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PPH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PPH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直肠黏膜内脱垂型320例,直肠前突型80例。术后患者平均随访1年,复查排粪造影,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显示,术后治愈39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治愈率98.0%,有效率99.5%。结果表明,PPH治疗直肠前突型和直肠黏膜内脱垂型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冶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将25例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PPH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经直肠切开修补术(Sehapayah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67%和60%(P〉0.05).但两组间的术后疼痛程度、创口愈合天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在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使秘时,PPH与传统经直肠切开前突修补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但治疗直肠前突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PPH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PPH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PPH术;对照组15例,采用经直肠切开修补术(Sehapayah法),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0%和73%,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的术后疼痛程度、创口愈合天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时,PPH术与传统经直肠切开前突修补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但治疗直肠前突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对36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及肛门直肠压力的变化。结果显示,经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后:(1)治疗患者便秘临床症状的有效率为77.8%,治疗后大便性状、排便次数、伴随症状等有所改善;(2)肛管静息压、直肠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肛管直肠反射阈值降低(P〈0.05)。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效果满意,是一种无创、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挂线疗法治疗出口梗姐型便秘的疗效.将55例因耻骨直肠肌痉挛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病人分为两组。采用挂线30例(治疗组),采用部分耻骨直肠肌切断术25例(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30例均恢复排便顺应性,肛门指诊肛管直肠弹性良好,肛门自制功能正常,术后疼痛径,往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无术后感染,复发率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挂线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术式简单、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PH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术临床疗效。方法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均通过体检和排粪造影确诊。采用排便梗阻症状评分以及Wwxner评分分别评估术前和术后症状,判断手术疗效。结果手术后3个月,ODS评分从15.2±8.9(SD)分下降到5.4±0.5(SD)分,梗阻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PPH手术治疗出口阻塞性排便困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改良双PPH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采肘改良双PPH治疗以直肠前突和(或)直肠黏膜内脱垂为主的出口梗阻型便秘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奉组治愈36例,好转4例,治愈率为90%,有效率为100%。随访6个月至1年.均无复发.无肛门失禁、直肠狭窄及直肠阴道瘘发生。结果表明.改良双PPH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安全、有效,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PPH治疗直肠前突以及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出口梗阻型便秘36例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至1年。结果显示,治愈26例,好转8例.治愈率72.2%,有效率94.4%。结果表明.PPH操作简便.创伤小.对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安全有效。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对5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PPH治疗。50例患者均合并中、重度痔,除痔外,单纯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27例,合并中、重度直肠前突加直肠黏膜内脱垂18例,合并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并直肠黏膜内脱垂5例。结果显示,本组治愈42例。好转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0%。无效的3例均为重度卣肠黏膜内脱垂合并耻骨直肠肌肥厚者。结果表明,PPH治疗以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内脱垂为主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显著,但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单纯行PPH矫治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0.
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PPH;对照组10例,采用经直肠切开修补术(Sehapayah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的术后疼痛程度、创口愈合天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PPH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肛TST36吻合器直肠切除术(TSTstarr+术)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32例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采用TSTstarr+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Longo便秘评分、直肠肛管压力。结果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6~9个月),术前至术后6个月Longo便秘评分从(15.49±3.16)分降至(3.91±2.61)分,术前至术后2个月直肠最大耐受阈值从(205.3±29.5)ml降至(174.3±25.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改善率87.5%(28/32);肛门坠胀改善率31.2%(10/32),急便感改善率43.8%(14/32)。结论 TSTstarr+术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DS)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第二炮兵总医院采用STARR治疗112例直肠前突和(或)直肠内套叠相关性ODS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围手术期及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18例(16.1%),包括肛门失禁(4.5%)、吻合口出血(2.7%)、吻合口部分裂开(0.9%)、肛裂(2.7%)、急性尿潴留(1.8%)、血栓性外痔(1.8%)、直肠阴道隔血肿(0.9%)、粪便嵌塞(0.9%),其中2例患者(1.8%)因并发症需再次手术干预。术后中位随访24个月,远期发生并发症6例(5.4%),包括:肛门失禁(1.8%)、排粪急迫感(0.9%)、吻合口周围炎致慢性疼痛(1.8%)、直肠憩室致慢性疼痛(0.9%),其中3例患者(2.7%)需手术治疗。结论STARR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相对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对混合痔患者的疗效及肛肠动力学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和复发率的影响。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4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作为受试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PPH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观察临床疗效、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顺应性及直肠最大耐受量)、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 VAS评分、术后住院及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顺应性及直肠最大耐受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顺应性及直肠最大耐受量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PH术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肛肠功能和手术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所引起的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随访4~6个月,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肛管直肠测压参数。结果患者术后每天1~2次软便,自觉排便梗阻感明显缓解,手术前后患者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各项感觉阈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力排压与肛管舒张压力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术是一种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直肠黏膜剥离盲袋肌鞘内拖出术治疗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剥离盲袋肌鞘内拖出术在新生儿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32例高位肛门闭锁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68例行前矢状人路直肠黏膜剥离盲袋肌鞘内拖出术(肌鞘内拖出组),64例行经典Pena手术(Pena手术组,分为结肠造口、肛门成形和关瘘三期手术)。术后进行门诊随访,采用Kellv评分评估术后肛门功能,通过排粪造影评估肛门直肠形态,并予以肛门直肠测压。结果术后2年,肌鞘内拖出组和Pena手术组分别有126例(75.0%)和54例(84.4%)患儿能良好控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肌鞘内拖出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Pena手术组[8.3%(14/168)比21.9%(14/64),P〈0.05]。排粪造影结果显示,两组患儿肛直肠角、肛管长度、骶直间距及直肠最大直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肛管直肠测压结果显示.两组患儿肛管高压区长度、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及直肠最大容量阈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直肠黏膜剥离盲袋肌鞘内拖出术治疗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可于新生儿期一期完成手术,其疗效与经典Pena手术相当,可避免多次手术,从而减少患儿痛苦及其家人经济负担,且术后便秘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直肠黏膜塔状缝合术联合改良PPH治疗伴直肠前突的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5月—2018年10月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直肠前突的女性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40例进行直肠黏膜塔状缝合术联合改良PPH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直肠黏膜塔状缝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便秘改善状况,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差异和排便梗阻综合征评分(Longo-ODS评分)。两组患者术后便秘状况均有所改善,术后1个月内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试验组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黏膜塔状缝合术联合改良PPH治疗伴直肠前突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经肛门后正中切扩并全皮瓣成形术治疗因肛管直肠角偏小、骶尾间隙过大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67例人组病例的资料,其中46例行经肛门后正中切扩并全皮瓣成形术(治疗组),21例行经肛门侧方切扩术(对照组),并对两组术后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经肛门后正中切扩并全皮瓣成形术治疗因肛管直肠角偏小、骶尾间隙过大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确切、疗程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和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两种经肛门术式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形态学及功能学变化.方法 自2009年3月开始,选择ODC接受手术的住院患者,根据不同手术途径分为PPH组(n=36)和STARR组(n=42),前瞻性行排粪造影、Longo评分、Wexner评分等评价,对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情况行追踪观察并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个人感觉及排粪造影检查、Longo评分、Wexner评分都较术前有好转,在直肠前突程度小于3.6 cm时,两组术中出血情况、影响生活时间上,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主观感觉、Longo评分、Wexner评分以及术后排粪造影均无明显区别(P>0.05),在直肠前突程度大于3.6 cm时,STARR组在Longo及Wexner评分优于PPH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相似(P>0.05).STARR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PPH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高于PPH组(P<0.05).STARR组术中切除宽度大于PPH组(P<0.05).PPH组在术后1周主观感觉明显比STARR组好(P<0.05).结论 PPH及STARR术都为治疗ODS的良好术式,PPH和STARR在直肠前突程度较小时(<3.6 cm)手术效果相似,但住院时间、花费费用较STARR少,因此较轻度的直肠前突可选择PPH术作为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直肠前突是引起女性肛门出口梗阻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表现为粪便积存于肛门口.排便网难,努责或手助才能排出。临床常按便秘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临床检查见直肠前壁松弛,向前突出明显(〉2.5cm)。排粪造影检查示肠道蠕动功能良好,直肠前壁明显突出,直肠末端粪便积存明显。根据此病特点,我们采用PPH治疗76例商肠前突,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PPH术后肛肠动力学变化的分析,评估该术式的远期疗效。选择Ⅲ,Ⅳ度内痔(以脱出为主的环状痔)患者30例行PPH。分别于术前1日及术后3个月对肛肠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PH术后肛管最大静息压、直肠感觉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及直肠最大顺应性较术前降低(P〈0.05).其中肛管最大静息压降低尤为显著(P〈O.01)。结果表明,PPH的远期疗效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