 共纳入7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急性起病占13.7%,亚急性起病占50.7%,慢性起病占35.6%。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 (66例,90.4%),2.7%CVST患者最初的症状为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 2.7%以突发一侧肢体无力起病,1.4%以复视为首发症状,1.4%以突发痫性发作起病。46例行了头部CT扫描,结果发现8例 (17.4%)有出血性梗死,影像学检查特点中,头部平扫CT中34.8%有delta征,30.4%有细绳征,而头部MRI检查,27.5%表现为脑水肿,55.0%delta征,45.0%细绳征。最常累及的静脉窦为右侧横窦68.5%,其次分别为左侧横窦57.5%,上矢状窦53.4%,左侧乙状窦50.7%,右侧乙状窦47.9%,窦汇32.9%,下矢状窦21.9%,直窦20.5%,颈静脉12.3%,大脑大静脉9.6%。所有CVST患者均随访12个月,其中死亡5例(6.8%),53例〔72.6%,改良Rankin评分(mRS)P=0.030, OR=5.184,95%CI 1.170~22.966,)和视乳头水肿 (P=0.008,OR=10.811,95%CI 1.858~62.893)为预后不良(mRS≥2)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VST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识别困难,合理的影像学检查可为诊断提供帮助。癫痫和视乳头水肿为CVST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和研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CVST病人的一般情况、起病形式、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表现多为头痛、呕吐,可伴有癫痫发作和各种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体征,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白细胞数和蛋白质定量可正常或升高。MRI常规扫描示脑实质内均出现异常信号,MRV示静脉窦闭塞或充盈缺损。治疗以脱水、抗凝、溶栓为主,11例病人中7例基本痊愈,3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对于起病较急的高颅压伴或不伴有神经、精神障碍的患者,须高度警惕CVST,应尽早行MRV或DSA检查,对其治疗仍以抗凝、溶栓为主,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患者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经头颅MRI平扫/增强和MRV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青年男性患者共8例,进行分析,探讨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8例患者中急性期病例3例(37.5%),亚急性期病例5例(62.5%);发病原因为感染性因素3例(37.5%),5例(62.5%)无明确病因;5例(62.5%)以头痛、恶心、呕吐起病,2例(25.0%)以精神症状起病,1例(12.5%)以抽搐、意识障碍起病;7例(87.5%)为多发的颅内静脉窦血栓,血栓数目〉2个,1例(12.5%)为单发的颅内血栓。血栓数目越多,症状越重;血栓的好发部位多为横窦、上矢状窦、直窦;1例(12.5%)患者合并有缺血性脑卒中;全部患者均经常规治疗,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有效7例(87.5%)。结论:青年男性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尽早行头颅MRI平扫/增强和MRV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