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4例 (5眼 )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的治疗经过及病原学特点。结果 :5眼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经玻璃体切割术及玻璃体腔注药后 ,并辅以全身及局部抗菌素治疗 ,眼内炎症得到控制 ,5眼最后视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细菌培养为表皮萄葡球菌 3眼 ,金黄色萄葡球菌 1眼 ,施氏假单胞菌 1眼 ,这些细菌均对万古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及头孢他定 (复达欣 )敏感。结论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的严重并发症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例(5眼)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方法。结果5眼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经玻璃体切割术,并辅以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疗,眼内炎症得到控制,视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的严重并发症,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把握手术时机可以最大限度挽救患者视力,保全眼球。  相似文献   

3.
痤疮丙酸杆菌性眼内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丙酸杆菌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慢性厌氧菌性眼内炎。本文就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无菌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之一晚期合併症,其表现宛如细菌性眼内炎。典型症状是白内障术后经过良好,无合併症,且前玻璃体膜完整无损。但术后一至两个月,术眼突然疼痛、发红、视力减退及前房和玻璃体发生强烈反应等。此时发现前玻璃体膜已破裂,玻璃体粘连于手术伤口处。细菌及真菌培养皆为阴性。激素治疗效果良好。无菌性眼内炎之鉴别诊断包括细菌性眼内炎、真菌性限内炎、玻璃体束综合征(Vitreous Wick Syndrome)、术后慢性虹膜睫状体炎及Irvine-Gass综合征。细菌性眼内炎术后早期发生,细菌培养常为阳性,预后不佳,眼球可能丧失。真菌性眼内炎发生较晚,常有暂时性前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前房冲洗联合万古霉素前房注射治疗白内障术后早期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06-01/2007-07发生的3例白内障术后早期眼内炎,经眼部B超明确玻璃体内无明显混浊后,急诊行前房冲洗联合万古霉素前房注射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3例眼内炎患者治疗后视力分别为0.4,0.2,0.6,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无1眼摘除眼球。结论:早期诊断,急诊行前房冲洗联合万古霉素前房注射术是治疗白内障术后早期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作为一种外源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多是由细菌和真菌感染引起.了解并掌握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风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时的诊断对于视力的愈后具有决定性意义,目前玻璃体内药物注射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案,而全身应用抗生素是否有益尚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5/2008-03我院诊治的4例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病例,总结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药物治疗2例,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2例,全部患者感染控制,视力提高3例。结论:白内障围手术期应制定规范预防方案,严格执行,减少眼内炎发生可能。尽早发现、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方式是治疗眼内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孙靖  张红  田芳  李筱荣 《眼科研究》2007,25(5):387-389
目的分析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的病因构成及玻璃体注药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27例(2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眼球穿孔伤导致的眼内炎13眼,与白内障手术相关的眼内炎12眼,青光眼手术晚期滤泡感染2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感染1眼。经玻璃体注药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炎症控制眼球外形结构完整20眼,占71.43%,其中功能成功(视力≥0.02)18眼,占64.29%,均达脱盲(视力≥0.05)标准。结论眼球穿孔伤和白内障手术是目前导致外因性眼内炎的最主要原因,尽早行玻璃体注药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友谊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8):1458-1460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后眼内炎的预后。
  方法:研究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900例1900眼,根据术后有无发生眼内炎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分析患者各临床指标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另外,对所有眼内炎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普通手术室内进行手术以及麻醉剂开启后未在规定时间内使用等均是导致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高血压、糖尿病、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10 min、普通手术室进行手术以及麻醉剂开启后未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均是导致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患者视力得到明显的提高(P<0.05)。
  结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普通手术室进行手术以及麻醉剂开启后未在规定时间内使用等因素均是导致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通过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0.
我院遇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绿脓杆菌性眼内炎者,经积极治疗后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眼内炎(endophthalmitis)是指眼球壁的一层或多层及相邻的眼内腔隙的感染性炎症.临床上指视网膜、脉络膜、玻璃体的潜在性破坏性炎症.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细菌感染性眼内炎是一种少见但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1% ~0.31%.急性感染病例中,革兰氏阳性菌占90%,革兰氏阴性菌占7%.铜绿假单胞菌仅占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23%,但其感染性强,破坏力大,如处理不当往往严重损害视功能和眼内结构[1].现将我院所见1例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后铜绿假单胞菌致急性感染性眼内炎报告如下: 1 病例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致病菌对人工晶状体的粘附性与术后眼内炎的关系,抑制其粘附性的方法,以及对致病菌来源的追踪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评价并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内源性克雷伯菌属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12眼内源性克雷伯菌属眼内炎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根据术中视网膜情况辅以剥膜、硅油充填。结果:术后所有患者12眼玻璃体腔清晰,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其中3眼(25%)术后视力0.1~0.3。随访3mo,2眼发生晶状体混浊。结论:以玻璃体切割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内源性克雷伯菌属眼内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内眼手术后真菌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治疗及预后,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内眼手术后真菌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 9例患者中,涂片或病理活检及培养均真菌阳性者4例,单纯真菌培养阳性者2例,单纯病理活检阳性者3例。培养阳性的6例中烟曲霉菌感染者3例,腹孢镰刀菌感染者1例,毛霉菌感染者1例,木贼镰刀菌感染者1例。6例行眼球摘除术;1例拒绝行眼球摘除术出院;1例眼内炎症缓解后出院;1例病情稳定后行硅油填充及取出术,术后视力光感。结论内眼手术后由真菌引起的眼内感染治疗棘手,由曲霉菌属引起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治疗专家共识(201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3‰[1-2].虽然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治疗和处理极为棘手.在早期诊断后[3],若治疗不规范,可能导致部分患者的视力难以恢复,因此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已成为眼科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规范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的治疗,日本眼科界[4]和欧洲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会等均相继制定了相应地区的治疗指南,就治疗的关键和细节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对提高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的治疗水平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的临床危险因素和防治。方法收集连续白内障术后126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由多因素导致的,包括患者自身条件,医生和医院因素,抗生素的应用,手术过程和人工晶状体材料等。结论采取相关防治措施对于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预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内炎是眼科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其发生率很低,却极具破坏性,可导致视力丧失。本文就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致病菌对人工晶状体(IOL)的粘附性与术后眼内炎的关系、抑制其粘附性的方法,以及对致病菌来源的追踪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2例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前房冲洗、玻璃体切除和玻璃体腔内注药及其它综合治疗。结果 11眼眼内炎症得到控制,1眼因炎症不能控制而行眼内容摘除。8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目前临床上对白内障摘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首选方法是前房冲洗和早期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入适量广谱抗生素,术后配合中西药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因素、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白内障术后眼内炎14例(14眼)的发病因素、治疗方法和后果。结果经过前房冲洗+玻璃体腔注药和全身抗感染等治疗,所有患眼的感染均被控制,出院时视力1眼无光感;3眼光感;其余10眼均达数指以上。结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病因素很多,早期前房冲洗+玻璃体内注药是控制眼内炎,改善预后的关键,特别是对于无条件开展玻璃体手术的基层医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6年6月-2001年10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6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保守疗法1例。最终眼球摘除,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5例。炎症治愈。结论 感染性眼内炎预后主要与实施玻璃体切除术的时间有关。主张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