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霉素过敏反应最常见的是Ⅰ型变态反应 ,其次为Ⅲ型变态反应 ,而Ⅳ型变态反应很少见[1] ,临床极少有报道。我们在临床操作中遇到 1例Ⅳ型变态反应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 ,女 ,5 0岁 ,因“子宫肌瘤”入院手术 ,入院后询问无药物过敏史 ,无变态反应性疾病。手术前一天常规做青霉素皮试 ,取青霉素皮试液 0 1ml (含 5 0单位 )于前臂内侧做一皮丘 (直径 0 5cm) ,2 0分钟观察皮试结果为阴性 (皮丘大小、颜色无改变 )。第 2天 ,患者诉皮试部位奇痒难忍 ,观察局部皮丘变成一鲜红色红斑 ,大小无改变 ,边界清楚 ,周围皮肤也无改变且无其它…  相似文献   

2.
对2002年2~9月1 502例青霉素皮试中6例皮试部位感染,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64岁,因咳嗽、咳痰1周就诊。患者于1周前因受凉咳嗽,咳白色粘痰,无发热,无胸痛,无呼吸困难,自服阿莫西林、甘草片效不佳,症状逐渐加重。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可。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偶闻散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35岁,因急性胃肠炎来院治疗。入院查体:精神差,面色黄,体温37.1℃,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kPa),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腹部压痛不明显,白细胞10.6×109/L,中性粒细胞79%。入院后予补液、消炎治  相似文献   

5.
6.
李树娟 《现代保健》2009,(35):139-139
本品为第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抗菌谱比头孢呋肟更广,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更强.现将笔并遇到的1例头孢噻肟钠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起由PPD皮试引发的中学生群体性癔病的调查于燕1995年10月中旬,禹州市玖山乡发生了一起因PPD皮试引发的异常反应。1发生经过及临床症状10月17日下午5时左右,卫生人员按约定时间开始对玖山乡一中初中一、二年级学生进行接种,所用试剂为BCG—PP...  相似文献   

8.
2014年7月10日00:15,患者张某,男,18岁,以“被利器刺伤左颈部及左臀部外伤出血十分钟余”入急诊科救治.入科时神志清,精神差,颈部及臀部伤处出血不止,立即给予左侧颈部及左侧臀部伤口清创缝合,医嘱给予醒脑、抗生素、止血等药物对症治疗,当夜在急诊留观室留观输液.  相似文献   

9.
何云海 《现代保健》2009,(15):23-23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2岁,因咽痛、咳嗽3d来院就诊,在家未服过任何药物,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脉博84次/min,血压120/80mmHg。咽部明显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右侧扁桃体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84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血常规检查WBC12.3×10^9/L,RBC4.5×10^12/L,N86%,Hb120g,/L。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  相似文献   

10.
氨苄青霉素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药疹,致过敏性休克偶尔发生,尤其是用青霉素G皮试阴性后用氨苄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者实属罕见,作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曾遇见2例,现结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6岁,2002年4月2日因受凉后发热、咳嗽、咳白粘痰1d就诊;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脂病史,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史,嗜酒40余年,每日3两左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1例头孢曲松钠皮试致过敏性休克病例.  相似文献   

13.
静滴头孢噻肟钠后饮酒致急性左心衰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男,76岁,2002年4月2日因受凉后发热、咳嗽、咳白粘痰1d就诊;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脂病史,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史,嗜酒40余年,每日3两左右。查体:体温38.7℃,脉博74次/min,血压120/70mmHg,发热面容,神志清醒,浅表淋巴结不大,两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可闻及  相似文献   

14.
我院计划免疫门诊于2003年8月连续发现了2例因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引起的超敏反应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翠香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18-118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8岁,于1999年10月7日,门诊以右眼白内障择期手术收入院。于入院后第3日,患者咳嗽,伴有呼吸困难,于夜里症状加重,故给予0.9%生理盐水500ml,加青霉素640万~u静脉滴注,询问无青霉素过敏史,再则2月前在本科做左眼白内障曾用过青霉素,连续1周无反应及其他不适,故给予青霉素皮试。  相似文献   

16.
施琴 《工企医刊》2006,19(5):49-49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5岁。因手指外伤于2004年8月15日来急诊外科就诊。手指伤口消毒缝合包扎后至急诊室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梭菌感染。用1ml含1500IU的破伤风的抗毒索药液取0.1毫升加0,9%氯化钠稀释到1毫升(即150IU)用0.1毫升(即15IU)在患者左前臂内侧作皮内试验.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见注射处皮丘扩大至直径3.5cm,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院》2015,(11):59-60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诱发超敏反应综合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1例感染患者,在使用替考拉宁后相继出现皮疹、体温升高、肝功异常等情况,根据症状、体征等变化调整抗感染药物替考拉宁的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在使用替考拉宁13 d后出现发热,发热持续了6 d,停药多日后体温仍持续异常,最终在停药4日后发热消退。患者在使用替考拉宁11 d后出现全身躯干及四肢多发斑丘疹,瘙痒明显,压之褪色。同时伴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于使用替考拉宁18 d后达到峰值0.73×109/L。白细胞计数进行性减少,低至3.9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低至49.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升高,使用替考拉宁第24天峰值达421 u/L。提示与替考拉宁相关。停用替考拉宁后,患者体温、皮疹、实验室检查结果恢复正常。结论替考拉宁诱发的超敏反应综合症具有迟发、停药后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临床应高度重视,警惕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1例青霉素皮试致过敏性休克病例,并总结临床急救的护理措施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690例皮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翠林  武静 《职业与健康》2004,20(5):111-111
目的调查呼和浩特市地区常见过敏原,为过敏性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9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常规吸入组15种过敏原占前5位的分别为:晚春花粉、蛾子、蒿属花粉、杨絮、螨虫;常规食物组20种过敏原占前5位的分别为:芝麻、霉菌Ⅰ、花生、蒜、霉菌Ⅱ.结论呼和浩特市应针对调查的主要过敏原进行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