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与组织学的关系,揭示细胞学SIL诊断的系统性风险及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5年405例SIL,其中205例有组织学检查,比较两种结果的符合程度,对其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的阳性预测值约71%,而HSIL的阳性预测值达98%以上。结论:细胞学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与组织学结果一致性良好,而LSIL与组织学结果符合度较差,需要加强对LSIL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在分流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SIL)及预测LSIL转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廉江市人民医院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组织学证实为宫颈炎、LSIL、HSIL和宫颈癌的4组标本(分别是102例、75例、68例、5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前期细胞学标本的p16/Ki67双染检测结果,观察4组研究对象的细胞学、组织学诊断结果中p16/Ki67双染结果的差异,统计分析p16/Ki67双染检测诊断HSIL及以上(简称HSIL+,包括HSIL和宫颈癌)的效能。并对确诊的75例LSIL患者随访2年,分析p16/Ki67双染检测结果与LSIL转归的关系。结果(1)宫颈细胞学结果为未见上皮内瘤变及恶性病变(NILM)、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LSIL、ASU-H+(包括ASU-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鳞状细胞癌)组的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8.79%、41.67%、58.57%、91.57%,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ASCUS组与LSIL组之间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外,其余组两两之间比较,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2)宫颈组织学结果为宫颈炎、LSIL、HSIL、宫颈癌组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7.84%、30.67%、88.24%、94.92%,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HSIL组与宫颈癌组之间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外,其余组两两之间比较,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p16/Ki67双染检测诊断HSIL+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1.34%、82.49%、86.18%、78.91%、92.99%。(4)p16/Ki67双染阳性的LSIL患者病变进展率是p16/Ki67双染阴性的5.28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Ki67双染阳性率随着宫颈疾病的诊断结果加重而不断增加。p16/Ki67检测在诊断HSIL+病变、分流LSIL/HSIL、预测LSIL的转归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宫颈低度上皮内瘤变(CIN Ⅰ)与细胞增殖指数(Ki-67)阳性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100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低度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同时检测免疫组化Ki-67,未经任何治疗,半年后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测Ki-67。前后病理及免疫组化Ki-67结果比对,统计患者的转变情况。结果首次宫颈活检诊断为CIN Ⅰ的患者有100例,同时检测患者Ki-67阳性指数。将100例CIN Ⅰ患者按Ki-67阳性率分为3个区间,阳性率小于3%的88例,3%~10%的10例,大于10%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率小于3%的患者第2次活检病理显示病情基本无进展,3%~10%的10例患者有8例发展为CINⅡ,大于10%的2例患者全部发展为CIN Ⅲ。结论Ki-67阳性指数直接决定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转归,阳性指数越高越容易发展为CIN Ⅱ或CIN Ⅲ。  相似文献   

4.
目的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是宫颈癌前期病变,本研究通过检测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患者红细胞内5-甲基四氢叶酸(5-methyltetrahydrofolate,5-MTHF)水平,探讨红细胞叶酸水平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0日就诊于北京市仁和医院妇科的277例女性为研究对象。以宫颈活检组织病理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119例),以宫颈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为SIL为试验组(158例),试验组又分为LSIL组(73例)和HSIL组(85例)。检测研究对象红细胞内5-MTHF水平。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非参数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5-MTHF水平高于SI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LSIL组5-MTHF水平高于HSI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1)。LSIL组屏障避孕比例高于HSI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2)。首次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柏氏液基细胞学结果中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与随访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临床资料,收集病理结果并统计分析.结果 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和低度上皮内病变及以上组组织学检查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上皮内病变存在较高上皮内病变风险,应加强临床管理,积极给予阴道镜下活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细胞筛查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提供有价值的诊疗手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年龄22~65岁、无妊娠、宫颈细胞学筛查为高度病变的妇女200例,按随机化的方法分为两组,一组按即查即治策略(A组)处理,另一组按传统三步法(B组)处理.比较两组的最终病理结果、术后3、6个月异常TCT(包括ASCUS)、切缘阳性或阴道镜异常等需行二次LEEP手术率.结果:A组的过度治疗率6%,CIN 2、3检出率89%,原位癌检出率5%,二次手术率16%.与B组比较,过度治疗率、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检出率、术后复查异常TCT、二次手术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安全、经济和有效的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中免疫组化检测P16和Ki67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经宫颈活检或宫颈锥切术样本120例。实验样本均经过有经验的病理医生诊断为SIL。其中47例诊断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3例诊断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选择宫颈慢性炎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研究标本中P16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并总结分析其结果。结果 在宫颈不同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病例中,P16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具有显著差异(P<0.01),HSIL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比LSIL明显升高(P<0.05);在不同级别SIL中,同时表达P16和Ki67阳性率不同(P<0.001)。HSILP16和Ki67蛋白同时阳性率比LSIL明显升高(P<0.05)。结论 联合检测P16和Ki-67蛋白可以鉴别不同级别的鳞状上皮内病变,可帮助鉴别LSIL和HSIL的病理诊断,对临床预后的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用DNA倍体分析(DNA-ICM)和宫颈液基细胞学(LBC)诊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组织学诊断的鳞状上皮内病变或宫颈癌病例中LBC和/或DNA-ICM结果异常的病例,进行组织学与LBC和/或DNA-ICM结果对比.LBC诊断以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ASC-US)/非典型腺细胞(AGC)为切入点;DNA-ICM以≥3个细胞、DNA指数≥2.5为切入点;以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应用SAS V8数据分析.结果 DNA-ICM与LBC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的敏感性,分别为84.9%和79.5%(P>0.05);两种方法结合筛查敏感性可达97.5%,高于独立应用一种方法的敏感性.188例同时进行了LBC和DNA-ICM检测的病例中,DNA-ICM阳性176例,其中组织学诊断炎性病变52例,CIN、阴道上皮内瘤变(VIN)和宫颈癌121例,其他类型病变3例;在组织学诊断为炎性病变的病例中LBC阳性率为46.2%,在CIN、VIN和宫颈癌的病例中阳性率为72.7% (P<0.01).LBC诊断ASC-US的52例中,组织学最终诊断炎性病变20例,CIN 32例;DNA-ICM在炎性病变和CIN病例的阳性率分别为75% (15/20)和96.9% (31/32)(P<0.05).结论 DNA-ICM具有和LBC相似的筛查敏感性,两种方法相结合敏感性可显著提高;LBC可协助分流DNA-ICM的假阳性病例,提高DNA-ICM的特异性;DNA-ICM有利于鉴别LBC的不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分析冷刀锥切术(CKC)诊断和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HSIL患者CKC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宫颈CKC后手术切缘阳性率,并对术后患者随访,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结果 CKC术后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1.23%,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2.88%,HSIL(CINⅡ级)22.09%和HSIL(CINⅢ级)58.28%,微小浸润癌3.68%,鳞状细胞癌1.84%;CKC术后切缘残留阳性率13.50%;术后随访率达92.32%,hr-HPV转阴率82.19%。结论 CKC能明确诊断和治疗HSIL,并有效去除hr-HPV感染。  相似文献   

11.
液基细胞学与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病变筛查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610例宫颈病变门诊病例,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液基细胞学(805例)检查及传统巴氏涂片(805例)检查。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阳性率与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筛查中,液基细胞学敏感性高于巴氏涂片,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子宫颈液基细胞学(TCT)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及其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对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子宫颈细胞学诊断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以上阳性病例与其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完成细胞学检查总例数14 111例,阳性869例,阳性率6.16%。其中细胞学检查并且有组织学诊断结果的ASCUS以上异常者440例,细胞学结果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ASCUS/不能除外高度病变(ASC-H),阳性检出率为31.9%、96.3%8、.0%、41.7%;LSIL/HSIL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符合率分别为68.1%8、5.2%。结论 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能有效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其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较高,是子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Monolayer超薄层宫颈涂片法筛查宫颈病变和宫颈癌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参比,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的方法对Monolayer超薄层涂片法筛查宫颈病变和宫颈癌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本研究对象196人,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参比,Monolayer超薄层涂片法筛查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准确性为0.903 9(95%可信区间 0.8426,0.9651);若以磷状上皮内高度病变为临床阈值,则Monolayer超薄层涂片法筛查宫颈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78%和92.70%,约登指数等于0.70.结论 Monolayer超薄层涂片法筛查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准确性高,但是敏感性略显不足,约登指数等指标表明该法的综合诊断效能尚处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ThinPrep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敏感性和价值。方法 对652例有临床 症状的患者做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薄片,细胞学诊断采用TBS标准,以组织学活检作对照。结果  液基细胞学和巴氏细胞学分别检出鳞状细胞癌(SCC)100%、80%,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91.0%、 71.8%,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72.1%、51.5%,两者诊断HSIL或以上的准确率分别为91.6%和72.3%。 结论 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高于巴氏细胞学,能提高检出率,特别是宫颈癌早期和HSI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最佳筛查方法。方法通过对280例受检病例进行巴氏、液基细胞学及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以组织学为金标准,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拟然比、阴性拟然比为评价指标,评价3种方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巴氏细胞学、液基细胞学、第2代杂交俘获试验(HC2)灵敏度分别为72.9%、91.5%、85.9%;特异度分别为82.3%、84.1%、69.1%;准确性分别为80.9%、87.6%、76.8%;阳性预测值为76.1%、84.3%、70.1%;阴性预测值为79.7%、91.4%、85.4%;阳性拟然比为4.12、5.75、2.78;阴性拟然比为0.33、0.10、0.20。结论联合应用液基细胞学和HPV DNA检测是检测宫颈病变的有效筛查方法,细胞学异常或临床怀疑异常,应结合阴道镜做进一步诊断,有利于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DNA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宫颈癌普查的工作效率。方法对参与宫颈癌普查的2 599名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Feulgen染色,由细胞学医师对巴氏染色片做细胞学诊断,应用全自动DNA定量分析对Feulgen染色片进行自动扫描诊断。其中156例进一步做了宫颈组织病理诊断。结果 DNA定量分析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均高于液基薄层细胞学方法,而误诊率、漏诊率及阴性似然比均低于液基薄层细胞学方法。液基薄层细胞学和DNA定量分析方法的平行诊断试验的联合敏感度和联合特异度分别是99.56%、44.52%,两种方法的系列诊断试验的联合敏感度和联合特异度分别是83.78%、89.61%。平行诊断试验的敏感度最高,系列诊断试验的特异度最高。结论 DNA定量分析方法与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筛查,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该院病理科保存的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包括宫颈癌组织标本83例,HSIL组织标本239例,LSIL组织标本245例,宫颈炎组织标本1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EGF在上述4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比其表达差异.结果 HB-EGF在宫颈炎组织的上皮基底层及部分间质细胞中少量表达,而在LSIL、HSIL及宫颈癌组织的上皮及间质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加.HB-EGF在宫颈炎、LSIL、HSIL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43.7%、100.0%、100.0%.结论 HB-EGF在HSIL及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有望成为HSIL及宫颈癌诊断及治疗的新标志物或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宫颈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6例患者在进行阴道镜检查同时进行定位活检。结果516例定位活检患者中宫颈癌116例,非典型增生26例,尖锐湿疣56例,慢性宫颈炎318例。结论阴道镜检查能及时早期发现宫颈微小病灶,并能选择性定位活检,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评价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与阴道镜联合应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妇女2400例进行宫颈病变筛查,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1200例做宫颈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对照组1200例做宫颈巴氏涂片法检查,比较两组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并对细胞学检查阳性患者(ASCUS及以上)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对照,观察阳性符合率。结果:(1)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和巴氏涂片法对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8.58%和3.75%,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与阴道镜下活检的阳性符合率为71.84%,巴氏涂片法为35.56%,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检查结合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可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