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及其对脑桥或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或脑桥处梗死急性期的患者112例。通过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了解其脑梗死、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情况,并分析发生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危险因素。结果左侧椎动脉优势77例(68.75%),右侧椎动脉优势35例(31.25%),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59例(52.68%)。随着椎动脉直径差异级别的升高,原发性高血压病、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右侧椎动脉直径显著变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患者的平均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比例、椎动脉直径差异3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的患者,而椎动脉直径差异1级的患者比例则显著低于无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动脉直径差异为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9,95%CI 1.24~6.08,P=0.001)。结论双侧椎动脉直径差异越大,基底动脉弯曲程度越大,发生脑桥和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2.
姜志莹  孙锋 《海南医学》2007,18(6):74-74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1]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或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是脑干梗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老年人多由血栓形成引起,而中青年人多为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引起,实际上本综合征并非小脑后下动脉本身闭塞,而是小脑后下动脉分出处附近的椎动脉闭塞引起.我院从2002年1月-2006年11月共收治了28例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此症患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椎-基底动脉系统是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总称.左右椎动脉自锁骨下动脉发出后,经第六颈椎进入横突孔上行,再经枕骨大孔入颅,在延髓-桥脑交界处汇合成单一的基底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液主要供应脑干、小脑、内耳、间脑、枕叶及颞叶底面,任何原因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都可导致眩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各种原因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疾病彩超特点.方法 对16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椎动脉、椎-基底动脉的血管走行、弯曲程度、管腔狭窄程度、血流速度、管腔内径及管壁回声、粥样硬化斑块回声.结果 163例患者中,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颈椎病引起、43例椎动脉供血不足是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38例椎动脉供血不足是由椎动脉型颈椎病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4例由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27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27例均急性起病,以共济失调、眩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Horner征、交叉性感觉障碍为常见临床表现。MRI检查24例示延髓背外侧梗死及血管病变;24例行血管检查,其中4例不同程度椎动脉病变2,例显示小脑后下动脉闭塞,1例示椎动脉闭塞伴同侧小脑后下动脉狭窄。均给予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以延髓背外侧局部血供不足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MRI对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助于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6.
刘娜 《新疆医学》2014,(6):92-94
延髓上段主要由四对动脉供应,分别为脊髓前动脉,椎动脉延髓支,小脑后下动脉,脊髓后动脉.延髓下段由三对动脉供应,分别为脊髓前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及脊髓后动脉.其中小脑后下动脉及脊髓前动脉变异较多,导致延髓梗死临床症状多样.同时延髓介于桥脑及脊髓之间,其内各束支上段分布接近桥脑,下段接近脊髓,故延髓梗死时可表现出面,展神经受损或呈现节段性改变,临床常易与桥脑及脊髓病变混淆.  相似文献   

7.
郝洁  田小军  赵清英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9):2447-2448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并不是一个单一疾病,而是一组多病因的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致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是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此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血液黏度增加、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椎动脉供血不足、风心病、心肌梗死.重视并加强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并发症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等护理措施,是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因素,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由于锁骨下动脉起始端或无名动脉近心端发生狭窄或闭塞后,对侧椎动脉血流经过基底动脉返流至患侧椎动脉,再流入锁骨下动脉远端,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产生的综合征.本文总结了18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超声表现,分析其病因、声像图特征及狭窄程度与盗血关系等问题,对如何提高诊断符合率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因受累血管供血范围的不同,可发生中枢、桥脑、延髓或小脑的症状或体征.多呈发作性,短时间者持续数秒钟,长时间反复发作可致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引发中风,属中医"眩晕"、"中风先兆"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一定进展,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上一节我们叙述了椎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缺血、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下面就基底动脉各分支动脉缺临临床表现、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冶疗等作详细介绍。三、基底动脉各分支动脉缺血临床表现 (一)脑桥旁正中动脉 1.脑桥上部旁正中动脉缺血引起桥脑上部内侧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病侧小脑性共济失调,核性眼肌麻痹,肌阵挛,对侧面肌和上,下肢瘫痪,偶有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彩超对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AI)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 5 0例健康人和 80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椎动脉 ,测量其内径 (D)、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阻力指数 (RI) ,并进行比较。结果 :(VBAI)患者的患侧椎动脉内径明显小于健康人 (P<0 .0 1) ;PSV低于健康人 (P<0 .0 1) ;RI高于健康人 (P<0 .0 1)。结论 :彩超诊断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林慧琼 《广西医学》2000,22(1):154-155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是锁骨下动脉(SA)起始端或无名动脉近心端发生狭窄或闭塞,引起同侧椎动脉(VA)血流逆行流入SA远端,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产生的症候群。本文报道6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频谱改变。  相似文献   

13.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及MRI、DS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lateral medullary syndrome,LMS)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32例LM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MS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史.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共济失调28例(87.5%),眩晕27例(84.4%),恶心、呕吐24例(75.0%),吞咽困难、饮水呛咳23例(71.9%) ,眼球震颤21例(65.6%).核磁共振显示病变主要累及延髓背外侧、小脑.17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 9例显示病变同侧椎动脉开口处中重度狭窄.其中2例移行为小脑后下动脉,1例并发对侧椎动脉开口处中度狭窄,2例伴同侧小脑后下动脉狭窄;2例显示病变同侧为优势椎动脉,其颅内段(V4)小脑后下动脉发出前重度狭窄;3例显示一侧小脑后下动脉闭塞;3例全脑正常.结论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硬化,临床特点复杂多变,MRI对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DSA检查可明确血管病变部位及程度.  相似文献   

14.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指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近心端发生狭窄或闭塞,引起同侧椎动脉血流逆行流向锁骨下动脉远端,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产生的症候群.  相似文献   

15.
景红霞  白姣  杨波 《海南医学》2014,25(2):290-291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是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或无名动脉发生狭窄及闭塞时,健侧的椎动脉血流经患侧椎动脉逆行流入锁骨下动脉阻塞的远端供应其上肢,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及上肢供血不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SSS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多发性大动脉炎,由主动脉夹层引起者少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由主动脉夹层导致双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将513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分为变异组(有变异)186例和对照组(无变异)327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后循环脑梗死不同区域[包括小脑上动脉区(SCA)、小脑后下动脉区(PICA)、大脑后动脉区(PCA)及基底动脉区(BA)]发生率。将变异组186例患者根据变异类型分为2个亚组:一侧椎动脉优势组(VAD组)84例和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组(VBD组)102例,比较2组后循环脑梗死、不同区域梗死发生率。结果变异组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及脑缺血短暂发作病史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变异组脑梗死类型以PICA区梗死、BA区梗死及SCA区梗死为主,分别为40.32%、27.42%、15.59%;对照组脑梗死类型以PCA区梗死及其他类型脑梗死为主,分别为27.83%、39.76%。变异组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PICA区梗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CA区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VAD组与VBD组后循环脑梗死、不同区域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病、脑缺血短暂发作病史及后循环脑梗死相关;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增加了后循环脑梗死发病风险,其梗死类型以PICA区梗死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用10Hz探头探查颅外段椎基底动脉血管形态、内径、血流频谱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内径并观察形态,显示彩色血流。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发生于女性,右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于左偏。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可作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灵敏指标,而舒张期血流可作为血管阻力增高的指标。结论用高频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颅外段椎动脉提供了一种无创、方便直观的检测手段。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观察疗效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瓦伦伯(Wallenberg)氏综合征,其病变部位在延髓背外侧部,故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该部血液由小脑后下动脉供应,病因多为血栓所致,因此,又称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小脑后下动脉在解剖上正常的变异较多,此综合征也可由椎动脉病变引起。我院于1983-1988年曾收治7例,现综合文献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5例,女2例,年龄49~81岁,病变位于左侧者6例,右侧者1例,全部病例意识清醒,病情摘要见附表。讨论一、Wallenberg氏综合征为较少见的一种脑干综合征。其典型临床表现为:(1)交叉性麻木:病灶侧面部痛温觉障碍,病灶  相似文献   

19.
高频彩超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政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869-3870
目的:探讨高频二维彩色多普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椎动脉的彩超检查及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因椎动脉本身病变引起症状为54例,占84.4%,单侧血管病变为40例,占62.5%,双侧血管病变14例,占21.8%。结论:椎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诊断确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椎动脉彩超检测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已确诊的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椎动脉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检出异常47例,占78.33%;单侧血管病变39例,占82.97%,双侧病变8例,占17.02%.其中检出血流频谱异常者34例,占72.34%;局部斑块导致狭窄者2例,占4.26%;检出椎动脉走行迂曲6例(12.77%),单侧闭塞1例(2.12%),发育异常4例(8.51%).显示椎动脉彩超检测椎动脉病变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 椎动脉彩超检测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