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胶囊化PC12细胞移植与帕金森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变性疾病,其治疗方案颇多。各国学者进行了药物治疗,脑内细胞或组织移植治疗,基因治疗及立体定向毁损多巴胺神经传导通路治疗等。近年来,脑内移植研究成果丰硕,尤其是胶囊化细胞移植取得了可喜的成就。PCl2细胞作为一种多巴胺释放细胞,在治疗帕金森病时很有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胶囊化PCl2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人类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内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是干细胞治疗的最佳适应证之一.动物模型的研究证实,干细胞移植可以替代丧失的神经元,恢复脑功能和促进脑的自我修复.临床试验显示干细胞移植在PD病人脑部也可达到类似的结果.这些研究展示了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治疗PD的良好前景.然而,这样的治疗是否可以永久和完全恢复PD的脑功能仍是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3.
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神经细胞移植技术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帕金森病(PD)的病理机制比较明确,是黑质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与这些细胞突触联系的区域(尾状核、壳、黑质)变性所致,病变部位比较局限,故PD已成为神经细胞移植治疗中较有希望的疾病之一。本就对近年来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有关研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隔离技术—微囊技术将能分泌多巴胺的PC12细胞包裹后,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脑内,观察阿朴吗啡诱发病鼠旋转行为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移植区多巴胺含量,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区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帕金森病大鼠阿朴吗啡诱发旋转行为明显改善,不同时相点的移植区多巴胺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未行微囊化的PC12细胞移植则会有致死性肿瘤形成。移植后3月,大鼠脑内微囊完整,仍有TH阳性PCl2细胞存活。结论 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可避免药物治疗、主体定向毁损手术、胎脑移植等方法的诸多弊端,因此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脑性瘫痪是目前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严重瘫痪的主要疾病之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目前尚无特殊治疗,多为支持和对症治疗。随着DNA 的重组技术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转基因细胞及细胞系移植已成为脑移植研究新的热点。目前关于细胞移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实验研究主要在新生动物缺氧缺血脑损伤后急性期,所用细胞类型主要是干细胞,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入脑内后最长可以存活8个月,并能迁移到损伤区并分化为不同表型的神经细胞可部分改善模型动物的神经行为学障碍。然而干细胞移植后分化为目的神经元的比例较小,这也可能是神经改善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帕金森病 (Parkinson sdisease,PD)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效果不满意 ,目前开发的立体定向治疗疗效不持久。 1985年胎儿黑质组织移植首次应用于治疗PD ,接受移植的病人的症状和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得到恢复 ,脑细胞移植被认为最具希望和潜力的完全治疗PD的一种疗法。一、历史回顾脑移植的研究开始于 10 0多年前 ,当时应用成年动物脑组织移植 ,移植的组织没有成活。Dunn在 1914年首次应用胚胎脑组织移植 ,证明其在移植动物脑内存活。Olson (196 7)和Sei…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后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隔离微囊技术将能分泌多巴胺的PC12细胞包裹后,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脑内,观察阿扑吗啡诱发病鼠旋转行为的变化,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区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有明显改善,由移植前(11.88±2.04)圈/min减少为移植后(3.46±1.01)圈/min。移植后3个月,大鼠脑内微囊完整,仍有TH阳性PC12细胞存活。结论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大鼠的旋转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颈动脉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大鼠的机制及疗效,以及菲立磁(Feridex)标记的BMSCs移植入PD大鼠体内后,MRI示踪观察的可行性。方法:建立PD大鼠模型,体外分离培养扩增SD大鼠BMSCs,从右侧颈动脉移植治疗10只PD大鼠,移植后进行行为学观察和MRI示踪观察。结果:移植治疗的PD大鼠阿扑吗啡诱发旋转实验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织学和MRI示踪发现移植的BMSCs在PD大鼠脑内存活、迁移,并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结论:BMSCs移植能显著改善PD大鼠的生物学行为,利用MRI技术可以对菲立磁标记的BMSCs进行活体追踪。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已证明骨髓基质细胞(MSCs)可以分化成多种神经细胞,脑实质内直接注射、脑脊液内注射或血管内注射移植后能促进脑损伤修复。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可影响移植细胞进入脑内。MSCs移植的作用机制主要为替代受损细胞和产生内源性因子两种途径。对移植治疗效果的评估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虽然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但MSCs移植治疗脑损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治疗帕金森病的传统方法多为用药物治疗 ,随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深入 ,一种较新的治疗策略 ,即在人脑中植入新的细胞以替代大量变性的细胞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由于逐步地明确了帕金森病是由黑质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与这些细胞具有突触联系的区域 (尾状核、壳、黑质 )变性所导致 ,故帕金森病已成为采用神经细胞移植治疗的较有希望的疾病之一[1] 。本文就神经干细胞、同种或异种供体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研究情况做一综述。一、帕金森病的细胞移植研究早期的临床研究包括自体肾上腺髓质细胞的移植[2 ] 。帕金森病症状的相对稳定性 ,肾上…  相似文献   

11.
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隔离技术-微囊技术将能分泌多巴胺的PC12细胞包裹后,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脑内,观察阿扑吗啡诱发病鼠旋转行为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移植区多巴胺含量,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区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帕金森病大鼠阿扑吗啡诱发旋转行为明显改善,不同时相点的移植区多巴胺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未行微囊化的PC12细胞移植则会有致死性肿瘤形成。移植后3月,大鼠脑内微囊完整,仍有TH阳性PC12细胞存活。结论 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可避免药物治疗、立体定向毁损手术、胎脑移植等方法的诸多弊端,因此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PET在脑移植应用中的原理及PET示踪剂作了概述 ,提示脑移植后 18F氟化多巴 (FD)摄取可增加 ,以FD作为示踪剂的PET可用于评价胎脑组织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效果 ,指出PET是一个客观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骨髓基质细胞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可作为多种疾病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的载体。近年来发现其在体内外均能成功诱导成为表达特异性神经抗原的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少突细胞,并分泌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1~3]。由于BMSCs取材方便,能在体外通过培养扩增,通过自体移植可避开免疫排斥反应和道德伦理方面的因素。这就提示了BMSCs有可能取代神经干细胞用于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因此,BMSCs脑内移植治疗PD已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1骨髓基质细胞1.1BMSCs…  相似文献   

14.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人类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 ,是干细胞治疗的最佳适应证之一。动物模型的研究证实 ,干细胞移植可以替代丧失的神经元 ,恢复脑功能和促进脑的自我修复。临床试验显示干细胞移植在PD病人脑部也可达到类似的结果。这些研究展示了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治疗PD的良好前景。然而 ,这样的治疗是否可以永久和完全恢复PD的脑功能仍是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15.
细胞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为治疗诸如帕金森病等神经细胞变性疾病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人们开始考虑移植基因工程细胞,例如胚胎多巴胺能细胞移植,转基因的原代细胞包括原代非神经细胞和原代神经细胞移植,以及神经干细胞移植,把它作为生物微泵以产生治疗因子,以期能恢复或改善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功能。胚胎组织移植对于不断增加的病人数来说显得并不太可行。人们正在研究这些决定成人大脑中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刺激信号。也许不久的将来,转基因的原代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就可以广泛用于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工程成肌细胞脑内纹状体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BDNF表达质粒并转染成肌细胞,筛选阳性细胞进行脑内移植。结果基因工程成肌细胞脑内移植可明显提高帕金森病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存活率,使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明显增加,动物的旋转行为改善约50%,并持续2个月之久。结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工程成肌细胞脑内纹状体移植可明显改善动物的旋转行为并可促进黑质神经原的存活,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PD)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虽然有多种方法可用于缓解其症状,如长期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因为治疗效果有限、并发症严重而难以推广和应用.近年来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PD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文将就不同类型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定向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方法,移植治疗PD的基础研究进展和临床探索以厦移植治疗的局限性进行综述,旨在为干细胞移植治疗PD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脑内移植人类神经元性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对PD的治疗作用及其在左旋多巴(L-dopa)治疗过程中的地位,并检测脑内多巴胺含量的变化.方法将pCDNA3-AADC转染的原代培养的骨骼肌细胞,移植于SD大鼠PD模型毁损侧纹状体,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外源性 L-dopa 10 mg·kg-1·d-1腹腔内注射,分别观察基因治疗前后以及结合给予外源性L-dopa前后各组动物病理性旋转行为的改善,并行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脑内多巴胺(DA)含量.结果 AADC转基因骨骼肌细胞脑内移植后,实验组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较前明显改善,并可持续15周以上,尤以第11周时最为明显,约为64.6%(P<0.05),结合外源性L-dopa治疗后动物模型的旋转行为有更进一步的改善,达到86.5%;脑内DA含量测定证实,PD模型鼠脑内AADC水平较健康鼠明显降低,仅(2 119.0±47.2) ng/mg,约为健康鼠的31.0%;在补充了AADC后,脑内纹状体区DA含量则显著提高,达到(3 907.5±56.3) ng/mg;结合补充外源性L-dopa后,脑内DA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达(5 443.0±78.7) ng/mg.结论脑内植入AADC转基因骨骼肌细胞,增加了脑内AADC基因的表达,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大鼠的旋转行为,并可通过增加对L-dopa的脱羧作用而提高其治疗效果,有助于在低剂量上长期维持L-dopa的疗效,减轻L-dopa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治疗帕金森病的理想脑内移植物.方法建立SD大鼠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选取SD模型大鼠30只分成3组(移植组12只,对照组12只,空白组6只)用同种成年大鼠颈上交感神经节(SCG)制成细胞悬液,用微量注射器、立体定向仪将细胞悬液植入移植组模型鼠毁损侧尾核头部.每2周观察动物旋转行为变化.6个月后处死动物,制成脑切片,行TH免疫组化及HE染色,切片光镜观察.结果SCG移植后6个月,移植组大鼠旋转行为明显减少.组织学观察发现移植区有TH样阳性细胞存活,且存活数与治疗效果成正比.结论同种异体成年大鼠的SCG脑内移植,移植物能存活并对帕金森病模型鼠有短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神经组织移植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治疗帕金森病(PD)、癫痫、亨廷顿病、Alzheimer病(AD)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随着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移植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脑移植已进入了细胞及分子水平,成为神经科学的前沿课题。近年的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并非完全不能再生。特别是发现胎脑和成人脑内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后能在宿主的神经组织中存活、整合、分化,为人类攻克神经变性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