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起始识别复合物1基因在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复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起始识别复合物1(ORC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DNA复制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块贴片法原代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VSMC,利用双胸苷阻断、秋水仙素阻抑法和血清饥饿法使VSMC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细胞周期的VSMC ORC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同步化的VSMC DNA含量百分比,血清饥饿法以G0G1期为主(P〈0.01),双胸苷阻断14h以G0G0期为主(P〈0.01),双胸苷阻断14h后10%胎牛血清刺激6h以S期为主(P〈0.01),秋水仙素培养12h以G2/M期为主(P〈0.05)。静止状态VSMC的ORC1 mRNA和蛋白质无表达,处于G1/S期VSMC的ORC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S期和G2/M期。VSMC的ORC1蛋白质表达量与ORC1 mRNA变化规律相似。结论ORC1随细胞的分裂周期而表达,ORC1可能是启动VSMC DNA复制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氧化型胆固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MMP-9及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用胆固醇、Triol与25-OH负载细胞,狭缝杂交测定TIMP-1mRNA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测定MMP-9与TIMP-1蛋白表达。结果:Triol与25-OH(1 mg/L,24 h)抑制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蛋白表达无影响。结论:氧化型胆固醇可以下调血管平滑肌细胞TIMP-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
李秀华  徐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17(10):1027-1028,1040
目的:探讨脂溶性NO前体药物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对血管紧张素-Ⅱ(AT-Ⅱ)诱导的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同位素掺入法测定其增殖率的变化,观察不同浓度AT-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GSNO对AT-Ⅱ作用的预防和逆转作用。结果:AT-Ⅱ可以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吸光度A值(MTT法测定)、[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的掺入量、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用GSNO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AT-Ⅱ的上述作用被明显抑制(P<0.05)。结论:GSNO可以抑制AT-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高血糖症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复制高血糖症大鼠模型,研究高糖对大鼠血和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培养及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各指标。结果:(1)设备在糖组血浆NO2含量、血管壁NOS活性及CGM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高血糖组血清胰钫 含量1、血管平滑肌细胞的「^3H」-TdR掺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高血压糖症可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表型发生转变,从而促进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消斑肽加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我们已经发现消斑肽能逆转平滑肌源性的泡沫细胞,阻抑C57BL/6J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已形成的斑块有消退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消斑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先与15 mg/L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孵育72 h,再与0.1 mg/L消斑肽孵育24 h,应用荧光染色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和流式细胞术,观察消斑肽对平滑肌细胞的作用。结果: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凋亡;消斑肽能加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综合以前的实验,消斑肽可能是通过加速斑块中细胞的凋亡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球囊损伤血管内皮后平滑肌细胞(SMC)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三磷酸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球囊损伤内皮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及Bax/Bcl-2蛋白的变化。结果:球囊损伤内皮后第3d,血管中层出现凋亡的SMC;损伤后第7d,内膜和中层SMC凋亡率最高,凋亡的SMC主要分布在内膜层;以后逐渐降低,至损伤后第28d,仅内膜层有少量凋亡的SMC。Irbesartan显著增加SMC凋亡(P<0.01)。球囊损伤内皮后第3d,血管中层Bax/Bcl-2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损伤后第7d血管中Bax表达最高,是假手术组的3倍,以后表达减少。球囊损伤内皮后Bcl-2表达逐渐增多,至第28d表达最高。Bax/Bcl-2也在损伤后第7d达最高,至第28d降至基础水平以下。Irbesartan使Bax表达增高、Bcl-2表达降低、Bax/Bcl-2升高。结论:Bax/Bcl-2参与了球囊损伤内皮后VSMC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脂蛋白(a)氧化前后致人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增殖及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变化,观察阿魏酸钠(SF)对其的影响。方法:Lp(a)经体外Cu2+氧化法氧化,硫代巴比妥酸(TBARS)比色法检测氧化程度,培养的人动脉SMC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SF,作用12h后再与天然和氧化型Lp(a)共同孵育,以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状况,采用荧光探针Fura-2/AM检测细胞[Ca2+]i。结果:氧化型Lp(a)促人动脉SMC增殖的同时亦明显增加了[Ca2+]i水平,作用较天然Lp(a)明显,SF(40,80mg/L)可显著抑制氧化型Lp(a)所致的细胞增殖和[Ca2+]i增加,并呈剂量效应关系,而对天然Lp(a)所致的细胞增殖和[Ca2+]i增加无明显影响。结论:氧化型Lp(a)通过升高[Ca2+]i而显著促动脉SMC增殖可能是其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SF拮抗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Gq蛋白介导血管活性多肽对vSMCDNA合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硫代修饰的Gαq/11亚基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Gαq/11AS-ODNs),以6μmol/L的浓度加入含10-7mol·L-1ET-1刺激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体外培养vSMC。用3H-TdR掺入法测定vSMCDNA合成、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vSMCPCNA蛋白表达。结果:Gαq/11AS-ODNs可明显抑制vSMCDNA的合成,在12h,24h时抑制率分别为842%和853%;Gαq/11AS-ODNs亦明显降低vSMCPCNA蛋白的表达。而相同浓度的正义Gαq/11ODNs只呈现少量抑制作用。结论:本实验提示Gαq/11AS-ODNs有可能进一步应用于由血管活性多肽刺激引起的vSMC增生性疾病如经皮冠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其受体(ATRs)在局部血管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VSMC为基础,采用细胞化学和改良Boyden'schamber的方法,观察AngⅡ干预VSMC后AngII受体的表达、VSMC迁移能力的变化、肌动蛋白纤维丝的动态组装变化,并探讨AT1R拮抗剂、AT2R拮抗剂对上述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AngII10-7mol/L可以刺激VSMC发生迁移,该作用是通过影响VSMC内应力纤维动态组装而实现的;AngII干预VSMC后可使AT1R表达上调,随着作用时间延长AT1R表达水平下降。AT1R拮抗剂可下调AT1R表达。AngII通过AT1R的介导发挥其影响VSMC迁移能力的生物学效应。AT2R对此无明显影响。结论:AngII通过AT1R介导来调节VSMC内肌动蛋白微丝的动态组装,进而改变VSMC的迁移能力,从而发挥其介导VSMC迁移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0.
败血症休克晚期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稳态变化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败血症休克晚期血管平滑肌(VSM)细胞内钙稳态的变化与血管低反应性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和穿孔法(CLP)复制大鼠败血症休克模型,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测定大鼠去内皮主动脉环的张力。结果:CLP组动脉环对苯肾上腺素(PE)和KCl的收缩反应均低于假手术组(Sham);CLP组动脉环的钙浓度-收缩曲线比Sham组明显右移;在无钙液中,CLP组动脉环对咖啡因诱导的收缩幅度与Sham组比无显著差异,而由PE及随后加入的CaCl2所引起的收缩幅度则明显低于Sham组(P<0.05)。预先用特异性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孵育后,CLP组动脉环的收缩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败血症休克晚期VSM的低反应性可能涉及VSM细胞的钙稳态失调,NO的过量产生可能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钙化的形成及逆转作用的影响,探讨牛磺酸在血管钙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β-甘油磷酸制备钙化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测定细胞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45Ca]沉积及[3H]-胸腺嘧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钙化细胞的钙含量、ALP活性和[45Ca]沉积均明显升高(P<0.05),而牛磺酸与β-甘油磷酸同时孵育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钙化发生。在牛磺酸逆转实验中,钙化细胞的钙含量、ALP活性和[45Ca]沉积均较换液前明显降低(P<0.01);且牛磺酸呈剂量依赖性地逆转已钙化细胞。与对照组相比,钙化细胞的细胞数量和[3H]-TdR掺入量增加(P<0.01),牛磺酸早期干预组显著抑制钙化细胞的增殖,但牛磺酸对已钙化的细胞,增殖抑制效应不明显。结论:牛磺酸可抑制细胞钙化形成且能逆转已形成钙化。  相似文献   

12.
人腹主动脉瘤平滑肌细胞表型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瘤(AAA)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改变,探讨其在AA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人体AAA、动脉闭塞性疾病(AOD)和正常腹主动脉(NA)组织,采用α-肌动蛋白(α-SMA)、结蛋白(desmin)及肌球蛋白重链3种表型(SM1、SM2和SMemb)单克隆抗体,利用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检测VSMC收缩型与合成型。结果:AOD及NA中VSMC以收缩表型α-SMA、desmin、SM1和SM2表达为主,SMemb在AOD的表达较低,而在NA无表达。AAA中VSMC以合成表型SMemb为主,α-SMA、SM1和SM2明显低于AOD及NA,desmin不表达;其中破裂者的SMemb和SM2低于非破裂者。结论:VSMC表型变化参与腹主动脉壁损伤重构,促进AAA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和方法:在培养的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上,观察了肾上腺髓质素(Adm)对溶血磷脂酸(LPA)诱导的DNA合成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途径激活的影响。结果:LPA使[3H]-TdR掺入和MAPK活性增加,Adm对基础水平的MAPK活性和[3H]-TdR的掺入并无显著影响,但Adm对LPA刺激[3H]-TdR掺入和MAPK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结论:Adm和LPA相互作用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高胰岛素血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胰岛素、内皮素-1(ET-1)和胰岛素+ET-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VSMC中分别加入320 mIU/L胰岛素,10-9 mol/L ET-1,320mIU/L胰岛素加10-9 mol/L ET-1, 通过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量反映VSMC增殖情况, 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①胰岛素和ET-1都能促进VSMC的增殖(均为P<0.05); ②胰岛素和ET-1的联合应用使VSMC增殖约是对照组的两倍(P<0.01), 二者的联合作用也明显强于胰岛素(P<0.05)或ET-1(P<0.05)的单独作用; ③3组VSMC均有不同程度出现形态结构的改变, 由收缩表型转为合成表型。结论: 高胰岛素血症和/或ET-1水平增加均有助于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致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缺氧对培养的兔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析因实验设计, 测定在正常或缺氧环境下, 不同浓度的胎牛血清对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数量、[3H]-TdR掺入量、MTT比色以及细胞cGMP水平的影响;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缺氧组平滑肌细胞的数量、[3H]-TdR掺入量以及MTT比色显著多于常氧组(P<0.01); 电镜下可见缺氧组较正常组细胞器发达, 可见大量分泌胞, 少量髓样变线粒体; 缺氧组平滑肌细胞内的cGMP浓度明显高于常氧组。结论: 缺氧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 促进细胞增殖, 可能与提高细胞内的cGM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氟伐他汀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特异性单克隆磷酸化热休克蛋白27(phospho-HSP27)抗体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HSP27的活性;用FITC-鬼笔环肽标记F-actin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骨架的形态变化;采用改良的Boyden微孔膜双槽法进行细胞迁移实验。结果:AngⅡ和PDGF-BB呈浓度依赖性诱导VSMCs的HSP27磷酸化,使VSMCs内F-actin数量明显增加,纵向平行排列,形成应力纤维丝,并促进细胞迁移。100μmol/L HSP27阻断剂槲皮素可阻抑AngⅡ、PDGF-BB刺激VSMCs后产生的应力纤维丝形成,对AngⅡ、PDGF-BB诱导的VSMCs迁移的抑制率分别为55.3%和53.6%,P0.01。氟伐他汀抑制AngⅡ和PDGF-BB诱导的HSP27磷酸化,并有量效关系,抑制作用在10-5mol/L时最显著,最大抑制率分别为42.1%和58.5%,P0.01。结论:氟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HSP27磷酸化影响VSMCs的迁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MT)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3H]-TdR掺入法测定VSMCs增殖程度,免疫沉淀法测定VSMCs内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109Cd]-血红蛋白饱和法测定MT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NADH氧化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结果:Hcy(10-6-10-4mmol/L)呈浓度依赖性的刺激培养大鼠VSMCs[3H]-TdR掺入,0.1mmol/LHcy刺激[3H]-TdR掺入比对照组高4.2倍(P<0.01)。Hcy亦呈浓度依赖性地激活VSMCsMAPK活性、增加细胞MDA的生成和LDH的漏出(P均<0.01)。单独MT孵育,对VSMCs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MT(10-6-10-4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100μmol/LHcy的促增殖效应(r=0.98,P<0.01)。MT显著抑制Hcy对VSMCs的MAPK活性、MDA生成和LDH漏出的激活作用(均P<0.01)。以0.5mmol/LZnCl2预孵育6h后,VSMCsMT含量比非诱导细胞高5.7倍(P<0.01),这种内源性MT高表达的细胞,显著抵抗Hcy刺激的-TdR掺入和MAPK激活;抑制Hcy的促细胞MDA生成与LDH漏出效应(均P<0.01)。结论:MT能有效抑制Hcy促大鼠VMSCs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T拮抗Hcy对MAPK的激活和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元素粉末(由铝、钛、硅等元素组成的超细粉末,粉末直径在0.5μm以下,microelementpowder,MP)对大鼠血管内皮和平滑肌膜电位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微循环的机理。方法:培养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和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电位敏感的荧光探针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膜电位动态变化。结果:MP使平滑肌细胞显著超极化。ATP敏感钾通道(ATPsensitiveK+channel,KATP)阻滞剂优降糖(2μmol/L)对平滑肌膜电位无明显影响,但能完全逆转MP对平滑肌的超极化作用;MP使血管内皮细胞轻度超极化,其作用不受优降糖影响。结论:MP激活血管平滑肌KATP通道,使细胞膜超极化,从而扩张微血管和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细胞周期的角度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地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揭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分析CGRP对VSMC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E的表达。结果:CGRP使细胞停留于G0/G1期,并能降低细胞中周期蛋白D1、E的表达。结论:CGRP可能是通过抑制周期蛋白D1、E的积累,使人VSMC停留于G0/G期,限制细胞周期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胎儿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分泌及其活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的雌二醇与体外培养的HVSMC作用24h,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明胶酶活性。结果: 随着雌二醇剂量增加,MMP-2的酶原形式(pro-MMP-2)和MMP-2活性形式逐渐增强。0.1 nmol/L、1 nmol/L、10 nmol/L、100 nmol/L雌二醇组pro-MMP-2分别比对照组高9.4%±8.2%(P>0.05)、73.0%±13.7%(P<0.05)、229.2%±42.2%(P<0.01)、428.4%±72.3%(P<0.01), MMP-2活性形式分别比对照组高39.8%±12.9%(P>0.05)、127.2%±20.4%(P<0.01)、428.4%±37.6%(P<0.01)、683.4%±50.9%(P<0.01)。结论: 雌二醇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促进pro-MMP-2分泌和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