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神经系统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行为反映了胃肠道平滑肌、粘膜上皮和血管的整合功能,胃肠功能的神经调节主要依赖三个系统即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和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其调节机制非常复杂,其中肠神经系统(ENS)起主要作用。ENS是由位于胃肠道壁(包括胰和胆囊)内的神经元、神经递质和蛋白质及其支持细胞所组成的网状结构系统。ENS神经节的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独立的具有与脑和脊髓类似的整合和处理信息功能机制的神经系统,以就近控制和调节分布于数米长的胃肠道中的平滑肌、粘膜上皮和血管效应系统。这些神经控制都不必依赖中枢,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因此称作胃肠道的“微型脑”,肠神经系统已成为自主神经系统以外的新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2.
肠神经系统( 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由位于胃肠壁内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组成,在参与胃肠道局部反射、维持消化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躯体运动神经只接受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调控不同,肠壁内支配肠肌运动的ENS接受内脏运动神经和CNS...  相似文献   

3.
郑淑蓓  项尊  季峰 《浙江医学》2005,27(8):633-634
神经营养因子是由神经元、神经支配的靶组织或胶质细胞产生,能促进中枢和外周神经元存活、生长和分化的活性蛋白因子.近年来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可影响肠壁内的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肠肌神经丛-肠道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1],调节肠道动力.本文就神经营养因子在调节肠道动力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法国卓越的解剖和生理学家M.F.X.Bicht于1801年提出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概念[1].1921年Langley在研究哺乳动物胃肠道的神经支配时,发现胃肠有结构严密的神经组织形成壁内神经丛,对胃肠各项复杂功能进行相对独立自主的调节,称之为肠神经系统(ENS),成为植物神经系统的第三大分支.  相似文献   

5.
肠神经系统(ENS)是胃肠功能的主要调节系统,由神经元和肠胶质细胞(EGCs)组成。EGCs多途径整合调控肠细胞、肠神经元、肠屏障、免疫细胞等,在肠道微环境中扮演关键角色。本综述旨在介绍EGCs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与肠屏障、肠神经元、免疫细胞、肠道炎症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免疫阳性(corticotrophin releasingfactorreceptor limmunoreactive,CRF1 IR)神经元在豚鼠胃肠道神经系统的分布及CRF1与其他神经元标志物的共存情况。【方法】 RT~PCR、Western blot检测CRF1在肠道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或双重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分布。【结果】 小肠黏膜下层和肠肌层神经丛均有CRF1表达;CRF1 IR神经元分布于从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近端结肠和远端结肠的黏膜下神经丛及肠肌层神经丛;细胞形态为Dogiel Ⅱ型;CRF1与Calbindin、P物质、NF200可共同表达于同一神经元。【结论】CRF1 IR神经元可能是肠道神经系统的内在初级感觉神经元,参与应激时胃肠道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CRF1 IR神经元在豚鼠胃肠道神经系统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免疫阳性(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factor receptor 1 immunoreac-tive,CRF1 IR)神经元在豚鼠胃肠道神经系统的分布及CRF1与其他神经元标志物的共存情况。【方法】RT-PCR、Western blot检测CRF1在肠道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或双重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分布。【结果】小肠黏膜下层和肠肌层神经丛均有CRF1表达;CRF1 IR神经元分布于从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近端结肠和远端结肠的黏膜下神经丛及肠肌层神经丛;细胞形态为Dogiel Ⅱ型;CRF1与Calbindin、P物质、NF200可共同表达于同一神经元。【结论】CRF1 IR神经元可能是肠道神经系统的内在初级感觉神经元,参与应激时胃肠道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肠神经系统由肠道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组成,肌间神经丛主要控制肠道的运动,黏膜下神经丛主要调节胃肠分泌和局部血流.二者都存在P2(ATP)受体,它们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介导不同的效应.本文主要就目前已知的肠神经系统内P2受体的分布、作用及特性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探讨P2受体在肠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伴有胃肠动力障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结肠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元的变化,以探讨SAP胃肠动力障碍的神经机制。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和SAP组,逆行胰胆管穿刺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检测腹部X线、小肠推进比,胰腺病理评分。制作肌间神经丛全层标本,应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NOS神经元的形态及占总神经元的百分比。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P组大鼠肠管明显扩张,SAP组小肠推进比显著降低(P<0.01),胰腺病理评分明显增高(P<0.01),NOS神经元胞体大而染色深,结间束NOS神经纤维粗大,NOS神经元比例为(40.74±5.15)%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结肠肌间丛NOS神经元表达增多可能是大鼠SAP胃肠动力障碍神经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胃窦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变化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关系.方法 SD大鼠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方法 制作SAP模型,进行胃排空率测定及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对胃窦肌间神经丛进行染色及计数,并对胰腺进行评分.结果 SAP大鼠胃排空率减低(P<0.01),胃窦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多(P<0.05).结论 SAP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增多,推测胃窦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参与了肠神经系统的重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镀银染色铺片法对婴儿空肠肌间神经丛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为空肠的ENS发生以及生理、病理学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大体解剖新鲜婴尸,取空肠应用镀银染色铺片法观察。结果:婴儿空肠肌间神经丛由神经纤维束和神经节组成,呈与肠管共同始终的连续网格状结构,神经节细胞形态呈高度的异质性,神经细胞平均密度为878个/cm^2。结论:婴儿空肠肌间神经元数低于成人和其他实验动物。婴儿空肠肌间神经丛的形态和其他实验动物及成人基本相似。但从神经细胞的形态来看,则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空肠粘膜内神经元是ENS中粘膜神经丛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基丁酸(GABA)在大鼠肠神经系统中与乙酰胆碱、一氧化氮、血管活性肠肽的共存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技术对大鼠肠神经系统内谷氨酸脱羧酶(GAD)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一氧化氮合酶(NOS)、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共存关系进行观察。结果:GAD样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肌间神经丛,与AchE、NOS、VIP存在共存关系。双重标记神经元分别占GAD阳性神经元的5.6%、62.6%和51.1%,而占AchE、NOS、VIP阳性神经元的3.4%、19.8%和43.5%。结论:在肠神经系统中GABA可能通过调节其它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发挥着间接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肠黏膜不仅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在抵御入侵的致病菌和毒素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在生理情况下,肠黏膜屏障能高效地阻止致病菌和毒素入侵,保持机体的健康.在胃肠道存在微生物屏障、化学屏障、黏液屏障、水屏障,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神经网络系统(ENS),ENS 在肠道的免疫屏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14.
器官组织形态学研究常依赖于切片技术 ,但胃肠道由于其壁层组织具有特异型器官结构性 ,除了常规切片方法以外 ,可采用撕片方法制作整封标本 ,完整显示壁内神经丛及其神经元 (包括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 )及丛内与丛间的联系。如外丛肌撕片整封标本保存肠肌间神经丛铺片技术已成为我们研究肠神经系统 (entericnervoussystem ,ENS)的重要方法。1 材料与方法成年大鼠 ,水合氯醛腹腔麻醉 ,暴露心脏 ,经升主动脉灌流 ,温生理盐水约 10 0ml灌流冲洗血液 ,再以冷的 4 0g/L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灌注约 1h ,剖腹…  相似文献   

15.
Cajal 间质细胞(ICC)是胃肠道神经系统(ENS)的一种非神经但又与神经密切相关的特殊间质细胞,是胃肠道的起搏细胞,能产生慢波和传导电活动,并参与NANC神经肌肉信息传递过程,有潜在的控制胃肠道动力的作用,在人类胃肠动力性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小肠动力改变与小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STZ-糖尿病组、胰岛素组和正常对照组,造模后16周处死。测定大鼠肠动力,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的形态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组和胰岛素组大鼠肠动力均明显减弱(P均<0.05);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元数目均显著减少(P均<0.01),氮能神经元数量均有减少的趋势(P均>0.05)。胰岛素组肠动力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但肠神经元计数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TZ-糖尿病大鼠肠动力减弱与肠道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损伤有关,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是唯一一个由中枢神经、肠神经和自主神经共同支配的系统,正是在这种复杂而精细的调控下,使得胃肠道能正常进行对内外环境的适应性活动,以完成其生理功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是人类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发现的第一个活性多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药理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尤其是感觉神经末梢和胃肠道的壁内神经丛,本文就CGRP对胃肠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脑-肠轴作为神经系统和胃肠道间进行沟通的双向神经体液信号交通系统,其介导的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脑-肠轴主要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内分泌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系统)、肠神经系统(神经递质、肠道细胞)及肠道菌群,主要的解剖学组成、信号传导进行总结梳理,并对各组成部分在肠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胃肠壁内神经丛的组织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胃肠壁内神经丛(Intramural plexus)是由神经节和神经纤维束形成的连续网状结构,广泛分布在食道平滑肌部至肛管括约肌区整个消化管壁内。人体胃肠壁内神经丛约有10~8以上个神经细胞,这些细胞统称为肠神经元(Enteric Neurons),除极少数单独散在之外,绝大多数肠神经元聚集成神经节,它们发出的突起联系相邻的神经节形成连接束,或分布到靶细胞附近形成神经末梢。壁内神经丛主要参与胃肠机能调节,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组胺是胃肠道功能(例如胃酸分泌、胃肠道动力及黏膜离子分泌等)的一种调节因子,但其相关研究多来自于动物,而在人胃肠道中组胺受体(H R)的表达和分布还不清楚。方法: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染色技术检测H R在人胃肠道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整个胃肠道组织中H1R、H2R和H4R的m RNA均有表达,但没有H3R的m RNA表达。在不同的解剖部位(十二指肠、回肠、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H R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免疫染色显示人胃肠道神经系统中没有H3R的表达;但在肠肌层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